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111641490
内容简介
本书为理解金融市场和机金融构提供了一个清晰的框架体系,同时对核心内容着重进行了阐述。本书避免像大多数教材那样大而全地简单定义和描述金融市场及金融机构,而是对金融机构和信贷市场进行了无限精妙的探讨,并且强调了这两个市场的可塑性。与上一版相比,本书主要更新了6章,并且更新了全书的专栏内容。本书是读者想要切实了解金融市场、金融机构为什么这么做的一本理想读物。读者也会不由自主地想要发现和探寻世界金融市场的情况。
目 录
中文版序
作译者简介
前 言
第一部分
背 景
第1章 基本概念 2
引言 2
1.1 风险偏好 2
1.2 分散化 4
1.3 无风险套利 7
1.4 期权 8
1.5 市场有效性 9
1.6 市场完备性 10
1.7 信息不对称和信号显示 11
1.8 代理与道德风险 16
1.9 时间一致性 18
1.10 纳什均衡 20
1.11 信念修正与贝叶斯法则 21
1.12 流动性 23
1.13 系统风险 23
1.14 意见分歧 23
1.15 公允价值会计 24
第二部分
什么是金融中介
第2章 金融中介的性质和种类 26
引言 26
2.1 什么是金融中介机构 27
2.2 金融中介机构的不同种类 33
2.3 存款性金融中介机构 36
2.4 投资银行:资本市场重要的非存款性中介机构 45
2.5 已松绑的投资银行和商业银行之间的隔离 47
2.6 其他非存款性金融中介 48
2.7 信用评级机构 56
2.8 政府的作用 57
2.9 处于边缘的金融中介机构 58
2.10 结论 61
附录2A 测度扭曲和资产负债表 62
第3章 金融中介机构的内涵、运行机理及存在原因 64
引言 64
3.1 金融体系是如何运作的 65
3.2 企业融资:债务 74
3.3 部分准备金银行制度与金匠逸事 74
3.4 银行与监管的模型 78
3.5 部分准备金银行制度的宏观经济影响:固定系数模型 84
3.6 大型金融中介 86
3.7 银行如何使非银行金融契约变得更有效率 88
3.8 实证证据:银行是特殊的 89
3.9 存款性金融机构的所有权结构 91
3.10 借款人的融资来源选择 93
3.11 结论 97
附录3A 大型中介的正式分析 99
附录3B 几个定义 101
第三部分
识别和管理主要的银行风险
第4章 银行风险 104
引言 104
4.1 基本的银行业风险 106
4.2 信用风险、利率风险和流动性风险 107
4.3 全面风险管理 109
4.4 结论 118
第5章 利率风险 121
引言 121
5.1 利率的期限结构 121
5.2 利率风险的魅力及其潜在影响 126
5.3 久期 129
5.4 凸性 134
5.5 利率风险 135
5.6 结论 138
5.7 案例研究:艾格斯顿州银行 138
第6章 流动性风险 143
引言 143
6.1 究竟什么是流动性风险 143
6.2 关于流动性的一些规范界定 145
6.3 流动性风险的管理 147
6.4 难以区分的流动性风险和破产风险及最后贷款人难题 150
6.5 结论 150
附录6A 通过分散化降低存款提取风险 151
附录6B 最后贷款人与道德风险 151
第四部分
资产负债表内的银行业务
第7章 即期借贷与信用风险 156
引言 156
7.1 银行资产的描述 156
7.2 什么是借贷 162
7.3 贷款与证券 164
7.4 贷款合约的结构 165
7.5 贷款合同中的信息问题和贷款绩效的重要性 167
7.6 信用分析:因素构成 169
7.7 信贷信息来源 187
7.8 财务报表分析 188
7.9 贷款契约性条款 192
7.10 结论 194
7.11 案例研究:印第安纳建筑用品公司 195
第8章 银行借贷中的深层次问题 201
引言 201
8.1 贷款定价和利润率:一般性描述 201
8.2 信贷配给 210
8.3 即期借贷决策 217
8.4 长期银行-借款人关系 220
8.5 贷款重组和违约 224
8.6 结论 233
8.7 案例研究:宙斯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234
第9章 信贷专题:银团贷款、贷款出售和项目融资 245
引言 245
9.1 银团贷款 245
9.2 项目融资 251
9.3 结论 254
第五部分
银行资产负债表表外业务
第10章 银行表外业务和或有要求权产品 258
引言 258
10.1 贷款承诺:描述 260
10.2 贷款承诺的合理性 263
10.3 贷款承诺约束下谁可以获得借款 273
10.4 贷款承诺的定价 273
10.5 贷款承诺和看跌期权的差别 275
10.6 贷款承诺和货币政策 277
10.7 其他或有要求权:信用证 278
10.8 其他或有要求权:互换 280
10.9 其他或有要求权:信用衍生品 286
10.10 或有要求权中银行的风险 286
10.11 监管问题 290
10.12 结论 291
10.13 案例研究:扬斯敦银行 292
第11章 资产证券化 298
引言 298
11.1 资产证券化和贷款销售经济动机的初步评论 300
11.2 证券化合约的不同类型 304
11.3 超越经济动机的初步评论:证券化“为什么”“是什么”以及“多少才够” 316
11.4 金融机构涉及资产证券化的战略性问题 333
11.5 贷款出售和贷款证券化的比较 335
11.6 结论 336
11.7 案例研究:孤星银行 336
第六部分
银行的资金
第12章 存款合同、存款保险与影子银行 342
引言 342
12.1 存款合同 344
12.2 负债管理 350
12.3 存款保险 353
12.4 存款保险的大崩溃 372
12.5 影子银行部门的融资 376
12.6 结论 377
第13章 银行资本结构 381
引言 381
13.1 M&M定理适用于银行吗?消除一些谬论 382
13.2 银行资本结构理论 386
13.3 银行资本、银行贷款和银行价值的实证证据 390
13.4 为什么银行会表现出对高杠杆的偏好 391
13.5 银行资本和监管 392
13.6 结论 394
第七部分
金融危机
第14章 2007~2009年的金融危机与其他金融危机 398
引言 398
14.1 发生了什么 400
14.2 原因和影响:危机的原因及实际影响 402
14.3 应对危机的政策 417
14.4 其他国家的金融危机和监管干预 420
14.5 结论 422
第八部分
银行监管
第15章 银行监管目标 424
引言 424
15.1 银行监管的本质 425
15.2 银行监管机构 428
15.3 安全和稳定规制 436
15.4 稳定性:宏观审慎监管 456
15.5 市场结构、消费者保护、信贷分配和货币控制监管 461
15.6 结论 471
第16章 银行业立法和监管改革的里程碑 473
引言 473
16.1 银行业立法的里程碑 473
16.2 银行监管的问题 482
16.3 1991年的《联邦存款保险公司改进法》及相关法案 489
16.4 1999年的《金融服务现代化法案》 494
16.5 《多德–弗兰克华尔街改革与消费者保护法案》 496
16.6 欧盟监管、监控检查和监控报告 501
16.7 结论 506
附录16A 流动性约束、资本要求和货币政策 507
第九部分
金融创新
第17章 银行与市场的演变以及金融创新的作用 512
引言 512
17.1 金融发展 512
17.2 金融创新 515
17.3 金融创新的黑暗面 517
17.4 银行和金融市场 518
17.5 银行与市场的对比:互补性和影子银行 521
17.6 信用评级机构的角色 522
17.7 结论 524
第十部分
未来展望
第18章 未来展望 528
引言 528
18.1 变革驱动力 529
18.2 正在改变金融服务场景的市场动向 533
18.3 银行注定会消亡吗 537
18.4 结论 539
作译者简介
前 言
第一部分
背 景
第1章 基本概念 2
引言 2
1.1 风险偏好 2
1.2 分散化 4
1.3 无风险套利 7
1.4 期权 8
1.5 市场有效性 9
1.6 市场完备性 10
1.7 信息不对称和信号显示 11
1.8 代理与道德风险 16
1.9 时间一致性 18
1.10 纳什均衡 20
1.11 信念修正与贝叶斯法则 21
1.12 流动性 23
1.13 系统风险 23
1.14 意见分歧 23
1.15 公允价值会计 24
第二部分
什么是金融中介
第2章 金融中介的性质和种类 26
引言 26
2.1 什么是金融中介机构 27
2.2 金融中介机构的不同种类 33
2.3 存款性金融中介机构 36
2.4 投资银行:资本市场重要的非存款性中介机构 45
2.5 已松绑的投资银行和商业银行之间的隔离 47
2.6 其他非存款性金融中介 48
2.7 信用评级机构 56
2.8 政府的作用 57
2.9 处于边缘的金融中介机构 58
2.10 结论 61
附录2A 测度扭曲和资产负债表 62
第3章 金融中介机构的内涵、运行机理及存在原因 64
引言 64
3.1 金融体系是如何运作的 65
3.2 企业融资:债务 74
3.3 部分准备金银行制度与金匠逸事 74
3.4 银行与监管的模型 78
3.5 部分准备金银行制度的宏观经济影响:固定系数模型 84
3.6 大型金融中介 86
3.7 银行如何使非银行金融契约变得更有效率 88
3.8 实证证据:银行是特殊的 89
3.9 存款性金融机构的所有权结构 91
3.10 借款人的融资来源选择 93
3.11 结论 97
附录3A 大型中介的正式分析 99
附录3B 几个定义 101
第三部分
识别和管理主要的银行风险
第4章 银行风险 104
引言 104
4.1 基本的银行业风险 106
4.2 信用风险、利率风险和流动性风险 107
4.3 全面风险管理 109
4.4 结论 118
第5章 利率风险 121
引言 121
5.1 利率的期限结构 121
5.2 利率风险的魅力及其潜在影响 126
5.3 久期 129
5.4 凸性 134
5.5 利率风险 135
5.6 结论 138
5.7 案例研究:艾格斯顿州银行 138
第6章 流动性风险 143
引言 143
6.1 究竟什么是流动性风险 143
6.2 关于流动性的一些规范界定 145
6.3 流动性风险的管理 147
6.4 难以区分的流动性风险和破产风险及最后贷款人难题 150
6.5 结论 150
附录6A 通过分散化降低存款提取风险 151
附录6B 最后贷款人与道德风险 151
第四部分
资产负债表内的银行业务
第7章 即期借贷与信用风险 156
引言 156
7.1 银行资产的描述 156
7.2 什么是借贷 162
7.3 贷款与证券 164
7.4 贷款合约的结构 165
7.5 贷款合同中的信息问题和贷款绩效的重要性 167
7.6 信用分析:因素构成 169
7.7 信贷信息来源 187
7.8 财务报表分析 188
7.9 贷款契约性条款 192
7.10 结论 194
7.11 案例研究:印第安纳建筑用品公司 195
第8章 银行借贷中的深层次问题 201
引言 201
8.1 贷款定价和利润率:一般性描述 201
8.2 信贷配给 210
8.3 即期借贷决策 217
8.4 长期银行-借款人关系 220
8.5 贷款重组和违约 224
8.6 结论 233
8.7 案例研究:宙斯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234
第9章 信贷专题:银团贷款、贷款出售和项目融资 245
引言 245
9.1 银团贷款 245
9.2 项目融资 251
9.3 结论 254
第五部分
银行资产负债表表外业务
第10章 银行表外业务和或有要求权产品 258
引言 258
10.1 贷款承诺:描述 260
10.2 贷款承诺的合理性 263
10.3 贷款承诺约束下谁可以获得借款 273
10.4 贷款承诺的定价 273
10.5 贷款承诺和看跌期权的差别 275
10.6 贷款承诺和货币政策 277
10.7 其他或有要求权:信用证 278
10.8 其他或有要求权:互换 280
10.9 其他或有要求权:信用衍生品 286
10.10 或有要求权中银行的风险 286
10.11 监管问题 290
10.12 结论 291
10.13 案例研究:扬斯敦银行 292
第11章 资产证券化 298
引言 298
11.1 资产证券化和贷款销售经济动机的初步评论 300
11.2 证券化合约的不同类型 304
11.3 超越经济动机的初步评论:证券化“为什么”“是什么”以及“多少才够” 316
11.4 金融机构涉及资产证券化的战略性问题 333
11.5 贷款出售和贷款证券化的比较 335
11.6 结论 336
11.7 案例研究:孤星银行 336
第六部分
银行的资金
第12章 存款合同、存款保险与影子银行 342
引言 342
12.1 存款合同 344
12.2 负债管理 350
12.3 存款保险 353
12.4 存款保险的大崩溃 372
12.5 影子银行部门的融资 376
12.6 结论 377
第13章 银行资本结构 381
引言 381
13.1 M&M定理适用于银行吗?消除一些谬论 382
13.2 银行资本结构理论 386
13.3 银行资本、银行贷款和银行价值的实证证据 390
13.4 为什么银行会表现出对高杠杆的偏好 391
13.5 银行资本和监管 392
13.6 结论 394
第七部分
金融危机
第14章 2007~2009年的金融危机与其他金融危机 398
引言 398
14.1 发生了什么 400
14.2 原因和影响:危机的原因及实际影响 402
14.3 应对危机的政策 417
14.4 其他国家的金融危机和监管干预 420
14.5 结论 422
第八部分
银行监管
第15章 银行监管目标 424
引言 424
15.1 银行监管的本质 425
15.2 银行监管机构 428
15.3 安全和稳定规制 436
15.4 稳定性:宏观审慎监管 456
15.5 市场结构、消费者保护、信贷分配和货币控制监管 461
15.6 结论 471
第16章 银行业立法和监管改革的里程碑 473
引言 473
16.1 银行业立法的里程碑 473
16.2 银行监管的问题 482
16.3 1991年的《联邦存款保险公司改进法》及相关法案 489
16.4 1999年的《金融服务现代化法案》 494
16.5 《多德–弗兰克华尔街改革与消费者保护法案》 496
16.6 欧盟监管、监控检查和监控报告 501
16.7 结论 506
附录16A 流动性约束、资本要求和货币政策 507
第九部分
金融创新
第17章 银行与市场的演变以及金融创新的作用 512
引言 512
17.1 金融发展 512
17.2 金融创新 515
17.3 金融创新的黑暗面 517
17.4 银行和金融市场 518
17.5 银行与市场的对比:互补性和影子银行 521
17.6 信用评级机构的角色 522
17.7 结论 524
第十部分
未来展望
第18章 未来展望 528
引言 528
18.1 变革驱动力 529
18.2 正在改变金融服务场景的市场动向 533
18.3 银行注定会消亡吗 537
18.4 结论 539
前 言
金融中介机构服务于文明社会已有数个世纪了。包括股票、债券、金融衍生品等金融证券在内的金融合同,以及交易这些合同的市场,可以减轻并重新定位最具成本效益的场所的风险,有力地实现了现金流的跨期再配置。保险、权益、互换、期货和期权合同按照某个价格把风险从那些拥有过多风险或觉得无法接受风险的人,转移到有意愿承担风险的人那里。信贷契约当然也以一定的价格完成了跨期的财务和收入转移,促进了储蓄(负储蓄)和投资。代理人因此可以比其拥有或赚取的资源消费(投资)得更多(更少),这提供了一种极有价值的便利性,并使个人及社会受益。金融中介在风险的重新配置和消费的跨期调整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金融契约、证券、市场和金融中介共同构成了金融体系。
随着一个文明国家经济的发展,它的金融体系为了满足更大、更细微的风险管理和资本配置要求而变得更为复杂。很多人相信,我们能通过金融体系的成熟和复杂性来衡量文明的进步。然而,脆弱性几乎不可避免地与复杂性相伴随。想想工具的演进历程。手术刀越是锋利,外科医生的精确度就越高,但使用这种锋利的工具容易造成更大的伤害(虽然是偶尔出现)。在金融背景下,更加间接和微妙的工具及更有效的市场(想象一下高频交易)将改善资源配置,但它们也使控制、调节和监管更具挑战性。复杂性由此可能引发泡沫和危机,进而造成社会资源错配和产出损失。这意味着即便平均来看我们的生活都变得更好了,但高收入的群体收入变得更高,低收入的群体收入变得更低了(相应地,社会的脆弱性和波动性变得更高了)。
为了减少社会混乱,必须控制金融体系的脆弱性。一般来说,为了限制金融体系的脆弱性,我们会依赖市场力量提供必要的控制和平衡。然而,这样做就要求市场参与者理解金融契约和证券是如何运行或失效的,但在一个复杂的金融体系中,要做到这一点是一件极具挑战性的事情。特别地,如果那些经验丰富的代理人知道更多市场上交易证券的信息,同时更清楚市场上有哪些证券可供其使用,他们就会利用这种信息优势来剥削不知情的交易者,进而带来可预见的负面社会效应。这时,金融市场的公共干预就变得可预见了。这种公共干预的实施带有一定的成本,其目的在于避免自由放任导致的可预见的更大的成本—在一个自由放任的环境中,由于某些个人和机构拥有的内幕信息与市场控制力,公众极易受到剥削。
理解这些问题要求我们具有金融中介领域的相关专业知识,且自2007~2009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以来,这个领域的知识增长尤为显著。我们将很快讨论金融危机这一主题。下面首先解释一下本书的知识框架体系。
关于章节安排的一些额外说明
第1章提出了本书后面将会用到的一些概念和分析性工具。第2章引入了大量的金融中介机构,强调了各类金融机构及其提供的金融服务,描述了在一个典型的发达经济体系中出现的各种金融需求,以及在为经济提供金融服务的过程中出现的市场反应。第3章转向了金融中介经济学以及金融体系的细节。第4章审视了金融机构管理的各种风险,尤其是在提供金融服务的过程中带有基础性的风险,包括流动性风险、市场风险、利率风险和信用风险。我们还审视了这些风险如何被整合在一起形成了一种风险文化,这种风险文化的出现是因为新近的管理创新和联合管理各类风险(也就是全面风险管理)的需求。第5章介绍了利率风险的细节,尤其是利率风险产生的根本原因、度量和控制。第6章介绍了流动性风险的细节。
第7~9章构成了极为详尽的对信用风险(违约风险、交易对手风险)的审视。这种风险根植于借贷活动之中,反映了商业银行的核心竞争力。借贷活动要求对潜在的借款人进行彻底的信用分析,然后进行恰当的借贷契约设计。契约条款当然涉及定价,但这仅仅是一个开始。贷款的期限长短、利息的周期性支付金额、费用、分期摊付、抵押品问题和可选条款都为契约设计提供了无尽的变化空间。事实上,贷款可选条款可以延长或缩短贷款的预期存续期。因此,存在几乎没有边界的范围选择来调整贷款期限,从而为贷款人和借款人双方创造价值。在达成贷款协议之后,至关重要的监控活动就紧随而至,通过监控,贷款人保护自身不会受到无法接受的信贷质量恶化状况的影响。如果借款人违反了贷款契约的相关条款,或是无力满足定期的贷款本金偿付,贷款一般将会被“加速”,或者说要求其立即清偿。当然,这么做会导致破产清算,但更有可能的情况是贷款的重新协商,而这涉及另外的银行技能。信用管理,无论它的表现形式如何改变,都可以被视为商业银行的行业性专属(也可以理解为行业界定)技能。特别地,第7章讨论了即期借贷的基本活动。第8章审视了贷款是如何定价的,为什么信贷会被配给,贷款是如何通过结构的重新设计来降低违约风险的。第9章介绍了银团贷款、贷款出售和项目融资。
绝大部分银行贷款的发放通常会伴随着银行贷款承诺(或者说信贷额度),而银行贷款承诺则产生于持续的银行关系的期权契约。贷款承诺是第10章的主题。第11章讨论了资产证券化—可以实现更为精细的风险配置和流动性强化的中介技术。虽然一开始资产证券化主要是为了将非流动性住房抵押
随着一个文明国家经济的发展,它的金融体系为了满足更大、更细微的风险管理和资本配置要求而变得更为复杂。很多人相信,我们能通过金融体系的成熟和复杂性来衡量文明的进步。然而,脆弱性几乎不可避免地与复杂性相伴随。想想工具的演进历程。手术刀越是锋利,外科医生的精确度就越高,但使用这种锋利的工具容易造成更大的伤害(虽然是偶尔出现)。在金融背景下,更加间接和微妙的工具及更有效的市场(想象一下高频交易)将改善资源配置,但它们也使控制、调节和监管更具挑战性。复杂性由此可能引发泡沫和危机,进而造成社会资源错配和产出损失。这意味着即便平均来看我们的生活都变得更好了,但高收入的群体收入变得更高,低收入的群体收入变得更低了(相应地,社会的脆弱性和波动性变得更高了)。
为了减少社会混乱,必须控制金融体系的脆弱性。一般来说,为了限制金融体系的脆弱性,我们会依赖市场力量提供必要的控制和平衡。然而,这样做就要求市场参与者理解金融契约和证券是如何运行或失效的,但在一个复杂的金融体系中,要做到这一点是一件极具挑战性的事情。特别地,如果那些经验丰富的代理人知道更多市场上交易证券的信息,同时更清楚市场上有哪些证券可供其使用,他们就会利用这种信息优势来剥削不知情的交易者,进而带来可预见的负面社会效应。这时,金融市场的公共干预就变得可预见了。这种公共干预的实施带有一定的成本,其目的在于避免自由放任导致的可预见的更大的成本—在一个自由放任的环境中,由于某些个人和机构拥有的内幕信息与市场控制力,公众极易受到剥削。
理解这些问题要求我们具有金融中介领域的相关专业知识,且自2007~2009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以来,这个领域的知识增长尤为显著。我们将很快讨论金融危机这一主题。下面首先解释一下本书的知识框架体系。
关于章节安排的一些额外说明
第1章提出了本书后面将会用到的一些概念和分析性工具。第2章引入了大量的金融中介机构,强调了各类金融机构及其提供的金融服务,描述了在一个典型的发达经济体系中出现的各种金融需求,以及在为经济提供金融服务的过程中出现的市场反应。第3章转向了金融中介经济学以及金融体系的细节。第4章审视了金融机构管理的各种风险,尤其是在提供金融服务的过程中带有基础性的风险,包括流动性风险、市场风险、利率风险和信用风险。我们还审视了这些风险如何被整合在一起形成了一种风险文化,这种风险文化的出现是因为新近的管理创新和联合管理各类风险(也就是全面风险管理)的需求。第5章介绍了利率风险的细节,尤其是利率风险产生的根本原因、度量和控制。第6章介绍了流动性风险的细节。
第7~9章构成了极为详尽的对信用风险(违约风险、交易对手风险)的审视。这种风险根植于借贷活动之中,反映了商业银行的核心竞争力。借贷活动要求对潜在的借款人进行彻底的信用分析,然后进行恰当的借贷契约设计。契约条款当然涉及定价,但这仅仅是一个开始。贷款的期限长短、利息的周期性支付金额、费用、分期摊付、抵押品问题和可选条款都为契约设计提供了无尽的变化空间。事实上,贷款可选条款可以延长或缩短贷款的预期存续期。因此,存在几乎没有边界的范围选择来调整贷款期限,从而为贷款人和借款人双方创造价值。在达成贷款协议之后,至关重要的监控活动就紧随而至,通过监控,贷款人保护自身不会受到无法接受的信贷质量恶化状况的影响。如果借款人违反了贷款契约的相关条款,或是无力满足定期的贷款本金偿付,贷款一般将会被“加速”,或者说要求其立即清偿。当然,这么做会导致破产清算,但更有可能的情况是贷款的重新协商,而这涉及另外的银行技能。信用管理,无论它的表现形式如何改变,都可以被视为商业银行的行业性专属(也可以理解为行业界定)技能。特别地,第7章讨论了即期借贷的基本活动。第8章审视了贷款是如何定价的,为什么信贷会被配给,贷款是如何通过结构的重新设计来降低违约风险的。第9章介绍了银团贷款、贷款出售和项目融资。
绝大部分银行贷款的发放通常会伴随着银行贷款承诺(或者说信贷额度),而银行贷款承诺则产生于持续的银行关系的期权契约。贷款承诺是第10章的主题。第11章讨论了资产证券化—可以实现更为精细的风险配置和流动性强化的中介技术。虽然一开始资产证券化主要是为了将非流动性住房抵押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