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121387616丛书名: 国防电子信息技术丛书
本书在许多方面都提供了有用的附加值。首先,本书采用了真正的系统工程方法。第二,本书介绍了电子战系统*(功能强大的)方法与技术(例如,接收和干扰共用的相控阵天线、数字射频存储器、直接射频/中频采样的信号采集、高速数字信号处理器与用于辐射源识别与定位的先进检测和评估技术,包括低截获概率技术)。第三,也是*后的一项好处就是内容详尽全面,详细、深入地讨论了大多数电子战书籍很少涉及的一些话题,包括对无线电通信、红外、激光系统的截获与干扰,以及对抗所谓非对称战争的主要武器装备的电子行动,也即如何对抗简易爆炸装置(IED)以及便携式武器(单兵便携式防空导弹、火箭推进榴弹等)。
全书共6章,第1章描述了对称与非对称的冲突场景及其电子战系统在其中的应用;第2章阐述了雷达、通信、导航、光电以及激光雷达等现代系统的*发展;第3章描述了新型无源电子战装备架构、需求及其性能;第4章论述了ESM系统中的射频测向与辐射源定位技术;第5章和第6章分别论述了对现代射频和红外对抗装备的需求、架构、所采用的技术,以及对射频有源装备和红外/光电导弹导引头实施的主要对抗技术。
第1章 电子战场景介绍 1
1.1 电子战的定义以及在军事中的作用 1
1.2 电子战相关的主要武器系统 2
1.2.1 火炮系统 5
1.2.2 导弹系统 5
1.2.3 主动寻的导弹 9
1.2.4 无源红外制导导弹 10
1.2.5 掠海导弹 10
1.2.6 反辐射导弹 11
1.2.7 战区弹道导弹 12
1.3 远距离机载控制系统 14
1.3.1 无人机 14
1.3.2 无人驾驶水面航行器 16
1.4 定向能武器 17
1.5 对称冲突中的电子战 18
1.6 非对称冲突中的电子战 21
参考文献 22
第2章 信号辐射源与传感器的发展 23
2.1 引言 23
2.2 传感器电磁频谱与大气传播 23
2.3 雷达原理与类型 26
2.3.1 雷达方程 28
2.3.2 雷达结构 29
2.3.3 雷达杂波信号处理 30
2.3.4 雷达信号处理基本原理 34
2.3.5 自动检测 43
2.3.6 脉冲压缩 47
2.3.7 监视雷达 48
2.3.8 LPI雷达 49
2.3.9 脉冲多普勒雷达 58
2.3.10 跟踪雷达 65
2.3.11 合成孔径雷达 79
2.3.12 双基地无源隐蔽雷达 82
2.3.13 多输入-多输出雷达 89
2.4 通信 92
2.4.1 接入方式 94
2.4.2 数字信号传输 94
2.4.3 保密通信 97
2.4.4 通信信号编码 97
2.4.5 典型的军事通信系统 99
2.5 卫星导航系统 102
2.6 光电热像仪 105
2.6.1 最低可分辨温度 110
2.6.2 红外导弹导引头 112
2.6.3 红外导弹探测距离 117
2.6.4 红外导弹导引头抗干扰 118
2.6.5 导弹逼近告警器 118
2.7 激光雷达系统 119
2.7.1 激光目标指示和测距 119
2.7.2 激光雷达接收机 120
2.7.3 激光雷达距离方程 121
2.7.4 目标探测 123
参考文献 124
第3章 电子战射频传感器系统 126
3.1 引言 126
3.2 雷达电子战传感器 126
3.2.1 RWR体系结构 127
3.2.2 ESM体系结构 128
3.2.3 ELINT体系结构 128
3.3 电子战传感器的灵敏度 129
3.3.1 结论 134
3.4 截获概率 135
3.5 雷达波段电子战传感器体系结构 140
3.5.1 上一代截获接收机的体系结构 140
3.5.2 新型的电子战雷达波段传感器的体系结构 147
3.5.3 DSP技术 153
3.5.4 新一代电子战雷达波段传感器的体系结构 157
3.6 低截获概率雷达的探测和分类 157
3.7 辐射源去交错和分选 163
3.8 辐射源识别 165
3.8.1 特定辐射源识别 166
3.9 通信支援测量(CESM) 168
3.9.1 CESM 169
3.9.2 通信情报(COMINT) 173
3.10 信号情报(SIGINT) 175
3.11 结束语 176
参考文献 176
第4章 射频测向与辐射源定位技术 178
4.1 引言 178
4.2 比幅法测向 178
4.3 单脉冲比相法测向 184
4.3.1 相位相关法测向 187
4.4 时差法测向 191
4.5 辐射源定位 196
4.5.1 三角交叉定位法 197
4.5.2 三距交叉定位法 198
4.5.3 可操作的移动无源辐射源追踪(PET)系统 201
4.5.4 到达频差无源定位技术 206
4.5.5 逆无源定位 208
4.6 结束语 212
参考文献 212
第5章 电子对抗系统 214
5.1 引言 214
5.1.1 典型的RECM需求和任务 215
5.1.2 预警雷达干扰方程 217
5.2 雷达ECM结构 218
5.3 数字射频存储器(DRFM) 222
5.3.1 相位采样DRFM 224
5.4 雷达ECM发射机 227
5.4.1 RTDL 236
5.5 箔条 237
5.6 通信CECM系统 239
5.7 红外ECM系统 242
5.7.1 曳光弹 247
5.7.2 定向红外干扰-诱饵干扰相结合 248
5.8 结论 248
参考文献 249
第6章 电子对抗技术和传感器反电子对抗 250
6.1 引言 250
6.2 对抗监视雷达的ECM原理和技术以及相关的ECCM 250
6.2.1 传输中的频率捷变 251
6.2.2 脉冲重复间隔(PRI)捷变 251
6.2.3 超低副瓣 251
6.2.4 多副瓣对消器 252
6.2.5 旁瓣匿隐器 255
6.2.6 自适应阵列 256
6.2.7 噪声干扰 257
6.2.8 虚假目标 257
6.3 ECM技术对抗SAR 258
6.4 对抗跟踪雷达的ECM原理和技术及其相关的ECCM 263
6.4.1 距离跟踪环路欺骗 264
6.4.2 对抗雷达多普勒跟踪的雷达ECM技术 266
6.4.3 对抗雷达角度测量的雷达ECM技术 269
6.5 有关雷达ECM技术的总结 282
6.6 通信对抗的ECM原理和技术 283
6.6.1 噪声干扰 285
6.6.2 跟随干扰 287
6.6.3 智能干扰 289
6.6.4 GNSS干扰 289
6.7 ECM技术小结 292
参考文献 292
附录A 传感器接收机的信号检测 294
附录B 估计理论概念简介 300
附录C 天线与相控阵天线 304
附录D 模拟调制方法 318
附录E BFSK通信系统中噪声与单音干扰提高误码率的评估 321
附录F 雷达脉冲压缩波形 325
参考文献 333
缩略语 334
译 者 序
本书是意大利电子公司首席技术官Andrea De Martino博士于2018年在2012版《现代电子战系统导论》基础上撰写的第二版电子战技术专著。
全书共6章。
第1章是电子战场景介绍,首先介绍了电子战定义以及在军事中的作用。其次在电子战相关的主要武器系统中,增加了1.2.7节“战区弹道导弹”,主要讨论了对弹道导弹实施雷达截获的三种策略。本章还在电子战场景中增加了远距离机载控制系统(包括无人机与无人驾驶水面航行器)和定向能武器,它们作为高技术武器平台已在现代战争中发挥重要作用。本章最后依然为电子战在对称和非对称冲突中的应用。
第2章介绍了电子战的作战对象,重点讲述了信号辐射源和传感器的发展,其比重超过全书的三分之一。作者用大量篇幅论述对抗对象,似乎是想说明,要想搞好对抗,清晰地把握对象的发展是必需的。虽然其深度只是为了理解后面几章将要论述的与接收机和信号截获、分类和干扰有关的电子战设备,但是,第2章的篇幅已经充分展示了信号辐射源的新形态,这无疑是当前电子战发展必须予以高度重视的。本章依然包括雷达、通信、卫星导航、光电热像仪、激光雷达系统几个部分,但其中2.3节中雷达部分变化较大:新增了“噪声波形雷达”“多输入-多输出雷达”两部分内容;全部更新了“合成孔径雷达”中的“非合作空中监视”小节中的内容;原“脉冲压缩”中的内容移入到附录F中。
第3章介绍的是侦察系统。在3.5节“雷达波段电子战传感器架构”中新增了3.5.4节“新一代电子战雷达波段传感器的架构”,主要介绍了称为“射频光子学”的新技术。在3.8节“辐射源识别”中新增了“特定辐射源识别”,它对于在高密度电磁战场上作战的现代ESM/ELINT系统来说起着重要作用。
第4章介绍的是测向和定位。归根到底,辐射源的位置是极为有用的军事信息。虽然这部分的篇幅只约占全书的十分之一,但是连同第2章的部分内容,它显示出电子战要千方百计地给出目标位置,这是电子战技术十分重要的一部分。本章新增了一种辐射源定位方法“可操作的移动无源辐射源追踪(PET)系统”,它能补充地面战区防御系统的监视功能,为地面战区防御系统提供预警。
第5章和第6章讲述的是干扰技术,但是同时展开的、甚至更为深入论述的是抗干扰技术。同时从正反两个方面进行阐述是本书一个不错的切入点。正是由于两方面的论述,让我们看到,研究干扰,提出实际有效的干扰方法才是我们的目标。但是,侦察和锁定对象已经很困难,要获得干扰是否有效的反馈更不容易,这是我们不得不面对的现实。其中第5章5.4节增加了实时数据链路的描述,5.7节增加了定向红外干扰-诱饵相结合的干扰方式;第6章通信对抗中增加了灵巧干扰和全球导航卫星系统干扰。
本书由姜道安主译。参加全书翻译等工作的还有石岚、任宁、刘敬民、杨莲莲、张洁,参加全书校对工作的有赵非玉、韩冰、于群、任庆国、张静元。此外,还要感谢本书第一版的编译人员王燕、朱松、秦平、彭华、李铮。希望本书能为国内电子战界同行带来更多的思考。
电子战还面临着许多挑战,需要我们去解决,电子战还有许多新疆域,有待我们去开拓。
译 者
2019年12月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