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57673833
★BBC纪录片御用野生动物摄影师,拍摄作品享誉世界,荣获艾美奖、英国电影学院奖,是无数野生动物爱好者的科普入门经典。主要作品有《冰冻星球》《黄石公园》《生命》《大猫日记》《美丽中国》等。
★跨越5大洲3大洋历时20年,6分钟镜头常常是1个月的等待,告诉你记录片中无法看到的动物世界,获得野生动物生存现状的一手资料。
★镜头美,文字亦美。用诗意的文字、幽默亲切的文风,记录镜头外的野性之美。将拍摄百余种野生动物的惊险、奇遇、恐惧、快乐一一呈现。
★含生动彩插、精美手绘地图。除了恢弘的场景,本书彩插还原了野生动物摄影师的真实工作状态。
约翰·艾奇逊是世界上优秀的野生动物影片制作人之一。20年间,他随团队游走于世界各地,目睹了无数壮观场景——在雨中看塍鹬捣烂泥,被一只北极熊跟踪,头顶卷起雪雁“龙卷风”,目睹企鹅被海狮撸成肉块,甚至从呲牙咆哮的雄海豹群中来回穿行……
本书是约翰·艾奇逊亲笔写就的纪实手稿,向大家展示了专业野生动物拍摄团队的生活,揭示了多种野生动物真实的生存现状。本书亦介绍了隐藏在镜头背后的人,有动物保护专家,有在野生动物栖息地生活的当地人,有热爱动物的志愿者,他们与野生动物长期共同生活,并衍生出复杂的互动关系。
前言 鲨鱼和信天翁 1
1 饥饿的北极熊 9
2 跟着狼群去捕猎 33
3 摩天大楼间的游隼 55
4 印度虎寻踪 69
5 一根幸运的鹤羽 87
6 一头熊的耐心 101
7 小雪雁“龙卷风” 121
8 神出鬼没的猞猁 137
9 北极熊的新食物 149
10 鸟群和巨鲸共赴盛宴 163
11 漂泊信天翁与狂怒的海豹 181
12 命悬一线的巴布亚企鹅 207
13 阿德利企鹅决意冒险 219
14 觐见帝企鹅 235
结束语 那些触动人心的影像 257
插图说明 260
致谢 262
前言 鲨鱼和信天翁
乌云密布,海面上波光粼粼,狭长的沙滩洁白而炫目。在我脚下,是一座完全由破碎的珊瑚和贝壳构成的小岛。辽阔的大海碧波荡漾,层叠起伏,清澈透明的绿色海水,像猫眼一般深邃。岛上的几丛灌木被咸湿的海风塑造得千姿百态,再加上一些海鸟作为装饰,从远处看很像低矮的圣诞树。这种鸟是燕鸥的一种,身体呈巧克力色,它们散落在树上,迎风而立—永不停歇的风啊!在这座小岛上,数量最多的鸟类是黑脚信天翁,它们体形硕大、羽毛呈深棕色、有一张灰脸。不用说,你已经猜到了鸟脚的颜色,但最有特点的还是它们的翅膀—它们的翼展超过了我的身高。
暴风雨将至,天空越来越阴沉,海面变成了蓝绿色。一阵狂风横扫整座小岛,所有的信天翁都做出了反应,数量有数百只之多,它们充满渴望,展翅欲飞。这里的风,是它们生命的寄托。它们还都是雏鸟,仅有几个月大。胆大的信天翁借助风势飞起一米多高,它们双脚下垂,竭力保持平衡。这是它们第一次尝试飞行,这些鸟儿一生中的大部分时间将在空中度过—没错,有一天它们会离开这座小岛。
这座岛是弗伦奇弗里盖特沙洲的一部分,如果从夏威夷的火奴鲁鲁乘船,要用四天时间才能到达这里。我是在一座距离小岛30米的海中小平台上观察它的。海面距离我脚下的平台一米高,而此处的水深大约是三米。虽说这座平台有些风雨飘摇,但却是拍摄年轻信天翁投入大海怀抱的绝佳地点。
太阳升起,我坐在沙滩上,一只小信天翁就站在我的身旁,触手可及。它对我一点儿戒备都没有—它自顾自地在我脚边啄食,随后转身走到水畔。我的镜头一直跟着它,从取景器里可以看到它黑色的眼睛,还能看到背景中翻滚的波浪、洁白的海滩,还有一个人,但只能看到他的侧身轮廓,他正在烈日下蹲在自己的三脚架旁。为了拍下信天翁迎风展翅的瞬间,为了取得它的信任,放下人类的身段是必要的。两周后,它和岛上其他的信天翁都会离开这里,或者因尝试飞行失败而夭折。我改变焦点,将镜头锁定在这只信天翁的脚上:黑色的三角形爪子,深深地抓在沙滩上。它头部的阴影恰好落在两只爪子之间,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信天翁形象。一股波浪涌上来,淹没了它的脚面,但它的上半身在泛起的水沫中纹丝不动,直到浪头退下,完整的身影重新进入我的镜头。一只军舰鸟的影子从它的背上、我的脸上、明亮的沙滩上掠过。我经常沉迷于拍摄影子,我喜欢它们暗示现实却又不同于事物本身的特质,就像照片或电影带给我的感受,也喜欢它们的构成方式—当光线投于有形之物上便会出现。后来,我也喜欢我自己的影子进入别人的视野。
在我的拍摄平台上,我贪婪地扫视、远眺以及俯视这片大海。海面令人迷醉。海床的景象透过海水这波动无休的透镜展现出来:沙波就像我们的指纹一样,时而收紧时而舒展,而千万条网格状的光线则随着波浪的旋律翩翩起舞,令无数微小的波浪组成了太阳的形象。这台摄像机本可以慢速播放,让我探究海洋光学的奥秘,但我绝不会去尝试,因为我不想破解大自然的咒语;相反,我只是痴迷地欣赏光影炫舞之美。在神秘莫测的大海之下,还有其他影子在移动—很大的影子,有时比我还大。这也是我日复一日站在这里的原因。对,我在寻找影子,但它们是可移形换影的精灵:忽而,似绿海龟的片甲,稍一变身,浮出水面的是僧海豹胡子拉碴的面庞;还有些影子微光闪闪,留在原处一动不动,变成岩石或珊瑚礁。一些影子持续时间很长、很暗淡、摇曳不定,更多的影子则蕴含危险。
又一阵狂风席卷海滩,信天翁的翼尖在空中舞动。浪花打湿了它们的脚趾,它们会在这里腾飞,这将是它们第一次飞到大海之上。我想知道,如果知道等待它们的是什么,会有多少信天翁宁愿饿死也想留在海滩上。
我所在平台的影子向海岸方向斜映过去,穿过海面一直延伸到沙滩上:三块木板、一段栏杆、三脚架和我。不过,在我和海岸之间的空间里,还有一个模糊的物体在游动。它有我的两倍身高那么长。这个家伙游到我的影子里,影子的头部接触到它的眼睛、锐利的背鳍和皮肤:皮肤上有类似于光斑的条纹,方便它隐身于光与影的变换中,就像它的名字“虎”,只不过这只“虎”是一条鲨鱼。在我的影子下面,它改变了方向。这条虎鲨也看到了我。
再往远处望,可以看到正在练习飞翔的信天翁:它们很傻、很天真。这些信天翁细密的毛孔非常敏感,它们迎着微风踮起脚,感受气流拂过翅膀。现在它们差不多掌握飞行技能了,但我的心里很纠结。我从很远的地方专程来到这里,拍下这些鸟儿死亡的过程似乎令人恐惧,但如果不记录下发生的真相,我就算失败了。虽然这些信天翁既年轻又漂亮,但其中一些很快会坠入与死神会面的梦魇。那么,我能希望每只信天翁都逃出鲨鱼的魔爪吗?我想,我可以这样希望;但我也很清楚,这是毫无意义的想法,无论如何我都要做到忠实记录。即使我希望阻止,也无法阻止它们死去,鲨鱼也要吃饭。
我们不能干涉。这是原则,是我们作为摄影师必须坚持的信条:我们只能记录,不能触动。当然,要坚守这一信条,有时真的很难。
一只信天翁从海滩上腾空而起,完全脱离了地面。它朝我这边飞了过来,对我们彼此而言,考验都已开始。这只鸟在空中摇摇晃晃地飞行。不难想到,它在努力保持平衡以免掉入水中。它从我面前飞过,飞得很慢很慢,它降落到了海面上。透过镜头,我能看到它游得很从容。我开始摄像。这只鸟颇有效率地收起翅膀,开始划水。我全身一动不动,把注意力集中在焦点、构图和其他与摄像有关的事情上,它们是我的工作对象,也决定着我的摄像机能否工作。在很大程度上,摄像是我的第二本能,它让我可以有一些时间思考,我为什么到这儿来,为什么来到海上与这些信天翁待在一起。我又一次看到了它的眼睛,但这一次只是反射过来的太阳光点。这只年轻的信天翁彻底落单了。
当信天翁游过来时,这条鲨鱼也做好了攻击的准备。大海突然沸腾了。一颗巨大的头颅从水下冒出来将这只鸟顶向空中,它的翅膀拖曳在身后。在水下世界里,与无定形的海水相比,鲨鱼的身体结实得难以置信,就像一把尖刀。它的眼睛是单调的白圈,僵尸一般的角膜在实施攻击时会不由自主地闭上,但这也意味着它的攻击是盲目的,它并没看到那只信天翁毫发无损地从它的大头侧面滑脱。鲨鱼三角形的鱼鳍划过水面,比雏鸟高出很多,它们的距离只在毫厘之间。鲨鱼的尾巴一甩,猛地转身,准备卷土重来。摄像机继续跟进,我屏住呼吸。鲨鱼再次猛冲过来,我看到鲨鱼的下巴向前扯动自己的皮肤,它已经准备吞噬猎物,但雏鸟被海浪推到了鲨鱼侧面,鲨鱼再次与猎物擦肩而过。
信天翁抓住机会,亡命“奔”逃,对鸟类而言,这显然有些狼狈不堪。它挣扎着在海面上寻找落脚点并拼命地鼓动翅膀。它获得了空气的升力,摆脱了大海的纠缠,这一次它没有停下来。鲨鱼又做了几次狂乱的攻击后,终于放弃了。不知道信天翁对这次飞行的理解有多深呢?或许信天翁没想那么多,它再一次消失了,空中的身影定格在我的镜头中。
接下来,还会有更多的尝试者。鲨鱼在等着它们,当然我也在等着它们,但我现在心里很欣慰—至少我看到第一只信天翁逃出生天了。我从信天翁的视角拍摄到这一幕,因此不可避免地会对这种鸟产生同情,但我们团队中还有水下摄影师,他们要拍摄水下发生的事情。他们从与我不同的角度观察同一件事,而且还冒着更大的危险,每次浮出水面都让人钦佩不已。他们向我介绍了鲨鱼那令人惊叹的对时机的把握能力,以及非凡的导航本领。鲨鱼每年都会来到这片弹丸之地,只为捕食学习飞行的雏鸟。他们指出,鲨鱼对于海洋的健康是至关重要的,并低声介绍了鲨鱼的美和过度捕捞导致它们的种群数量急剧下降的现状。从影片的拍摄、编辑乃至旁白,观众可以发现我们同情哪种动物,毫无疑问,许多观众也会和我们一样选边站队—但我们真的必须在鲨鱼和信天翁之间做出选择吗?
本书中的每个章节都会讲述一次这样的旅程,它们都来自20年来我为BBC等广播公司进行的拍摄工作。您将看到壮观的野生动物场景,还会认识一些新朋友,他们通常都是隐藏在镜头背后的人。和野生动物一样,这些人性格各异、活泼有趣,并且是自然纪录片拍摄工作中不可或缺的角色。我选择写下这些故事,是因为每一个故事都传递出保护自然的重要性。我希望这些故事能让大家明白:通过自然纪录片了解野生动物,有时会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一些不同,有时也会为动物们的生活带来改变。
我们的旅行足迹很广,对很多野生动物正在死亡线上挣扎的现实,我们无法视而不见。比如,在弗伦奇弗里盖特沙洲,我们看到了死去的信天翁雏鸟,它们是被塑料噎死的,因为它们的亲鸟错将塑料当成了食物。跟信天翁、虎鲨还有许多其他动物相处的时间久了,让我清楚地意识到,我们都在面临选择,面临对野生动物保持怎样的关注才适当的选择,就像我在拍摄平台上所经历的那样,而这些选择至关重要。归根结底,这是人与动物该如何共享自然资源的问题。我们可以有意识地选择,也可以随波逐流,无论怎样,我们正在做出选择。最为重要的选择,并不是我们是站在捕食者的一边,还是猎物的一边,而是我们要站在大自然的一边,还是它的对立面:无论我们在意的是鲨鱼还是信天翁,抑或两者都不是。本书讲述的正是这样一种心路历程。
野生动物纪录片的拍摄地,并不仅限于热带天堂。本书中的多数旅程都发生在寒冷地带,比如北冰洋、南极洲、福克兰群岛(即马尔维纳斯群岛)和阿留申群岛(均为BBC《冰冻星球》纪录片的拍摄地),还有冬季的鄱阳湖和黄石国家公园。当然,也有温暖的行程穿插其中:比如印度,甚至春日里的纽约城。
世界上最令人激动的两种动物是帝企鹅和北极熊。它们都生活在极点附近,但正好在南北两极,多年来我一直梦想着能拍摄它们。《冰冻星球》给了我前往挪威最北端斯瓦尔巴群岛的机会,在那里我参加了拍摄北极熊捕猎的团队。我知道在高纬度北极地区生活、工作,与在热带地区拍摄鲨鱼和信天翁截然不同,谁也没料到,光是找到正在捕猎的北极熊就颇费周折,更不必说进行拍摄了。
前言 鲨鱼和信天翁
乌云密布,海面上波光粼粼,狭长的沙滩洁白而炫目。在我脚下,是一座完全由破碎的珊瑚和贝壳构成的小岛。辽阔的大海碧波荡漾,层叠起伏,清澈透明的绿色海水,像猫眼一般深邃。岛上的几丛灌木被咸湿的海风塑造得千姿百态,再加上一些海鸟作为装饰,从远处看很像低矮的圣诞树。这种鸟是燕鸥的一种,身体呈巧克力色,它们散落在树上,迎风而立—永不停歇的风啊!在这座小岛上,数量最多的鸟类是黑脚信天翁,它们体形硕大、羽毛呈深棕色、有一张灰脸。不用说,你已经猜到了鸟脚的颜色,但最有特点的还是它们的翅膀—它们的翼展超过了我的身高。
暴风雨将至,天空越来越阴沉,海面变成了蓝绿色。一阵狂风横扫整座小岛,所有的信天翁都做出了反应,数量有数百只之多,它们充满渴望,展翅欲飞。这里的风,是它们生命的寄托。它们还都是雏鸟,仅有几个月大。胆大的信天翁借助风势飞起一米多高,它们双脚下垂,竭力保持平衡。这是它们第一次尝试飞行,这些鸟儿一生中的大部分时间将在空中度过—没错,有一天它们会离开这座小岛。
这座岛是弗伦奇弗里盖特沙洲的一部分,如果从夏威夷的火奴鲁鲁乘船,要用四天时间才能到达这里。我是在一座距离小岛30米的海中小平台上观察它的。海面距离我脚下的平台一米高,而此处的水深大约是三米。虽说这座平台有些风雨飘摇,但却是拍摄年轻信天翁投入大海怀抱的绝佳地点。
太阳升起,我坐在沙滩上,一只小信天翁就站在我的身旁,触手可及。它对我一点儿戒备都没有—它自顾自地在我脚边啄食,随后转身走到水畔。我的镜头一直跟着它,从取景器里可以看到它黑色的眼睛,还能看到背景中翻滚的波浪、洁白的海滩,还有一个人,但只能看到他的侧身轮廓,他正在烈日下蹲在自己的三脚架旁。为了拍下信天翁迎风展翅的瞬间,为了取得它的信任,放下人类的身段是必要的。两周后,它和岛上其他的信天翁都会离开这里,或者因尝试飞行失败而夭折。我改变焦点,将镜头锁定在这只信天翁的脚上:黑色的三角形爪子,深深地抓在沙滩上。它头部的阴影恰好落在两只爪子之间,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信天翁形象。一股波浪涌上来,淹没了它的脚面,但它的上半身在泛起的水沫中纹丝不动,直到浪头退下,完整的身影重新进入我的镜头。一只军舰鸟的影子从它的背上、我的脸上、明亮的沙滩上掠过。我经常沉迷于拍摄影子,我喜欢它们暗示现实却又不同于事物本身的特质,就像照片或电影带给我的感受,也喜欢它们的构成方式—当光线投于有形之物上便会出现。后来,我也喜欢我自己的影子进入别人的视野。
在我的拍摄平台上,我贪婪地扫视、远眺以及俯视这片大海。海面令人迷醉。海床的景象透过海水这波动无休的透镜展现出来:沙波就像我们的指纹一样,时而收紧时而舒展,而千万条网格状的光线则随着波浪的旋律翩翩起舞,令无数微小的波浪组成了太阳的形象。这台摄像机本可以慢速播放,让我探究海洋光学的奥秘,但我绝不会去尝试,因为我不想破解大自然的咒语;相反,我只是痴迷地欣赏光影炫舞之美。在神秘莫测的大海之下,还有其他影子在移动—很大的影子,有时比我还大。这也是我日复一日站在这里的原因。对,我在寻找影子,但它们是可移形换影的精灵:忽而,似绿海龟的片甲,稍一变身,浮出水面的是僧海豹胡子拉碴的面庞;还有些影子微光闪闪,留在原处一动不动,变成岩石或珊瑚礁。一些影子持续时间很长、很暗淡、摇曳不定,更多的影子则蕴含危险。
又一阵狂风席卷海滩,信天翁的翼尖在空中舞动。浪花打湿了它们的脚趾,它们会在这里腾飞,这将是它们第一次飞到大海之上。我想知道,如果知道等待它们的是什么,会有多少信天翁宁愿饿死也想留在海滩上。
我所在平台的影子向海岸方向斜映过去,穿过海面一直延伸到沙滩上:三块木板、一段栏杆、三脚架和我。不过,在我和海岸之间的空间里,还有一个模糊的物体在游动。它有我的两倍身高那么长。这个家伙游到我的影子里,影子的头部接触到它的眼睛、锐利的背鳍和皮肤:皮肤上有类似于光斑的条纹,方便它隐身于光与影的变换中,就像它的名字“虎”,只不过这只“虎”是一条鲨鱼。在我的影子下面,它改变了方向。这条虎鲨也看到了我。
再往远处望,可以看到正在练习飞翔的信天翁:它们很傻、很天真。这些信天翁细密的毛孔非常敏感,它们迎着微风踮起脚,感受气流拂过翅膀。现在它们差不多掌握飞行技能了,但我的心里很纠结。我从很远的地方专程来到这里,拍下这些鸟儿死亡的过程似乎令人恐惧,但如果不记录下发生的真相,我就算失败了。虽然这些信天翁既年轻又漂亮,但其中一些很快会坠入与死神会面的梦魇。那么,我能希望每只信天翁都逃出鲨鱼的魔爪吗?我想,我可以这样希望;但我也很清楚,这是毫无意义的想法,无论如何我都要做到忠实记录。即使我希望阻止,也无法阻止它们死去,鲨鱼也要吃饭。
我们不能干涉。这是原则,是我们作为摄影师必须坚持的信条:我们只能记录,不能触动。当然,要坚守这一信条,有时真的很难。
一只信天翁从海滩上腾空而起,完全脱离了地面。它朝我这边飞了过来,对我们彼此而言,考验都已开始。这只鸟在空中摇摇晃晃地飞行。不难想到,它在努力保持平衡以免掉入水中。它从我面前飞过,飞得很慢很慢,它降落到了海面上。透过镜头,我能看到它游得很从容。我开始摄像。这只鸟颇有效率地收起翅膀,开始划水。我全身一动不动,把注意力集中在焦点、构图和其他与摄像有关的事情上,它们是我的工作对象,也决定着我的摄像机能否工作。在很大程度上,摄像是我的第二本能,它让我可以有一些时间思考,我为什么到这儿来,为什么来到海上与这些信天翁待在一起。我又一次看到了它的眼睛,但这一次只是反射过来的太阳光点。这只年轻的信天翁彻底落单了。
当信天翁游过来时,这条鲨鱼也做好了攻击的准备。大海突然沸腾了。一颗巨大的头颅从水下冒出来将这只鸟顶向空中,它的翅膀拖曳在身后。在水下世界里,与无定形的海水相比,鲨鱼的身体结实得难以置信,就像一把尖刀。它的眼睛是单调的白圈,僵尸一般的角膜在实施攻击时会不由自主地闭上,但这也意味着它的攻击是盲目的,它并没看到那只信天翁毫发无损地从它的大头侧面滑脱。鲨鱼三角形的鱼鳍划过水面,比雏鸟高出很多,它们的距离只在毫厘之间。鲨鱼的尾巴一甩,猛地转身,准备卷土重来。摄像机继续跟进,我屏住呼吸。鲨鱼再次猛冲过来,我看到鲨鱼的下巴向前扯动自己的皮肤,它已经准备吞噬猎物,但雏鸟被海浪推到了鲨鱼侧面,鲨鱼再次与猎物擦肩而过。
信天翁抓住机会,亡命“奔”逃,对鸟类而言,这显然有些狼狈不堪。它挣扎着在海面上寻找落脚点并拼命地鼓动翅膀。它获得了空气的升力,摆脱了大海的纠缠,这一次它没有停下来。鲨鱼又做了几次狂乱的攻击后,终于放弃了。不知道信天翁对这次飞行的理解有多深呢?或许信天翁没想那么多,它再一次消失了,空中的身影定格在我的镜头中。
接下来,还会有更多的尝试者。鲨鱼在等着它们,当然我也在等着它们,但我现在心里很欣慰—至少我看到第一只信天翁逃出生天了。我从信天翁的视角拍摄到这一幕,因此不可避免地会对这种鸟产生同情,但我们团队中还有水下摄影师,他们要拍摄水下发生的事情。他们从与我不同的角度观察同一件事,而且还冒着更大的危险,每次浮出水面都让人钦佩不已。他们向我介绍了鲨鱼那令人惊叹的对时机的把握能力,以及非凡的导航本领。鲨鱼每年都会来到这片弹丸之地,只为捕食学习飞行的雏鸟。他们指出,鲨鱼对于海洋的健康是至关重要的,并低声介绍了鲨鱼的美和过度捕捞导致它们的种群数量急剧下降的现状。从影片的拍摄、编辑乃至旁白,观众可以发现我们同情哪种动物,毫无疑问,许多观众也会和我们一样选边站队—但我们真的必须在鲨鱼和信天翁之间做出选择吗?
本书中的每个章节都会讲述一次这样的旅程,它们都来自20年来我为BBC等广播公司进行的拍摄工作。您将看到壮观的野生动物场景,还会认识一些新朋友,他们通常都是隐藏在镜头背后的人。和野生动物一样,这些人性格各异、活泼有趣,并且是自然纪录片拍摄工作中不可或缺的角色。我选择写下这些故事,是因为每一个故事都传递出保护自然的重要性。我希望这些故事能让大家明白:通过自然纪录片了解野生动物,有时会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一些不同,有时也会为动物们的生活带来改变。
我们的旅行足迹很广,对很多野生动物正在死亡线上挣扎的现实,我们无法视而不见。比如,在弗伦奇弗里盖特沙洲,我们看到了死去的信天翁雏鸟,它们是被塑料噎死的,因为它们的亲鸟错将塑料当成了食物。跟信天翁、虎鲨还有许多其他动物相处的时间久了,让我清楚地意识到,我们都在面临选择,面临对野生动物保持怎样的关注才适当的选择,就像我在拍摄平台上所经历的那样,而这些选择至关重要。归根结底,这是人与动物该如何共享自然资源的问题。我们可以有意识地选择,也可以随波逐流,无论怎样,我们正在做出选择。最为重要的选择,并不是我们是站在捕食者的一边,还是猎物的一边,而是我们要站在大自然的一边,还是它的对立面:无论我们在意的是鲨鱼还是信天翁,抑或两者都不是。本书讲述的正是这样一种心路历程。
野生动物纪录片的拍摄地,并不仅限于热带天堂。本书中的多数旅程都发生在寒冷地带,比如北冰洋、南极洲、福克兰群岛(即马尔维纳斯群岛)和阿留申群岛(均为BBC《冰冻星球》纪录片的拍摄地),还有冬季的鄱阳湖和黄石国家公园。当然,也有温暖的行程穿插其中:比如印度,甚至春日里的纽约城。
世界上最令人激动的两种动物是帝企鹅和北极熊。它们都生活在极点附近,但正好在南北两极,多年来我一直梦想着能拍摄它们。《冰冻星球》给了我前往挪威最北端斯瓦尔巴群岛的机会,在那里我参加了拍摄北极熊捕猎的团队。我知道在高纬度北极地区生活、工作,与在热带地区拍摄鲨鱼和信天翁截然不同,谁也没料到,光是找到正在捕猎的北极熊就颇费周折,更不必说进行拍摄了。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