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10459030
《1937南京记忆》*成功之处,是善于讲述一个个人物故事,大开大合,精彩纷呈,点、线、面相互勾连,在时间和空间的维度上讲述故事,形成立体空间和历史纵深,让思想的深度、纪录片的高度藏在这些故事当中,让观众慢慢去体会和回味。
——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原馆长朱成山
《1937南京记忆》以震惊世界的“南京大屠杀”为载体,向观众全面展现了当今世界对发生在中国的这场浩劫的历史认识,切入点非常精准、巧妙。
——今日俄罗斯电视台纪录片部副主任亚历山大•科佩索夫
房格给我们留下的这本书,是一种精神,不仅是团队的记录,也是时代精神的记录。书中呈现出的高昂的激情、平衡的温情和创作过程中的真情,使闫东的纪录片显现出可靠又大气磅礴的独特气质和精神力量。应该向闫东及其团队表示我们深深的敬意。
——中国传媒大学传媒艺术与文化研究中心主任胡智锋
本书让读者看到了一个尊重历史、珍爱和平、敢于担当的中国纪录片团队如何不辱使命,为我们定格下那些永远不能忘却的家国记忆。
——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纪录片学会原会长、著名纪录片人刘效礼
本书的创作出版不但是对一个纪录片团队辛勤工作的动情记录,更是对有责任感的中国电视人的一次特殊致敬,同时对纪录片的创作及其艺术追求也颇具启示意义和参考价值。
——中国作家协会书记处书记、著名文艺评论家阎晶明
这本书展现了《1937 南京记忆》从策划到拍摄的全过程,展现这个团队的情怀和使命感,读完之后我深深被这支有理想信念、有责任担当、有血性的团队感动了,正是他们的坚持、担当,使民族记忆得到延续,使社会变得厚重,增加了思考的分量。
——中国传媒大学播音主持艺术学院院长鲁景超
《1937南京记忆》是一部正视历史、视角独特、影像精准的“二战”题材经典纪录片,站在理性的高度,对人类的战争与和平进行了深刻的反思。这部纪录片的创作,体现了中央电视台在重大历史题材创作中的价值观,是纪录片人的责任与担当的真诚表达。
——《1937南京记忆》总导演、制片人闫东
本书全景呈现了纪录片《1937南京记忆》历时两年的创作过程和创作团队的心路历程,本书首次采用纪实的笔法,以时间为主线,详实讲述了一部纪录片的诞生记,涉及策划、撰稿、拍摄、编辑、审片、修改、播出、评奖等所有环节,其中既有中央电视台集结各路创作精英的大会战,在影视之家、梅地亚中心的一场场头脑风暴,也有导演、摄像、技术人员的默契配合,创作人员、专家、受访者心与心的交流,让读者能够获得身临其境、共同参与的阅读体验。
开篇 国家记忆 011
章 树靶子 025
梅地亚会议 026
思想的聚会 032
“401”
034
突 破 038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 044
第二章 顾问团:提灯夜行之人 053
“温和”的力量 054
“守灵人” 061
10 年磨砺 067
第三章 头脑风暴:做加法 075
创作会 076
团队,团队 080
光与影 084
第四章 深度挖掘:暖流 091
“国家符号” 092
民间温暖 102
活 着 112
小火苗 117
第五章 深水区:记忆,在何处安放? 125
“春雨贵如油” 126
取 舍 131
破 茧 135
第六章 硬仗,开始了 141
序 幕 142
开 拔 145
破 晓 150
拉罗谢尔 156
7 月台风 162
第七章 全力以赴 169
天堂之门 170
东西岸的故事 180
有惊无险 186
第八章 南京8月 193
沸腾的8·15 195
“美国人来了!” 199
“拿下!” 203
第九章 双城记 209
秋点兵 210
“挺住意味着一切” 214
49 天,“集中营” 224
澹然无极 230
第十章 在路上 241
闯 关 242
对 表 248
绽 放 259
附录 272
1. 纪录片《1937 南京记忆》各集内容简介
272
2.《1937 南京记忆》创作大事记
275
3. 创作团队简介 278
4.《1937 南京记忆》演职员表及片尾字幕
283
5.《1937 南京记忆》获奖情况
286
后记 287
序一
这本书不是一部传统的纪录片教科书,没有冰冷的数字和枯燥的专业术语,而是以丰富饱满的情感和语言,全景呈现了纪录片《1937
南京记忆》历时两年的创作过程和创作团队的心路历程,与《1937 南京记忆》一书辑录的该片解说词形成了完整的呼应,让我们了解到片中的每一组镜头、每一个段落,如片头缓缓飘下的雪花、《南京》导演比尔·古登塔格经典深邃的眼神定格、南京大屠杀纪念馆里的摄像机……背后有着怎样的故事和情感。
这些故事和情感,可以被触摸,也可以被感知。
本书首次采用纪实的笔法,以时间为主线,详实讲述了一部纪录片的诞生,涉及策划、撰稿、拍摄、编辑、审片、修改、播出、评奖等纪录片创作的所有环节,每一个环节笔墨有浓有淡,情节有跌宕有起伏,智慧碰撞有交锋有融合。影视之家、梅地亚中心会议室里的一茬接一茬的头脑风暴,紧锣密鼓的海外拍摄,49 天“集中营”昏天黑地的后期编辑……不知不觉,春华变秋实,闫东和他的团队,终以国际化的语言、胸怀、视野,去客观、准确表达了一段真实的历史,用平实、质朴的影像画面,完成了“呼唤和平”的主题。而我们在同样平实而质朴的文字流淌中,身临其境。
一部电视作品的呈现,不仅仅取决于创作本身,还要立足于浓浓的情感和深深的情怀。本书取名《为了不能忘却的记忆》,意在展现以中央电视台著名纪录片导演闫东为代表的一群纪录片人,为了寻找真相、寻找正义、寻找和平,不惜掘地三尺、不惜远渡重洋、不惜翻山越岭、不惜挑灯夜战的精神,客观而又生动地还原了历史、见证了灾难,镌刻下国家与民族的永恒记忆。书中,这群可爱的纪录片人,常常以集体的团队面目出现,同时,每个人又
有各自的画像,寥寥几笔,立体的人物形象便跃然纸上,这得益于作者敏锐的观察力和超卓的同理心。
本书在对纪录片跌宕起伏的创作历程娓娓道来的同时,也以不少分量的笔墨从容地穿插描写了“南京大屠杀”主题本身以及《1937
南京记忆》片中的被采访人物。幸存者、真相的追逐者、赎罪者……不同的角色,不同的立场,不同的悲欣交加。在大历史背景的铺陈下,人物形象有血有肉有灵魂,历史具有了人性的温度,这正是对“不能忘却的记忆”丰富且有力的诠释。
同时,本书也是中国纪录片长河中的一朵浪花,以一部纪录片的创作历程反映中国一群纪录片人的情怀、历史担当、团队合作精神以及国际化视角。本书详尽记录了一部纪录片的诞生,梳理了大量纪录片人丰富的创作经验与智慧,也是一本生动鲜活的纪录片创作教材。为了突破拍摄南京大屠杀的常规路径,闫东和团队确定了几个人为主人公——个将南京大屠杀史实介绍给世界的华裔作家张纯如、拍摄《南京》纪录片的美国导演比尔·古登塔格、日本女教师松冈环、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馆长朱成山、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原所长步平等,他们身上都有对历史事实、真相的探寻精神,同时每个人的现实命运又激活了南京大屠杀的历史本体。从常规路径到独特视角,其中凝聚着纪录片人的智慧和心血,作者亦能抽丝剥茧,挖掘出纪录片创作的关键点。
本书作者房格,是纪录片《1937 南京记忆》创作团队中的一员,也是一位才女。房格出生在书香门第,父母都是大家,又都经历过朝鲜战场上血与火的考验,因此,她从小就受到父母爱国情怀的感染和文化与艺术氛围的熏陶,有着浓烈的民族情怀且才华横溢。她当过兵,在北京广播学院(现为中国传媒大学)播音系读过书,在北京广播电台当过主持人,经历丰富却又追求纯粹,所到之处,留下的都是快乐和灿烂的笑声。
房格是次参与纪录片创作的全过程,她兴奋、执着、专注,既做导演,又做协调,跟随创作团队录制了上百小时的工作录音,写下了几十万字的工作笔记,为撰写本书打下了扎实的基础。然而就在书稿即将完成之时,她不幸英年早逝,留下一生的遗憾。为了尊重作者,本书仅做了一些文字修补和图片配合,基本保持了全书的原貌,应该说这是对房格好的纪念。在大家的努力下,这本书终于出版了,她让读者或更多的人看到了一个尊重历史、珍爱和平、敢于担当的中国纪录片团队如何不辱使命,为我们定格下那些永远不能忘却的家国记忆。
今天,我以一名老纪录片人的名义,为闫东、为房格、为以闫东为代表的纪录片创作团队点赞。
是为序!
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纪录片学会原会长、著名纪录片人
刘效礼
序二
记录历史 记住友谊
闫东是我的朋友。朋友者,兴趣谈趣接近者是也。自我们认识那天起,近十年来没有停止过交往,密集时可以说朝夕相处,似乎在为一项共同的事业而奋斗着。
作为60 年代出生的纪录片编导,闫东对中国近现代史保持着特有的关注热情。基于正确的历史观和坚定的国家立场的价值观,他对20 世纪中国的政治、军事、社会、文化等历史进程、重要人物、重大事件充满了表达的热情和述说的冲动。闫东的这种热情又通常表现为对历史参与者的尊重,于是“口述体”文献纪录片成为他的主要创作形态。无论采访对象是当年身经百战的老战士,还是边区农民家庭的普通成员,只要能够见证、旁证历史,他都不惜时间精力,一一找到并认真记录。不经意间,他为中国近现代历史留下了一笔极具价值的影像资料,他的一系列作品也构筑起了“中国近现代历史影像工程”。
纪录片《1937 南京记忆》是闫东团队于2014 年摄制完成的,它是“国家公祭日”设立后播出的部反映南京大屠杀的纪录片。《为了不能忘却的记忆》则是记录这部纪录片从策划到摄制完成全过程的文字作品,是关于一部纪录片的文字记载,是对影像作品创作完成的文学表达。这是一次非常有价值的创作举动,本书的创作出版不但是对一个纪录片团队辛勤工作的动情记录,更是对有责任感的中国电视人的一次特殊致敬,同时对纪录片的创
作及其艺术追求也颇具启示意义和参考价值。
本书的作者房格是闫东的大学同学,播音专业的科班出身,对文学写作有着格外的热情。去年某日,闫东在电话里告知房格完成了关于《1937 南京记忆》的文学纪实作品,希望我能对书稿提出修改意见。也是在那以后的不长时间,闫东又在电话里用沉郁的语调告知,房格不幸去世了。这是一个令人意外、让人唏嘘不已的消息。房格在聚会时活跃的表达,在会场里安静记录的情形,无论如何与疾病、与死亡是没办法联系起来的。再来阅读本书,便觉得那书稿上涂抹了某种特殊的色调,传递着某种难以理清的气息。因为这本来是一个向往写作的人获得的一次写书的机会,却终变成了一位逝者的绝笔之作。
本书以详尽的资料,充满细节的描写,记录了闫东及其团队拍摄纪录片《1937 南京记忆》的工作全程。作者充满了关注的热情、参与的兴奋,乐意并全身心投入到这一全程记录当中。每一次会议,每一个发言,每一次出发,每一个镜头,都在文字中穿行而过,留下时间的印痕。10 个章节的内容已经溢出了纪录片本身而留下了更加广泛的资料。这里包含着作者为历史使命、工作责任和同学友情付出的真诚努力,今天读来,更具有不同寻常的热度。
闫东的创作还在继续。我衷心祝愿他在创作的道路上越走越宽广,期待他的作品在艺术上不断取得新突破。同时,也希望仍然有像本书这样的文字记录作为影像创作的衍生品,为中国纪录片的创作、总结与研究提供更多更好的范本。
愿中国纪录片事业在未来取得更大的辉煌。
中国作家协会书记处书记、著名文艺评论家
阎晶明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