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121254635
内容简介
《Red Hat Enterprise Linux 7.0系统管理》以Red Hat Enterprise Linux 7.0为蓝本,分15章介绍了RHEL 7.0的基本使用和系统管理。主要包括自由软件和开源软件的基础知识、Linux的基础知识、RHEL7.0的安装、软件包管理、用户管理、磁盘管理和LVM管理、文件系统管理、TCP/IP网络配置、系统引导和启动、systemd服务管理、虚拟化应用、日志管理、使用Webmin、Linux iSCSI和GlusterFS网络文件系统配置、SELinux使用、内核审计、防火墙设置和升级等内容。《Red Hat Enterprise Linux 7.0系统管理》内容详尽、结构清晰、通俗易懂,使用了大量图表对内容进行表述和归纳,便于读者理解及查阅,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指导性。书中内容适用于RHEL7.0,其中绝大部分内容同时也适用于其他主要发行版本。
《Red Hat Enterprise Linux 7.0系统管理》可以作为高等院校相关专业、Linux短期培训班的教材,同时也可供广大Linux爱好者自学使用。
目 录
第1章 Red Hat Enterprise Linux 7.0系统简介
1.1 Linux简介
1.1.1 UNIX操作系统的诞生
1.1.2 GNU早期简史
1.1.3 POSIX标准历史
1.1.4 Linux概述
1.1.5 Linux和开源软件的商业化
1.1.6 Linux和开源软件的商业模式
1.2 Linux内核及其发行版本
1.2.1 Linux发行版本概述
1.2.2 Linux内核的变迁
1.2.3 Linux主要发行版本
1.3 Red Hat Enterprise Linux简介
1.3.1 发展轨迹
1.3.2 Red Hat Enterprise Linux 7.0简介
第2章 Red Hat Enterprise Linux 7.0系统安装
2.1 硬件需求与兼容性
2.1.1 Linux硬件驱动现状
2.1.2 主要硬件的兼容性
2.1.3 收集硬件信息
2.1.4 检查系统硬件是否存在大的缺陷
2.1.5 获取Red Hat Enterprise Linux 7.0兼容性列表
2.2 安装Red Hat Enterprise Linux 7.0
2.2.1 使用本地光盘介质安装Red Hat Enterprise Linux 7.0
2.2.2 首次启动Red Hat Enterprise Linux 7.0的配置
2.3 进入单用户模式重新设置root密码
2.4 Linux硬件的稳定性检测
2.4.1 稳定性检测的作用
2.4.2 检测CPU
2.4.3 检测内存
2.5 卸载Red Hat Enterprise Linux 7.0
第3章 Linux启动过程和系统引导器GRUB
3.1 Linux启动过程
3.1.1 Linux启动过程详解
3.1.2 Linux运行级别到目标
3.2 系统引导器GRUB
3.2.1 GRUB 2简介
3.2.2 GRUB的启动菜单界面
3.2.3 GRUB的启动菜单项编辑界面
3.2.4 GRUB 2命令行界面
3.2.5 GRUB 2的一些常用命令
3.2.6 理解GRUB 2的配置文件
3.2.7 /etc/grub.d目录下的脚本文件
3.2.8 应用实例
第4章 Linux虚拟化配置
4.1 Linux虚拟化简介
4.1.1 Linux虚拟化类型
4.1.2 Linux虚拟化项目
4.1.3 Linux服务器虚拟化的重要性
4.2 KVM虚拟化技术
4.2.1 KVM虚拟机简介
4.2.2 安装及配置KVM相关软件
4.2.3 使用virt-manager建立一个KVM虚拟机
4.2.4 KVM虚拟机功能简介
4.2.5 使用命令行执行高级管理任务
4.3 KVM虚拟机存储设置
4.3.1 KVM虚拟机存储模式解析
4.3.2 创建基于分区的存储池
4.3.3 创建基于目录的存储池
4.3.4 创建基于LVM的存储池
4.3.5 使用命令行方式管理存储池
4.4 KVM SPICE配置
4.4.1 SPICE简介
4.4.2 安装及配置SPICE服务器
4.4.3 使用SPICE客户机
4.5 Docker:容器级虚拟化
4.5.1 简介
4.5.2 Docker的安装
4.5.3 了解命令行参数
4.5.4 主要子命令简介
4.5.5 Docker常用命令
4.5.6 使用Docker命令行操作Docker镜像
4.5.7 在Docker里运行Tomcat程序
第5章 Red Hat Enterprise Linux 7.0系统日常运维管理
5.1 Linux用户管理
5.1.1 基于命令行管理工具
5.1.2 使用图形化工具管理用户
5.2 软件包管理
5.2.1 RPM软件包管理
5.2.2 YUM软件包管理
5.2.3 使用图形化工具
5.3 Linux文件管理
5.3.1 基于命令行的文件管理
5.3.2 基于图形化的文件管理工具
5.4 Linux计划任务管理
5.4.1 at相关命令
5.4.2 at相关命令使用实例
5.4.3 系统资源的定时调用(使用cron)
5.4.4 Linux计划任务图形化工具Gnome-schedule
第6章 Linux文件系统管理
6.1 Linux文件系统介绍
6.1.1 文件系统定义
6.1.2 Linux文件系统的体系结构
6.1.3 Linux文件系统结构
6.1.4 /proc文件系统
6.1.5 Linux文件系统的组成
6.1.6 文件类型
6.1.7 Linux文件系统的特性
6.1.8 Linux主流文件格式
6.1.9 查看当前Linux支持的文件系统类型
6.1.10 Linux中对大型文件的支持
6.2 Btrfs文件系统管理
6.2.1 建立文件系统
6.2.2 挂载文件
6.2.3 修改Btrfs文件系统的大小
6.2.4 创建快照(snapshot)
6.2.5 创建子卷(subvolume)
6.2.6 创建RAID
6.2.7 添加/删除新设备
6.2.8 文件系统转换
6.2.9 检查Btrfs文件系统
6.2.10 debug功能
6.3 XFS文件系统管理
6.3.1 安装相关软件包
6.3.2 使用xfs管理命令
第7章 Linux存储管理工具
7.1 Linux磁盘管理工具命令
7.1.1 fdisk:磁盘分区
7.1.2 badblock:检查磁盘
7.1.3 parted:磁盘分区工具
7.1.4 df:显示报告文件系统磁盘使用信息
7.1.5 du:显示目录或者文件所占的磁盘空间
7.1.6 dd:磁盘操作
7.1.7 mdadm:RAID设置工具
7.2 Linux磁盘操作实战
7.2.1 为Linux添加新硬盘
7.2.2 Linux磁盘配额配置
7.3 Linux磁盘RAID配置
7.4 LVM管理工具
7.4.1 LVM基础
7.4.2 命令行LVM配置实战
7.4.3 使用ssm命令管理逻辑卷
7.4.4 使用system-config-lvm管理LVM
7.5 使用gnome-disk-utility 磁盘工具
7.5.1 简介
7.5.2 安装并使用
7.5.3 主要功能
7.6 使用GParted分区编辑器
7.6.1 简介
7.6.2 安装
7.6.3 创建分区
7.6.4 格式化分区
7.6.5 激活分区
第8章 Linux 服务管理
8.1 systemd简介和特点
8.1.1 systemd提供了按需启动能力
8.1.2 systemd采用Linux的Cgroup特性跟踪和管理进程的生命周期
8.1.3 启动挂载点和自动挂载管理
8.1.4 实现事务性依赖关系管理
8.1.5 能够对系统进行快照和恢复
8.1.6 日志服务
8.1.7 unit的概念
8.2 systemd的使用
8.2.1 unit文件的编写
8.2.2 创建自己的systemd服务
8.3 系统管理员需要掌握的命令
8.3.1 sysvinit和systemd 的命令对比列表
8.3.2 systemctl命令实例
8.3.3 其他设置
8.3.4 图形化服务管理工具
8.4 旧版本遗留的服务工具
8.4.1 chkconfig
8.4.2 ntsysv
8.4.3 xinetd
8.4.4 TCP_Wrappers
第9章 Linux TCP/IP网络配置管理
9.1 Linux网络基础
9.1.1 Linux下端口号分配
9.1.2 Linux的TCP/IP网络配置
9.2 通过Linux命令行进行网络操作
9.2.1 Linux的TCP/IP配置
9.2.2 Linux服务器的静态路由配置
9.2.3 adsl连接配置
9.2.4 连接无线网络
9.3 使用NetworkManager配置网络连接
9.3.1 NetworkManager简介
9.3.2 安装启动服务
9.3.3 使用NetworkManager配置有线网络接口
9.3.4 使用NetworkManager连接WiFi(802.11)网络
9.3.5 使用nmtui
9.4 掌握Linux命令行网络配置工具
9.4.1 ip命令
9.4.2 nmcli
第10章 Linux防火墙
10.1 防火墙技术
10.1.1 防火墙简介
10.1.2 Linux防火墙技术
10.1.3 使用system-config-firewall快速构建Linux防火墙
10.2 使用FirewallD构建动态防火墙
10.2.1 FirewallD简介
10.2.2 具有命令行的FirewallD的基本操作
10.2.3 使用图形化工具
第11章 使用SELinux和Linux安全审计工具
11.1 使用SELinux
11.1.1 SELinux起源
11.1.2 SELinux架构
11.1.3 与SELinux相关的文件
11.1.4 SELinux使用实战
11.1.5 SELinux布尔值和上下文配置
11.1.6 使用命令行工具管理SELinux
11.1.7 SELinux日志文件的使用
11.1.8 SELinux和网络服务设置
11.2 使用GUI工具建立SELinux策略模块
11.3 Linux安全审计工具
11.3.1 Linux用户空间审计系统简介
11.3.2 安装软件包并且配置审计守护进程
11.3.3 用户空间审计系统的使用实例
第12章 Linux存储设置
12.1 iSCSI设置
12.1.1 iSCSI技术简介
12.1.2 Linux iSCSI配置
12.2 NFS网络存储设置
12.2.1 NFS简介
12.2.2 配置NFS服务器
12.2.3 配置NFS客户端
12.3 GlusterfsFS文件系统设置
12.3.1 GlusterFS简介
12.3.2 创建Distributed Volume
12.3.3 创建Replicated Volume 2
12.3.4 创建Striped Volume
12.3.5 创建Distributed Replicated Volume
第13章 使用Webmin工具管理RHEL 7.0
13.1 Webmin安装配置
13.1.1 Webmin简介
13.1.2 下载安装Webmin
13.1.3 防火墙设置
13.2 使用Webmin
13.2.1 登录Webmin
13.2.2 Webmin的自身配置
13.2.3 Webmin主界面
13.2.4 理解Webmin配置文件
13.3 主要模块简介
13.3.1 服务器类型模块
13.3.2 网络配置管理
13.3.3 硬件配置管理
13.3.4 系统配置管理
13.3.5 其他配置管理
13.3.6 Cluster
13.3.7 Un-used Modules简介
13.4 Webmin的安全性
第14章 Linux远程控制
14.1 SSH服务器的工作原理
14.1.1 SSH服务器和客户端的工作流程
14.1.2 SSH的安全验证
14.2 配置OpenSSH服务器和使用SSH客户端
14.2.1 安装并启动OpenSSH
14.2.2 配置文件
14.2.3 配置使用口令验证登录服务器实例
14.3 应用SSH客户端
14.3.1 SSH客户端工具
14.3.2 生成密钥对
14.3.3 图形界面工具gFTP
14.3.4 使用Windows SSH客户端登录OpenSSH服务器
14.4 RHEL 7.0和Windows之间的桌面远程控制
14.4.1 使用Windows桌面远程控制RHEL 7.0
14.4.2 使用RHEL 7.0桌面远程控制Windows
第15章 RHEL 7.0的日志管理
15.1 日志管理简介
15.2 Linux日志管理工具
15.2.1 Linux日志管理工具简介
15.2.2 日志管理软件包psacct简介
15.2.3 lastcomm命令
15.2.4 sa命令
15.2.5 ac命令
15.2.6 accton命令
15.2.7 其他日志管理实用工具
15.3 Linux日志管理技巧
15.3.1 使用logrotate工具
15.3.2 搜索日志文件的策略和技巧
15.3.3 手动搜索日志文件
15.3.4 使用logwatch工具搜索日志文件
15.3.5 使用journal
15.4 使用图形化工具:系统日志查看器
15.4.1 系统日志查看器的安装
15.4.2 快速使用入门
1.1 Linux简介
1.1.1 UNIX操作系统的诞生
1.1.2 GNU早期简史
1.1.3 POSIX标准历史
1.1.4 Linux概述
1.1.5 Linux和开源软件的商业化
1.1.6 Linux和开源软件的商业模式
1.2 Linux内核及其发行版本
1.2.1 Linux发行版本概述
1.2.2 Linux内核的变迁
1.2.3 Linux主要发行版本
1.3 Red Hat Enterprise Linux简介
1.3.1 发展轨迹
1.3.2 Red Hat Enterprise Linux 7.0简介
第2章 Red Hat Enterprise Linux 7.0系统安装
2.1 硬件需求与兼容性
2.1.1 Linux硬件驱动现状
2.1.2 主要硬件的兼容性
2.1.3 收集硬件信息
2.1.4 检查系统硬件是否存在大的缺陷
2.1.5 获取Red Hat Enterprise Linux 7.0兼容性列表
2.2 安装Red Hat Enterprise Linux 7.0
2.2.1 使用本地光盘介质安装Red Hat Enterprise Linux 7.0
2.2.2 首次启动Red Hat Enterprise Linux 7.0的配置
2.3 进入单用户模式重新设置root密码
2.4 Linux硬件的稳定性检测
2.4.1 稳定性检测的作用
2.4.2 检测CPU
2.4.3 检测内存
2.5 卸载Red Hat Enterprise Linux 7.0
第3章 Linux启动过程和系统引导器GRUB
3.1 Linux启动过程
3.1.1 Linux启动过程详解
3.1.2 Linux运行级别到目标
3.2 系统引导器GRUB
3.2.1 GRUB 2简介
3.2.2 GRUB的启动菜单界面
3.2.3 GRUB的启动菜单项编辑界面
3.2.4 GRUB 2命令行界面
3.2.5 GRUB 2的一些常用命令
3.2.6 理解GRUB 2的配置文件
3.2.7 /etc/grub.d目录下的脚本文件
3.2.8 应用实例
第4章 Linux虚拟化配置
4.1 Linux虚拟化简介
4.1.1 Linux虚拟化类型
4.1.2 Linux虚拟化项目
4.1.3 Linux服务器虚拟化的重要性
4.2 KVM虚拟化技术
4.2.1 KVM虚拟机简介
4.2.2 安装及配置KVM相关软件
4.2.3 使用virt-manager建立一个KVM虚拟机
4.2.4 KVM虚拟机功能简介
4.2.5 使用命令行执行高级管理任务
4.3 KVM虚拟机存储设置
4.3.1 KVM虚拟机存储模式解析
4.3.2 创建基于分区的存储池
4.3.3 创建基于目录的存储池
4.3.4 创建基于LVM的存储池
4.3.5 使用命令行方式管理存储池
4.4 KVM SPICE配置
4.4.1 SPICE简介
4.4.2 安装及配置SPICE服务器
4.4.3 使用SPICE客户机
4.5 Docker:容器级虚拟化
4.5.1 简介
4.5.2 Docker的安装
4.5.3 了解命令行参数
4.5.4 主要子命令简介
4.5.5 Docker常用命令
4.5.6 使用Docker命令行操作Docker镜像
4.5.7 在Docker里运行Tomcat程序
第5章 Red Hat Enterprise Linux 7.0系统日常运维管理
5.1 Linux用户管理
5.1.1 基于命令行管理工具
5.1.2 使用图形化工具管理用户
5.2 软件包管理
5.2.1 RPM软件包管理
5.2.2 YUM软件包管理
5.2.3 使用图形化工具
5.3 Linux文件管理
5.3.1 基于命令行的文件管理
5.3.2 基于图形化的文件管理工具
5.4 Linux计划任务管理
5.4.1 at相关命令
5.4.2 at相关命令使用实例
5.4.3 系统资源的定时调用(使用cron)
5.4.4 Linux计划任务图形化工具Gnome-schedule
第6章 Linux文件系统管理
6.1 Linux文件系统介绍
6.1.1 文件系统定义
6.1.2 Linux文件系统的体系结构
6.1.3 Linux文件系统结构
6.1.4 /proc文件系统
6.1.5 Linux文件系统的组成
6.1.6 文件类型
6.1.7 Linux文件系统的特性
6.1.8 Linux主流文件格式
6.1.9 查看当前Linux支持的文件系统类型
6.1.10 Linux中对大型文件的支持
6.2 Btrfs文件系统管理
6.2.1 建立文件系统
6.2.2 挂载文件
6.2.3 修改Btrfs文件系统的大小
6.2.4 创建快照(snapshot)
6.2.5 创建子卷(subvolume)
6.2.6 创建RAID
6.2.7 添加/删除新设备
6.2.8 文件系统转换
6.2.9 检查Btrfs文件系统
6.2.10 debug功能
6.3 XFS文件系统管理
6.3.1 安装相关软件包
6.3.2 使用xfs管理命令
第7章 Linux存储管理工具
7.1 Linux磁盘管理工具命令
7.1.1 fdisk:磁盘分区
7.1.2 badblock:检查磁盘
7.1.3 parted:磁盘分区工具
7.1.4 df:显示报告文件系统磁盘使用信息
7.1.5 du:显示目录或者文件所占的磁盘空间
7.1.6 dd:磁盘操作
7.1.7 mdadm:RAID设置工具
7.2 Linux磁盘操作实战
7.2.1 为Linux添加新硬盘
7.2.2 Linux磁盘配额配置
7.3 Linux磁盘RAID配置
7.4 LVM管理工具
7.4.1 LVM基础
7.4.2 命令行LVM配置实战
7.4.3 使用ssm命令管理逻辑卷
7.4.4 使用system-config-lvm管理LVM
7.5 使用gnome-disk-utility 磁盘工具
7.5.1 简介
7.5.2 安装并使用
7.5.3 主要功能
7.6 使用GParted分区编辑器
7.6.1 简介
7.6.2 安装
7.6.3 创建分区
7.6.4 格式化分区
7.6.5 激活分区
第8章 Linux 服务管理
8.1 systemd简介和特点
8.1.1 systemd提供了按需启动能力
8.1.2 systemd采用Linux的Cgroup特性跟踪和管理进程的生命周期
8.1.3 启动挂载点和自动挂载管理
8.1.4 实现事务性依赖关系管理
8.1.5 能够对系统进行快照和恢复
8.1.6 日志服务
8.1.7 unit的概念
8.2 systemd的使用
8.2.1 unit文件的编写
8.2.2 创建自己的systemd服务
8.3 系统管理员需要掌握的命令
8.3.1 sysvinit和systemd 的命令对比列表
8.3.2 systemctl命令实例
8.3.3 其他设置
8.3.4 图形化服务管理工具
8.4 旧版本遗留的服务工具
8.4.1 chkconfig
8.4.2 ntsysv
8.4.3 xinetd
8.4.4 TCP_Wrappers
第9章 Linux TCP/IP网络配置管理
9.1 Linux网络基础
9.1.1 Linux下端口号分配
9.1.2 Linux的TCP/IP网络配置
9.2 通过Linux命令行进行网络操作
9.2.1 Linux的TCP/IP配置
9.2.2 Linux服务器的静态路由配置
9.2.3 adsl连接配置
9.2.4 连接无线网络
9.3 使用NetworkManager配置网络连接
9.3.1 NetworkManager简介
9.3.2 安装启动服务
9.3.3 使用NetworkManager配置有线网络接口
9.3.4 使用NetworkManager连接WiFi(802.11)网络
9.3.5 使用nmtui
9.4 掌握Linux命令行网络配置工具
9.4.1 ip命令
9.4.2 nmcli
第10章 Linux防火墙
10.1 防火墙技术
10.1.1 防火墙简介
10.1.2 Linux防火墙技术
10.1.3 使用system-config-firewall快速构建Linux防火墙
10.2 使用FirewallD构建动态防火墙
10.2.1 FirewallD简介
10.2.2 具有命令行的FirewallD的基本操作
10.2.3 使用图形化工具
第11章 使用SELinux和Linux安全审计工具
11.1 使用SELinux
11.1.1 SELinux起源
11.1.2 SELinux架构
11.1.3 与SELinux相关的文件
11.1.4 SELinux使用实战
11.1.5 SELinux布尔值和上下文配置
11.1.6 使用命令行工具管理SELinux
11.1.7 SELinux日志文件的使用
11.1.8 SELinux和网络服务设置
11.2 使用GUI工具建立SELinux策略模块
11.3 Linux安全审计工具
11.3.1 Linux用户空间审计系统简介
11.3.2 安装软件包并且配置审计守护进程
11.3.3 用户空间审计系统的使用实例
第12章 Linux存储设置
12.1 iSCSI设置
12.1.1 iSCSI技术简介
12.1.2 Linux iSCSI配置
12.2 NFS网络存储设置
12.2.1 NFS简介
12.2.2 配置NFS服务器
12.2.3 配置NFS客户端
12.3 GlusterfsFS文件系统设置
12.3.1 GlusterFS简介
12.3.2 创建Distributed Volume
12.3.3 创建Replicated Volume 2
12.3.4 创建Striped Volume
12.3.5 创建Distributed Replicated Volume
第13章 使用Webmin工具管理RHEL 7.0
13.1 Webmin安装配置
13.1.1 Webmin简介
13.1.2 下载安装Webmin
13.1.3 防火墙设置
13.2 使用Webmin
13.2.1 登录Webmin
13.2.2 Webmin的自身配置
13.2.3 Webmin主界面
13.2.4 理解Webmin配置文件
13.3 主要模块简介
13.3.1 服务器类型模块
13.3.2 网络配置管理
13.3.3 硬件配置管理
13.3.4 系统配置管理
13.3.5 其他配置管理
13.3.6 Cluster
13.3.7 Un-used Modules简介
13.4 Webmin的安全性
第14章 Linux远程控制
14.1 SSH服务器的工作原理
14.1.1 SSH服务器和客户端的工作流程
14.1.2 SSH的安全验证
14.2 配置OpenSSH服务器和使用SSH客户端
14.2.1 安装并启动OpenSSH
14.2.2 配置文件
14.2.3 配置使用口令验证登录服务器实例
14.3 应用SSH客户端
14.3.1 SSH客户端工具
14.3.2 生成密钥对
14.3.3 图形界面工具gFTP
14.3.4 使用Windows SSH客户端登录OpenSSH服务器
14.4 RHEL 7.0和Windows之间的桌面远程控制
14.4.1 使用Windows桌面远程控制RHEL 7.0
14.4.2 使用RHEL 7.0桌面远程控制Windows
第15章 RHEL 7.0的日志管理
15.1 日志管理简介
15.2 Linux日志管理工具
15.2.1 Linux日志管理工具简介
15.2.2 日志管理软件包psacct简介
15.2.3 lastcomm命令
15.2.4 sa命令
15.2.5 ac命令
15.2.6 accton命令
15.2.7 其他日志管理实用工具
15.3 Linux日志管理技巧
15.3.1 使用logrotate工具
15.3.2 搜索日志文件的策略和技巧
15.3.3 手动搜索日志文件
15.3.4 使用logwatch工具搜索日志文件
15.3.5 使用journal
15.4 使用图形化工具:系统日志查看器
15.4.1 系统日志查看器的安装
15.4.2 快速使用入门
前 言
前言
Linux应用早已从几年前的盲目推进和前一段的低迷期走出来,更具理性、更重实效的Linux应用时代即将到来。在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Linux早已涉足政府办公、军事战略以及商业运作的方方面面。在我国,随着国民经济与社会信息化的进一步深入,Linux在电子政务、电子商务等各个信息化建设领域中也突显其不凡之处。Linux这个免费的开放源代码的操作系统正以狂风暴雨之势袭卷着整个世界,它不仅出现在企业服务器和专业怪才们的讨论组中,也开始在家用PC上生根了。Red Hat公司在开源软件界是鼎鼎大名的,该公司发布了早的Linux 商业版本Red Hat Linux。Red Hat公司在发布Red Hat Linux 系列版本的同时,还发布了Red Hat Enterprise Linux,即Red Hat Linux 企业版,简写为 RHEL。RHEL 系列版本面向企业级客户,主要应用在Linux服务器领域。
RHEL 6.0诞生于2010年,是目前应用为广泛的企业级Linux之一,经过4年等待,到了2014年RHEL 7.0出现了。RHEL 7.0桌面环境/存储和虚拟化方面相比于RHEL 6.0有了不小的变化。例如,在虚拟化方面开始使用Docker,全面增强了RHEL的虚拟化功能;在存储方面增强了iSCSI和FC的支持;在节能方面比前期的版本有大幅度的提升,可谓绿色Linux,可以说是目前强大的企业级Linux发行版本之一。
本书特点
本书所讲述的RHEL 7.0内容覆盖范围广,适用人群广。在写作思路上强调在“授人以渔”的前提下“授人以鱼”,对每个知识点的介绍争取做到深入浅出,从系统、科学的原理和机制介绍出发,并通过丰富多样的图表配以具体的步骤实现和详细的讲解,以方便读者在实际Linux的管理和操作中进行对照学习,提高学习效率。本书涉及RHEL 7.0系统管理诸多方面的内容,其中绝大部分内容同时也适用于其他发行版本。书中使用了大量图表对内容进行表述和归纳,便于读者理解及查阅。本书脉络清晰,深入浅出,具有很强的实用性、指导性。
内容安排
本书分为15章,主要内容如下:
章 名 内 容 介 绍
第1章 Red Hat Enterprise Linux 7.0系统简介 对Linux进行了概述,着重介绍了Linux和RHEL的发展历史、特性、主要应用领域等
续表
章 名 内 容 介 绍
第2章 Red Hat Enterprise Linux 7.0系统安装 重点介绍了RHEL 7.0的安装方法
第3章 Linux启动过程和系统引导器GRUB 重点介绍了Linux启动过程和系统引导器GRUB的使用方法
第4章 Linux虚拟化配置 重点介绍了Linux服务器的虚拟化技术,包括Docker和KVM
第5章 Red Hat Enterprise Linux 7.0系统日常运维管理 Linux系统日常运维管理主要包括用户管理、软件包管理、文件管理、计划任务设置等
第6章 Linux文件系统管理 重点介绍了Linux层次式文件系统,包括文件、文件名、路径名、使用目录、访问权限和Linux文件系统管理方法
第7章 Linux存储管理工具 重点介绍了Linux硬盘与格式化,以及分区和LVM基本概念,学习Linux磁盘管理和分区,以及LVM相关命令和图形化工具
第8章 Linux 服务管理 重点介绍了Linux新一代服务管理工具——systemd
第9章 Linux TCP/IP网络配置管理 重点介绍了Linux网络体系:TCP/IP网络模型、OSI七层模型。熟悉Linux网络配置文件和Linux网络管理命令,以及使用NetworkManager配置网络连接和Linux命令行网络监控工具的使用
第10章 Linux防火墙 重点介绍了Linux系统的防火墙iptables和firewalld,以及使用命令行和图形化界面管理防火墙的方法
第11章 使用SELinux和Linux安全审计工具 重点介绍了使用RHEL 7.0的SELinux机制对系统进行安全增强的技术,以及Linux 内核中的安全审计系统配置和使用方法
第12章 Linux存储设置 重点介绍了iSCSI、NFS和GlusterFS网络文件系统设置
第13章 使用Wenmin工具管理RHEL 7.0 重点介绍了为RHEL 7.0配置Webmin管理工具的方法,这对于Linux、和UNIX用户非常实用
第14章 Linux 远程控制 重点介绍了Linux远程控制的方法和工具的使用
第15章 RHEL 7.0的日志管理 重点介绍了Linux日志管理的基本原理、基本命令和日志管理技巧
适用对象
高等院校相关专业的学生
高、中等职业技术院校相关专业的学生
Linux系统管理员
感谢
首先感谢在编写过程中领导、朋友和家人的支持及帮助。另外,电子工业出版社的李冰编辑在我写书的过程中给了我无私的帮助和鞭策,为了使这一本书能尽快与读者见面,付出了巨大的努力。本书第l章由林捷同志执笔,第2章由张志军、何清、王鹏同志执笔,第3章由王波、曹元其、吴少萍、杨水珍同志执笔,第4~15章由曹江华执笔,全书由曹江华进行统稿。另外,杨晓勇同志帮助完成了资料收集和文字校对。由于作者水平有限,书中不足及错误之处在所难免,敬请专家和读者给予批评指正。
曹江华
2015年1月
Linux应用早已从几年前的盲目推进和前一段的低迷期走出来,更具理性、更重实效的Linux应用时代即将到来。在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Linux早已涉足政府办公、军事战略以及商业运作的方方面面。在我国,随着国民经济与社会信息化的进一步深入,Linux在电子政务、电子商务等各个信息化建设领域中也突显其不凡之处。Linux这个免费的开放源代码的操作系统正以狂风暴雨之势袭卷着整个世界,它不仅出现在企业服务器和专业怪才们的讨论组中,也开始在家用PC上生根了。Red Hat公司在开源软件界是鼎鼎大名的,该公司发布了早的Linux 商业版本Red Hat Linux。Red Hat公司在发布Red Hat Linux 系列版本的同时,还发布了Red Hat Enterprise Linux,即Red Hat Linux 企业版,简写为 RHEL。RHEL 系列版本面向企业级客户,主要应用在Linux服务器领域。
RHEL 6.0诞生于2010年,是目前应用为广泛的企业级Linux之一,经过4年等待,到了2014年RHEL 7.0出现了。RHEL 7.0桌面环境/存储和虚拟化方面相比于RHEL 6.0有了不小的变化。例如,在虚拟化方面开始使用Docker,全面增强了RHEL的虚拟化功能;在存储方面增强了iSCSI和FC的支持;在节能方面比前期的版本有大幅度的提升,可谓绿色Linux,可以说是目前强大的企业级Linux发行版本之一。
本书特点
本书所讲述的RHEL 7.0内容覆盖范围广,适用人群广。在写作思路上强调在“授人以渔”的前提下“授人以鱼”,对每个知识点的介绍争取做到深入浅出,从系统、科学的原理和机制介绍出发,并通过丰富多样的图表配以具体的步骤实现和详细的讲解,以方便读者在实际Linux的管理和操作中进行对照学习,提高学习效率。本书涉及RHEL 7.0系统管理诸多方面的内容,其中绝大部分内容同时也适用于其他发行版本。书中使用了大量图表对内容进行表述和归纳,便于读者理解及查阅。本书脉络清晰,深入浅出,具有很强的实用性、指导性。
内容安排
本书分为15章,主要内容如下:
章 名 内 容 介 绍
第1章 Red Hat Enterprise Linux 7.0系统简介 对Linux进行了概述,着重介绍了Linux和RHEL的发展历史、特性、主要应用领域等
续表
章 名 内 容 介 绍
第2章 Red Hat Enterprise Linux 7.0系统安装 重点介绍了RHEL 7.0的安装方法
第3章 Linux启动过程和系统引导器GRUB 重点介绍了Linux启动过程和系统引导器GRUB的使用方法
第4章 Linux虚拟化配置 重点介绍了Linux服务器的虚拟化技术,包括Docker和KVM
第5章 Red Hat Enterprise Linux 7.0系统日常运维管理 Linux系统日常运维管理主要包括用户管理、软件包管理、文件管理、计划任务设置等
第6章 Linux文件系统管理 重点介绍了Linux层次式文件系统,包括文件、文件名、路径名、使用目录、访问权限和Linux文件系统管理方法
第7章 Linux存储管理工具 重点介绍了Linux硬盘与格式化,以及分区和LVM基本概念,学习Linux磁盘管理和分区,以及LVM相关命令和图形化工具
第8章 Linux 服务管理 重点介绍了Linux新一代服务管理工具——systemd
第9章 Linux TCP/IP网络配置管理 重点介绍了Linux网络体系:TCP/IP网络模型、OSI七层模型。熟悉Linux网络配置文件和Linux网络管理命令,以及使用NetworkManager配置网络连接和Linux命令行网络监控工具的使用
第10章 Linux防火墙 重点介绍了Linux系统的防火墙iptables和firewalld,以及使用命令行和图形化界面管理防火墙的方法
第11章 使用SELinux和Linux安全审计工具 重点介绍了使用RHEL 7.0的SELinux机制对系统进行安全增强的技术,以及Linux 内核中的安全审计系统配置和使用方法
第12章 Linux存储设置 重点介绍了iSCSI、NFS和GlusterFS网络文件系统设置
第13章 使用Wenmin工具管理RHEL 7.0 重点介绍了为RHEL 7.0配置Webmin管理工具的方法,这对于Linux、和UNIX用户非常实用
第14章 Linux 远程控制 重点介绍了Linux远程控制的方法和工具的使用
第15章 RHEL 7.0的日志管理 重点介绍了Linux日志管理的基本原理、基本命令和日志管理技巧
适用对象
高等院校相关专业的学生
高、中等职业技术院校相关专业的学生
Linux系统管理员
感谢
首先感谢在编写过程中领导、朋友和家人的支持及帮助。另外,电子工业出版社的李冰编辑在我写书的过程中给了我无私的帮助和鞭策,为了使这一本书能尽快与读者见面,付出了巨大的努力。本书第l章由林捷同志执笔,第2章由张志军、何清、王鹏同志执笔,第3章由王波、曹元其、吴少萍、杨水珍同志执笔,第4~15章由曹江华执笔,全书由曹江华进行统稿。另外,杨晓勇同志帮助完成了资料收集和文字校对。由于作者水平有限,书中不足及错误之处在所难免,敬请专家和读者给予批评指正。
曹江华
2015年1月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