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精装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030437099丛书名: 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与发展研究丛书
编辑推荐
《航天领域培育与发展研究报告》有助于广大科技工作者、航天及相关应用领域的从业人员、企业人士、高校学生和社会公众了解世界航天技术与产业发展趋势及我国航天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方向和重点,同时也可为相关决策与管理部门提供决策与规划的参考依据。
内容简介
《航天领域培育与发展研究报告》是中国工程院“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与发展研究”咨询项目系列研究课题的成果之一。该课题动员了我国航天工程研制、科学研究与应用各领域相关专家共同参与,首次对我国航天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进行了较为全面、系统的研究。该研究紧密围绕我国卫星及应用产业转型发展的阶段特征,以卫星及应用产业为主体,以建立我国自主可靠、长期连续稳定运行的空间基础设施及其应用服务体系为核心,以卫星通信广播、导航定位、遥感及综合应用的产业化推进为重点,兼顾航天技术在节能环保、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等领域的转化应用和融合发展,研究提出我国航天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策略、发展重点和发展路径。
目 录
章 航天战略性新兴产业概述
一、航天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概念
二、航天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定位
第二章 世界航天技术与产业发展进程及趋势
一、世界卫星及应用发展进程与规律分析
二、世界卫星及应用产业发展现状与趋势
三、国外航天技术转化现状
四、未来世界卫星及应用技术突破点前瞻
第三章 中国卫星及应用产业发展现状
一、中国卫星及应用产业发展总体情况
二、中国卫星通信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三、中国卫星导航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四、中国卫星遥感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五、中国卫星及应用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第四章 中国航天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需求
一、中国卫星及应用产业发展的总体需求
二、卫星应用领域发展需求
第五章 航天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与发展的主要途径
一、发展思路和策略
二、卫星及应用领域突破性技术
三、中国卫星及应用产业发展方向和路径
四、中国卫星及应用产业发展重点
五、航天技术转化应用
第六章 促进航天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政策取向
一、强化国家统筹管理协调,加快国家顶层航天政策法规建设
二、建立和完善应用导向的运行机制,促进卫星应用效能发挥
三、加速机制、标准和设施建设,大力推进资源共享和产业化
四、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推动多元化投资和商业化发展
五、加强天地一体化的卫星及应用技术和应用模式创新
六、制定系统的国际化发展战略,多途径推动国际化发展
七、加强军民融合,大力促进航天技术转化
参考文献
一、航天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概念
二、航天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定位
第二章 世界航天技术与产业发展进程及趋势
一、世界卫星及应用发展进程与规律分析
二、世界卫星及应用产业发展现状与趋势
三、国外航天技术转化现状
四、未来世界卫星及应用技术突破点前瞻
第三章 中国卫星及应用产业发展现状
一、中国卫星及应用产业发展总体情况
二、中国卫星通信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三、中国卫星导航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四、中国卫星遥感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五、中国卫星及应用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第四章 中国航天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需求
一、中国卫星及应用产业发展的总体需求
二、卫星应用领域发展需求
第五章 航天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与发展的主要途径
一、发展思路和策略
二、卫星及应用领域突破性技术
三、中国卫星及应用产业发展方向和路径
四、中国卫星及应用产业发展重点
五、航天技术转化应用
第六章 促进航天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政策取向
一、强化国家统筹管理协调,加快国家顶层航天政策法规建设
二、建立和完善应用导向的运行机制,促进卫星应用效能发挥
三、加速机制、标准和设施建设,大力推进资源共享和产业化
四、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推动多元化投资和商业化发展
五、加强天地一体化的卫星及应用技术和应用模式创新
六、制定系统的国际化发展战略,多途径推动国际化发展
七、加强军民融合,大力促进航天技术转化
参考文献
在线试读
章
航天战略性新兴产业概述
我国正处在经济社会转型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国梦”的关键时期,以创新为主要驱动力,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推进产业结构升级、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构建国际竞争新优势、掌握发展主动权的迫切需要。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以重大技术突破和重大发展需求为基础,对经济社会全局和长远发展具有重大引领带动作用,知识技术密集、物质资源消耗少、成长潜力大、综合效益好的新兴产业。建设航天强国是推进“中国梦”的战略抉择,航天产业是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领域。大力发展航天产业,积极促进航天技术在经济社会各领域的广泛应用,对推动经济结构转型、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改善民生、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具有重大战略意义。
一、航天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概念
航天产业是一国的战略性产业,是由航天装备制造、发射服务、地面设备制造、运营服务等组成的高技术产业。其中,航天装备制造包括运载火箭、卫星、飞船、空间站以及其他高新装备等。
2012年《“十二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简称《规划》)将“卫星及应用产业”定位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点发展方向。《规划》指出,要“紧密围绕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需求,与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相结合,以建立我国自主、安全可靠、长期连续稳定运行的空间基础设施及其信息应用服务体系为核心,加强航天运输系统、应用卫星系统、地面与应用天地一体化系统建设,推进临近空间资源开发,促进卫星在气象、海洋、国土、测绘、农业、林业、水利、交通、城乡建设、环境减灾、广播电视、导航定位等方面的应用,建立健全卫星制造、发射服务、地面设备制造、运营服务产业链”[1]。
其中,空间基础设施,是指利用空间资源,为广大用户提供遥感、通信广播、导航定位以及其他产品与服务的天地一体化工程设施,主要由功能配套、持续稳定运行的空间系统、地面系统及运载、发射、测控等支持系统组成,是国家基础性战略资源,是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的重要支撑。
空间基础设施是应用卫星及卫星应用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基础设施是为社会生产和居民生活提供公共服务的物质工程设施,是保证国家或地区社会经济活动正常进行的公共服务系统,除支撑性、公共性、带动性外,长期稳定、持续安全运行是基础设施必须具备的特征。在信息化时代,信息基础设施成为国家基础设施的重要领域,空间技术水平的全面提升,使得建立体系配套、长期持续稳定运行的应用卫星及其地面系统成为可能,而空间信息资源的战略地位日益凸显则促使空间基础设施成为国家现代化基础设施的有机组成部分,成为牵引卫星应用产业发展并辐射带动相关应用产业发展的重要基础。
由此可见,根据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界定和《规划》提出的发展重点,从面向业务化应用、促进和带动产业化发展的角度,在现阶段航天产业中,以空间基础设施为核心的卫星及应用产业是航天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主体。
一般的,卫星及应用产业合称卫星产业,国际公认的卫星产业链由卫星制造、发射服务、地面设备制造和运营服务四大部分组成。
结合本阶段我国航天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主体内容,绘制我国卫星产业链如图1-1所示。图1-1中,按照卫星产业链的四个环节,给出了空间基础设施和卫星应用在产业链中的定位,并对空间基础设施的构成及卫星应用的领域进行了说明。
空间基础设施的建设与运行涉及卫星产业链的卫星制造、发射服务两大环节以及部分地面设备制造、运营服务,卫星应用部分主要涵盖地面设备制造和运营服务两大环节,并与各领域业务应用紧密结合[2]。
空间基础设施的组成如下:空间系统现阶段主要包括遥感、通信广播、导航定位等各类具备业务化服务能力的应用卫星,随着技术与应用的发展,未来阶段可包括能够提供长期稳定服务的其他空间系统如空间站等;地面系统主要包括地面站网、数据中心、共性应用支撑平台、共性网络平台以及其他地面系统等。运载、发射、测控等支持系统是支撑空间系统建设和运行的必要条件,也是空间基础设施的组成部分。
卫星应用则是基于空间基础设施,将卫星及其他开放的空间资源应用于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和科学研究等领域所形成的各类技术、产品与服务及其形成的产业的统称。卫星应用按领域划分,包括卫星通信广播、卫星导航定位、卫星遥感以及其他卫星应用等,各类卫星的综合应用也日益成为发展热点。
总之,基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界定及上述阐述,现阶段航天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以卫星及应用产业为主体,以建立我国自主、安全可靠、长期连续稳定运行的空间基础设施及其信息应用服务体系为核心,以卫星通信广播、卫星导航定位、卫星遥感及综合应用的市场化推进为重点,由卫星制造、发射服务、地面设备制造、运营服务等完整产业链组成的高技术产业领域。此外,航天技术在信息、新材料、新能源、节能环保和生物医药等领域的转化应用也将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成为相关领域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因此,本书的研究范畴如下:一是主要以我国空间基础设施和卫星通信广播、卫星导航定位和卫星遥感产业的发展为核心,提出中期航天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重点、培育路径和策略;二是提出面向长远需要突破的技术方向和发展重点;三是提出航天技术向其他领域转化应用可能的重点方向。
二、航天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定位
外太空是未来竞争的焦点,也是世界各国竞相抢占的战略制高点,空间资源利用及其产业的发展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象征,对于满足空间信息服务需求、增强产业发展竞争力、支撑国家战略、保障资源与信息安全、促进空间事业可持续发展和国家科技进步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以空间资源开发利用为核心的航天战略性新兴产业,在我国国家安全和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空间基础设施是保障国家安全、支撑经济社会发展的现代化基础条件
空间基础设施是信息化时代国家基础设施在空间的必要延伸,具有高度的战略性、基础性和广泛的带动性[3]。空间信息和空间资源是人类认识地球、保护地球、支撑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资源,以空间系统为核心的空间基础设施作为一种重要的信息获取、传输与分发系统,具有其他信息系统无可比拟的空间位置高,覆盖面积大,不受时间、地理环境和国界限制等优点,使得现代社会信息获取、信息传输、导航定位、授时方式能够突破地域、环境等的限制,在国家信息化建设和国家信息安全保障中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成为保障经济和产业安全、保护与合理利用地球资源和环境、防灾减灾、提供公共服务、消除数字鸿沟、弥补地区差距、促进民生改善的重要手段,并以更方便、更快捷、更灵活的优势,广泛融入到国家发展建设和人们生产生活的各领域、各环节。空间基础设施是信息化时代不可或缺的战略性信息基础设施。
(二)卫星应用是促进经济社会转型升级、提升国家信息化水平的重要产业
由空间基础设施建设带动的卫星应用是促进国家信息化、带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卫星通信覆盖面大、通信距离远、一点对多点、通信成本与距离无关,具有任意通达的能力,是完善通信保障体系、提供普遍信息服务和提升应对突发事件能力的关键;卫星导航提供区域或全球、全天时、全天候的时空基准服务,是国家时空服务体系的核心要素和共用基础;卫星遥感获取的广域、全天时、全天候空间信息,是众多产业安全保障和价值提升的重要手段。空间信息获取、传输、处理与应用能力日益成为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引擎[4]。随着卫星及应用技术的发展,卫星应用产业收入持续增长。根据美国卫星工业协会(Satellite Industry Association,SIA)的统计,2003~2013年的十年间卫星应用产业年均增速达11%,卫星应用产业在卫星产业中所占份额从2003年的83%增长至2013年的89%[5]。卫星制造及发射服务收入与卫星应用收入的比例接近1∶9,凸显了空间基础设施的基础性和广泛带动性特点。
(三)航天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带动国家科技进步的重要驱动力
航天技术代表着当代科学技术发展的前沿,通过空间基础设施建设和应用,突破卫星平台、载荷和应用等方面的核心关键技术,将不断提升我国航天技术的整体水平,有效促进地面应用技术、应用模式创新发展;空间信息应用和服务,与地面信息网络、移动通信、导航、物联网、大数据、新兴信息内容服务及智能信息服务等融合,将大力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发展,并促进应用产业向高附加值新兴产业发展;航天装备制造、信息处理和导航定位等技术与信息、新材料、新能源、生物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技术具有共通性,航天技术的发展不断对上述领域提出创新需求,同时又输出和转化新的技术成果,可对这些领域的技术进步和产业发展形成牵引和带动作用,航天技术自主创新及其辐射带动作用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力量。
总之,建立我国自主、先进、安全可靠、长期连续稳定运行的空间基础设施及其信息应用服务体系,同时大力推进卫星应用产业发展,并积极促进航天技术转化应用,是助推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支撑国家战略目标实现的重要任务。
航天技术是探索、开发和利用太空的综合性工程技术,是20世纪人类在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过程中发展迅速、活跃的科学技术领域之一,航天技术的发展使人类的活动领域从地球扩展到宇宙空间。与此同时,航天技术又是对人类社会生活影响为深刻的领域之一,经过近六十年的发展,航天技术不但大大扩展了人类观测地球和宇宙的眼界,全面更新了人类观测地球和宇宙的视角和方式方法,而且广泛地带动了科学技术进步,基于太空的应用,尤其是卫星应用,航天技术已经渗透到国民经济和社会经济活动的各个领域,正在孕育一系列新兴的产业,成为21世纪人类应对全球性问题、发展新兴产业、保障可持续发展的不可或缺的手段。
一、世界卫星及应用发展进程与规律分析
从1957年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至今,卫星及应用技术本身始终处在快速发展之中,卫星平台能力和发射能力逐年提高,载荷的核心技术指标几乎每十年提高一个数量级,同时,各类应用卫星提供的数据与服务的规模和效益快速增长,应用日益广泛。航天技术和产业发展过程中呈现出一般产业发
航天战略性新兴产业概述
我国正处在经济社会转型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国梦”的关键时期,以创新为主要驱动力,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推进产业结构升级、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构建国际竞争新优势、掌握发展主动权的迫切需要。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以重大技术突破和重大发展需求为基础,对经济社会全局和长远发展具有重大引领带动作用,知识技术密集、物质资源消耗少、成长潜力大、综合效益好的新兴产业。建设航天强国是推进“中国梦”的战略抉择,航天产业是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领域。大力发展航天产业,积极促进航天技术在经济社会各领域的广泛应用,对推动经济结构转型、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改善民生、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具有重大战略意义。
一、航天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概念
航天产业是一国的战略性产业,是由航天装备制造、发射服务、地面设备制造、运营服务等组成的高技术产业。其中,航天装备制造包括运载火箭、卫星、飞船、空间站以及其他高新装备等。
2012年《“十二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简称《规划》)将“卫星及应用产业”定位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点发展方向。《规划》指出,要“紧密围绕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需求,与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相结合,以建立我国自主、安全可靠、长期连续稳定运行的空间基础设施及其信息应用服务体系为核心,加强航天运输系统、应用卫星系统、地面与应用天地一体化系统建设,推进临近空间资源开发,促进卫星在气象、海洋、国土、测绘、农业、林业、水利、交通、城乡建设、环境减灾、广播电视、导航定位等方面的应用,建立健全卫星制造、发射服务、地面设备制造、运营服务产业链”[1]。
其中,空间基础设施,是指利用空间资源,为广大用户提供遥感、通信广播、导航定位以及其他产品与服务的天地一体化工程设施,主要由功能配套、持续稳定运行的空间系统、地面系统及运载、发射、测控等支持系统组成,是国家基础性战略资源,是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的重要支撑。
空间基础设施是应用卫星及卫星应用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基础设施是为社会生产和居民生活提供公共服务的物质工程设施,是保证国家或地区社会经济活动正常进行的公共服务系统,除支撑性、公共性、带动性外,长期稳定、持续安全运行是基础设施必须具备的特征。在信息化时代,信息基础设施成为国家基础设施的重要领域,空间技术水平的全面提升,使得建立体系配套、长期持续稳定运行的应用卫星及其地面系统成为可能,而空间信息资源的战略地位日益凸显则促使空间基础设施成为国家现代化基础设施的有机组成部分,成为牵引卫星应用产业发展并辐射带动相关应用产业发展的重要基础。
由此可见,根据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界定和《规划》提出的发展重点,从面向业务化应用、促进和带动产业化发展的角度,在现阶段航天产业中,以空间基础设施为核心的卫星及应用产业是航天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主体。
一般的,卫星及应用产业合称卫星产业,国际公认的卫星产业链由卫星制造、发射服务、地面设备制造和运营服务四大部分组成。
结合本阶段我国航天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主体内容,绘制我国卫星产业链如图1-1所示。图1-1中,按照卫星产业链的四个环节,给出了空间基础设施和卫星应用在产业链中的定位,并对空间基础设施的构成及卫星应用的领域进行了说明。
空间基础设施的建设与运行涉及卫星产业链的卫星制造、发射服务两大环节以及部分地面设备制造、运营服务,卫星应用部分主要涵盖地面设备制造和运营服务两大环节,并与各领域业务应用紧密结合[2]。
空间基础设施的组成如下:空间系统现阶段主要包括遥感、通信广播、导航定位等各类具备业务化服务能力的应用卫星,随着技术与应用的发展,未来阶段可包括能够提供长期稳定服务的其他空间系统如空间站等;地面系统主要包括地面站网、数据中心、共性应用支撑平台、共性网络平台以及其他地面系统等。运载、发射、测控等支持系统是支撑空间系统建设和运行的必要条件,也是空间基础设施的组成部分。
卫星应用则是基于空间基础设施,将卫星及其他开放的空间资源应用于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和科学研究等领域所形成的各类技术、产品与服务及其形成的产业的统称。卫星应用按领域划分,包括卫星通信广播、卫星导航定位、卫星遥感以及其他卫星应用等,各类卫星的综合应用也日益成为发展热点。
总之,基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界定及上述阐述,现阶段航天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以卫星及应用产业为主体,以建立我国自主、安全可靠、长期连续稳定运行的空间基础设施及其信息应用服务体系为核心,以卫星通信广播、卫星导航定位、卫星遥感及综合应用的市场化推进为重点,由卫星制造、发射服务、地面设备制造、运营服务等完整产业链组成的高技术产业领域。此外,航天技术在信息、新材料、新能源、节能环保和生物医药等领域的转化应用也将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成为相关领域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因此,本书的研究范畴如下:一是主要以我国空间基础设施和卫星通信广播、卫星导航定位和卫星遥感产业的发展为核心,提出中期航天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重点、培育路径和策略;二是提出面向长远需要突破的技术方向和发展重点;三是提出航天技术向其他领域转化应用可能的重点方向。
二、航天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定位
外太空是未来竞争的焦点,也是世界各国竞相抢占的战略制高点,空间资源利用及其产业的发展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象征,对于满足空间信息服务需求、增强产业发展竞争力、支撑国家战略、保障资源与信息安全、促进空间事业可持续发展和国家科技进步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以空间资源开发利用为核心的航天战略性新兴产业,在我国国家安全和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空间基础设施是保障国家安全、支撑经济社会发展的现代化基础条件
空间基础设施是信息化时代国家基础设施在空间的必要延伸,具有高度的战略性、基础性和广泛的带动性[3]。空间信息和空间资源是人类认识地球、保护地球、支撑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资源,以空间系统为核心的空间基础设施作为一种重要的信息获取、传输与分发系统,具有其他信息系统无可比拟的空间位置高,覆盖面积大,不受时间、地理环境和国界限制等优点,使得现代社会信息获取、信息传输、导航定位、授时方式能够突破地域、环境等的限制,在国家信息化建设和国家信息安全保障中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成为保障经济和产业安全、保护与合理利用地球资源和环境、防灾减灾、提供公共服务、消除数字鸿沟、弥补地区差距、促进民生改善的重要手段,并以更方便、更快捷、更灵活的优势,广泛融入到国家发展建设和人们生产生活的各领域、各环节。空间基础设施是信息化时代不可或缺的战略性信息基础设施。
(二)卫星应用是促进经济社会转型升级、提升国家信息化水平的重要产业
由空间基础设施建设带动的卫星应用是促进国家信息化、带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卫星通信覆盖面大、通信距离远、一点对多点、通信成本与距离无关,具有任意通达的能力,是完善通信保障体系、提供普遍信息服务和提升应对突发事件能力的关键;卫星导航提供区域或全球、全天时、全天候的时空基准服务,是国家时空服务体系的核心要素和共用基础;卫星遥感获取的广域、全天时、全天候空间信息,是众多产业安全保障和价值提升的重要手段。空间信息获取、传输、处理与应用能力日益成为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引擎[4]。随着卫星及应用技术的发展,卫星应用产业收入持续增长。根据美国卫星工业协会(Satellite Industry Association,SIA)的统计,2003~2013年的十年间卫星应用产业年均增速达11%,卫星应用产业在卫星产业中所占份额从2003年的83%增长至2013年的89%[5]。卫星制造及发射服务收入与卫星应用收入的比例接近1∶9,凸显了空间基础设施的基础性和广泛带动性特点。
(三)航天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带动国家科技进步的重要驱动力
航天技术代表着当代科学技术发展的前沿,通过空间基础设施建设和应用,突破卫星平台、载荷和应用等方面的核心关键技术,将不断提升我国航天技术的整体水平,有效促进地面应用技术、应用模式创新发展;空间信息应用和服务,与地面信息网络、移动通信、导航、物联网、大数据、新兴信息内容服务及智能信息服务等融合,将大力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发展,并促进应用产业向高附加值新兴产业发展;航天装备制造、信息处理和导航定位等技术与信息、新材料、新能源、生物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技术具有共通性,航天技术的发展不断对上述领域提出创新需求,同时又输出和转化新的技术成果,可对这些领域的技术进步和产业发展形成牵引和带动作用,航天技术自主创新及其辐射带动作用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力量。
总之,建立我国自主、先进、安全可靠、长期连续稳定运行的空间基础设施及其信息应用服务体系,同时大力推进卫星应用产业发展,并积极促进航天技术转化应用,是助推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支撑国家战略目标实现的重要任务。
航天技术是探索、开发和利用太空的综合性工程技术,是20世纪人类在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过程中发展迅速、活跃的科学技术领域之一,航天技术的发展使人类的活动领域从地球扩展到宇宙空间。与此同时,航天技术又是对人类社会生活影响为深刻的领域之一,经过近六十年的发展,航天技术不但大大扩展了人类观测地球和宇宙的眼界,全面更新了人类观测地球和宇宙的视角和方式方法,而且广泛地带动了科学技术进步,基于太空的应用,尤其是卫星应用,航天技术已经渗透到国民经济和社会经济活动的各个领域,正在孕育一系列新兴的产业,成为21世纪人类应对全球性问题、发展新兴产业、保障可持续发展的不可或缺的手段。
一、世界卫星及应用发展进程与规律分析
从1957年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至今,卫星及应用技术本身始终处在快速发展之中,卫星平台能力和发射能力逐年提高,载荷的核心技术指标几乎每十年提高一个数量级,同时,各类应用卫星提供的数据与服务的规模和效益快速增长,应用日益广泛。航天技术和产业发展过程中呈现出一般产业发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