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是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61492956
内容简介
《巴蜀全书》是收录和整理巴蜀历史文献的大型丛书。该顼工作二〇一〇年一月经由中共四川省委常委会议批准为四川省重大文化工程;同年四月又获国家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批准,列为国家社科基金重大委托项目。该计划将对现今四川省、重庆市及其周边亦属传统“巴蜀文化”区域内的各类古典文献进行系统调查、整理和研究,实现对巴蜀文献有史以来体例*善、编纂*科学、使用*方便的着录和出版。
目 录
《巴蜀全书》出版说明
整理巴蜀文献 传承优秀文化——《巴蜀全书》前言
序言
序
凡例
卷
经部一 易类
易传(001-1)
东坡易傅(001-2)龙吟点评
苏轼与《周易》(001-3)徐建芳着
宋明两苏先生易说合删(002)明周之谟撰
经部二 书类
书传(003)
经部三 春秋类
列国东坡图说(004)
经部四 四书类
论语说(005)
经部五 小学类
注石鼓文 题宋苏轼撰 附:石鼓文音释(006)明杨慎撰
附:释文互注礼部韵略(007)宋邱雍 宋丁度等撰 宋孙谐 宋苏轼详定
整理巴蜀文献 传承优秀文化——《巴蜀全书》前言
序言
序
凡例
卷
经部一 易类
易传(001-1)
东坡易傅(001-2)龙吟点评
苏轼与《周易》(001-3)徐建芳着
宋明两苏先生易说合删(002)明周之谟撰
经部二 书类
书传(003)
经部三 春秋类
列国东坡图说(004)
经部四 四书类
论语说(005)
经部五 小学类
注石鼓文 题宋苏轼撰 附:石鼓文音释(006)明杨慎撰
附:释文互注礼部韵略(007)宋邱雍 宋丁度等撰 宋孙谐 宋苏轼详定
卷二
史部一 正史类
唐书辨疑(008)
汉唐正史(009)
附:苏轼不修《三国志》
史部二 奏议类
苏文忠奏议(010)
苏东坡上神宗皇帝书注(011)清蔡焯注
校正陆宣公奏议(012)唐陆费撰 宋苏轼校正
史部三 史评类
东坡先生史评(013)
史部四 地理类
历代地理指掌图(014)旧题苏轼撰
史部五 政书类
苏文忠公策论选(015)明文起编 明茅坤 明锺惺评
三苏策论(016)清张绍龄编
苏长公论策(017)(日)丹羽正济校
松阴先生批评东坡策(018)(日)吉田寅次郎评
卷三
子部一 医家类
苏沈良方(019)旧题宋苏轼 宋沈括撰
吴文定公手抄东坡药方(020-1)明吴宽辑
圣散子方(020-2)宋苏轼撰
东坡养生集 清王如锡编(021)
子部二 艺术类一 书一
病眼帖(022)
治眼帖(023) 齿痛帖(024)
六无帖(025)
离骚九辨卷(026)
离骚九歌卷(027)
鹿鸣燕诗卷(028)
辨法帖(029)
唐方干诗卷(030)
文与可砚屏赞(031)
文与可飞白赞(032)
文与可梅竹石赞(033)
飞白记(034)
杂书琴事卷(035)
章子厚帖(036)
诸城题名(037)
端砚诗(038)
新酒帖(039)
醵钱帖(040)
天庆观乳泉赋(041)
……
卷四
卷五
卷六
卷七
卷八
卷九
卷十
卷十一
卷十二
卷十三
卷十四
卷十五
卷十六
卷十七
卷十八
卷十九
卷二十
前 言
中华民族,多元一体;中国文化,羣星璀璨。在祖国大西南,自古就传承着一脉具有深厚历史底蕴和鲜明个性的文化,即巴蜀文化。巴蜀地区山川秀丽,物产丰富,自古号称“陆海”“天府”;巴蜀文化源远流长,内涵丰富,是古代长江文明的源头,与“齐鲁文化”“剂楚文化”“昊越文化”等同为中华文化之瑰宝。整理和研究巴蜀文化的载体——巴蜀文献,因而成为研究中国历史和中华文化不可或缺的内容。
一、综览巴蜀文化增强自信热力
巴蜀地区气候宜人,资源丰富,是人类早期的发祥地之一。考古发现,这里有距今二百零四万年的“巫山人”,有距今三万五千年的“资阳人”。这里不仅有大禹治水、巴族糜君、蜀国五主(即蚕丛、柏灌、鱼毚、杜宇、开明五个王朝)等优美动人的历史传说,也有宝墩文化诸古城遗址、三峡考古遗址、三星堆遗址、金沙遗址、小田溪遗址、李家坝遗址等重大考古发现。商末周初,庸、蜀、羌、微、卢、彭、濮,以及勇锐的巴师,曾参与武王伐纣。春秋战国,巴濮楚邓、秦蜀苴羌,虽互有战伐,亦相互交流。秦汉以降,巴蜀的地利和物产,更是抵御强侮、周济天下、维护祖国统一、实现持久繁荣的战略屏障和天然府库。
在祖国“多元一统”的文化格局中,巴蜀以其丰富的自然和人文资源,哺育出一批又一批杰出人物和文化精英,既有司马相如、王褒、严遵、扬雄、陈寿、常璩、陈子昂、赵蕤、李白、苏轼、张拭、李心传、魏了翁、虞集、杨慎、唐甄、李调元、杨锐、鉴光第、廖平、宋育仁、谢无量、郭沫若、巴金等文化巨擘,也有朱之洪、张澜、谢持、张培爵、昊玉章、杨庶堪、黄复生、尹昌衡、邹容、熊克武、朱德、刘伯承、聂荣臻、陈毅、赵世炎、邓小平等革命英杰,他们超拔伦辈,卓然振起,敢为天下先,乐为苍生谋,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思想文化,也推动了中国社会的历史巨变,演绎了一幕幕惊心动魄的历史大剧。
历代巴蜀学人在祖国文化的缔造中,成就良多,表现突出,许多文化人物和文明成果往往具有先导价值。巴蜀儿女锐意进取的创新精神,使这种创造发明常常居於全国领先地位,成为祖国文化宝库中耀眼的明珠。
一、综览巴蜀文化增强自信热力
巴蜀地区气候宜人,资源丰富,是人类早期的发祥地之一。考古发现,这里有距今二百零四万年的“巫山人”,有距今三万五千年的“资阳人”。这里不仅有大禹治水、巴族糜君、蜀国五主(即蚕丛、柏灌、鱼毚、杜宇、开明五个王朝)等优美动人的历史传说,也有宝墩文化诸古城遗址、三峡考古遗址、三星堆遗址、金沙遗址、小田溪遗址、李家坝遗址等重大考古发现。商末周初,庸、蜀、羌、微、卢、彭、濮,以及勇锐的巴师,曾参与武王伐纣。春秋战国,巴濮楚邓、秦蜀苴羌,虽互有战伐,亦相互交流。秦汉以降,巴蜀的地利和物产,更是抵御强侮、周济天下、维护祖国统一、实现持久繁荣的战略屏障和天然府库。
在祖国“多元一统”的文化格局中,巴蜀以其丰富的自然和人文资源,哺育出一批又一批杰出人物和文化精英,既有司马相如、王褒、严遵、扬雄、陈寿、常璩、陈子昂、赵蕤、李白、苏轼、张拭、李心传、魏了翁、虞集、杨慎、唐甄、李调元、杨锐、鉴光第、廖平、宋育仁、谢无量、郭沫若、巴金等文化巨擘,也有朱之洪、张澜、谢持、张培爵、昊玉章、杨庶堪、黄复生、尹昌衡、邹容、熊克武、朱德、刘伯承、聂荣臻、陈毅、赵世炎、邓小平等革命英杰,他们超拔伦辈,卓然振起,敢为天下先,乐为苍生谋,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思想文化,也推动了中国社会的历史巨变,演绎了一幕幕惊心动魄的历史大剧。
历代巴蜀学人在祖国文化的缔造中,成就良多,表现突出,许多文化人物和文明成果往往具有先导价值。巴蜀儿女锐意进取的创新精神,使这种创造发明常常居於全国领先地位,成为祖国文化宝库中耀眼的明珠。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