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精装是否套装: 是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01359271
上冊
《山西省圖書館古籍普查登記目録》編委會1
《山西省圖書館古籍普查登記目録》前言1
140000-0501-0000001至0013218(古籍普查登記編號)1
下冊
書名筆畫字頭索引1
書名筆畫索引21
山西省圖書館始建於清宣統元年(1909),歷經了“山西教育圖書博物館”“山西省立圖書館”“山西省立民衆教育館”“山西省立新民教育館”“太原市圖書博物館”“山西省圖書博物館”等名稱及隸屬的更迭,1960年新館建成開放,名稱變更爲现名。
作爲山西主要的古籍收藏單位,山西省圖書館的古籍藏書主要來源於山西省圖書博物館,獨立建館後又接收了張籟等三晋鄉賢名士的捐贈與轉讓,加上多年来的广泛徵集,現有古籍、民國綫裝書、碑帖拓片等約30萬冊(件)。
山西省圖書館古籍藏量豐富,以年代久遠、版本珍貴、類型多樣、特色鮮明而備受矚目。唐敦煌寫本《維摩詰所說經》,日本奈良寫本《大般若波羅蜜經》,目前山西境内早的雕版印刷品、北宋雍熙三年(986)絳州刻《佛說北斗七星經》,僞齊政權留存的文獻典籍、阜昌八年(1137)刻《成唯識論了義燈鈔科文》,元刻《龍龕法寶大藏》殘葉,明正統刻《道藏》等珍貴古籍有着很高的版本與文物價值。另如嘉靖、康熙、雍正版《山西通志》,喬應甲、傅山、董文煥、劉大鵬等山西名人手稿,張穆、徐繼畬、郭象升等批校題跋,都是研究山西地方史的珍貴史料,具有很高的學術資料價值。
藏以致用是現代圖書館與古代藏書樓的實質區別,在重視古籍藏書的基礎上,積極向社會揭示館藏,以更好地爲學術研究和讀者服務是圖書館義不容辭的責任。而編製書目則是揭示館藏常見的手法。1958年,籌備中的山西省圖書館開始對原山西圖書博物館接收綫裝書并進行編目,1959年編印了《綫裝書書本目録初編》;1964年,在初編的基礎上又編印了《綫裝書書目續編》。這兩部目録均採用《北京圖書館普通綫裝書分類表》進行分類。1998年,以卡片目録爲主要依據,編輯出版了《山西省圖書館普通線裝書目録》,該書目收録範圍爲清乾隆六十年以後的館藏普通綫裝圖書,共收書14961種,同樣依據《北京圖書館普通綫裝書分類表》進行分類。2007年,編輯出版了《山西省圖書館古籍善本書目》,收録了乾隆六十年(1795)以前古籍圖書3000餘種,依據《中國古籍善本總目》分類表進行分類。2010年,爲了方便全省古籍普查工作的開展,山西省圖書館將省内28家主要古籍收藏單位的古籍目録進行匯集,建成了MARK格式的“山西省古籍聯合目録數據庫”,并於2012年編纂印刷了《山西省古籍普查目録初編》,對全省的古籍編目和普查起到了重要的參考作用。2013年,山西省圖書館在繼續牽頭組織開展全省古籍普查工作的同時,對本館古籍目録進行入庫核查,補項校對,2015年整理編纂完成了《山西省圖書館古籍普查登記目録》。
《山西省圖書館古籍普查登記目録》按普查編號排序,遵循《古籍普查登記表格整理規範》的要求,收録範圍包括山西省圖書館藏1912年之前出版、產生於中國境内的古籍文獻共13218種16萬餘冊(民國綫裝書、碑帖拓片、境外刻書及未編書均未收録)。《山西省圖書館古籍普查登記目録》結合山西省圖書館館藏特點,著録了索書號、題名卷數、著者、版本、冊數、存缺卷數諸項,力求多方面反映館藏古籍的信息。
《山西省圖書館古籍普查登記目録》是山西省圖書館古籍普查工作的階段性總結和成果呈現,對於摸清家底、揭示館藏,更好地保護和利用古籍文獻起到了重要的基礎性作用。囿於學識與經驗,也由於古籍書庫改造和館藏古籍打包搬遷等原因,其中難免有疏漏之處,懇請大家諒解并不吝指正。《山西省圖書館古籍普查登記目録》的出版,標志着我省古籍普查登記工作有了一個良好的開端,我們將以此爲契機,以更加豐富的普查成果與社會共饗。希望通過我們的努力,使歷久彌珍的古籍善本得到應有的重視和更好的保護;同時也希望通過我們的努力,讓書寫在古籍裏的文字活起來,爲實現山西優秀的歷史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鼎力前驅,聊盡綿薄。
魏存慶2016年8月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