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32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208137998
编辑推荐
作家李子玉通过亲身经验,诉说忧郁症的种种困扰和烦恼,以率性细腻的笔触,诉说成长过程苦无出路的艰涩,与读者分享她跟忧郁病多年来的纠缠与搏斗经验。温婉率性的笔触下,反思个人成长之种种,这不单是写给忧郁病患者及其亲友的书,还是写给繁忙现代都市人的书、写给愿意分享的人的书。
内容简介
作家李子玉通过亲身经验,诉说忧郁症的种种困扰和烦恼,以率性细腻的笔触,诉说成长过程苦无出路的艰涩,与读者分享她跟忧郁病多年来的纠缠与搏斗经验。温婉率性的笔触下,反思个人成长之种种,这不单是写给忧郁病患者及其亲友的书,还是写给繁忙现代都市人的书、写给愿意分享的人的书。
目 录
序言 走出忧郁的黑夜 白先勇自序 心病还须心药医 李子玉
章 童年的回忆
我的情绪病是否得自遗传不得而知,可以肯定的是,童年不愉快的经历,加上内向敏感的性情,却为我埋下了忧郁的种子,这种子受到了多年来忧伤泪水的“灌溉”,发芽生长,成了忧郁的病根。所以,要说我的忧郁病的源头,不得不从我的童年说起。
第二章 从少女到少妇
我从少女过渡到少妇的阶段,更不是件轻而易举的事,双重的变动,所需要的能量自然比一般留学生更多。夫妻间的相处,也难免存在着期待和要求,然而,期待和要求往往造就失望的可能,失望只会带来焦虑。失望的情绪可以是表哥对我的,也可以是我对自己的。别人对我失望,我无法控制,但我对自己的失望,影响却极为深远。
章 童年的回忆
我的情绪病是否得自遗传不得而知,可以肯定的是,童年不愉快的经历,加上内向敏感的性情,却为我埋下了忧郁的种子,这种子受到了多年来忧伤泪水的“灌溉”,发芽生长,成了忧郁的病根。所以,要说我的忧郁病的源头,不得不从我的童年说起。
第二章 从少女到少妇
我从少女过渡到少妇的阶段,更不是件轻而易举的事,双重的变动,所需要的能量自然比一般留学生更多。夫妻间的相处,也难免存在着期待和要求,然而,期待和要求往往造就失望的可能,失望只会带来焦虑。失望的情绪可以是表哥对我的,也可以是我对自己的。别人对我失望,我无法控制,但我对自己的失望,影响却极为深远。
第三章 我的黑暗岁月
俗语说:积劳成疾,病是积累下来的。我几十年来的压抑,此时已经积压到了极限,婚姻失败只是一个触发点,把积怨的火头一下子燃着了,到了一发不可收拾的地步。
第四章 信念崩溃与重建
大概我的前生债未还清,前后经历了三次自杀,终也是大难不死,但“恶魔”并没有放过我,到了忍无可忍的时间,即1994 年初,它要我计划第四次的自杀。可能这是命运的安排,注定我劫数难逃,幸好,我也命不该绝……忧郁病之后,我曾学习接受自己的一切,包括自己并非完美,当中还有许多缺点;但另一方面,我当然也有优点啦!只有把自我的优劣都接受了,才可以懂得自爱;能够自爱的人,才懂得去爱别人。正如懂得爱己爱人才懂得恕己恕人,这是一连串的行为,缺一不可。
第五章 学习与感悟
经过以往的惨痛经验,我学乖了,懂得从中汲取教训,要知道反省与感悟向来是治理忧郁病的手段,相当管用。好像近年,我开始有写日记的习惯,借着写日记,我可以把心中的思维重新整理一番,全赖摇摆的笔杆,把心底话一点一滴地流淌出来,也是一种自我的心理分析和调整。
第六章如何克服忧郁病139
在我个人的经验里,克服忧郁病需要长期的努力,时刻的警醒——聆听自己身体和心灵发出的讯号,提高自我的认知能力,明了自我的身心需要,绝不可以固步自封、墨守成规、漠视自我。如果要远离忧郁病,必须重新建立生活的基本模式,并且要持之以恒地做下去。
初版后记 人是不孤独的,也不应该孤独 李欧梵
新版后记 李子玉
俗语说:积劳成疾,病是积累下来的。我几十年来的压抑,此时已经积压到了极限,婚姻失败只是一个触发点,把积怨的火头一下子燃着了,到了一发不可收拾的地步。
第四章 信念崩溃与重建
大概我的前生债未还清,前后经历了三次自杀,终也是大难不死,但“恶魔”并没有放过我,到了忍无可忍的时间,即1994 年初,它要我计划第四次的自杀。可能这是命运的安排,注定我劫数难逃,幸好,我也命不该绝……忧郁病之后,我曾学习接受自己的一切,包括自己并非完美,当中还有许多缺点;但另一方面,我当然也有优点啦!只有把自我的优劣都接受了,才可以懂得自爱;能够自爱的人,才懂得去爱别人。正如懂得爱己爱人才懂得恕己恕人,这是一连串的行为,缺一不可。
第五章 学习与感悟
经过以往的惨痛经验,我学乖了,懂得从中汲取教训,要知道反省与感悟向来是治理忧郁病的手段,相当管用。好像近年,我开始有写日记的习惯,借着写日记,我可以把心中的思维重新整理一番,全赖摇摆的笔杆,把心底话一点一滴地流淌出来,也是一种自我的心理分析和调整。
第六章如何克服忧郁病139
在我个人的经验里,克服忧郁病需要长期的努力,时刻的警醒——聆听自己身体和心灵发出的讯号,提高自我的认知能力,明了自我的身心需要,绝不可以固步自封、墨守成规、漠视自我。如果要远离忧郁病,必须重新建立生活的基本模式,并且要持之以恒地做下去。
初版后记 人是不孤独的,也不应该孤独 李欧梵
新版后记 李子玉
前 言
序言
走出忧郁的黑夜 白先勇
忧郁病是一种极为复杂的生理、心理、遗传环境等诸多个因素互相循环影响形成的疾病。以当今医学之进步,还是无法说得清楚这种病症的病因。现在遗传基因学说发达,把忧郁病一股脑全归咎基因,恐怕也未必完全正确。但现代社会患忧郁病的人数远比我们想象的要高,据一篇报道所述,美国有九百万人在服用抗抑郁药“百解忧”(Prozac)。其实还有更多的人患了忧郁病而不自知或者不肯、不敢正视面对。这是一种极为折磨人的疾病,患者如着心魔,痛苦不堪,病重者往往走向自杀一途。李子玉(玉莹)曾罹患忧郁症达十年之久,严重时刻企图自杀四次,后经过长年的挣扎奋斗终于克服病魔,走出忧郁的黑夜,恢复健康生活。她把她痛苦的患病经过从头写起:忧伤孤独的童年、次婚姻的失败、忧郁病魔突然的袭击、与第二任丈夫一同抗郁、后皈依佛教,挣脱心魔,得到平安。子玉写这本忧郁病患者的自白,需要极大的勇气,面对自己,面对社会。她能够毫不遮掩地将自己的病情记录下来,而又对自己的病源病因作了非常坦白的自我分析。这表示子玉现在已经有了足够的信心面对自己,面对这个可怕的病魔了。
忧郁病到现在还是不为多数人了解,华人社会更视为隐症,子玉坦然将自己的病情公之于世,因为她有一个悲悯心愿,希望那些正在忧郁病的黑夜中孤独挣扎的患者,看到她这本自白书,受到鼓励,因而奋起抵抗病魔,克服厄运。当然,每个人的病情不一,但我相信一些同病者,看到子玉这本坦诚的自传,会感受到她那一份善心及温暖。子玉的病根几乎都起因于她不幸的童年。父母早年离异,跟着外婆生活成长,可是外婆脾气暴躁,动辄打骂,幼年缺乏亲情的支撑,子玉变得内向消极。有时候童年没得到亲人的爱,一辈子也难补偿起来,这是弗洛伊德心理学派所研究的重大课题。次婚姻失败,终于触发了忧郁症的侵袭,任丈夫、子玉的表兄是位正人君子,可惜夫妻缘分不长久,可能子玉当时已经患病而两人尚未警觉。当子玉的人生坠入深渊之际,第二次婚姻却带来了晚到的爱情,她与第二任丈夫、当时的哈佛大学教授李欧梵,正在享受新婚幸福的头一年,忧郁病的病魔又突然来侵,子玉与欧梵完全没有防备。子玉这本书,叙述了她与欧梵夫妻俩合力抵抗病魔,两人时而张皇失措,时而相拥对泣,这一节写得是感人。后似乎上天垂怜,子玉结上了佛缘,在宗教的慰藉下,得以逐渐走出黑暗。
子玉凭着勇气毅力,又很幸运地得到了丈夫的爱情支撑,加上宗教的力量,后终于克制了忧郁,解脱心魔。她首先跟自己达成了和解,跟临终的母亲互相谅解,跟生命取得了妥协,终求得心灵上的安宁,所以她写下了这本书,祝福其他同病者一样获得解脱。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