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20128650
·欧洲历史上的德国与法国·
海涅“夜思”缘何:简析海涅眼中的德意志与法兰西【黄超然】
《马贩子米歇尔·戈哈斯》中主人公戈哈斯自行审判的合法性问题
——以反抗权和私战权为例【管晓晨 宿永庆】
封建主义、法律传统、文化民族
——浅论德意志民族国家建构的历史根基与叙事结构【李矛宁】
论普法战争对法国殖民政策的影响【刘梦佳】
与敌同眠:论二战后法国在德占领者对德历史仇恨的认知及其演变【徐之凯】
·思想文化与德意志特殊道路问题·
奴役与自由:路德的宗教改革思想与纳粹主义关系辩驳【吴 愁】
黑格尔《精神现象学》中的“真理观”【冯子龙】
从大陆守成到陆海并重:德国的地缘战略转型及其对中国的启示【秦立志】
韦伯的方法论作品与德国学科争论【栗河冰】
布莱希特的寓意剧《图兰朵或洗白者大会》中的历史影射【薄一荻】
德国选择党缘何成为“眼中钉”?
——从历史视角分析德国媒体对选择党的态度【何雨露】
·第三帝国时期的德国·
从猎巫运动到纳粹大屠杀
——一种基于历史共性的探索【虎恩博】
纳粹时期德国工人的欧洲旅行
——以“欢乐是力量之源”组织的欧洲旅行为中心【宋 昊】
纳粹党的意识形态培训与对民众战时生活秩序的操纵(1939—1945)【胡晓琛】
“种族”一词在德国历史叙述中的演进刍议【徐璟玮】
希特勒政治宣传中的普鲁士【宋舒杨】
从纳粹军队的欧洲志愿者看二战时期德国和欧洲的文化认同【李 屾】
跨学科视野下的纳粹施害者研究【房春光】
·德国的欧洲还是欧洲的德国·
对教派化运动解释力的争论初探
——兼论神圣罗马帝国在欧洲的特殊情况【王 林】
德国社会民主党的“欧洲观”(1946—1966)【祁丽媛】
二战后德国民族国家认同与欧洲认同的融合及其成因探析【张豫洁】
民主德国统一社会党“两个民族理论”的理论探索
——以《新德意志报》(1971—1989)为基础【范继敏】
德国绿党对北约的批判(1980—2005)【程援探】
欧盟东扩进程中德国的“波兰代言人”角色解析【孙嘉惠】
浅谈欧洲的“建军大业”
——从欧洲军团的运作看欧洲的防务合作进程【陈楚珂】
逆全球化视野下德国与欧盟的命运【马伟军】
英国脱欧背景下“德国问题”再思考【李强实】
·当代德国政治、经济与外交·
以侨为桥:德国侨务外交模式探析【孙怡雯】
论重新统一以来德国极右翼势力的发展特点及影响【刘湘君】
后危机时代的“德国问题”新探
——地缘经济现实下的中等强国理论视角【陈 扬】
默克尔政府与记忆文化建构【王丹妮】
德国政府对土耳其政策的两难困境【梅 霖】
中国公众对于德国的国家印象(2012—2016)【魏立豪 李银波】
中国媒体中的德国形象
——以2016年《人民日报》关于德国的报道为例【王益嘉 李银波】
前 言
2017年7月1—2日,德国史博士研究生学术论坛在京举行。此次论坛由北京大学研究生院主办,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承办。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浙江大学、南京大学、华东师范大学、武汉大学、柏林自由大学、法国加香高等师范学校等海内外高校的青年学子参加了论坛。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央编译局、德国大使馆文化处、艾伯特基金会等中外机构的学者、嘉宾出席了论坛,发表了精彩的演讲。本届论坛的主题为“历史语境下的德国与欧洲”,力求借鉴吸收历史学、哲学、德语文学、国际关系、政治学、社会学、法学、经济学等人文社科领域的理论和成果,实现跨学科的积极互动。青年学子们在会上开展了广泛的交流,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会议结束后,我们收集、整理了30余篇论文,大致涉及以下五个论题,呈现给广大读者。
论题一“欧洲历史上的德国与法国”,共收录5篇论文。柏林自由大学博士研究生黄超然的《海涅“夜思”缘何:简析海涅眼中的德意志与法兰西》一文,结合海涅的个人经历及时代背景,探讨其诗作中表现出的对德意志祖国的热爱,以及对法兰西自由的向往。中国政法大学硕士研究生管晓晨、宿永庆的《〈马贩子米歇尔·戈哈斯〉中主人公戈哈斯自行审判的合法性问题——以反抗权和私战权为例》一文,以启蒙运动初期的德意志为时代背景,分析了戈哈斯自行审判的合法性问题,同时探讨了拿破仑入侵德意志对作者克莱斯特的影响。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硕士研究生李矛宁的《封建主义、法律传统、文化民族——浅论德意志民族国家建构的历史根基与叙事结构》一文认为,有别于英美模式和法兰西模式,近代德国代表了一种独特的民族国家建构模式。北京大学历史系博士研究生刘梦佳的《论普法战争对法国殖民政策的影响》一文,说明普法战争影响了法兰西第三共和国政治精英们的民族主义观念,从而影响了他们对殖民政策的态度。华东师范大学国际冷战史研究中心博士研究生徐之凯的《与……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