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121338267
编辑推荐
本书以案例形式,深度剖析了近半个世纪以来大型机构由于金融衍生品交易导致的危机事件及其所带来的巨额经济损失,包括:
√ 1994年德国金属处理和工程公司困局
√ 1995年巴林银行倒闭
√ 1998年长期资本管理公司被接管
√ 2006年不凋之花顾问公司破产
√ 2008年法国兴业银行和美国AIG巨亏
√ 2012年摩根大通伦敦鲸事件
√ ……
√ 1994年德国金属处理和工程公司困局
√ 1995年巴林银行倒闭
√ 1998年长期资本管理公司被接管
√ 2006年不凋之花顾问公司破产
√ 2008年法国兴业银行和美国AIG巨亏
√ 2012年摩根大通伦敦鲸事件
√ ……
内容简介
读者从本书中,不仅能轻松了解那些构思巧妙的衍生产品,以及因此受累的诸多受害者的传奇故事,更重要的是,金融从业者可以学习前车之鉴,从中吸取教训,避免重蹈覆辙。 书中的每一个故事都有独特之处,描述了各公司如何根据自身情况使用不同的衍生工具。这些金融衍生工具形式各异,但导致灾难产生的原因却在各个故事中共同得到体现:漏洞百出的金融工程,掉以轻心的审计过程,设计不当的风险管理机制,松松垮垮的公司治理,毫无新意的诈骗手段等;当然,人性中的贪婪与赌徒心理在其中起到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金融专家追溯金融衍生工具滥用历史轨迹,为你揭开金融衍生工具的神秘面纱。
目 录
目 录
第1章 衍生品与国富论 1
什么是衍生品 2
衍生品简史 5
衍生品和国富论 8
本书的框架 9
参考文献 12
部分 远期
第2章 昭和壳牌石油公司 14
自欺欺人导致的危机 15
石油公司对冲外汇风险 16
对冲美元汇率风险和油价风险的机制 18
昭和壳牌公司到底是对冲还是投机 20
掩藏的汇率损失 21
揭开真相 22
预测汇率:变幻难测 23
个中寓意 25
第3章 花旗银行的外汇损失 27
布雷顿森林体系下平静的外汇交易 28
远期合约下的外汇豪赌 31
银行如何对其外汇交易操作进行控制 32
来自商业银行交易室的投机操作:当花旗银行并不像乔治·*
那样经营对冲基金 33
仓促而昂贵的结论 37
个中寓意 37
第4章 马来西亚国家银行 40
什么是中央银行业务 42
当国家银行变成了宏观对冲基金 42
马来西亚国家银行是如何投机的 44
第二部分 期货
第5章 不凋之花顾问公司 46
不凋之花顾问公司的崛起和衰落 47
天然气衍生品的起源 50
天然气衍生品投机的入门介绍 51
天然气期货投机的魔力 56
揭开真相:不凋之花顾问公司在纽约商品交易所的投机性攻击 58
不凋之花的风险管理 66
个中寓意 68
后记 69
第6章 德国金属处理和工程公司 71
德国金属处理和工程公司的金融灾难 72
原油市场上的多空对冲 76
滚动避险对冲策略下的数学范例 81
“消息来自内部”:原油市场的实证研究 (1982—2002年) 84
如果德国金属处理和工程公司被允许孤注一掷…… 88
当对冲成为赌博:德国金属处理和工程公司是在对冲还是在投机 90
德国金属处理和工程公司成为做市商? 92
个中寓意 92
参考文献 94
第7章 住友集团 96
住友集团是否是铜价的操纵者 98
警钟长鸣 100
兵败如山倒 100
后记 100
第三部分 期权
第8章 联合里昂公司 104
联合里昂公司财务部的新使命 106
外汇期权入门:联合里昂公司是在对冲风险还是为利投机 108
联合里昂公司的致命游戏 115
警钟已鸣却充耳不闻 120
个中寓意 121
附录:外汇期权估值 122
第9章 爱尔兰联合银行 124
鲁斯纳克与银行的外汇交易 125
外汇远期交易豪赌 126
远期及期权市场套利:期权平价理论 128
欺瞒的艺术 131
警钟已鸣却充耳不闻 135
个中寓意 137
后记 138
参考文献 138
第10章 巴林银行 140
巴林银行的崛起与陨落 141
流氓交易员 143
套利 145
从无害套利到致命投机 148
期权套利入门 152
通过卖空波动性为保证金融资 157
警钟长鸣 163
隐瞒的艺术 165
个中寓意:立森的七个教训 169
后记 171
参考文献 172
第11章 法国兴业银行 174
流氓交易员的诞生 175
从套利到方向性交易 177
草率的结论 183
警钟已鸣却充耳不闻 184
隐瞒的艺术 186
个中寓意 187
后记 189
参考文献 190
第四部分 互换
第12章 宝洁 194
如何利用杠杆利率互换降低财务成本 195
隐含期权和潜在风险 202
标志性诉讼 205
个中寓意 208
参考文献 209
第13章 吉布森贺卡公司 211
第14章 橙郡 215
橙郡的地方财政情况 216
固定收益类证券的入门介绍 218
剖析橙郡资产投资组合 221
作为对冲基金的橙郡投资池 226
双重打击:橙郡是如何破产的 231
提交破产申请正当吗 231
个中寓意 234
后记 236
参考文献 238
第15章 美国长期资本管理公司 239
何谓对冲基金 240
长期资本管理的崛起 241
长期资本管理的金融“炼金术” 244
相对价值交易/收敛式交易 247
波动性央行 252
偏离正轨 258
长期资本管理的倒掉 260
挽救长期资本管理 263
个中寓意 265
后记 268
参考文献 269
第16章 AIG 270
资产证券化和信用违约互换 271
什么是信用违约互换 273
AIG信用违约互换产品的定价是否合理 274
AIG旗下的“隐形”对冲基金 275
个中寓意 277
后记 278
第17章 摩根大通“伦敦鲸”事件 280
“金融要塞”摩根大通银行 281
信用违约互换和相关衍生品大家庭的入门介绍 283
伦敦鲸:故事的展开 286
被对冲基金“叉中”的伦敦鲸 291
一家隐形的对冲基金? 293
隐瞒的艺术 296
个中寓意 299
后记 301
第18章 从理论到滥用:教训 303
一些基本原则 304
对非金融机构的政策性建议 305
对金融机构的政策性建议 309
对投资者的政策性建议 315
对监管机构的政策性建议 316
第1章 衍生品与国富论 1
什么是衍生品 2
衍生品简史 5
衍生品和国富论 8
本书的框架 9
参考文献 12
部分 远期
第2章 昭和壳牌石油公司 14
自欺欺人导致的危机 15
石油公司对冲外汇风险 16
对冲美元汇率风险和油价风险的机制 18
昭和壳牌公司到底是对冲还是投机 20
掩藏的汇率损失 21
揭开真相 22
预测汇率:变幻难测 23
个中寓意 25
第3章 花旗银行的外汇损失 27
布雷顿森林体系下平静的外汇交易 28
远期合约下的外汇豪赌 31
银行如何对其外汇交易操作进行控制 32
来自商业银行交易室的投机操作:当花旗银行并不像乔治·*
那样经营对冲基金 33
仓促而昂贵的结论 37
个中寓意 37
第4章 马来西亚国家银行 40
什么是中央银行业务 42
当国家银行变成了宏观对冲基金 42
马来西亚国家银行是如何投机的 44
第二部分 期货
第5章 不凋之花顾问公司 46
不凋之花顾问公司的崛起和衰落 47
天然气衍生品的起源 50
天然气衍生品投机的入门介绍 51
天然气期货投机的魔力 56
揭开真相:不凋之花顾问公司在纽约商品交易所的投机性攻击 58
不凋之花的风险管理 66
个中寓意 68
后记 69
第6章 德国金属处理和工程公司 71
德国金属处理和工程公司的金融灾难 72
原油市场上的多空对冲 76
滚动避险对冲策略下的数学范例 81
“消息来自内部”:原油市场的实证研究 (1982—2002年) 84
如果德国金属处理和工程公司被允许孤注一掷…… 88
当对冲成为赌博:德国金属处理和工程公司是在对冲还是在投机 90
德国金属处理和工程公司成为做市商? 92
个中寓意 92
参考文献 94
第7章 住友集团 96
住友集团是否是铜价的操纵者 98
警钟长鸣 100
兵败如山倒 100
后记 100
第三部分 期权
第8章 联合里昂公司 104
联合里昂公司财务部的新使命 106
外汇期权入门:联合里昂公司是在对冲风险还是为利投机 108
联合里昂公司的致命游戏 115
警钟已鸣却充耳不闻 120
个中寓意 121
附录:外汇期权估值 122
第9章 爱尔兰联合银行 124
鲁斯纳克与银行的外汇交易 125
外汇远期交易豪赌 126
远期及期权市场套利:期权平价理论 128
欺瞒的艺术 131
警钟已鸣却充耳不闻 135
个中寓意 137
后记 138
参考文献 138
第10章 巴林银行 140
巴林银行的崛起与陨落 141
流氓交易员 143
套利 145
从无害套利到致命投机 148
期权套利入门 152
通过卖空波动性为保证金融资 157
警钟长鸣 163
隐瞒的艺术 165
个中寓意:立森的七个教训 169
后记 171
参考文献 172
第11章 法国兴业银行 174
流氓交易员的诞生 175
从套利到方向性交易 177
草率的结论 183
警钟已鸣却充耳不闻 184
隐瞒的艺术 186
个中寓意 187
后记 189
参考文献 190
第四部分 互换
第12章 宝洁 194
如何利用杠杆利率互换降低财务成本 195
隐含期权和潜在风险 202
标志性诉讼 205
个中寓意 208
参考文献 209
第13章 吉布森贺卡公司 211
第14章 橙郡 215
橙郡的地方财政情况 216
固定收益类证券的入门介绍 218
剖析橙郡资产投资组合 221
作为对冲基金的橙郡投资池 226
双重打击:橙郡是如何破产的 231
提交破产申请正当吗 231
个中寓意 234
后记 236
参考文献 238
第15章 美国长期资本管理公司 239
何谓对冲基金 240
长期资本管理的崛起 241
长期资本管理的金融“炼金术” 244
相对价值交易/收敛式交易 247
波动性央行 252
偏离正轨 258
长期资本管理的倒掉 260
挽救长期资本管理 263
个中寓意 265
后记 268
参考文献 269
第16章 AIG 270
资产证券化和信用违约互换 271
什么是信用违约互换 273
AIG信用违约互换产品的定价是否合理 274
AIG旗下的“隐形”对冲基金 275
个中寓意 277
后记 278
第17章 摩根大通“伦敦鲸”事件 280
“金融要塞”摩根大通银行 281
信用违约互换和相关衍生品大家庭的入门介绍 283
伦敦鲸:故事的展开 286
被对冲基金“叉中”的伦敦鲸 291
一家隐形的对冲基金? 293
隐瞒的艺术 296
个中寓意 299
后记 301
第18章 从理论到滥用:教训 303
一些基本原则 304
对非金融机构的政策性建议 305
对金融机构的政策性建议 309
对投资者的政策性建议 315
对监管机构的政策性建议 316
前 言
前 言
当金融系统被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笼罩之时,将这一切混乱之源归咎于金融衍生品确实显得令人信服且顺理成章。但衍生品真的如沃伦·巴菲特所诟病的那样,是“金融领域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吗?本书并非另一篇关于金融衍生品的论文,编写本书旨在通过讲述那些在衍生品市场上翻云覆雨但却蒙受了巨大损失的机构的故事,揭开金融衍生品的神秘面纱。对于一些机构而言,是公平但存在瑕疵的金融工程理论给它们带来了浩劫;对于另一些机构而言,则是流氓交易员不加选择地肆意投机导致了大厦的倾覆。
书中每一个案例都反映了衍生品被使用或滥用的部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