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32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精装是否套装: 是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10856426
比“四书”更重要的是《春秋》
《春秋左传》是历史学的源头
上古史的精彩故事都在这里
【导读】史界革命之书
前言:认识《左传》
《左传》荟萃
郑庄公打跑他弟弟共叔段
周平王与郑庄公交换人质
郑国大败北戎
滕侯、薛侯争居首席
公子翚派人刺杀鲁隐公
季梁谏止追击楚军
父亲和丈夫哪一个亲
齐国的连称、管至父之乱
长勺之战
卫懿公好鹤亡国
齐桓公伐楚
宫之奇谏借路给晋国
秦、晋韩原之战
宋、楚泓之战
晋国公子重耳的逃亡经历
晋、楚城濮之战
烛之武退秦师
秦、晋殽之战
郑国俘虏宋国大夫华元
晋灵公不行君道
王孙满答楚庄王问九鼎
晋、楚邲之战
宋国与楚国讲和
齐、晋鞍之战
楚国送晋国的荀罃回国
夏 姬
晋国归还楚国钟仪
病入膏肓
吕相绝秦
晋、楚鄢陵之战
祁奚推荐贤人
崔杼弑杀齐庄公
向戌弭兵
吴季札观乐
子产相郑
徐吾犯之妹择夫
晏子不更换住宅
孟僖子学礼
楚灵王乾溪之难
子产与商人
子产论政宽猛
晏子谏齐景公取消禳祭
所以为女子,远丈夫也
孔子与夹谷之会
齐、鲁清之战
季康子使冉求问孔子田赋
黄池之盟
子路之死
子贡讥哀公诔孔子
匠人围攻卫庄公
附录 原典精选
季梁谏止追击楚军
父与夫孰亲 .
卫懿公好鹤亡国
王孙满答楚庄王问九鼎
楚国送晋国的荀罃回国
病入膏肓
吕相绝秦
子产与商人
崔杼弑其君
孔子与夹谷之会
史界革命之书
孙铁刚
一提起中华文化,我们就会异口同声地说中华民族有五千年的历史文化。五千年来,中华民族一直活跃在人类的历史舞台上,从不间歇。在我们居住的地球上找不到第二个与我们中华民族一样悠久而绵延不断的民族。是什么因素造成中华民族不停的新陈代谢,保持民族的活力,创造历史的新篇章呢?或许是我们中华民族看重历史的关系,使得我们中华民族成为人类历史上的巨人。
我们的祖先为了把他们在开创历史期间所得到的经验与智慧传授给他们的子孙,留下了浩若瀚海的历史书籍,《左传》便是其中的一部。
《左传》是我们早期历史书籍中重要的一部。近代的大学者梁启超说《左传》是“商周以来史界之革命”,又说《左传》“实两千年前可宝贵之史料”。当代中国史学大师钱穆先生说:“我认为我们要读古代的中国史,我们便应该拿这部《左传》作我们研究的一个基准。”钱先生还认为如果我们要读二十四史,便应先读《史记》、《汉书》,然后再读《后汉书》、《三国志》,把这四史读熟了,其余就有办法了。但是,钱先生接着说:“《左传》又是读四史的基准。”《左传》的价值由此就不难窥见了。其实,《左传》的价值还不仅在于此,我们研读《左传》还能带给我们“鉴往知来”的历史智慧,帮助我们处理社会事务。
由于《左传》是战国时代的著作,我们今天的语言文字和当时的语言文字有相当的差异,自然不容易了解。本书是想做一个通往《左传》原典的桥梁,希望阅读过这本小书的读者,有朝一日,能够阅毕《左传》原典,窥见中国历史殿堂的宫室之美、百官之富,同时,吸取先哲先贤的智慧。
因此我就没有重新改写《左传》上的史事,而选取了一些代表性的史事,翻译成语体文。由于《左传》是一部卷帙浩繁的大部头著作,从两汉以来又有争辩不休的问题,至今没有一本较完善的注释。又受到笔者学力的限制,再加上交稿时间的紧迫,因此,虽然笔者尽量避免错误,但也不敢肯定所有的翻译全是正确的。对于这些缺失和不完善的地方,尚祈读者不吝地指示与斧正。
我们读书,常常是只言片语启发了我们的思想,民国初年,学者吕思勉曾经说过:“然学问之道贵自得之(求学问的方法、窍门,自己找到的才是宝贵的),欲求自得必先有悟入处(要想自己找到方法、窍门,必定是先对于某一个问题、某一道理,能够了悟,能够豁然贯通)。而悟入之处,恒在单词只义,人所不经意之处(而常常是单对于某一个问题,某一个道理的了悟,豁然贯通,常常是因为对于一个字义的认识,或一个词汇的了解所引发的,而是别人所不注意的地方),此则会心各有不同,父师不能以喻之子弟者也(这因为心领神会各人与各人不相同,父亲不能教给儿子,老师不能教给学生)。”比如说太史公司马迁作《史记》是要“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而我们读《史记•萧相国世家》时却了悟了太史公所不经意的“功人”和“功狗”。汉高祖说:“夫猎,追杀兽兔者狗也,而发踪指示兽处者人也(打猎的时候,追逐扑杀野兽、兔子的是狗;而发现野兽踪迹,指示野兽在什么地方的是人)。今诸君徒能得走兽耳,功狗也(今天你们各位若能捉住那些逃走的野兽,这只能算是有功的狗)。至如萧何发踪指示,功人也(至于萧何发现野兽踪迹,指示野兽所在,这才算是有功的人)。”而悟出“功人”与“功狗”的不同,才能使我们立身行事,出处进退,特别警惕,格外谨慎。虽然这本小书一定有许多缺失和错误的地方,但是《左传》本身的内容太丰富,《左传》本身的情节太精彩,或许读者仍然能够获得其中“鉴往知来”的历史智慧,或许读者得着其中“单词只义”而有所悟。
后,借用庄子的“得鱼忘筌”、“得意忘言”,与读者共勉,吸取真理与智慧,放弃符号的糟粕。
我们要走向现代,但是我们要了解我们是中国人,我们要寻求一个中国文化的根脉,怎么样重新生根发芽,帮助我们这个社会迈向更好的现代。
——龚鹏程
中华文化,有那么丰富的人生故事,有那么精彩的绘声绘色,有那么有趣的奇想异设。当然也有哲理,但那些哲理又是那么自由、多元,任凭取舍、选择、评判。人们从这种文化中看到的,是一种完整的人生实践,组合成一种刚健恢宏又温文尔雅的生命交响乐。这样的文化,充满生动的质感,也容易让大家了解真正的“中国人”是什么样的。
——余秋雨
这套书,上下古今,纵横万里,为中国文化传香火于天下……《中国历代经典宝库》的编印,将是一扇现代人开向古典的窗;是一声历史投给现代的呼唤;是一种关切与拥抱中国的开始;它也将是一盏盏文化的灯火,在漫漫书海中,照出一条知识的、远航的路。
——高信疆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