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大32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106043469
本书体现了作者严谨的治学态度、深厚的理论功底,有广博的视野和独到的分析方法,纯干货,是从视觉思考中国及中国电影的重要收获。
本书以视觉文化为主题,包括视觉文化理论、近代中国视觉文化研究和当代电影批评等几方面内容,核心都在视觉性问题。具体的讨论对象包括通俗图像、绘画、电影与文学等多种媒介,探求形式与意义在图像与影像世界的展开方式。本书的研究希望能够平衡以下两方面,一方面是图像形式与视觉性的细密分析;另一方面则是观看的政治,即这种视觉性与观看行为成为可能的社会历史条件与其叙事的意义效果。
视觉性是一个时代特定人群共享的观看图式,它的形成与其特征从来都是这个时代文化的秘密表征。所以本书定名为“从视觉思考中国”,视觉性作为晚清以来中国现代性历史进程的重要表现而被理解。本书对当代众多影片的评论也是如此,在电影艺术分析与文化批评之间,寻找一条既是理解电影也是理解当代中国的路径。
章 视觉性与现代性
可见性与现代性
——视觉文化研究批判
视觉:文化、历史与理论
——近年英语视觉文化研究著作过眼录
艺术及其复制:从本雅明到格罗伊斯
作为方法的竹内好
——以《何谓近代》和《近代的超克》为中心
第二章 视觉现代性的历史脉络
从幻灯到电影:视觉现代性的脉络
晚清图像的机械复制与公共传播
——以《点石斋画报》插页画为中心
日常生活、视觉经验与文学叙事
——近代文学中的新式交通工具
语言、视觉与风景:风景描写的发生
可见的主体
——近代视觉技术与国民性话题
第三章 影像的政治
后冷战时代的“团圆”:
——大陆电影中的台湾故事
(未)归来的“伤痕”
——张艺谋/严歌苓,还是谢晋/张贤亮?
不可能的比较?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与《一九四二》
《泰囧》中国:一部电影的文化政治分析
《爱》:异托邦与魔术时代
叶问故事:被观看与被化解的民族激情
《2012》:全球秩序与中国想象
第四章 迷影批评
文学的电影如何可能?
——作为文学史而非文学的《黄金时代》
怀旧的双重时间
——评《匆匆那年》和 80后青春怀旧片
风吹树叶,自成波浪
——《刺客聂隐娘》的追求
梦幻舞台与抽象观念
——管曦的艺术
网络时代的影评:话语暴力、独立精神与公共空间
迷影:网络影评小史
网剧生态观察:概念、历程与类型分析
后记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