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36497979
“众方之祖”、中国首部六经辨证论治专著
《伤寒论》共记载了113首方剂,提出了完整的组方原则,并介绍了众多代表名方。所载方剂主治明确,配伍严密,药味精炼,被后世誉为“众方之祖”。另外《伤寒论》突出成就之一是确立了六经辨证体系,并阐述了外感病各阶段的辨脉、审证、论治、立方、用药规律等。书中理、法、方、药俱全,因此成为历代公认的中医成才的必读之书。
☆权威底本白话解读,人人都能看懂
我们以在历史上影响*的宋本《伤寒论》为底本,参考成无己等各大名家对《伤寒论》的注解,将其翻译成流畅优美的现代文。
☆400余幅精美图表,直观展示
本书以图文对应的方式对《金匮要略》中的深奥理论进行逐篇解读。以200余幅精美手绘插画、200余张表格流程图对书中重点、要点进行归纳、总结,将抽象的概念形象化、复杂的问题条理化。
增强免疫,防病为先,蕴藏丰富养生知识
《伤寒论》中有丰富的养生学知识,十分注重饮食疗法,并提倡用调理脏腑、补养气血的方法增强机体的免疫力,体现了中医传统的“防病重于治病”的观念。这种宝贵的养生方法在今天得到了广泛推崇。
书前附有常用中草药图,书后附有《伤寒论》方剂索引,以备读者查阅。
《伤寒论》是中国首部六经辨证论治专著,和《金匮要略》互为姊妹篇,二者共同组成的《伤寒杂病论》,与《黄帝内经》《难经》《神农本草经》并称为中医四大经典。《伤寒论》突出成就是确立了六经辨证体系,并阐述了外感病各阶段的辨脉、审证、论治、立方、用药规律等。书中共载有方剂113首,主治明确,配伍严密,药味精炼,因此被后世誉为“众方之祖”。
为了更全面、完美地呈现这部医学经典,我们对原著进行了编辑创新:首先,以历史上影响*的宋本《伤寒论》为底本,参考成无己等各大名家对《伤寒论》的注解,将其翻译成流畅优美的现代文。并针对每段译文作出中医学简释;其次,通过引进现代化图表手法,变复杂为简单,化抽象为具体,让人人都能读懂这本千古医学宝典。其次,对每一味药进行补充,立足于它们与古代文明的衍生关系,以言简意赅、图文并茂的专题形式对原书进行补充、丰富。再次,对每味药用古本线描图、精美彩绘图、人体牵线图共四类图示进行阐释,力求既保存其古典特色,又*程度地挖掘其实用价值,可作为医学工作者案头必备的工具书之一,又可作为现代人生活养生典籍。
绪论 中医与《伤寒论》
1. 黄帝的遗产:中医的基本理论……………………………………………………..2
2. 医中之圣,方中之祖:张仲景与《伤寒论》………………………………….6
3. 几乎失传的经典:《伤寒论》的历史与版本…………………………………..8
4. 独特的辨证体系:《伤寒论》的影响……………………………………………10
5. 人体中的网络:中医经络理论……………………………………………………14
6.《伤寒论》的基础:六经与六经病……………………………………………..16
第一章 脉象的判断:辨脉法与平脉法
1. 辨脉法:阴阳病脉之辨析…………………………………………………………..24
2. 平脉法:正常脉象之辨析…………………………………………………………..38
第二章 序例:伤寒学入门
1. 伤寒例:四时之气皆伤人…………………………………………………………..56
2. 辨痉、湿、日曷脉证:治疗外感内伤之根本 …………………………………69
第三章 扶正祛邪:太阳病的治法之一
1.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上:体内湿虚与表外阴邪之诊治……………………74
2.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中:扶正祛邪,表里双解………………………………88
第四章 治下的方法:太阳病的治法之二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下:太阳病治下之时机与方法…………………………120
第五章 伤寒病的第二阶段:阳明与少阳病的治法
1. 辨阳明病脉证并治:肠胃实热之治疗……………………………………….140
2. 辨少阳病脉证并治:扶正达邪之为正治……………………………………162
第六章 伤寒病的后期:阴经病的治法
1. 辨太阴病脉证并治:脾胃之虚寒轻证……………………………………….166
2. 辨少阴病脉证并治:心肾衰竭之回阳救逆………………………………..168
3. 辨厥阴病脉证并治:寒热错杂之证治……………………………………….179
第七章 汗法的应用:辨可发汗与不可发汗
1. 辨霍乱病脉证并治:急性吐利之证治……………………………………….192
2. 辨阴阳易差后劳复病脉证并治:大病初愈,疾病复发之证治 ………..196
3. 辨不可发汗病脉证并治:不可发汗病例之收集…………………………200
4. 辨可发汗病脉证并治:汗法之使用原则……………………………………205
第八章 吐法的应用:辨可吐与不可吐
1. 辨发汗后病脉证并治:发汗后之疾病治疗………………………………..220
2. 辨不可吐:吐法之禁用…………………………………………………………….234
3. 辨可吐:吐法之使用原则…………………………………………………………235
第九章 下法的应用:辨可下与不可下
1. 辨不可下病脉证并治:不可攻下之病例……………………………………238
2. 辨可下病脉证并治:可攻下之病例…………………………………………..249
第十章 变证的治疗:伤寒病的综合疗法
辨发汗吐下后病脉证并治:汗、吐、下三法后疾病之证治 ……………..262
附录
《伤寒论》对脉象的论述………………………………………………………………290
《伤寒论》方剂索引……………………………………………………………………..297
老舍是中国知识分子zui好的典型。——巴金?
光辉工作二十年的老舍先生。——茅盾
据我接触到的世界文学情报,全世界得到公认的中国新文学家也只有沈从文与老舍。——朱光潜
他的写作精力是惊人的。他又zui会利用他的时间。他在朋友谈话、社会活动和栽花、养猫之间,不断地完成着他的杰作。他的为人,更是和他的作品一样,爽朗、幽默、质朴、热情。——冰心
他的语言生动幽默,是地道的北京话,间或也夹上一点山东俗语。他没有许多作家那种忸怩作态让人读了感到浑身难受的非常别扭的文体,一种新鲜活泼的力量跳动在字里行间。——季羡林
老舍的作品有时给人感觉软,绕半天圈子不切题,正是有些失之厚道,舍不得,对北京小市民太热爱。他也没法儿不这样,那些人没一个外人,都是亲戚里道街里街坊的。——王朔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