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是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33686451
本书围绕戏剧现代化的核心问题,梳理二十世纪中国戏剧理论的发展历程,建构中国现代戏剧理论体系,所收文稿涵盖中国大陆、台湾、香港及澳门地区,包括话剧、戏曲及歌剧的理论研究文献,完整地总结了二十世纪中国戏剧理论的重要创获,真实地反映了二十世纪中国戏剧理论发展的艰难历程。本书建构主旨是总结中国戏剧在二十世纪现代化进程中积累的历史经验教训,为中国戏剧的当下生存和未来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理论支撑;建构坐标是要把二十世纪中国戏剧的现代化,与民族国家的现代化和人的现代化结合起来思考;建构视野是既承接历史、熔铸传统,又面对世界、指向现代,既是中国问题和中国经验,又具人类意识和现代精神。
本书共四卷七册,共550余万字,按时间大致分为四个阶段。*阶段,1897年至1918年:中国戏剧理论现代建构的萌芽;第二阶段,1918年至1949年:中国戏剧理论现代性的确立与发展;第三阶段, 1949年至1976年:中国戏剧理论现代建构的曲折进程;第四阶段,1976年至2000年:中国现代戏剧理论的复苏与重构。
目录(节选)
第一卷
导论 001
东渐之西潮001
本馆附印说部缘起(节录) 几道(严复) 别士(夏曾佑)003
译印政治小说序 任公(梁启超)007
观戏记 无涯生(欧榘甲)008
中国之演剧界 观云(蒋智由)012
戏本赶紧改良 春治先014
中国诗乐之迁变与戏曲发展之关系 渊实016
东瀛演剧管见
——附演剧改良略说 佚名028
春柳社演艺部专章 佚名032
春阳社意见书 沈仲礼 马相伯 王熙普(王钟声)034
学校剧之沿革 LYM036
莎士比之戏曲 孙毓修038
新剧杂论远生 (黄远生)辑译043
我之论剧 啸天(许啸天)047
新剧与文明之关系 季子(江季子)053
记吴稚晖先生之伦敦剧谈 啸天(许啸天)058
伊蒲生之剧 镜若(陆镜若)口述叔鸾(冯叔鸾)达旨059
《威廉退尔》译言 马君武062
柏林剧话记 半树梅花馆063
吾校新剧观 周恩来071
西洋演剧史 许家庆075
改良戏曲101
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 梁启超103
编戏曲以代演说说 佚名107
观戏记(存目) 无涯生(欧榘甲)
告优 佚名108
论戏曲宜改良 幼渔(马裕藻)110
绍兴戏曲改良会简章(节录) 佚名112
尊伶篇 剑雪生114
伶部改良策 剑雪生116
论戏曲 三爱 (陈独秀)121
《警黄钟传奇》序、例言 寄愤生(洪楝园)126
《二十世纪大舞台》发刊词 亚卢(柳亚子)128
论戏剧之有益 佩忍(陈去病)130
南唐伶工杨花飞别传 佩忍(陈去病)134
告女优 醒狮(陈去病)137
中国之演剧界(存目) 观云(蒋智由)
论开智普及之法首以改良戏本为先 箸夫139
《崖山哀》(《亡国痛》)导言 汉血 愁予141
论戏剧弹词之有关于地方自治 佚名143
论戏曲改良与群治之关系 僇(王钟麒)145
戏曲改良的浅说 存吴147
天津士绅上袁宫保改良戏曲禀 林兆翰等150
开民智莫善于演戏说 张蔚臣153
《海国英雄记》序言 浴日生155
论改良戏曲 佚名156
《轩亭冤传奇》叙事 湘灵子158
论小说与改良社会之关系 天僇生(王钟麒)160
改良剧本与改良小说关系于社会之重轻 棣(黄世仲)162
剧场之教育 天僇生(王钟麒)164
论改良戏剧 皞叟166
论川省戏曲宜改良之理由佚名168
品戏(节录) 酒170
戏剧亟宜改良 佚名174
伶界联合会禀准立案 上海革命军政府176
《后南柯传奇》自序、又序、例言 楝园(洪楝园)177
易俗伶学社缘起 佚名179
论改良旧剧 玄郎180
改良戏剧谈 素隐182
说戏 齐如山184
改良旧剧说 海鸣(何海鸣)194
负剑腾云庐剧话 剑云(周剑云)196
旧剧将来之趋势 马二先生(冯叔鸾)199
甄别旧戏草(节录) 李良材201
戏剧与社会 杜鹃205
《春柳》发刊词 涛痕(李涛痕)207
论编戏须分高下各种 齐如山208
欧战后应改良之剧界各事 涛痕(李涛痕)211
创造新剧213
改良戏剧之计画 健鹤215
春柳社演艺部专章(存目) 佚名
春阳社意见书(存目) 沈仲礼 马相伯 王熙普(王钟声)
组织励群社小启 刘艺舟219
春柳剧场开幕宣言 忏红220
《新剧杂志》序言 义华(管义华)222
维持新剧计画 秋风(夏秋风)224
编新剧宜扩充范围 啸天(许啸天)227
新剧与文明之关系(存目) 季子(江季子)
新剧之必要条件 江郎231
对于新剧之三大主张 云父(朱双云)234
说吾校演剧之益 曾中毅237
新剧概论 剑云(周剑云)239
新剧之前途 遏云242
新剧之悲观
——余之期望春柳世事者 旷望244
新剧不进步之原因 马二先生(冯叔鸾)246
新剧史·派别 朱双云248
论各新剧社营业衰败之原因 昔醉(凤锡瓒)250
编剧之方针 遏云253
春柳之优点 悼愚255
新剧平议 剑云(周剑云)257
新剧角色与其资格 豪士(许豪士)266
今日新剧家之十要件 张霆潮272
忠告新剧家 豪士(许豪士)277
观《东亚风云》新剧书慨
——此实激励人心之良药 秋风(夏秋风)279
新剧佳作《不如归》 马二先生(冯叔鸾)281
吾校新剧观(存目) 周恩来
舞台·学校·世界 张伯苓283
滑稽剧不宜多做 佚名284
评《一念差》 涵庐(高一涵)285
晚近新剧论 剑云(周剑云)287
新剧家读脚本之讨论 昔醉(凤锡瓒)291
新剧杂话(三篇) 剑云(周剑云) 秋星 昔醉(凤锡瓒)294
评新剧本《新村正》 宋春舫305
中西戏剧碰撞307
改良戏剧之计画(存目) 健鹤
新剧界之对抗力 秋风(夏秋风)309
戏剧进化论 瘦月(王瘦月)313
《俳优杂志》刊行之旨趣 叔鸾(冯叔鸾)315
新旧剧根本上之研究 叔鸾(冯叔鸾)316
《新剧考》序 周剑云318
戏剧改良论 冯叔鸾319
戏拟新剧公会复梨园公会书 沈所一321
原剧 漱石322
说演戏之脚本(节录) 心史(孟森)324
新剧界前途之先决 佑孙326
北京新剧失败之原因 魂郎328
光大剧学应取何种主义乎 奚溥才330
梨园佳话(节录) 王梦生332
改良戏曲谭 宗天风335
改良戏剧刍言 陈光辉336
说改良戏曲 铁卿340
戏剧潮流 芳尘(沈芳尘)343
戏剧改良论 剑云(周剑云)345
新旧剧之比较355
《吟边燕语》序 林纾357
论戏曲 远公358
《新茶花》一瞥(节录) 黄远生360
新旧剧之异点 瘦月(王瘦月)361
新旧剧根本上之研究(存目) 叔鸾(冯叔鸾)
丽丽所剧谈(节录) 正秋(郑正秋)362
戏剧改良论(存目) 冯叔鸾
新旧戏之难易 冯叔鸾364
新剧丛谈 仲贤(汪仲贤)365
新旧剧之异点 仲贤(汪仲贤)366
剧学讲义·表情术 马二先生(冯叔鸾)367
新旧剧之比较观 秋风(夏秋风)370
布景之为物 优优372
新剧刍议 秋魂375
论旧剧万不宜用布景 马二先生(冯叔鸾)380
论新剧之难演 宗天风382
论旧剧之不应用布景 宗天风383
新剧派与旧剧派分合之研究 遏云384
《甄别旧戏草》叙言 李良材389
论今日之新戏 李涛痕391
新剧加唱与幕外问题之商榷
——答蒋梅笙先生 剑云(周剑云)394
论戏答客难 马二先生(冯叔鸾)396
新旧剧难易之比较 齐如山399
论新戏之难更难于旧戏 涛痕(李涛痕)402
说戏剧中之身分 半解404
戏剧本体理论407
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存目) 梁启超
小说原理 别士(夏曾佑)409
论文学上小说之位置 楚卿(狄葆贤)413
小说丛话(节录) 饮冰(梁启超)等416
《红楼梦》评论 王国维426
人间嗜好之研究 王国维442
原戏 刘师培445
小说与风俗之关系 耀公(黄伯耀)448
铁瓮烬余(节录) 铁451
戏曲考原 王国维452
古剧脚色考 王国维467
与梅君兰芳书(两则) 齐如山479
曲海一勺 姚华485
新剧与文明之关系(存目) 季子(江季子)
喜剧与悲剧 剧魔502
顾曲麈谈(节录) 吴梅503
论新剧 季子(江季子)519
剧学镜原论 君跃522
论戏剧与文学之关系 柳鹃524
说戏剧 姚华526
啸虹轩剧谈(节录) 冯叔鸾530
观剧建言齐宗康 (齐如山)537
余之新剧观陶报癖 (陶曾佑)552
布景之为物(存目) 优优
脚本为戏剧之原素 马二先生(冯叔鸾)555
宋元戏曲史(节录) 王国维557
梨园佳话·总论(节录) 王梦生577
汉剧丛谈(节录) 扬铎580
敬告评剧家与编剧家 进(刘大进)587
新剧经验谈 正秋(郑正秋)588
说脚本 秋星594
论戏答客难(存目) 马二先生(冯叔鸾)
新剧之三大要素 昔醉(凤锡瓒)596
三难论 剑云(周剑云)602
昆曲一夕谈 天鬻子述 慕椿轩订608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