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32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精装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32594948
施议对教授毕生从事词学研究,并喜填词,著述丰硕,享誉学界。本书系词学家研究词学家之书,由于深知填词治词之甘苦,故多真知灼见。
作者为知名词学家,《今词七家说略》评述现当代七位填词、治词大家(王国维、胡适、夏承焘、缪钺、吴世昌、沈祖棻、饶宗颐,另附刘永济、陆维钊、黄墨谷三家)的生平与词学成就,以人物为中心,总结大作家、大学者的创作与研究经验,梳理百年来填词、治词的发展脉络,并对“境界说”、“胡适之体”、“婉约派”与“豪放派”、“形上词”等争议纷纭的问题发表独到见解。该书多数章节先前已在《文学评论》《文学遗产》等核心期刊发表。
引 言
緒 論 百年詞通論 30680
第一章 王國維──今代詞學之父
一 王國維《人間詞話》三題 3474
二 王國維境界說正名
──論「意 境=意境」 13825
三 二十世紀王國維境界說的異化與再造
四 疆界·意境·境外之境
第二章 胡適──今代詞壇解放派首領
一 中國當代詞壇解放派首領──胡適 6955
二 中國當代詞壇「胡適之體」正名 6337
三 中國當代詞壇「胡適之體」的修正與蛻變 9142
四 二十世紀對於胡適的錯讀及誤判 2357
第三章 夏承燾──今代詞宗
一 夏承燾傳略 15512
二 夏承燾先生論詞的造句 6506
三 夏承燾與中國當代詞學 14803
四 西谿課讀日札
──答《溫州日報》記者問
第四章 繆鉞──今代詞壇飛將
微觀體驗與宏觀透視 11575
附錄一:繆鉞詞學傳略
附錄二:繆钺、葉嘉瑩合著《靈谿詞說》
第五章 吳世昌──新變詞體結構論奠基人
一 吳世昌傳略 15918
二 吳世昌先生唐宋詞新解 6362
三 吳世昌與詞體結構論 21392
四 吳世昌與倚聲與倚聲之學 24000
第六章 沈祖棻──傳統本色詞傳人
江山•夕陽•飛燕
──沈祖棻《涉江詞》憂生憂世意識試解 26907
第七章 饒宗頤──今代詞手殿軍
一 饒宗頤一家之學與文史百科之學 14909
二 饒宗頤形上詞的言傳問題 15173
附 編
一 方筆與圓筆
——劉永濟與中國當代文學 10551
二 陸維釗及其莊徽室詩詞 10773
三 二十世紀詞壇飛將黃墨谷 9225
引 言
今詞、今詞學,或者今代詞、今代詞學,這是我在編纂《當代詞綜》及撰寫相關文章所提出的命題。所謂今或今代,乃相對於古或古代,其對應命題是古詞、古詞學,或者古代詞、古代詞學。今詞、今代詞作者與今詞學、今代詞學作者,二者雖有所區別,但也頗難分而述之。因此,本編所輯,時分時合,於不同語境,有著不同的論斷。例如今詞或今代詞,其與今詞學或今代詞學,在時間斷限上就有一定區別。就今詞而論,我以生年計,將一八六二年(清同治元年)之後出生作者劃歸今代,之前為古代;就今詞學而論,我以一九零八年(清光绪三十四年)王國維發表《人間詞話》為標志,進行古今分列,之前為古詞學,之後為今詞學。前者的劃分,以人物活動為依歸;後者的劃分,以詞學批評模式之新舊變換為依歸。
本編以《當代詞綜》前言《百年詞通論》開篇,依作者創作活動及詞業建樹確立古今界限。即以一八六二年(清同治元年)為界,將此前出生作者王鵬運、文廷式、鄭文焯、朱孝臧、況周頤作爲清季五大詞人而列歸古代;而將此後出生作者王允皙列歸今代,作爲《當代詞綜》之領銜作者。這是以《當代詞綜》所展開「大當代」為背景所進行的古今論斷。而今詞七家,則以王國維所創立今詞學為背景進行古今論斷,即以一九零八年(清光绪三十四年)為界,將此前推行傳統詞學本色論詞學劃歸古詞學,將此後因現代詞學境界說出現所產生詞學劃歸今詞學。在今詞學的背景下,現代詞學境界說儘管不曾取代傳統詞學本色論,也無法取代傳統詞學本色論,但境界說的出現,畢竟在詞學史上樹立一個標志,説明中國今詞學從王國維開始。
緒論而後,敘說今詞七家──王國維、胡適、夏承燾、繆鉞、吳世昌、沈祖棻、饒宗頤。七家自身對於詞與詞學,並無偏廢。無論是詞,或者是詞學,均堪稱一代宗匠。因此,敘說七家,未將詞與詞學作明確區分。七個篇章,包括多篇論文,雖各自獨立成篇,卻仍互相關聯。就今詞、今詞學的發展歷史看,七家各自占居一定位置,對於中國今詞學的發展演變,各有不同貢獻;七家其人與七家其學,統而觀之,中國今詞學的發展脈絡及整體輪廓似已隱約可見。以下試分別加以列述。
王國維(一八七七─一九二七年)──今代詞學之父。以哲學家的觀念和方法治詞。對於一部中國詞學史,其所謂境界之作爲一種批評模式──境界說,既為分類,亦為分期。既表示中國填詞有最上與最下之不同類別,亦表示中國填詞有不可言傳與可以言傳之舊與新的區分。最上之詞乃有境界之詞,最下之詞為無境界之詞。王國維之前,推行傳統詞學本色論,以「似與非似」為標準論詞,其所謂似與非似,只可意會,不可言傳,是為古詞學或者舊詞學;王國維之後,有了現代詞學境界說,以「有與無有」為標準論詞,其所謂境界,既可以現代科學方法加以測量,又可以現代語言加以表述,是為今詞學或者新詞學。分類與分期,實現從詩歌到哲學的提升。一九零八年(清光绪三十四年),王國維發表《人間詞話》,倡導境界說,既是一偶然事件,也是歷史發展的必然結果。王國維境界說,包括三層意涵:一曰疆界、二曰意境、三曰境外之境。王國維論詞,謂:「詞之為體,要眇宜修 。能言詩之所不能言,而不能盡言詩之所能言。詩之境闊 ,詞之言長。」亦三層意涵:一曰體態、二曰體能、三曰體質。一百年來說境界,大多將其當意境看待,只是停留於境之内而未到達境之外;用以說詞,多數亦只是看其體態,在「要眇宜修」四個字上做文章。我在《今詞達變》前言,曾指出其理論上的缺陷,揭示其誤人誤世的另一面,但今日看來,此所謂誤者,不僅在王國維,後來者亦有一定責任。 573
胡適(一八九一─一九六二年)──今代詞壇解放派首領。以歷史學家的觀念和方法治詞。依據人類生存狀態,以人與鬼的生成與變化,描述千年填詞的生成與變化,將千年填詞歷史劃分為三個大時期:自然演變時期,曲子時期,模仿填詞時期。並且將第一個大時期劃分為三個小段落:歌者的詞,詩人的詞,詞匠的詞。胡適的劃分,對於千年填詞以及千年詞學均有開闢之功。胡適論詞,強調天才與感情,以為不管能歌不能歌,也不管協律不協律,只是以詞體作新詩。主張解放詞體,嘗試以填詞方法創作新體白話詩。胡適的理論及實踐,在二十世紀一零年代、二零年代乃至四零年代,雖不能多得同志结伴同行,須單槍匹馬而往,但當進入五零年代,詞學蛻變,胡適有關詞體解放的主張以及白話詞創作卻在大陸詞界產生廣泛影響。 324
夏承燾(一九零零─一九八六年)──今代詞宗。早歲治詞,師承林半櫻(鐵尊);中歲述作,獲彊邨老人(朱祖謀)指點。畢生事業,大致三個方面:倚聲填詞、詞學考訂、詞學論述。乃一代之詞宗,亦一代詞之綜合。與唐圭璋、龍榆生、詹安泰合稱民國四大詞人。夏承燾做學問,得力於一個「笨」字,而填詞,則憑藉天賦之靈性。前者似略有蹤跡可循,後者較難窺測其門徑。至於論述,雖非其所擅長,卻頗能體現史的識見。其以「多用拗句,嚴於依聲」八個字,用作詞與詩從同科到不同科在格式上的標志,為倚聲填詞的科目設置提供事證。説明倚聲填詞之所以獨立成科,乃因飛卿(溫庭筠)「以側豔之體,逐管弦之音」所引起。這就是一種史的識見。 292
繆鉞(一九零四─一九九五年)──今代詞壇飛將。精研文史哲之學。喜讀王國維、陳寅恪著作。謂其學識精博、融貫中西,並能運用新方法,開拓新領域。平日填詞,因才性所近,受晏幾道、姜夔之影響較深,亦兼采他家之長,蘄向於深美閎約。二十世紀四零年代著《詩詞散論》,夏承燾對之頗欽佩,曾為載入日記。七零年代末,與葉嘉瑩合撰《靈溪詞說》。二氏論詞,頗為注重詞中「要眇宜修」之持質及其感發興起之作用,但又有所區別。即:繆氏「側重於創作,從內質及作法,揭示其有別於詩的各種特殊性」;葉氏「側重於欣賞,從感發與聯想,體驗其動人魂魄而又窈眇難言之詞心」。所論對於境界說之進一步改造與充實以及對於風格論之補救與修正,均有一定實際效用。 303
吳世昌(一九零八─一九八六年)──新變詞體結構論奠基人。早歲研習經典,著《釋〈詩〉〈書〉之誕》一文,頗獲胡適贊賞。中歲發表《論詞的讀法》五章,倡導結構分析法,為建造詞體結構論奠定基礎;其間赴英,並有《紅樓夢探源》(英文版)問世。晚歲歸國,正趕上大陸詞界於文化革命前後所興起之兩次豪放、婉約「二分法」大潮,曾利用授課、演講機會,擺明觀感,並連續發表多篇文章,進行辯駁。既為破除積習、偏見陷陣衝鋒,又為詞體結構論建設鋪平道路。在世紀詞學蛻變期,吳世昌與繆鉞、萬雲駿、黃墨谷,以推尊詞體為己任,對於誤區中的詞學,進行撥亂反正,堪稱二十世紀詞壇四大飛將。 273
沈祖棻(一九零九─一九七七年)──傳統本色詞傳人。上世紀三十年代初,有習作〈浣溪沙〉(「芳草年年記勝遊」)一篇,頗得乃師汪東讚賞,始專力倚聲。汪東謂其所作,歷經三變,亦即三個發展過程。即由「窈然以舒」,到「沈咽而多風」,到「澹而彌哀」。所說側重於詞風轉變。時賢題詠及評論多依據於此,並以易安相許。實際上,如從詞學淵源及治詞門徑看,其終極目標,並非在此。拙文嘗試以結構分析法,即以表層意義及深層意義兩個不同層面,對於全部《涉江詞》進行解讀、剖析,以為其「為人、為詞,都將小山引為知已」,其探索道路,當是「問途碧山,歷經易安、少游以及柳、周之輩,以達小山醇真之境」,並得出以下結論——讀「涉江」,只是到幼安,到易安,仍未知子必也;必須到小山,才能領悟其詞心。 325
饒宗頤(一九一七─二零一八年)──今代詞手殿軍。中國當代文化明星,百科全書式的學者。將中華文化精神,乃至人類文明,當作研究對象。創作形上詞,因善於將做學問成果,即對於人類精神之思考與體驗,鎔鑄其中,可看作其心靈寫照。形上詞創作,既借鑒於西方,在中土,亦有其根源。例如:蘇軾之「指出向上一路」以及王國維「詞以進界為最上」之主張及哲理詞創作,都可看作饒氏形上詞創作之先導。但是,饒氏創造,乃較蘇、王二氏更加有意識而且更加能見成效的一次嘗試。
大致而言,由王國維所開創的中國今詞學,自一九零八年起,歷經開拓期、創造期以至於蛻變期,包括生、住、異、滅全過程,至一九九五年,蛻變期結束,中國今詞學的歷史已告一個段落。一九九五年之後,中國今詞學於「滅」當中重生,已進入另一發展階段。上列七家,王國維為今代詞學的開山祖師,饒宗頤殿其後;當中胡適、夏承燾、繆鉞、吳世昌、沈祖棻,各居其位,各司其職,均於今代詞壇扮演一定角色。七家之間,如依各自對於倚聲填詞所持立場和觀點看,應可劃分為三翼:王國維、胡適歸左翼,繆鉞、饒宗頤歸中翼,夏承燾、吳世昌、沈祖棻歸右翼。七家而外,編中仍有若干人物,包括附編三家,也在左、中、右三翼範圍之内。其中,胡雲翼、宋亦英、鄒人煜以及葉嘉瑩,附屬於王國維、胡適一翼,劉永濟、陸維釗、黃墨谷附屬於夏承燾一翼。
七家之舉,雖並非事先安排設計,但我以為,此七家,無論從王海甯到吳海寧,或者從王觀堂到饒選堂,其創作活動及詞業建樹,實際上早已有著一種相互「關係、限制之處」。七家之舉,這是歷史的必然。因此,我相信,今後說今詞、今詞學,一定離不開此七家。
己亥谷雨前七日(二零一九年四月十三日)於濠上之赤豹書屋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