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50282452
全面了解世界电影审查历史和现状的书籍,历数美国、英国、法国、韩国、台湾、香港等12个国家和地区的电影审查与分级制度发展过程
详细介绍《一个国家的诞生》《蓝天使》《巴黎*后的探戈》《深喉》等电影史不容错过的经典审查案例
解读“二战”时的法国、社会主义时期的波兰、佛朗哥政权时期的西班牙等特殊历史阶段的电影审查制度
深度剖析电影创作者与审查者之间的诸多博弈,探讨电影审查制度与电影产业发展、社会价值观建构的相辅相成作用
这是一本让读者全面了解世界电影审查历史和现状的参考书,历数美国、英国、法国、韩国、台湾、香港等12个国家和地区的电影审查与分级制度的建立、发展和完善过程,详细介绍《一个国家的诞生》《蓝天使》《巴黎*后的探戈》等影史经典审查案例以及特殊审查时期。
本书还通过深度剖析电影创作者与审查者之间的诸多博弈,探讨电影审查制度与电影产业发展、社会价值观建构的相辅相成作用。正确认识这一制度,制定理念科学、目标明确的电影内容管理方式,将有助于中国电影产业的进一步发展。
简 目
前言 电影审查是建构内容控制标准的一种方式
章 美国电影审查与分级制度
第二章 英国电影从审查到分级的演变
第三章 法国电影审查与产业运营机制
第四章 德国电影的法律法规、审查制度及辅助金制度
第五章 意大利电影从审查到分级制度的嬗变
第六章 波兰电影审查制度概述(1944—1989)
第七章 佛朗哥时代(1939—1975)的西班牙电影审查
第八章 韩国电影审查制度及政策的演变
第九章 印度:从殖民审查到多宗教文化下的电影分级
第十章 泰国电影审查概述
第十一章 从台湾电影政策演变看台湾类型电影的兴衰
第十二章 香港电影审查制度及政策的演变
出版后记
目 录
前言 电影审查是建构内容控制标准的一种方式
章 美国电影审查与分级制度
1.1 基于资本利益和价值建构的美国电影内容控制体系
1.1.1 金融资本的介入与风险预测
1.1.2 电影审查制度与经典好莱坞话语方式
1.1.3 新的发行制度与分级制度
1.1.4 产业自律和行业规范
1.1.5 分级制度的运行与社会价值观的建构
1.2 1908—1930,美国电影审查制度的先声
1.2.1 对电影的次轰炸:镍币影院引发的对峙
1.2.2 民间审查制度实验:国家电影审查委员会
1.2.3 “粉红色许可”:官方立法审查史
1.2.4 《一个国家的诞生》:呼之欲出的统一审查方案
1.2.5 20 世纪20 年代的美国电影:扩张中饱受诟病的电影产业与电影人
1.3 1930—1966,从《海斯法典》到分级制
1.3.1 美国电影制片人和发行人协会
1.3.2 八大制片厂垄断表象下金融资本垄断的实质
1.3.3 海斯的铁腕治理措施
1.3.4 用巧妙的类型处理应对法典管制
1.3.5 可循环模式:经典好莱坞时期的电影风格呈现
1.3.6 “派拉蒙案”:垄断体系的打破
1.3.7 “《奇迹》案”:为电影工业对抗反电影势力次正名
1.3.8 变天前兆:联艺抗拒法典决定,独自发行《蓝月亮》
1.3.9 电视媒介及外国电影对好莱坞产业链的冲击
1.3.10 《海斯法典》的全面危机
1.4 1966—1969,从审查到分级的转变
1.4.1 《分级制度》的推行:重新定位
1.4.2 产业危机:1968 年前
1.4.3 《灵欲春宵》的余波
1.4.4 欧洲电影的提示
1.4.5 裂隙:独立制片的兴起
1.4.6 挑战:艺术和软色情的边界
1.4.7 X 级和R 级的边界
1.4.8 结 语
第二章 英国电影从审查到分级的演变
2.1 早期时代
2.2 争议性电影的出现
2.3 “二战”时期以及战后的电影审查
2.4 开明时代
2.5 从审查走向分级
第三章 法国电影审查与产业运营机制
3.1 国家电影的开端:制片模式与商业雏形的建立和发展
3.2 从无声到有声的过渡:政府管制的出现和电影产业的重组
3.3 战时与战后(1939—1956)
3.3.1 敌占时期(1940—1945)
3.3.2 战后时期(1945—1950)
3.3.3 稳定时期(1950—1956)
3.4 “新浪潮”与现代电影运动时期(1957—1967)
3.4.1 常规电影审查制度
3.4.2 非官方电影审查制度
3.5 现代电影进程中的审查制度
3.5.1 “五月运动”与20 世纪70 年代
3.5.2 1968 年以后的审查政策
3.6 结 语
第四章 德国电影的法律法规、审查制度及辅助金制度
4.1 古典时期(1914—1933):政府辅助金作为审查制度的主要手段
4.2 第三帝国时期(1933—1945):以“国家”的名义为政权服务
4.3 战后时期(1945—1961):同盟国与德国政府政策夹缝中的蛰伏
4.4 新德国电影时期(1962—1976):“老爸电影”与“新德国电影”的经济角力
4.5 “新德国电影”之后(1976 年之后)
4.5.1 文学作品改编危机:政府辅助金问题的集中爆发
4.5.2 当代德国电影管理体制
4.6 结 语
第五章 意大利电影从审查到分级制度的嬗变
5.1 部审查法的诞生:“一战”前后
5.1.1 政治走进电影
5.1.2 部正式的审查法诞生
5.1.3 1923 年的《电影审查法》
5.1.4 法西斯政府领导下的电影机构
5.2 “黑暗”中的意大利电影:“二战”前后
5.2.1 法西斯电影
5.2.2 罗西里尼和新现实主义前夜
5.2.3 《沉沦》——影史的转折点
5.3 黄金时代的审查:战后到20 世纪70 年代
5.3.1 1949 年的电影保护法
5.3.2 新现实主义的困境和无处不在的审查
5.3.3 呼吁新的电影法
5.4 从审查到分级:20 世纪80 年代至今
5.5 结 语
第六章 波兰电影审查制度概述(1944—1989)
6.1 波兰电影体制和审查的概述
6.2 1944—1989,电影审查与外国影片引进体制
6.2.1 1944—1949,战后初期的情况
6.2.2 1949—1956,战后斯大林主义时期
6.2.3 1956—1965,波兰电影学派时期
6.2.4 1966—1982,后波兰学派和团结工会时期
6.2.5 1982—1989,军事戒严法实施至电影审查制度的废除
6.3 结 语
第七章 佛朗哥时代(1939—1975)的西班牙电影审查
7.1 基本审查制度的创立(1939—1952)
7.2 审查制度的发展(1953—1977)
7.3 结 语
第八章 韩国电影审查制度及政策的演变
8.1 电影审查与韩国的被殖民史
8.1.1 电影初到韩国
8.1.2 日本殖民时期与美国军政时期的电影制作
8.2 军事政权强势统治下的电影审查
8.2.1 朴正熙时代的电影审查
8.2.2 新军部的电影政策和电影产业
8.3 从军政府到民选政府后的韩国电影制度
8.4 民主时代的到来——审查制度的取消
8.5 结语:废除审查制度实现电影振兴之路
第九章 印度:从殖民审查到多宗教文化下的电影分级
9.1 自由市场与印度电影诞生初期(1918 年以前)
9.2 《印度电影法》的出台(1918—1952)
9.3 新电影法规与电影分级
9.4 网络文化冲击与印度电影审查的压力
第十章 泰国电影审查概述
10.1 泰国审查制度的起源
10.2 战后威权政治时期以及政治自由化时期
10.3 进入新世纪的泰国电影审查
10.4 自由泰国电影运动和电影分级制度
第十一章 从台湾电影政策演变看台湾类型电影的兴衰
11.1 高压统治下类型电影的活跃
11.1.1 贯彻文艺政策的指导原则
11.1.2 公营制片厂的建立与政宣电影
11.1.3 日益活跃的多种类型电影
11.2 一元意识形态的瓦解与电影工业的衰败
11.2.1 电影政策的松绑到社会写实片的堕落
11.2.2 类型电影的消逝与台湾新电影的继起
11.2.3 挽救劣势:辅导金的拟定与推行
11.2.4 关于辅导金的定位问题
11.3 多元社会与电影产业的重建
11.3.1 全面化的电影政策
11.3.2 电影题材的多元与类型片的短缺
11.3.3 电影成为文化的正名
第十二章 香港电影审查制度及政策的演变
12.1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1919—1941)
12.2 冷战时期
12.3 从审查到分级
出版后记
前 言
电影审查是建构内容控制标准的一种方式
通常人们所说的电影审查,指的是来自电影创作者之外的强制性内容控制要求。对电影审查的了解,涉及审查主体、审查对象、审查标准、审查实施方法和审查结果的落实与监控管理等广泛的内容。
电影审查主要包含三个方面的内容:批准或限制摄制,批准或限制发行放映及相关宣传,禁止放映。但是一般情况下人们所谈论的狭义的“电影审查”,主要指的是面对公众的商业放映中的电影的发行、放映及相关宣传的批准或限制方面。本书对于一些国家和地区电影审查的梳理也主要集中于这个方面。不过社会对于电影的内容控制往往是一个系统工程。各个国家和地区由于社会制度、文化传统和电影产业发展状况的不同,在电影的审查和内容控制方面的运作方式也都有所不同。了解电影审查也必须对主要电影审查手段之外的相关因素进行一定的考察,才有助于更好地认识电影审查机制。然而,电影作为一种全球化时代的大众文化,其跨地域传播又使得国家和地区间的电影审查管理不可能完全孤立地运行,其间建立沟通和参照也是不可避免。我们在对不同的国家和地区的电影审查的研究也会清楚地看到这方面的相互影响,而且在这种过程中位于中心的强势政治经济和文化对于边缘弱势者的影响表现得更加明显和强烈。因此我们对在世界电影工业中占据统治地位的美国电影的研究给予了较多的关注。尽管美国的电影审查制度的运作方式与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和地区都有所不同,但是由于美国电影的强势地位,使得其在许多运作细节上都对其他国家和地区产生着巨大的影响。在对美国电影审查机制的认识基础上,再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审查运作相互比照,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一些电影内容控制的规律。
对于电影摄制的批准和限制的权力,是电影审查中应用少的一个部分。在电影刚刚诞生的时候,美国爱迪生公司曾经一度掌握了大量电影技术方面的知识产权。它曾向美国政府申请建立基于知识产权保护的摄制审批制度,但未能获得成功。由于电影摄制行为本身不是公众性行为,所以对摄制的管理限制基本没有纳入社会控制监控的视野。但是作为社会对于大众文化中的内容控制需求,这种权利的存在从未消失,只是被限定在有限的范围之内。比如以前在很多国家,纳粹法西斯主义或恐怖主义的宣传性表达、展现都属于禁止的范畴,有些国家的禁令名单中甚至还包括共产主义。摄制和传播这类影片都会受到严厉的制裁。随着电影技术的发展和社会运作方式的变革,禁止摄止的方式更多地渐渐被禁止放映的方式所代替,但仍可对摄制过程中的违法行为进行追溯惩罚。不过这一部分基本不必纳入我们对于狭义的电影审查的研究。但是为了避免禁止放映和追溯惩罚可能带来的经济损失和社会影响,对一些特定影片的摄制的限制和审批仍然存在。例如我国目前对影视摄制的管理虽然从整体上讲已经由审批改为备案的制度,但是对于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和涉及宗教、民族等一些特殊领域的电影拍摄仍需特定的附加程序。
影片上映以后的禁映的权力,尽管今天真正实施的越来越少,但是作为政府或社会的影响法定权力,在世界上几乎从来没有从法律层面上真正受到过有力的挑战。但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对于此项权力的实施主体,程序和监控管理有着不同的方式。例如在美国,影片上映的审查与分级是由产业内部的民间性机构实施。但是针对具体影片的禁映权一直是州以下的地方政府的合法行政权的一部分。不过被禁的一方可以通过法律程序对地方政府的禁映行为进行质疑和要求推翻。
美国电影审查史上好几个重要的变革契机都是来自这种对于禁映的反诉。不过更多的禁映令也是曾被有效地实施了。例如在电影艺术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影片《一个国家的诞生》(The Birth of a Nation,1915)由于内容中包含明显的种族主义倾向,上映以后带来巨大的社会动荡,在一些地区因引发了或可能引发种族冲突而被禁映,某些地方的禁映甚至一直维持到影片出品的半个多世纪之后。另外像影片《达·芬奇密码》(The Da Vinci Code,2006)由于让一些特定的宗教人士感到冒犯,在个别这种势力特别强大的地区也遭遇过被禁映的命运。美国联邦政府不具备直接禁映影片的法定民事权利,但是必要时仍可申请国会通过相应程序进行个案的实施。只是目前各国政府对于禁映影片都持比较谨慎的态度,能不用尽量不用而已。2012 年,一部名叫《穆斯林的无知》(Innocence of Muslims)的影片由于对伊斯兰教的嘲弄引起了世界性的风潮,甚至一些美国驻外使领馆也被冲击。在美国也出现了要求奥巴马政府启动法律程序禁映这部影片的舆论,但终被奥巴马政府拒绝。
人们关心多的电影审查是对发行放映的审批和限制部分。通常所说的电影审查和分级就是指的对于电影在进入商业性大众媒体前的预先审批和制定限制的方式。审批制度和分级制度都是映前的审查,区别在于前者侧重影片内容的直接控制,而后者则侧重传播方式和范围进行控制。
就审查的主体而言,世界上绝大部分国家和地区的电影审查机构都是隶属于政府或由政府委托支持建立的半官方机构。只有美国采用行业协会操作的“行业自律”方式,由美国电影协会(Motion Picture Association of America,简称MPAA)和影院业主协会(National Association of Theater Owners,简称NATO)组织的委员会实施。当然,这部分审查基本上只是针对公开进行商业性放映的影片而言。世界范围内都有许多以相对小众为对象的影片,在咖啡馆等非正式影院放映,一般都不必遵守正式的审查或分级标准。我国的一些未拿“龙标”的独立电影也常常采取类似的形式面对观众,在美国也是如此。美国电影的审查和分级都是由行业协会实施,只有加入了美国电影协会和影院业主协会的影院有义务遵守审查与分级,而且也不是强制性的。政府主导和行业自律,两者在具体的运作方式上大同小异,但内在机制上其实有很大差别。政府及相关机构的审查和分级以法律为依据,标准程序透明公开,结果具有法律效力,靠政府的行政权力维护执行和处罚违规者。但是行政行为必须面对公众的监督,程序标准的公开透明也面对更多的掣肘和质疑。因此在实际操作中政府的审查常常受到批评,对分级的管理处罚也非常谨慎。而美国的“行业自律”作为商业组织行为,运行和程序不必完全公开,结果不具法律效力,但是可通过行业惯例进行管理和控制,主要靠的是控制市场的垄断力量的经济优势保证其运行。审查的法律效力意味着可以依法对违规者进行经济、行政或刑事处罚,反之则不能如此。例如美国法律禁止未成年人进入赌场和饮酒,相关场合管理者依法有权查验其所怀疑的不到年龄界限的人的身份证件,如未履行职责,经营者可能受到重罚甚至承担刑事责任。但是由于电影的审查和分级是民间行为,影院无权查验身份证件,违规放映者将面临的只是行业内的集体抵制,使其当时和以后的商业利益可能面临损失。可是由于美国市场上大发行放映商实际的垄断格局,反而使控制更加有效。
一开始,大多数国家和地区都采取映前审批制度。从20 世纪60年代以后,分级制度越来越多的开始实行,至今已经成为世界范围内普遍采取的方式。这是由电影和社会发展的多方面原因促成的。早期的电影审查主要行使的是在上映之前审查影片内容,批准、禁止放映或提出修改要求,修改后才能上映。为了不与广义的电影审查混淆,我们在行文中有时会把它称为“审批制度”。电影审批制度的理论依据是电影作为大众性的娱乐和文化媒介,由于其直观生动的特点,在传播行为方式准则方面有着巨大的影响力。人们认为电影应当主要传播正面的道德和文化价值,由社会中一些具有辨别能力的精英群体中选出的审查人员代表社会进行内容控制符合社会整体的利益需求。但是审查从诞生的天起,就受到质疑和批评。批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主要的批评观点认为,审查是对公众思想表达和娱乐需求权利的一种干预。反对者认为电影作为能影响人行为的大众文化媒介,应当维护社会主流加之生存和发展的稳定,所以必须对内容有所控制。这种争论延续了百余年,至今仍在继续。在电影发展的早期,控制社会主流话语权的社会上层认为电影主要是面对下层民众的,对于民众的社会价值和道德观需要通过控制传播内容来实现。美国历史上关于电影不符合“宪法修正案”自由表达原则的法庭判例便反映了这种认识。对审查的另一种质疑主要集中于被认为有不适当内容的影片常常被要求删减修改,这受到了电影创作者的普遍反对。他们认为自己的作品是完整的艺术表达,删减修改是对自我创作权力的侵犯。
随着电影艺术的不断成熟,思想和艺术的表现能力不断完善,观众主体也从以往受教育较少的社会下层延展到了广泛的社会层面。要求摒弃电影审查制度的呼声越来越高。但是对于这样一种有着巨大影响潜力的媒介,任何社会的管理者都不愿意放任不管,总是希望保留对于不愿意扩散的内容传播进行控制的手段。20 世纪50 年代,大量的社会传播学研究表明,儿童受到影视作品中的色情暴力等不良内容的影响会带来身心发育方面的负面效果,引起了很大的社会关注。这对后来以年龄为主要区隔的电影分级制度的诞生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电影的审查和分级,不仅是针对某部具体影片内容的认定和限制,更主要的作用是通过对于电影这一有影响的大众媒体进行内容管理,在公众领域建立一种社会文化和伦理的标准。但是对于如何才能建构这样一种标准,审批制度和分级制度所依据的理论基础是有很大区别的。审批制度依据两个基本的理论认识。一是可以通过政治权力的控制约束艺术创作的内容表达;二是观众会直接接受影片所传达的内容。事实上这两种看法在理论上都存在严重的缺陷。艺术作品是艺术家独特的创造性劳动的产物,它不是通过直接讲述的表层内容传递内涵的,而主要是通过独特的升华方式将思想内涵转化为直觉和情感的认同来实现的。真正的艺术家曲折地表现自己希望表达的东西是审查制度所挡不住的。经典好莱坞时代审查制度下丰富的类型电影发展中诞生的许多电影杰作就是很好的例证。这种对内容生产直接的干预,不仅可能限制电影多方位地深入地关照和反映丰富的世界,对于直接表现的表层内容的简单化限定,其实也是在“训练”人们简单化地创作、理解作品和认识世界。特别是在创作者和审查形成对峙,审查又缺乏真正的威慑和制约力的时候,反而会造成鼓励破坏规则的行为的效果。其结果不仅在具体作品的命运,更重要的是造成漠视规则的价值标准的扩散。而对于观众来说,这种认为公众看到什么就会接受什么的看法,是基于对于传播规则的陈旧认识。实际生活中大众对于其所面对的媒介信息是处于一种与传播者博弈的状态之中。他们往往需要靠与主流相异意志对抗的方式表达其自我意识,这种现象在作为电影观众主体的青春期青少年中表现得尤为明显。电影工业是通过追星文化的营造来解决这种矛盾的。但是当审查与流行文化的变迁相脱节时,就可能成为观众通过对抗表达自我的对象,反而不利所希望的标准的建构。而分级制度则是依据人类心理成长规律建立的一种标准建构体制。现在多数国家和地区实行的电影分级制度主要是依据观众的年龄进行分级,以限制色情、暴力和毒品等具有不同程度的争议性的(对成人不一定都是错误的)内容向相对低龄人群的传播。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具体分级方式、细致程度和年龄限制及称谓都有所不同,但是大致的分级原则却是相通的。有的国家只是按年龄分为若干级,只有达到年龄的人才能观看。有的还对家长和成人的陪同和辅导观看有一些规定。其中美国的分级方法比较有代表性,是将限制与辅导结合使用的,包括以下几类:普通级(G 级)是可以面对所有年龄层次的观众的。基本不允许争议性内容的出现。辅导级(PG 级)影片虽然也允许所有人观看,但是一般会要求进入青春期(各地年龄规定有少许出入,一般在12—14 岁间,大约相当于建立分级制度时当地少女初潮的平均年龄)之前的儿童需要家长或成人陪同和辅导下观看。其内容主题需要适合儿童的正面社会观念培养,但是可以包含一些轻微的争议性内容,家长和成人的辅导可以帮助他们对争议性内容做出尽量符合社会主流价值的理解和接受。再向上是限制辅导级(PG-13级),观众限制在一定年龄以上,但对特定的年龄段还需辅导。各地年龄规定有少许出入,但基本上下限在青春期前后两端(一般以12—14 岁和16—17 岁为上下限)之间,进入青春期的少年有着强烈地了解成人社会的愿望,但还不具备完整的行为和辨识是非的能力。作为成长的准备阶段,他们需要了解一些成长后无法回避的社会现象,但是电影对这些内容的表现有所限制并要求家长和成人进行辅导。再一档是限制级(R 级),让具备基本行为能力的青年(一般是16—17岁,美国以允许考取驾照的16 岁作为标准)可以自主观看。这类影片中已经包含了成人日常生活中大部分存在的争议性内容,但不包括成人的隐私性内容和过于刺激性的暴力等内容。观众看到的已经是一个成人的日常社会,只是在激烈和严酷程度上有所收敛。严格限制级(NC-17 级或X 级),禁止未成年人观看。在多数国家年龄界定与法律上的成人标准一致,只有作为商业规则的美国定得稍低,这其中恐怕也有商业利益的原因在内。这类影片其中会有比较严重的争议性内容,需要具备成熟的分辨能力的成人才能观看。目前在多数发达国家此类是的影片分级,而对于其他一些更严重的可能危害社会的内容表达则一般根据相关法规禁止上映,或者上映以后追加禁止上映和惩罚的方式进行控制。例如将贩毒吸毒、恐怖主义等法律禁止的行为作为正面行为加以表现的可依据相关法律进行惩治,对可能造成文化、宗教冲突的主义内容发现后禁映等。但是也有一些国家将审批与分级叠加,对于特定政治宗教和文化内容的影片保留禁止放映的权利。这实际是在严格限制级上面加设了一个超越年龄划分的“禁止放映级”。
这种逐渐增加对传播范围和影响力限制的分级规定,还有相应的对于影片的宣传和争议性内容在媒体上的表述和展现方面的限制作为实施保障。例如在影院放映和电视网络播映前必须展示分级标志,并对标识的大小和表达清晰性有所规定。不同级别的影片在媒体宣传评论时也有种种成文的规定和不成文的惯例,其目的是缩小有争议内容对于不适于观看的年龄群体的影响力,防止这些内容对于相应年龄段的青少年产生负面影响。这种分级也表示着其中包含的争议性内容与社会主流观念的差异程度。这在许多地区已经形成社会共识,例如在美国,限制级和严格限制级的观众年龄上的限制只差一岁,但是宣传规模上的限制却要严厉得多。对于大多数成年人来说,严格限制级还意味着可能会在其中看到自己不能接受的或偏颇的内容。所以限制级和严格限制级的经济收益前景的差异不能以道里计。其实分级制度的意义还不只在于谁能看到影片。在今天的新技术时代,孩子们有太多的机会和渠道看到自己年龄分级及以上的影片,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分级没有意义。即使对于处于青春期逆叛心态下偷看“禁片”的孩子们,分级的标准仍然会深刻地影响他们。随着年龄增长不断积累的观影经验,使人们成长过程中对于不同年龄段看到的影片的内容及表达方式有着直观的经验积累。即使超出规定范围观片时,不同分级影片中的差异性仍会被人们感受到。在当时其中的争议性内容可能会满足青春期叛逆表达的追求,但是人长大融入主流社会后,对以这种差异性的理解和评价会逐渐改变。这种在成长过程中体验到的对于文化内涵的“正确性”标准的潜在影响力在整个社会的文化标准传承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经过了几十年的分级制度的实行,两代人在这种标准的熏陶下长大成人。当他们身为父母时,对分级制度的信任和尊重已经成为自己社会观标准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这也是尽管人们会对具体影片的审查分级提出异议,却较少质疑这一制度存在的不合理性一个原因。
分级作为一种帮助儿童和青少年在成长过程中对既有社会标准的认同和接受的手段,还会帮助这一文化传承过程中的社会生活和沟通方式产生影响。少儿在成长过程中,观看影片是重要的文化和娱乐活动。分级制度要求一定年龄阶段的少儿在观看一些影片时需要家长和成人的陪同和指导,这使得孩子们有时要“拉着”家长陪自己看电影。这不仅能有利于两代人和谐关系的建构,尤其是对青春期青少年与成人之间对抗性的弱化和消解有着潜在的影响。这里我还想重复一个过去讲过的真实故事。一次在与朋友晚餐时得知他的孩子第二天年满13岁,我们问他生日想干什么。孩子回答要拉着妈妈去看“PG-13 级”。他坦言自己偷偷看过类似影片,但是终于可以名正言顺地与家长一起看还是很不一样的事。有人戏言20 世纪70 年代的美国从“性解放”到“回归家庭”和分级后孩子需要拉着家长看电影有一定关系。其实分级不仅促进了家长和孩子们的和谐及交流,也给了成人以实现对自己有针对性的文化消费行为提供了合法性。有人这样比喻电影的审查和分级:一家人住在一个房间里,父母为了照顾孩子的感觉,连个亲热一下的机会也没有。而住在大房子里有了卧室、客厅和儿童房,各自既有了属于自己的空间,还通过个性空间和公共空间里不同的生活和交流规则的体验学习到社会生活的经验。
从审批到分级的变化的重点是把内容控制的中心从简单化、标准化的直接对具体影片内容本身的控制,转向对于传播过程和控制。这反映了内容控制方面“堵”与“疏”,“禁止负面的具体内容”与“养成正面的标准意识”的不同思路和理念。通过分级进行疏导的方式既给了艺术创造比较宽松的社会环境,也在社会整体层面更加方便和有效地控制了争议性文化内容的传播效果。电影内容监控初衷本来就是推动“正面”内容的有效传播和防止“负面”内容影响接受人群。越是理念科学、目标定位清晰、手段合理的管理方式越会对电影的长远发展产生积极的效果。这正是我们认识电影审查机制的目的。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世界上其他一些国家和地区在这方面的历史经验教训可能给我们带来有益的启示。
感谢北京电影学院文学系2010 级国际电影文化传播方向研究生,包括张臻、孙晖、李想、魏博、刘洋、张璐、陈彦君,以及2011 级的潘依然,2012 级的王璁,2013 级的宋遥、胡晓钰、刘艺和李荣恩。正是他们共同的参与,才得以结集出版此书。也感谢北京电影学院科研处提供的出版资助。
钟大丰
出版后记
2010年以来,中国电影产业呈井喷式发展态势,目前已成为全球第二大电影市场。电影票房突飞猛进,各种IP热潮风行,但在 “盛世”之下,也有不少争议之声,其中引人关注的莫过于针对电影审查分级制度的讨论。现在,“一刀切”的电影审查办法,某种程度上也制约了中国电影产业的进一步发展。
本书系北京电影学院钟大丰教授主持国家广电总局部级社科研究项目的成果之一,深度梳理了多个国家和地区电影审查制度的变迁发展。“电影学院”编辑部多年来一直关注着中国电影产业发展,编辑过程中,我们对人名、片名、机构名进行了统一,希望本书可以让电影从业者、文化界相关人士得到有益的启示, 为文化产业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服务热线:133-6631-2326 188-1142-1266
服务信箱:
“电影学院”编辑部
拍电影网()
后浪出版公司
2016年7月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