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大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205076184
《中国王朝内争实录:朋党争斗》中的十三个历史故事是在权衡了朋党的广、狭两种含义以及本丛书的分工情况后选定的。所谓朋党,其实是个贬义词,指的是历史上统治阶级里面那些与国家最高权力者及其统治下的正常秩序相违背或相对抗的政治派别。
出版者的话
前言
三桓之乱
宗法时代多怪事:逼死亲哥哥,再和侄儿结朋党。
齐国党祸
堂堂霸主饿死宫中,尸体生蛆无人收;赫赫权臣一朝倾覆,逃至天涯有人诛。
赵氏专权
“千古忠臣”竟是党乱元凶,赵氏复兴却靠孤儿一线单传。
“重人”争权
朝廷上拔剑相迎不能取胜,反要请市井屠夫做刺客以求得逞。
田文养士
鸡鸣狗盗之徒、狡兔三窟之计,岂能保主人家道昌盛?
赵胜成名
为笼络党羽,不惜砍掉美人头;邯郸围困,终能毁家纾难成美名。
无忌兴废
为救姐姐竟买通王妃窃虎符,身佩将印却难免家国同灭亡。
黄歇乱楚
献爱妾借巢孵卵,弄巧成拙一朝倾覆。
吕□同奸
一个是奸商进官场,如鱼得水;一个是奸佞入后宫,太后欢心。
文景之乱
老宦官错点鸳鸯谱,窦猗房三朝四党争。
清流钩党
名士联翩标榜清流,有几人不是为了争个当官的门阶?
牛李党争
一个要急流勇退,却难以明哲保身;一个自比松柏,反倒攀附藤萝。
东林党议
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都可闹一番,闹垮了大明闹大清。
季友也是个野心勃勃的人物,他更知道如何利用大哥庄公这块招牌。这夭他奉了庄公之命,将叔牙逮捕,交鲁大夫铖巫氏看管,铖巫是季友的党羽,受季友的指使,劝叔牙饮鸩自尽。他命人端来毒酒,貌似诚恳地对叔牙说道:“喝了这碗酒,你的后代才会在鲁国生存,并且还能继承你的家业,祭祀你。不然的话,你的身份地位就要废除,还要殃及后代,死了就不会有人祭祀了。”古人迷信,认为死后变成鬼,也需要世上的子孙后代时时祭祀,送些酒肉衣食,度过漫无天日的冥界生活,若无人祭祀,将成为饿鬼,后果不堪设想。当时所常用的“有后”或“无后”,就是指贵族的后代能否继承爵位,立为公族,世世代代享受禄位,祭祀祖先的意思,因此,“有后”就成了贵族为之终生奋斗的目标,也成了巩固礼制、稳定统治阶级内部秩序的重要手段和精神力量。一旦获罪,受到惩罚,后代便会失去禄位和祭祀祖先的世袭权利,为人父母者,哪个不怕变成个饿鬼呢。叔牙满眼含泪,权衡了半晌,觉得还是自杀合算,便端起碗来,一饮而尽。鲁庄公和季友也不失信,立叔牙的子孙为叔孙氏,继承叔牙的地位和家业,并祭祀他。
这年八月癸亥日,鲁庄公寿终正寝。季友履行自己的诺言,立公子般为君,安排他住在舅父党氏家,等待时辰出殡。
在这之前,有一次鲁国举行祭天祈雨的盛大活动,当时叫雩祭,是一年之中少有的几次大规模的社会活动。祭祀活动很正规,也很隆重,同时也是民间百姓观看娱乐的好机会。事先,祭祀人员在鲁大夫梁氏家进行练习、彩排,、般的妹妹喜欢热闹,也兴高采烈地前往观看。养马的圉人名叫荦的,在墙外看到般的妹妹长得娇媚动人,便隔着墙和她攀谈起来。古时候大凡像雩礼、社日这样隆重的社会活动,往往是青年男女们交友幽会的机会,可公室的女公子和一个养马的下等奴隶淡情说爱在当时是不允许的。正当两人说得热烈,不料般路过这里,看到这个场面,气得大发雷霆,他一面拉过妹子,一面命人将荦捆起来,重重鞭打。后来,庄公知道了,提醒般说:“不如把他杀了,可不能只抽几鞭子还让他活在世上,这个家伙力大过人,能举起门扇投出去呢!”般压根就没把荦当人看,毫不介意一个圉人能做出什么了不得的事情来,所以也就没有杀他。
一个奴隶,要想做出什么犯上作乱的事情来,也真不容易,可偏偏主子们却不是铁板一块。般打了自己,没承想股的叔叔庆父却同情自己,于是荦便死心塌地做了庆父的打手。
原来庆父曾与庄公的夫人,也就是自己的嫂子哀姜私通,所以一直想立哀姜妹妹叔姜的儿子启(即开)为君。看到弟弟季友已立般,便不得不采取非常行动。农历十月己未,庆父唆使与般有仇的荦偷偷潜入党氏家,将般杀死。第二天,庆父便立八岁的公子启为君,他就是鲁闵公(或作鲁□公)。季友一看大势已去,便逃往陈国。他的母亲是陈国之女。鲁国出现了庆父专政。
鲁闵公元年(前661年)农历八月,鲁闵公与齐桓公相会于薄姑(今山东博兴一带),请求恢复季友的身份地位,使他能够回国,齐桓公表示同意。齐桓公是当时诸侯的霸主,他发了话,诸侯一般还是要听的。鲁闵公才八岁,不可能自己出主意做出这个决定,自然是鲁国亲季友的贵族们迫使闵公这么做的,庆父虽然专政,但势力尚没有大到控制一切的地步。这样,闵公亲自到郎(今山东昭阳湖)迎接季友归国,鲁国史宫特地在《春秋》上郑重地记载此事,似乎是庆祝季友的胜利。
这年冬天,齐桓公派大夫仲孙湫到鲁国慰问,回去后,桓公问他鲁国的形势如何,,仲孙湫说:“不除掉庆父,鲁国公室的祸乱是不会停息的。”桓公听了,表示理解,接着又问:“怎么才能去掉庆父?”仲孙湫笑着说:“鲁国公室变故不断,他为恶一天比一天严重,会自行倒台的。”这时庆父觉得自己大权在握,无所顾忌,与哀姜私通更频繁,哀姜没有子女,觉得庆父是自己唯一可以信赖和依靠的人,便想让庆父当国君,二人密谋寻找机会杀掉闵公。机会很快就来了。闵公的太傅即老师曾经强占卜熵的田地,闵公未能制止。卜熵对闵公怀恨在心。庆父看准了这一空隙,便笼络卜□,卜□为了报仇,夺回田产,也甘心找庆父为靠山。闵公二年(前660年)卜□在宫中的武门刺死年仅十岁的闵公。鲁国立刻又出现了君位危机。
这时季友又一次被迫逃亡在邾国,距鲁国曲阜仅五十余里,庄公的另一个庶子(成风所生),闵公的庶兄申在邾国,季友拥戴申,请求鲁国接纳。按照宗法关系,父死子继是正常的,闵公太小,没有儿子,这说明鲁庄公的继嗣暂时中断,只要他还有儿子,那就应该继续在他们中选一个,还轮不到庄公的弟弟出来改变鲁国公室的宗法系统。相比来说,公子申比庆父更有资格。,再加上鲁国贵族们对庆父专权早就限之入骨,他们已经秘密策划,准备联合起来铲除庆父之党。庆父没有想到国内国外竟有这么多人反对自己,他害怕了,便逃奔到莒国(今山东莒县)躲了起来。季友拥护公子申回到鲁国,立公子申为国君,即鲁僖公。哀姜看到大势已去,也恐怕鲁国将不利于自己,便奔往邾国。季友掌了权,立即派人带着厚礼到莒国活动,请求引渡庆父。莒国果然将庆父送还鲁国。季友派人要杀掉庆父,庆父以为自己是季友的兄长,又是僖公的叔叔,本希望能得到允许,出奔他国,现在才明白季友一定要置他于死地,只得自缢身亡。齐桓公听说哀姜参与庆父之乱,危害鲁国,便将她从邾国召回齐国,把她杀死,把尸体送还给鲁国戮尸即对尸体施加刑罚,鲁僖公请求安葬哀姜,鲁国的史官和礼学家们也认为桓公的做法有些过分了,照他们看来,哀姜已经嫁给鲁国,应由鲁国决定如何治罪。
庆父虽死,后代仍旧为公族,称孟孙氏或孟氏,和他的弟弟叔牙享受同样的待遇,因为他们都是自杀,而且贵族之间处罚不严。
鲁国在春秋时代的第一次党争,以季友的胜利而告结束。
季友除掉了威胁自己的两个哥哥,叔牙和庆父,但却有意保护两个人的宗族一孟氏和叔氏,他是很有远见的。庄公是季友的大哥,季友要保证庄公的正统地位,因此拼命拥护庄公的儿子公子般和公子申,阻止庆父以兄终弟及的把戏夺取政权。铲除了叔牙和庆父却又保护二人的宗枝,这一方面是因为季友要表现出宽宏大度,自己是出于维护庄公正统大宗的公心,不是个人恩怨;另一方面却是想利用这两支兄弟之族来加强自己的力量。因为每个君主都有众多的儿子,形成大大小小的贵族宗法系统,在这些系统中,同出于一个父亲的几个系统当然是血缘上最近密的,季友比别人高明之处在于他认识到了兄弟之间争权夺势的一面,同时又认识到了同一父系宗枝之间互相援助的另一面。由于季友的这个战略眼光,产生了后来三桓——季孙、孟孙、叔孙这三个桓公宗枝一专政并控制鲁国的局面。三桓既斗争又勾结,一直到鲁国衰亡。
三桓之中,季氏最强,它的影响直到战国初年《左传》成书时仍然可以感觉到。
《左传》记载季友出生时的卜辞就说明了这一点。季友出生前,鲁桓公请卜楚丘的父亲亲自用龟甲占卜,卜辞是这样说的:“男孩,名字叫友,长大后在国君左右用事,总治内朝外朝,身为公室的辅佐大臣,季氏若亡,则鲁将不昌。”龟卜之后,又用筮策占卦,卦辞说:“尊如父,贵如君。”出生时手上有纹,如汉字的“友”,于是便命名为友。桓公的妾成风,即鲁僖公的生母,听说有关季友出生的卜辞和卦辞,便偷偷地联结季友,把公子申(即僖公)嘱托给季友,所以季友才立公子申为君。《左传》作者这样地捏造历史,明明是为季氏唱颂歌,卜筮之辞当然都是事后造的。
……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