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18426089
我国著名计量心理学家、知网论文被引第Yi的温忠麟教授 与 中国心理学会普通心理和实验心理研究委员会主任、全国应用心理专业硕士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北京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吴艳红教授 联袂推荐!
心理学研究方法领域不容错过的新框架——“三种推论,四种效度”——正以其透彻、高效、实用、简明的风格吸引上千万心理学学习者的目光。
作者深谙初学者在学习研究方法课程时遇到的困扰和挑战,采用了全新的学习框架,帮助学生有效厘清学习中各种常见的混乱,并结合众多翔实有趣的真实研究作为示例加以阐释,可读性非常高。
除了向渴望掌握心理学研究方法、从事科学研究的读者郑重推荐本书外,作为常常阅读各种科研报道、科普文章的研究消费者,所有人都会在本书中大有收获,因为纵然面对生活中纷繁复杂的信息,你已掌握了评估信息世界之法。
这是一本会让学生爱上心理学研究方法的教科书。它以激励学生欣赏研究方法的价值,进而做到主动学习为*终目标。恭喜,它真的做到了!
本书抓住了研究方法的根本问题,提出了一个简明透彻的学习框架—“三种推论,四种效度”。学生掌握了这一框架,就掌握了基本的思维模式,不会再被繁复且看似不相干的概念、原理和设计弄晕了头,真正做到将心理测量、实验设计、定量分析等核心知识和技能融会贯通。
本书悉心地从大众媒体和杂志中选取了丰富的实例,并以它们为切入点,深入浅出地把各种研究方法讲清楚、讲透彻,始终激发学生对研究方法的学习兴趣。不光让学生们学习如何设计一项心理学研究,也重视培养他们在大千世界中评估信息的能力。在本书循序渐进的启发下,学习过程更具有自适应性和探究性,使学生能够实践所学到的,并加强理解。
本书还经由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宾夕法尼亚大学、莱斯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等110所高校教授的共同审读、评议,并因其简洁的框架、清晰的重点、罕见的连贯性和贯穿始终的通俗性而广受赞誉。
第一部分 科学推理概论
第一章 心理学是一种思维方式
研究的生产者和研究的消费者
研究者是怎样工作的?
第二章 信息的来源:实证研究的优越性及文献查阅方式
研究与个人经验
研究与直觉
相信某一领域的权威
查找和阅读研究资料
第三章 三种推论、四种效度:研究的消费者使用的评估工具
变量
三种推论
借助四种效度来评估三种推论
回顾:四种效度——评估研究质量的四个维度
第二部分 科学研究的基础
第四章 心理学研究的伦理准则
历史案例
核心伦理原则
心理学家的指南:《美国心理学协会伦理原则》
伦理决策:深思熟虑的平衡
第五章 测量方法的选择
测量变量的方法
测量的信度:测量的得分具有一致性吗?
测量的效度:一种测量是否可以测量到想要测量的变量?
回顾:解释结构效度的证据
第三部分 评估频数推论的工具
第六章 调查法和观察法:描述人们的行为
调查和民意测验的结构效度
行为观察的结构效度
第七章 抽样:获取有代表性的样本
推论:样本是否能代表总体?
外部效度:最重要的是什么?
第四部分 评估关联性推论的工具
第八章 双变量相关研究
双变量相关的介绍
评估关联性推论
第九章 多变量相关研究
评估因果关系的三个标准
用纵向设计确定时序性
用多元回归分析排除第三变量
通过简约模式确定因果关系
中介变量
多变量相关设计与四种效度
第五部分 评估因果推论的工具
第十章 实验设计概述
两个实验示例
实验变量
为什么实验能够支持因果推论
独立组设计
组内设计
用四种效度考察因果推论
第十一章 实验设计中的混淆变量与模糊变量
影响内部效度的因素:差异是否真的由自变量引起?
关于零结果:自变量是否真的无效?
第十二章 多因素实验
回顾:单因素实验
因素变异
在阅读中识别因素设计
第六部分 研究中的重要性权衡
第十三章 准实验和小样本设计
准实验
小样?设计:只研究少量个体
第十四章 可重复性、普遍性和真实世界
有价值的研究必须是可重复的
有价值的研究一定要有外部效度吗?
统计回顾:描述统计
描述性数据
统计回顾:推断统计
推断统计的目的
几种常用的推断统计检验方法
结果呈现:基于APA格式的研究报告和会议海报
撰写APA格式的研究报告
APA格式概览
APA论文样例
准备会议海报
研究海报样例:消极“离异家庭子女”刻板印象对判断其未来恋爱关系的影响
附录A 随机数表及其使用方法
附录B 统计表
总术语表
章末问题的答案
参考文献
鸣谢
心理学专业的学生将来可能会从事各种各样的职业,而不仅仅是成为心理学研究者。所以他们有时会提出疑问:如果我们想成为治疗师、社会工作者、教师、律师或医生,为什么还需要学习研究方法呢?实际上,许多学生认为研究方法会很“枯燥”“无聊”,而且与他们未来的目标无关。考虑到这些学生的想法和需求,作者撰写了这本书。这些学生想要从事各种各样的职业,并且大多数人可能永远不会成为研究者,但他们可以学会系统地浏览实证类期刊文章、在线杂志、印刷类刊物、博客和推特(Twitter)中的研究信息。
我曾经告诉学生们,通过开展自己的研究,将能够在以后的职业生涯中阅读和应用研究结果。但是学习迁移的相关文献表明,设计一项研究所需要的技能并不容易迁移到理解和批判他人的研究中。如果想让学生评估一项研究能够在多大程度上支持其观点,我们必须教会他们如何评估一项研究。这就是本书的写作思路。
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
要成为一名专业的研究者,学生需要知道评估一项研究时要优先考虑什么。有时,随机样本很重要,有时则不然;有时,我们要关注随机分配和混淆的问题,而有时又不太关注这些问题。学生在考察定量信息时,可以通过一系列步骤来确定问题的先后顺序。为了实现这一点,本书第三章提出了三种推论和四种效度的框架。该框架的一个坐标轴是三类研究者(记者、博客和评论员)可能提出的三种观点:频数推论(一定比例的人为X)、关联性推论(X与Y相关)和因果推论(X改变了Y)。框架的第二个坐标轴是方法学家普遍认同的四种效度:内部效度、外部效度、结构效度和统计效度。
三种推论和四种效度的框架提供了一个贯穿全文的支架。本书几乎呈现了这个基本框架中的所有术语、技术及知识点。
该框架也有助于学生在评估一项研究时抓住重点。优秀的定量推理者会根据不同的关系优先考虑不同的效度问题。例如,对于频数推论,应该考虑与测量(结构效度)和抽样技术(外部效度)有关的问题,而不需要关注与随机分配和混淆有关的问题,因为它并不涉及因果。对于因果推论,则应该优先考虑内部效度和结构效度,外部效度这时通常不太重要。
通过学习“消费者导向”的研究方法课程,学生们成了系统的评判者。对于一项研究,他们开始提出更合适、更精确的问题。在课程结束时,学生们可以清楚地解释为什么需要实验来支持因果关系。他们知道如何评估一个变量是否得到了有效的测量,也知道应该何时招募更多的被试参与研究,还可以解释研究何时必须有代表性样本,何时不需要这样的样本也能够得到(或支持)关联性推论。
致未来的研究者
本书也阐述了问题的另一方面:如何设计出更好的研究?站在研究者的角度考虑问题,使学生可以在本门课中为设计研究、收集数据和撰写论文做好准备。研究者技能对于攻读博士学位的学生来说至关重要。有时,本科专业的高级课程也需要具备这些技能。
这些未来的研究者会在本书中发现一些复杂的内容,这些内容会以通俗易懂的方式来呈现。他们将学习中介变量(第九章)和调节变量(第八章和第九章)之间的区别,这是理论建构和理论检验的一项重要技能。他们还将学习如何进行因素设计并加以解释,甚至是三向交互的研究设计(第十二章)。如若发现学生设计的一项研究没有得到预想的结果,第十一章会帮助他们探索得到这一结果的可能原因。本书提供了基本的统计背景、伦理知识和美国心理学协会(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简称APA)注释,用于指导学生从研究设计到设计执行的整个过程。
全书结构
本书共有14章,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第一章—第三章)是关于科学方法和三种推论、四种效度框架的介绍。第二部分(第四章—第五章)涵盖了对于任何研究来说都非常重要的问题:研究伦理和良好的测量。第三至五部分(第六章—第十二章)与三种推论(频数推论、关联性推论和因果推论)一一对应。第六部分(第十三章—第十四章)侧重于如何平衡研究中的各种优先级。
大多数章节的内容都是资深教师很熟悉的,包括测量、实验过程和因素设计等章节。然而,与其他一些研究方法的书籍不同的是,本书用两个完整的章节对相关研究进行了介绍(一章关于双变量研究,一章关于多变量研究),这有助于学生学习如何解释、应用和考察不同类型的关系问题。
本书还包括三个补充章节,分别关于描述性统计、推断统计、APA报告格式和会议海报。这些章节为学生提供了参考的模板,并为其撰写研究报告和制作会议海报提供了需要的工具。
本书还包括两个附录,即随机数表及其使用方法和统计表,为正在进行研究的学生提供了参考工具。
为学生和教师提供支持
本书的教育功能在于强调自主学习和要点的重复。每一章都以高水平的学习目标为出发点,即学生应该掌握的主要技能。每一章的关键术语用黑体呈现。每一节末尾的“小测验”会提出一些基本问题,使学生在阅读时重温关键概念,加深印象。每一章最后都有多选“练习题”和一些鼓励学生应用所学知识的“自主学习”题目。(本书末尾提供了答案。)本书的封面二有三种推论和四种效度的表格,为该课程的框架。
我相信本书在教学上能够取得良好的成效,因为本书通过三种推论和四种效度的框架,使内容的重复性和深度呈螺旋上升。尽管每章都涉及了研究方法的核心内容,但学生们应该始终牢记每个主题如何有助于他们选择关键的效度。内容的交叉有助于学生掌握这种提问策略并加以应用。
每日研究方法博客上的教学示例
学生和教师可以在我定期更新的博客“每日研究方法”(www.everydayresearchmethods.com;无需密码,也不需要注册)中找到心理科学的其他示例。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家庭作业或考试中采用博客上定期更新的新示例。学生可以通过阅读大众媒体中的心理学相关研究进行额外的练习。
第三版中的变动
与第一版和第二版相比,第三版在基本结构、材料和文字的陈述上保持不变,但纳入了几项新研究和最近的研究热点。将这些新示例纳入其中,意味着使用第三版的教师在教学时也可以将旧版本中的例子作为补充。
讲授课程的经验使我发现,学生们通常可以单独掌握一些概念,但在阅读一项真正的研究时,却很难将这些概念全部整合在一起。因此,第三版在几个章节中增加了新的“拓展学习”专栏(第三章、第四章、第五章、第八章和第十一章)。每个“拓展学习”专栏都深入考察了一项研究,这样学生就可以了解该章节的核心概念是如何被整合在一起并加以应用的。例如,在第四章中,可以看到如何将伦理概念应用于最近一项操纵脸谱网(Facebook)新闻推送的研究上。“拓展学习”材料模拟了学生完成课堂作业的过程。
第三版中的每张图都经过重新绘制,使之更具视觉吸引力和可读性。此外,图表都附有注释,有助于学生学习如何对图形和表格进行描述和解释。
以下是每个章节所做变动的详细列表。
章 第三版的主要变动
第一章
心理学是一种思维方式 第三版的标题结构与第二版相同,但新增了一些示例。根据审稿人的建议,第三版新增了“恐吓从善”的例子,删除了辅助沟通的例子。尽管如此,后者仍然是一个很好的教学实例。
第二章
信息的来源:实证研究的优越性及文献查阅方式 简化了直觉偏误的范围。虽然第二版已经将认知偏误与动机推理区分开,但第三版中以更简单的形式呈现了偏误。此外,此版旨在更清楚地阐述可得性试探与可得性偏见之间的差异。同时扩展了一些谷歌学术的内容。
第三章
三种推论、四种效度:研究的消费者使用的评估工具 保留了第二版中三种推论和四种效度的框架以及一些好的示例,并新增了最近媒体上的一些例子。为了解答学生们的困惑,本书试图阐明由不同研究类型(相关研究或实验研究)所提出的三种推论之间的差异。为此,本书做了一个形象的比喻,比如一名记者可能会将一项相关研究包装成一项花哨的但是不恰当的因果研究。在介绍因果关系的三个标准时,强调共变性与研究的结果有关,而时序性和内部效度则取决于研究的方法。第三章包括第一个“拓展学习”专栏。
第四章
心理学研究的伦理准则 更新了动物研究部分,并删除了APA标准8的全文。新增了图4.9来解释剽窃和引用之间的差异,以及一个研究造假的例子[从《柳叶刀》(Lancet)上撤稿的一篇关于疫苗和自闭症的文章]。新增的“拓展学习”专栏可帮助学生评估脸谱网操纵新闻推送的研究是否符合伦理道德规范。
第五章
测量方法的选择 本章保留了第二版中的许多教学示例。但为了阐述得更加清楚,更换了区分效度的教学示例,将该示例中的相关由弱负关联更改为弱正关联。新增添的“拓展学习”专栏帮助学生将测量概念应用于有关恋爱关系中的欣赏的自我报告式测量。
第六章
调查法和观察法:描述人们的行为 本章的核心示例与第二版是相同的,在此基础上添加了一项新研究,该研究阐明了引导性问题的影响(对《选民身份法》的态度调查)。章末自主学习增加了寻找“婴儿摄像机”的新示例。
第七章
抽样:获取有代表性的样本 新增了关于MTurk网站和其他基于互联网的调查小组的内容。第三版更新了只使用手机的人口学统计数据,这一数据每年都有变化。最后,对聚类和分层抽样之间的差异进行了澄清,并解释了样本权重。与术语“概率样本”相对应,第三版新增了关键术语“非概率样本”。新增的表7.3有助于学生对相关术语进行分组。
第八章
双变量相关研究 保留了第二版中大多数示例,但对第二版中的内容进行了修订,以便更清晰地说明关联性与相关的方法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此外,本章改进了调节变量的示例,希望通过这些新示例使学生们知道,调节变量会改变变量?间的关系,且这些调节变量不一定需要反映其中一个变量的水平。
第九章
多变量相关研究 替换了第二版中的两个主要示例。交叉滞后组设计用的父母的过度称赞和儿童自恋的例子有四个时间段(而不是两个),这是当前纵向研究中的一个更好的例子。在多元回归部分,改用一项关于青少年的研究,该研究考察观看色情电视内容是否能够预测未成年早孕。目前关于回归的示例非常适合学生,并且也有很大的效应量。图9.13中有一个重要变化,更好地说明调节变量这个难点。当子群体只在其中一个变量上得分更高时,学生们往往会认为这个变量是调节变量。例如,男孩可能会观看更多的暴力电视内容并且更具有攻击性,但这与调节变量是不同的。因此,第三版在调节变量那一列增加了“父母讨论”,希望这有助于学生提出自己研究中的调节变量。
第十章
实验设计概述 用一项笔记记录方式的研究代替了第二版中红色/绿色墨水的示例,该研究比较了纸笔记录和用笔记本电脑记录的效果。还新增了一个前测—后测设计的示例(正念训练的研究)。当现实生活中的研究有多个因变量时,学生有时会感到惊讶,第三版对这一问题也很重视,本章开头的两个示例都有多个因变量。保留了意大利面碗大小的例子,但在将第十章排版之后,一些研究者发现Wansink实验室的几篇文章中存在多个统计结果不一致的情况[关于这些问题的总结,请参阅《高等教育纪事》(Chronicle of Higher Education article)中“变质的科学(Spoiled Science)”一文]。在撰写本书时,第十章中关于意大利面碗的研究尚未被确定是否存在问题。但是,希望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这些问题进行讨论。
第十一章
实验设计中的混淆变量与模糊变量 本章的内容几乎没有什么变化,只是增加了两个“拓展学习”专栏。第一个“拓展学习”专栏向学生们展示了如何通过第十章的正念训练研究来解读表11.1。这很重要,因为看了表11.1后,学生有时会认为他们的任务是找到一项研究的缺陷。事实上,大多数已发表的研究都没有严重的内部效度问题。第二个“拓展学习”专栏向学生展示了如何分析零结果。
第十二章
多因素实验 最近的研究表明,特定语境的记忆效果并不稳定,因此本书新增了一项儿童象棋专家和成年象棋新手的记忆结果比较研究,删除了Godden和Baddeley关于特定情境学习的实验。
第十三章
准实验和小样本设计 第三版替换掉了关于开端计划(Head Start)的研究,有两个原因:(1)对于不同质控制组后测设计来说,这并不是一个好例子,因为它实际上包括一个前测;(2)对平均效应的回归分析很少见,也很难理解。所以,第三版新增了一项关于路过教堂的效果的研究。在小样本设计部分,新增了多基线设计和交互处理设计的例子。还用H.M.的故事取代了之前的个案研究示例(裂脑研究)。H.M.的故事不仅吸引人,也比裂脑研究更有助于理解大脑解剖,使其更易于讲授。
第十四章
可重复性、普遍性和真实世界 在第三版中,新增了心理学中所谓的“可重复性危机”。以我的经验,学生对于这些问题的学习积极性很高。本章新增了一个实验,考察广播节目对卢旺达种族关系的影响。
补充章节 在关于推断统计的补充章节中,第三版新增了有关置信区间的内容,删掉了随机化检验的相关内容。本书的下一版可能会从零假设显著性检验过渡到强调估计和置信区间的“新统计”。欢迎教师针对这一可能的变化给予反馈。
这本《心理学研究方法》具有三个特点:体系完整、循序渐进、新颖有趣。全书以“三种推论,四种效度”为整体框架,将心理学的核心研究方法与思维方式很好地组织起来,并通过大量有趣、有吸引力的研究实例,一步一步帮助读者在真实的研究情境中,理解和掌握心理学研究,乃至评估信息世界的有效方法。在我看来,这本精心编写的教材不仅可以作为心理学学习者初识心理学研究思路和步骤的教科书,也可以作为科研工作者温故知新的案头工具书,以及社会人士掌握评估信息世界方法的指南。这本书的中译本由张明教授组织翻译团队倾力完成,在准确地反映了英文原版内容的同时,兼顾了译文的可读性,是一本优秀的译作。我热忱地向大家推荐这本书!
吴艳红
北京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长江学者特聘教授
中国心理学会普通心理和实验心理专业委员会主任
全国应用心理专业硕士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
可重复性是科学与迷信的一个重要区别,正所谓有价值的研究必须是可重复的。而研究效度高是结果可重复的必要前提。本书作者牢牢抓住了这一点,创造性地以“三种推论,四种效度”为框架,针对每种心理学研究范式,都讨论了四种关键效度的高低与优先级。这样把方法的操作和评价结合在一起,可以说是抓住了研究方法的根本。
本书的一大亮点是能把诸多有趣翔实的案例融入理论的阐述中。简明的理论、细致的讲解、丰富的例子、直观的图示,使得它非常适合初学者。而对于专业研究者来说,看完本书也会大有受益。例如,其中讨论了为什么即使不是随机抽样,相关研究和因果研究还是可以有价值;再如,虽然作者也强调实验是因?推论的工具,但也认为非实验研究可以做因果推论(包括通过简约模式确定因果关系)。
此外,本书不仅从研究者的角度说明了如何做研究、写文章,也从读者的角度说明了如何解读科研文章和媒体文章。即使你不是研究人员,读完本书对于在日常生活中鉴别纷繁复杂的信息也大有裨益。
温忠麟
华南师范大学心理学院教授,计量心理学博士生导师
第一部分
科学推理概论
第一章
心理学是一种思维方式
请大家回想一下学过的心理学导论课程,还记得自己学到了什么吗?你可能还记得狗经过训练后,在听到铃声时就能分泌唾液,或是一群人困在烟雾弥漫的房间里,却都不会发出呼救的声音;或者你可能还能回想起在权威服从的研究中,即便受电击者看起来十分痛苦,参加实验的被试还是会对一个无辜的人实施越来越强的电击。你在心理学导论课程中可能已经学过人睡觉的时候大脑在做什么,或是已经学到不能总是相信自己的记忆。但是,为什么你没有在课程中学过“我们只使用了大脑功能的10%”或是“击打沙袋可以消除怒气”这样的知识呢?
我们之所以要学习一些理论,是因为心理学家的科学研究是心理学的学科基础。像其他科学家一样,心理学家也是实证主义者,他们要根据系统的观察得到结论。心理学家已经对在自然环境或特殊情境下的人和动物的行为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他们知道如何客观地思考行为、认知和情绪。研究告诉人们,在某些情况下,大多数人会对无辜的人施加电击;也告诉人们,大脑通常是全脑工作的,而不仅仅是使用了其中的10%。如果你想像心理学家那样思考,就必须像研究者那样思考,而学习研究方法类的课程对理解心理学是至关重要的。
本书介绍了心理学家会开展哪些类型的研究,以及每种研究类型的优势和局限性。我们不仅将学到如何设计自己的研究,还要学习如何查找研究文献、阅读文献并对其提出质疑。掌握心理学研究的严格标准后,你就会知道如何成为一个系统和批判性的心理科学消费者了。
研究的生产者和研究的消费者
一些心理学专业的学生对研究过程很感兴趣,并打算成为研究的生产者?也许他们希望从事研究大脑解剖、记录海豚或猴子的行为、施测人格问卷、观察在校学生或是分析数据的工作。他们也可能想把研究的结果撰写成论文,在学术会议上展示出来。这些学生可能梦想成为研究者或教授。
另一些心理学专业的学生可能不想在实验室工作,但他们也渴望了解大脑的结构、海豚或猴子的行为、同学的个性或是儿童在学校的行为。他们感兴趣的是成为研究信息的消费者——阅读有关研究的信息,并可以将其应用于以后的工作、爱好、人际关系或个人成长中。这些学生可能会成为家庭治疗师、教师、企业家、指导顾问或警察,或许他们希望心理学课程能帮助自己很好地融入这些角色。
在实践中,许多心理学家兼具这两种角色。在计划自己的研究和开创新知识时,他们也会参考前人的工作。此外,身兼这两种角色的心理学家都需要对行为、情感和认知抱有好奇心。无论是研究的生产者还是消费者,都践行着实证主义的信念——用直接的、正式的观察来回答心理学问题,并与他人交流自己所获得的知识。
为什么研究的生产者这一角色很重要?
在大家未来的心理学课程中,理解如何成为研究的生产者是十分重要的。当然,决定读心理学专业研究生的同学还需要了解更多的研究方法。即使你没有打算攻读研究生学位,在毕业前或许也需要根据美国心理学协会(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简称APA)的格式要求去完成一篇论文,也有可能需要在实验类课程中开展研究。要想实验获得成功,大家需要了解如何将被试随机分组,如何精确地测量态度,以及如何根据图表来解释结果。你在进行研究的过程中获得的技能能够让你了解到心理学家是如何提出问题的,以及他们是如何看待自己的学科的。
作为心理学学习的一部分,许多本科生可能会进入实验室参与研究工作(图1.1)。许多心理学教授都是十分活跃的心理学研究者,如果有机会参加他们的实验研究,应该倍加珍惜与他们共事的机会。指导教师可能会让你编写行为实验程序、将被试分配到不同的实验组中、将实验结果绘制成图表或是撰写一篇研究报告,这些都是成为一名研究生产者的初体验。在受到严格监督指导的同时,你也需要了解开展研究的基本知识。本书将帮助你理解为什么要保护被试的隐私,为什么要使用编码本,为什么要通过掷硬币来决定分组,等等。作为研究的生产者,期望你可以通过对本章内容的学习加深对心理学研究的理解。
为什么研究的消费者这一角色是重要的?
虽然理解心理学家作为研究生产者的角色很重要,但大多数心理学专业的学生最终并不会成为研究者。无论大家选择什么样的职业,成为一名有理解力的研究消费者都是很重要的。在心理学课程中,我们会读到心理学家在学术期刊上发表的学术论文。大家需要培养怀有好奇心地阅读学术论文的能力——去理解学术论文,从中学习并提出适当的问题。
想一下,你每隔多久会到网上看新闻报道,或者是去网上查找信息。很多时候,大家所阅读的新闻报道和所访问的网址都会基于研究来呈现信息。例如,在大选之年,美国人几乎每天都会在媒体上看到有关选举投票的信息。许多网络媒体都有科学板块,里面有对最新研究的报道。也有专注于心理学相关话题的网站,如包括自闭症的治疗、潜意识学习录音带,或是给新婚夫妻的建议等内容。诸如《科学美国人》(Scientific American)、《男性健康》(Men抯 Health)、
《父母》(Parents)等杂志也会为读者总结一些研究成果。尽管有一些研究文献(无论是在线研究还是已出版的印刷物)准确并且实用,但是还有一些研究文献值得怀疑,有些可能还具有明显的错误。如何区分研究信息的好坏?怎么才能从鱼龙混杂的各种文献中分辨出有用的研究信息?掌握研究方法可以让你提出恰当的问题,并且也可以正确地评估信息。研究方法方面的技能不仅仅适用于科学研究,也能帮助人们分辨在生活中遇到的许多其他类型的信息。
最后,做一名聪明的研究消费者对各位未来的职业生涯也是至关重要的。即使你并不打算成为一名研究者,比如你的目标是成为一名社会工作者、教师、销售代表、人力资源专业人员、企业家或是为人父母,你其实还是需要知道如何用批判性的眼光来解读已发表的学术论文。临床心理学家、社会工作者和家庭理疗师必须通过阅读研究文献来了解哪种治疗方法最有效。实际上,想获得这些与心理学相关的职业许可证就要求了解循证治疗的相关研究,即治疗方法要以研究成果为依托。教师同样需要通过研究文献来寻找最佳的教学方法。商业界也需要一定数量的信息才能运行下去:通过研究来预测未来的销售前景;哪些是消费者会购买的产品;投资者是愿意承担风险还是保持低调?一旦学会了如何成为一名信息的消费者(心理学或者是其他方面的),不论从事什么工作,你都会不断地将这些技能运用在工作中。
在本书中,大家会经常看到“对信息提出质疑”的表述。研究的消费者需要知道如何提出问题、寻找答案,并根据这些答案对研究进行评估。本书将系统地阐述如何对所掌握的信息提出质疑。
成为一名优秀的研究消费者的益处
作为对信息具有批判性的研究消费者,大家会有哪些收获呢?你可以设想自己是青少年罪犯??中心的一名狱警,观看了一部关于预防犯罪计划的电影——《现身说法》(Scared Straight),影片的内容涉及“恐吓从善(Scared Straight Program,让不良青少年体验牢狱生活以防止其犯罪的项目)”。这个项目是安排那些触及刑事司法制度的劣迹青少年去参观监狱,并选择囚犯向青少年描述真实的监狱生活的简陋和暴力(图1.2)。这种做法的初衷是为了让青少年在看到了监狱生活的残酷后,出于恐惧而从善、守法。这个项目对于狱警来说很有意义,作为狱警的你可能会考虑在自己所在的拘留中心开展这个项目,或是与州立监狱合作开展。
然而,在开始合作之前,狱警需要浏览一些有关这个项目的研究,进而判断这个项目的可行性。你会发现,尽管恐吓从善这种方式在直观上很具有吸引力,但以往的研究发现,这种项目可能并没有效果。事实上,它反而可能造成犯罪活动的恶化。一些公开发表的文章已经报告了有关这方面随机对照研究的结果,在这些研究中,青少年被分配到恐吓从善组或者是对照组中。随后,研究者会进一步收集两组被试在6~12个月内的犯罪记录。尚无结果表明恐吓从善组的被试的犯罪率更低。而大多数研究发现,与对照组相比,恐吓从善组的被试的犯罪率反而更高(Petrosino,Turpin-Petrosino,& Finckenauer,2000)。在这个研究中,恐吓从善组被试的犯罪率比对照组高20%。
起初,人们也许会想:哪怕该项目只帮助了一个人,也是值得的。然而,我们需要实证证据来检验计划的干预效果,一个似乎有意义的具有良好初衷的项目实际上可能是有害的。事实上,如果进行更深入的调查,就会发现美国司法部已经正式地警告说,这种项目是无效的,可能会对青少年造成伤害。1974年的《少年司法与未成年人犯罪预防法案》(Juvenile Justice and Delinquency Prevention Act)经过修订,已经明确禁止未成年人与拘留所、监狱的成年囚犯进行互动。
成为一名熟练的信息消费者,会使你了解其他一些也许有效的项目。例如,在你立志成为一名品学兼优的学生时,恰巧看到了这样的标题:“正念可能会提高考试成绩”。正念练习是有意识地以一种非主观的心态关注当下(Kabat-Zinn,2013)。在正念状态下,人们进行简化的观察并且释放自己的想法,而不是使自己的想法更加复杂。那么正念练习真的能提高考试成绩吗?迈克尔·姆拉泽克(Michael Mrazek)和同事们进行了一项研究,他们将被试分为两组,一组进行为期2周的正念培训课,另一组学习2周的营养课(Mrazek,Franklin,Philips,Baird,& Schooner,2013)。在培训课结束后,只有那些进行过正念练习的人的研究生入学考试(Graduate Record Examination,简称GRE)分数(相比于此前的分数)得到了提高。姆拉泽克团队假设,正念训练可以帮助人们专注于学习任务而不会分心,正念组的人似乎可以更好地控制自己散漫的思想。我们在这里发现的研究证据显然支持“正念可以提高考试成绩”这种说法。
了解到上述研究方法和结果后,我们可能也想参加类似的正念训练课。如果你是一名老师或家庭教师,可以考虑建议自己的学生掌握一些集中注意力的技巧。(第十章会举这个例子,并且会解释为什么姆拉泽克的研究经得住质疑。)掌握研究方法方面的技能可以帮助我们成为更好的研究消费者,使我们可以判断哪些情况下的研究可以支持一些项目(如正念对于学习技能的影响),而哪些情况下的研究不能支持一些项目(如恐吓从善对于犯罪行为的影响)。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