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精装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020112937丛书名: 中国翻译家译丛
出版说明
人民文学出版社自一九五一年建社以来,出版了很多著名翻译家的优秀译作。这些翻译家学贯中西,才气纵横。他们苦心孤诣,以不倦的译笔为几代读者提供了丰厚的精神食粮,堪当后学楷模。然时下,译界译者、译作之多虽前所未有,却难觅精品、大家。为缅怀名家们对中华文化所做出的巨大贡献,展示他们的严谨学风和卓越成就,更为激浊扬清,在文学翻译领域树一面正色之旗,人民文学出版社决定携手中国翻译协会出版“中国翻译家译丛”,精选杰出文学翻译家的代表译作,每人一种,分辑出版。
人民文学出版社编辑部
二〇一六年十月
前言
部
西格弗里之死
歌克琳希德的梦
第二歌西格弗里的成长
第三歌西格弗里前往沃尔姆斯
第四歌西格弗里大战萨克森人
第五歌西格弗里初晤克琳希德
第六歌恭太王远访冰岛的布伦希德
第七歌恭太王智胜布伦希德
第八歌西格弗里前往尼贝龙根借兵
第九歌西格弗里受遣先回沃尔姆斯
第十歌布伦希德被迎至沃尔姆斯
第 十 一 歌西格弗里携妇归国
第 十 二 歌恭太王邀宴西格弗里
第 十 三 歌西格弗里夫妇前往赴宴
第 十 四 歌两位王后的争吵
第 十 五 歌西格弗里坠奸人之计
第 十 六 歌西格弗里遇刺
第 十 七 歌西格弗里的哀荣
第 十 八 歌西格蒙特归国,克琳希德留在母家
第 十 九 歌尼贝龙根之宝被运至沃尔姆斯
第二部
克琳希德的复仇
第 二 十 歌艾柴尔王遣使迎聘克琳希德
第二十一歌克琳希德前往匈奴国
第二十二歌克琳希德和匈奴王成婚
第二十三歌克琳希德蓄志报仇
第二十四歌韦尔伯和希威美林出使莱茵
第二十五歌国王们前往匈奴
第二十六歌旦克瓦特手斩盖尔弗拉特
第二十七歌他们到达贝希拉润
第二十八歌克琳希德迎接哈根
第二十九歌哈根和伏尔凯坐在克琳希德的大厅之前
第 三 十 歌哈根和伏尔凯站岗守望
第三十一歌君主们前赴教堂
第三十二歌布鸟代尔被旦克瓦特所杀
第三十三歌勃艮第武士大战匈奴人
第三十四歌他们把死尸掷出厅外
第三十五歌伊林被杀
第三十六歌王后令人焚毁大厅
第三十七歌路狄格被杀
第三十八歌狄特里希的武士们全部被杀
第三十九歌恭太、哈根和克琳希德被杀
《尼贝龙根之歌》是德国中世纪一部伟大的英雄史诗。这部诗作产生于一二○○年左右,作者姓名不详,可能是先由艺人们集体创作,后由一个熟悉宫廷礼仪和骑士生活的诗人统一加工修改而成。
全诗共9516行,部为“西格弗里之死”,第二部是“克琳希德的复仇”。
尼德兰王子西格弗里是远近闻名的勇士,早年曾杀死怪龙,后又占有尼贝龙根宝物。他爱慕勃艮第王恭太的妹妹克琳希德,想向她求婚。恭太想娶强悍而美丽的冰岛女王布伦希德。西格弗里先帮助恭太打败敌人,又帮助恭太娶到布伦希德,才与克琳希德成婚。十年后,西格弗里和克琳希德应邀从尼德兰王国来到勃艮第王国的沃尔姆斯。布伦希德和克琳希德发生争执;布伦希德发现恭太能娶到她全靠西格弗里暗中相助,她感到受了侮辱,便决心除掉西格弗里。在布伦希德唆使下,勃艮第王恭太的侍臣哈根设计在打猎时杀害了西格弗里。尼贝龙根宝物被哈根沉入莱茵河。
十三年后,为了给西格弗里报仇,克琳希德嫁给了匈奴王艾柴尔。他们在维也纳举行婚礼,随后来到艾柴尔堡。又过了十三年,克琳希德以思念王兄恭太等亲戚为由,劝匈奴王请他们来访。在匈奴国的一次骑士竞技大会上,匈奴人和勃艮第人展开大规模的杀戮,双方伤亡惨重。后,恭太和哈根被俘,克琳希德要求哈根说出藏匿尼贝龙根宝物的处所,哈根坚决不说。克琳希德先命人杀死恭太,接着又亲手杀死哈根。她的部下希尔德布郎不能容忍克琳希德的残暴,将她杀死。
这是一部凄惨的悲剧,勇士都死了,两个王国覆灭了,尼贝龙根宝物也不见了。
《尼贝龙根之歌》由许多神话和历史传说发展而成。关于神话,在冰岛诗集《埃达》和冰岛散文叙事文学“萨加”里都可以找到相似的内容。至于故事,则源于民族大迁徙后期匈奴王国与勃艮第王国的斗争。《尼贝龙根之歌》讲的是氏族社会部落之间的血仇争斗,实际上却是描写封建社会,其中人物的生活和思想感情都是十二世纪的。
西格弗里作为武士之所以威震四方,是因为他占有尼贝龙根宝物,哈根之所以杀害西格弗里,克琳希德之所以利用匈奴王的武力大肆杀戮勃艮第人,都是为了夺取尼贝龙根宝物。因为尼贝龙根宝物是权势的象征,谁占有它们,谁就有权势。争夺尼贝龙根宝物反映了封建主之间的权势之争。
诗中的主要人物在民间口头流传数百年,他们的性格经常变化,后在这个文字记载的本子里才基本定型。
克琳希德是贯穿全诗的主要人物。她在部里是一个温柔贤淑、美丽可爱的女子,在第二部里却变成了一个残忍的复仇者。在挑起匈奴人和勃艮第人大杀戮后,她对哈根说,如果他说出尼贝龙根宝物的所在,她就饶恕他。她为爱夫西格弗里复仇的宗旨变成为了争夺宝物。
勃艮第王恭太是典型的封建主形象。他既没有才能也没有功绩,他做国王仅仅是因为他父亲是国王,他的国王是世袭的。初时,他依靠西格弗里打败萨克逊人,又依靠西格弗里娶了布伦希德为妻;后来,朝臣哈根成了他的谋士和国事家事的总管。恭太则饱食终日,作威作福。像恭太这样的封建领主在中世纪的德国随处可见。
哈根对他的主人无限忠诚。他阴险狡诈,冷酷无情。为了主人的愿望和利益,他耍阴谋,放暗箭,杀无辜,喝人血,什么丧尽天良的事都干。他是中世纪德国臣仆的典型。
西格弗里是诗中颂扬的英雄人物。他是王子,但他不图安逸享乐,不贪生怕死,勇于到世上去建功立业;他心地善良,急公好义,肯于为朋友排忧解难;他光明磊落,耿直憨厚,一向温良谦让。无怪乎恩格斯称他是“德国青年的代表”,说“我们自身内都感到同样对于事业的渴望,同样对于习俗的反抗”。
作为口头文学作品,《尼贝龙根之歌》有三个突出的艺术特点:
,内容完整。全诗以克琳希德始,以克琳希德终,情节的起伏跌宕无不伴随克琳希德命运的变化而变化。
第二,层次分明。全诗共分四大段落,每个段落又包含若干小段故事,每个故事相对独立。一如中国的评话,这都是讲故事的需要。
第三,诗体独特。每节四行,每行中间有一个停顿;每两行一韵,即行与第二行同韵,第三行与第四行同韵。这是为了便于民间艺人朗诵。这种诗体称作尼贝龙根诗体,它对后世颇有影响。
这部英雄叙事诗是用中古高地德语写成的。一八二七年卡尔·西姆克出版《尼贝龙根之歌》现代德语译本之后,始为广大读者所接受。歌德为这个译本写了书评。歌德和爱克曼谈话时说:与荷马史诗一样,《尼贝龙根之歌》也是健康和有生命力的。
自十九世纪三十年代以来,《尼贝龙根之歌》不仅在德国逐渐成为家喻户晓的优秀作品,而且在全世界逐渐成为脍炙人口的著名诗篇。《尼贝龙根之歌》是德国的宝贵文学遗产,也是世界文学宝库中的珍品。
关惠文
一九九三年七月
1古代的故事告诉我们许多惊人的奇迹,
有值得赞美的英雄,有伟大的冒险事业,
有欢喜和宴会,也有哭泣和悲叹,
还有武士的斗争,现在请听我讲这些奇谈。
2从前在勃艮第国历史上的勃艮第人为日耳曼人的一支。406年,以恭狄卡尔(即本诗中的恭太)为王,在中部莱茵地区成立古勃艮第王国,建都于沃尔姆斯。后因反抗罗马总督,于437年为臣服罗马的匈奴人所灭。中有一位高贵的姑娘:
论起她的姿色,真个是盖世无双。
她名叫克琳希德,是一位美貌佳人,
可是后来却有许多英雄为她丧生。
3无数英勇的武士都对她魂牵梦萦,
对这可喜的少女,从无人抱着憎恶之心。
这位崇高的姑娘,具备完美的姿容:
她那少女的高贵性情乃是巾帼中的光荣。
4三位高贵的权威的君王三位王者之中以长兄恭太为的国王,其他虽有王名,而无王权。担任她的保护人,
恭太和盖尔诺特,这两位勇猛的武人,
还有年轻的吉塞尔海,一位杰出的勇士:
他们对这位姐妹照顾得无微不至。
5他们都慷慨好施,乃是名门后裔;
在战斗时常常表现出过人的膂力。
他们的国家因种族而得名,叫做勃艮第:
后来在艾柴尔艾柴尔即匈奴王阿提拉。的国中曾经写下惊人的历史。
6他们的宫廷就在莱茵河畔的沃尔姆斯。
他们有许多雄赳赳的骑士,同心协力、
对他们终生效忠,荣名远扬。
后来由于两个贵妇的不和却招致悲惨的下场。
7他们的高贵的母后,名字叫做乌台。
他们的父王旦克拉特,也是英名盖代,
当他晏驾的时光,他把国土传给后嗣,
他在壮年时代,也曾建树过赫赫的威势。
8这三位君王都具有刚强的斗志,
正如上述那样;那些特出的骑士,
都听从他们驱使。他们在战斗之中,
坚强勇猛,毫不气馁,常被世人称颂。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