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301294734
本书论述内容力求繁简得当,同时尽量参考新近的研究成果。重要项目用图表加以说明,每章均有注释,另附史籍中经典文本作为阅读材料;书末附参考文献,可作为读者进一步阅读的线索。
**节史学的意义和目的
第二节中国历代史学概说
第三节中国古代史书的体裁
第二章先秦名著:史学起源和初期发展
**节《尚书》:*早的文献汇编
第二节《春秋》:*早的编年体史书
第三节《左传》:*早的史学名著
第四节《竹书纪年》《国语》《战国策》
第三章历代正史:“二十六史”内容概要
**节“二十六史”的编撰情况
第二节先秦两汉三国史
第三节两晋南北朝隋史
第四节唐五代史
第五节宋辽金元史
第六节明清史
第四章司马迁与《史记》:**部纪传体通史
**节司马迁生平与《史记》成书经过
第二节司马迁撰写《史记》的动机
第三节《史记》的内容和体例
第四节《史记》的材料来源
第五节《史记》的优点和缺点
第六节《史记》在史学上的地位
第五章班固与《汉书》:**部纪传体断代史
**节班固生平与《汉书》成书经过
第二节《汉书》的内容和体例
第三节《汉书》的贡献和影响
第四节后世对《汉书》的批评
第五节《史记》与《汉书》的比较
第六章西晋时期:陈寿与《三国志》
**节陈寿生平和《三国志》成书经过
第二节《三国志》的内容和材料来源
第三节《三国志》的评价
第四节《三国志》裴松之注
第七章南北朝时期:范晔与《后汉书》
**节范晔生平和《后汉书》成书经过
第二节《后汉书》的内容
第三节《后汉书》的评价
第八章刘知幾与《史通》:**部史评
**节刘知幾生平和撰写《史通》的目的
第二节《史通》的内容和主张
第三节《史通》的评价
第九章历代政书:从“三通”到“十通”
**节政书类史书概说
第二节《通典》及其续编
第三节《通志》及其续编
第四节《文献通考》及其续编
第十章杜佑与《通典》:**部典制通史
**节杜佑生平和撰写《通典》经过
第二节《通典》的内容和体裁
第三节《通典》的评价
第十一章司马光与《资治通鉴》:**部编年体通史
**节司马光生平和《资治通鉴》成书经过
第二节《资治通鉴》的内容和体例
第三节《资治通鉴》的评价
第四节有关《资治通鉴》的著作
第五节《资治通鉴》的续编
第十二章郑樵与《通志》:综合历代史料的通史
**节郑樵生平和《通志》成书经过
第二节《通志》的内容与史学观点
第三节《通志》的评价
第十三章袁枢与《通鉴纪事本末》:创纪事本末体
**节《通鉴纪事本末》的成书经过
第二节《通鉴纪事本末》的内容编排
第三节纪事本末体的价值
第四节其他纪事本末体史籍
第十四章马端临与《文献通考》:记述历代典章制度
**节马端临生平和《文献通考》著书目的
第二节《文献通考》的内容和编纂方法
第三节《文献通考》的评价
第十五章明末清初:划时代的史学著作
**节黄宗羲与《明儒学案》
第二节顾炎武与《日知录》
第三节王夫之与《读通鉴论》
第四节顾祖禹与《读史方舆纪要》
第十六章乾嘉时期:清代三大考史名著
**节钱大昕与《廿二史考异》
第二节王鸣盛与《十七史商榷》
第三节赵翼与《廿二史劄记》
第四节清代三大考史名著的比较
第十七章六经皆史:章学诚与《文史通义》
**节章学诚的生平和学术
第二节《文史通义》的内容和主张
第三节《文史通义》的评价
第四节刘知幾与章学诚的比较
第十八章现代中国史学的成立:从理论到方法
**节“新史学”的倡导及其发展
第二节史学理论著作
第三节历史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第四节史学方法论
第五节史学史著作
参考书目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