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大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65716768
2015年,作为中国(广州)国际纪录片节(以下简称“广州纪录片节”)的执行单位,广州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摄制了纪录片《路·遇》,回顾和梳理了广州纪录片节自2003至2014十二年来的发展历程,邀请对广州纪录片节的建立、发展有重大影响的政府官员、学者、国内外制作人和导演等进行访谈。该片于2015广州纪录片节首映礼展映,获得业界同行好评。在摄制纪录片的同时,编撰了《路·遇-记中国(广州)国际纪录片节十二年》一书,对纪录片访谈的精彩内容进行选编,并从12年的100部获奖影片中精选12部优秀作品撰写影评。同时,该书还将视野延伸到其他重要的国际纪录片、电影节展,通过纪录片人的自身经历和视角来解读国际纪录片节的发展状况,为广州纪录片节的未来发展提供有益借鉴。
目录
序
陈建华/中国(广州)国际纪录片节在当今时代有特别意义
第一部分
Part 1 视线
安石榴/广州纪录片节:在路上,风景及相遇
何苏六/中国纪录片正走在春天的路上
高 峰/广州纪录片节体现了很好的纪录精神
方佰德/纪录片预售,从国际到中国的过程
米歇尔·诺尔/广州纪录片节与纪录片艺术
第二部分
Part 2 同期声
金德龙/ 广州纪录片节是交流、交易和成果检验的平台
金 越/ 广州纪录片节凸显市场交易和资源配置功能
刘效礼/ 纪录片永远在路上,真实的核心不能变
应启明/ 纪录片需要坚守真实、良知、理性
渠陆军/ 纪录片是一个生命陪伴另一个生命的行当
张雅欣/ 广州纪录片节是冲破黎明前黑暗的那一道曙光
范立欣/ 做纪录片让我变成了更好的自己
韩 蕾/ 那个沉浸中的世界很单纯,很美
张以庆/ 很多时候不是在拍别人,而是在拍自己
范 俭/ 纪录片导演应把姿态放低一点
第三部分
Part 3 回声
曹语凡/ 一面老镜子映照的漫长等待
刘晓萍/ 一把切向人生之初的解剖刀
邢晓天/ 揪人心弦的四次哭泣
黄昌成/ 爱莎士比亚,更爱孔子
尚 垒/ 一场音乐的治愈
周文萍/ 失去、活着与新生
乔纳森/ 在最深的孤独中得到爱
李蝴蝶/ 巴以冲突的五块伤疤
王 同/ 一场无与伦比的声音体验
黄桂萍 孙翠平/ 雨林精灵的生命旋律
曹 霞/ 萧索大地上的生命与诗意
李俏梅/ 完美的婚礼与难以完美的婚姻
第四部分
Part 4 外景
与标杆同行,拓宽国际合作之路
雷特·亨德利/“敢言”、“卓越”的加拿大国际纪录片节
赵 琦/ 纪录片产业化要建立以制片人为核心的体系
朱 宇/ 与德国莱比锡电影节的邂逅及收获
郭 娜/在马赛电影节“放轻松”玩耍
后 记
中国(广州)国际纪录片节在当今时代有特别意义(序)
陈建华
广州乃岭南文化中心地,是一座具有两千多年历史的文化名城,蕴藏着丰厚的文化内涵。广州是一座有着两千多年历史的商业之都,就当前国家正大力推行的“一带一路”战略来说,广州是当之无愧的海上丝绸之路的发源地之一。广州又是新时代改革开放的前沿,中国改革开放风潮从南方涌起,从珠江口涌起。所以说,自古以来,广州就是南中国的一个门户城市,是物流和人流的枢纽。海内外文化在此交汇,起到了提升辐射力、影响力的作用。
作为经济、文化的沃土,广州理所当然跻身于国际化大都市的行列。广州最大的特色是千年商都,也是中国对外经济、文化、交流和合作的一个枢纽和中心,从古代的海上丝绸之路,到创办于1957年的“广交会”,广州一直彰显着与世界共通的强大活力。而在文化上,广州既有着像“广府庙会”这样的延续了上千年传统文化的节庆,也有着众多与时代和国际接轨的艺术交流活动,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创办于2003年的“中国(广州)国际纪录片节(以下简称‘广州纪录片节’)”,经过12年的连续举办和发展,目前已成为国内规格最高、规模最大、专业性最强的国际纪录片交流和交易平台。
“广州纪录片节”的产生,其作用是不可估量的。正因为广州是一个充满活力、长盛不衰的城市,我相信在未来,广州会愈加生机勃勃,这种可持续发展和活力,会为我们的纪录片提供永久不竭的创作源泉,会使我们的记录越来越丰富。“广州故事”是“中国故事”的一个缩影。在当今资讯非常发达的时代,纪录片对社会发展中那些重大事件的记录,会成为我们不断学习、不断完善的有益参考,会不断激励我们去取得更多的成果,改善我们的工作、生活、学习的环境与品质,并去应用更好的资源来使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同样,通过纪录片节这种形式,海内外优秀纪录片的参与,共同分享世界各国的智慧和经验,这是很有意义的。
广州纪录片节第一届就请国家广电总局参与主办,得到了国家广电总局的支持。广州有一个发展纪录片事业的好土壤。广州是岭南的文化中心,也是改革开放的先行地,包括中国近代史的开端——鸦片战争是从广州影响全国,孙中山先生的起共和而终结两千年的封建历史,也是从广州这里走向全国的,纪录片记录时代的各类事件,广州具备了很好的环境;从第一届开始我们就提出了交易的问题,现在看来很有创意,当时想既然是纪录片研讨会,能否有几部片子同时体现它们的经济效益,这样会有更多的商业机构投入到纪录片这个事业中来,有更多的纪录片通过交易产生一种市场价值。
广州纪录片节,第一届叫“广州国际纪录片学术研讨会”,第二届更名为“广州国际纪录片大会”,其后升格为中国(广州)国际纪录片节,通过观摩和交易,始终体现市场的价值。十多年过去了,交易量稳步上升,而且一届办得比一届规模要大,一届比一届办得要好,一届比一届的影响力大。广州纪录片节如今的规模和影响力逐步扩大,令人欣慰和高兴。这与政府的支持,宣传部门、广电部门的积极参与,承办执行部门、企业机构的大力配合,以及成功的社会市场运作,都是密不可分的。
我们生活在一个飞速变化的时代,用什么东西来记录这个时代的轨迹?实际上最好的记录还是要靠无数具代表意义的事件。这些事件的记录就构成了一个时代的比较完整的特征,或者是一个记忆。但纪录片的整体价值要如何体现?如果说纪录片只是单纯地为了记录某一事件,当然是有价值的,但这个价值能不能用价格来体现,就关系到会不会有更多的社会力量来参与投入。如果既能够记录社会的重大事件,又能够赢得市场的青睐,两者能够相得益彰,在我看来,这就是纪录片节越来越红火的根本原因。所以我觉得广州纪录片节的成功举办,在当今时代对一个国家、一座城市来说,有着非凡的意义。
是为序。
《南方都市报》刊载了题为《中国(广州)国际纪录片节的故事》的评论性文章,对《路·遇》的精彩内容进行了推介。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