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308198745
本书分章讨论了基于语义,或以语义为先导并注 重形式与意义互相验证的汉语语法研究的九个理论专 题。九个专题虽然相对独立,但并非 各自为政, 它们一起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本书重点讨论语义对语法结构的影响,试图从宏 观上概括不同的语义类型及语义范畴在语法上的表现 ,论说过程中强调继承、借鉴和创新。继承,即继承 中国汉语语法研究自己的 传统,以及逐渐形成的 以语义为研究的出发点和研究重点的语法学思想和语 法研究理论,同时借鉴和吸收认知语法、功能语法等 国外语法学理论的合理因素。在继承和借鉴的基础上 ,本书的讨论注重汉语事实,并不拘泥于已有成说, 这样 有利于重新认识汉语规律。
本书的研究表明,语义语法强调从语义着手,强 调形式与语义互证研究语法,有利于从宏观上对语言 现象进行综合而全面的系统认识,从而为范畴内部各 子系统或局部现象的深入研究提供系统性参照。
章 语义语法论
节 “语义语法”的理论背景
一 汉语语法的总特点
二 语法研究的 终目的
三 词语组合的双向选择性原则
第二节 “语义语法”的形成
第三节 语义语法的内涵
一形式与语义可以互为研究的出发点
二 汉语语法研究 适合于从语义出发
三 语义是语法研究的重点
四 扩大对语法形式和语法意义内涵的理解
第四节 语义语法的研究方法
一 形式与意义的双向研究
二 共时与历时的双向研究
三 静态与动态的双向研究
四 事实与理论的双向研究
五 描写与解释的双向研究
第五节 语义研究应该有相对的独立性
第二章 语义特征论
节 “义素”与“语义特征
一 名称的由来与混用
二 定义与性质
三 词汇语义特征与语法语义特征
四 小 结
第二节 狭义语义特征与广义语义特征
一 狭义语义特征
二 广义语义特征
第三节 语义特征的理据
一 以认知为基础的语义特征
二 以功能为基础的语义特征
三 认知特征与功能特征的关系
第四节 语义特征的分类
一 相容性语义特征
二 区别性语义特征
三 附属性语义特征
第五节 语义特征的系统性和层级性
一 语义特征的系统性
二 语义特征的层级性
第六节 语义特征分析的作用
第七节 语义特征的提取
一 相容性语义特征的提取
二 区别性语义特征的提取
三 语义特征提取方法的综合应用
第八节 结语与展望
第三章 语义指向论
节 语义指向与语义指向分析
第二节 语义指向的定义和性质
一 语义指向的定义
二 语义指向的性质
第三节 语义配项与语义指向
一 单项成分与多项成分
二 多项成分与优先选择约束原则
第四节 语义联项与语义指向
一 语义相关、语义蕴涵与语义联项
二 心理重音与语义联项
三 言语背景与语义指向及语义联项的具体化
第五节 语义指向的结构模式
……
第四章 语义关系论
第五章 语义角色论
第六章 语义结构论
第七章 语义过程论
第八章 语义情态论
第九章 语义范畴论
结语
参考文献
术语索引
后记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