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122318770
详细讲解医疗机构英译的理由,附有错译实例,涉及医疗行业各个领域,列出各英译,方便广告从业人员制作中英文标识。亦可作为医学英语专业人员考究。
章公共场所通用双语标识
节方位标识002
第二节楼层标识003
第三节出入口标识004
第四节卫生间标识005
第五节停车管理标识012
第六节消防安全标识014
第七节楼梯通道标识019
第八节无障碍设施标识020
第九节公共服务设施标识021
第二章功能区域划分中英文标识
节划区标识024
第二节建筑标识025
第三节平面图标识027
第四节门急诊区域标识027
一、门诊类型028
二、收费/挂号/办卡029
三、分诊/咨询/综合服务030
四、急诊031
五、门诊公共设施032
六、其他相关标识语034
第五节住院区域标识036
一、病房类型036
二、病房功能设施039
三、病人生活设施043
四、床头卡、腕带标识044
五、其他046
第三章医疗机构名称中英文标识
节识别名称048
第二节通用名称049
第三节机构名称英译示例056
第四章临床、医技部门中英文标识
节通用、识别名称总则060
一、通用名称060
二、识别名称061
第二节诊疗科目标识062
一、预防保健科062
二、全科医疗科063
三、内科063
1.综合内科063
2.呼吸内科063
3.消化内科064
4.神经内科065
5.心血管内科067
6.血液内科069
7.肾内科070
8.内分泌科070
9.内科系统其他专科、专病门诊071
四、外科071
1.普通外科071
2.神经外科074
3.骨科075
4.泌尿外科076
5.胸外科078
6.心外科078
7.肿瘤外科078
8.烧伤科078
五、妇产科079
六、妇女保健科084
七、儿科084
八、小儿外科086
九、儿童保健科087
十、眼科087
十一、耳鼻咽喉科089
十二、口腔科091
十三、皮肤科093
十四、医疗美容科094
十五、精神科094
十六、传染科098
十七、结核病科098
十八、地方病科098
十九、肿瘤科098
二十、急诊医学科100
二十一、康复医学科106
二十二、运动医学科107
二十三、职业病科107
二十四、临终关怀科108
二十五、特种医学与军事医学科108
二十六、麻醉科109
二十七、疼痛科110
二十八、重症医学科110
二十九、医学检验科111
三十、病理科114
三十一、医学影像科115
1.放射科115
2.核医学科117
3.超声诊断科118
三十二、药学部120
三十三、健康体检122
三十四、院感管理124
三十五、干部保健124
三十六、其他标识126
第五章传统医学(中医)相关中英文标识
节中医科128
一、以《医疗机构诊疗科目名录》中中医专业命名129
二、以中医脏腑名称命名130
三、以疾病、症状名称命名131
四、临床专业科室名称132
五、门诊诊室及治疗室133
第二节民族医学科134
第三节中西医结合科134
第六章行政后勤部门的中英文标识
节各类委员会136
第二节党群部门137
第三节办公室系列138
第四节医务管理部门139
第五节护理管理部门140
第六节人力资源管理部门140
第七节科研教育管理部门140
第八节财务管理部门142
第九节后勤保障部门143
第十节信息管理部门145
第七章医疗机构从业人员身份中英文标识
节身份标识公共用语148
第二节学历学位148
第三节职务、职称系列149
一、行政职务系列149
二、临床医技职称150
三、教学科研系列155
四、档案/图书管理系列155
五、其他156
第八章警示提醒中英文标识
节禁止类158
第二节警告类161
第三节指令类162
第四节提示类163
第五节说明类164
索引
参考文献
后记
标识应用于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和人们生活息息相关。标识的应用是为满足社会公众的社会、行为和心理需求,提供一种信息服务,发挥指示、引导、警告、禁令等功能。医疗机构是重要的公共场所之一。随着改革开放的日益深入和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外国友人在国内医疗机构就医的概率越来越高,国际化趋势对医疗机构标识翻译、制作提出了更高要求。
中国医院标识系统变革始于1995年前后,当时一些医院出于自身发展的需要,引入商用标识导向系统,以改善就医环境、提升服务品质。而双语标识研究与应用真正兴起则是在21世纪初,北京第29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上海世界博览会前后达到。北京成立规范公共场所英语标识工作领导小组,发布实施我国个省级行政区划出台的关于公共场所双语标识译法的地方标准,并开展公共场所英语标识专项整治,开创了公共场所标识语研究应用的新局面。近年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等“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提出以及“一带一路”战略构想的实施,“走出去、迎进来”更加频繁,迎来了社会各界对双语标识新一轮的关注。
由于标识语多则几句话,少则几个字,许多人误以为翻译十分简单,即使北京公共场所双语标识英文译法发布之后,全国各地中英文标识使用混乱、错误严重的状况仍然没有得到改观,一些英文标识设置存在很大的随意性、盲目性,有的甚至令人啼笑皆非。笔者曾对某沿海开放省份代表性的三家三级甲等综合医院的中英文标识进行调查,结果显示被调查医院使用中英文标识比较普遍,但被调查的中英文标识正确率仅44.00%,问题标识发生率高达56.00%。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标准参考缺乏、翻译专业人才参与不足、反馈纠错机制不健全等。相对而言,医疗机构分科较细,涉及的专业部门、功能科室繁多,北京标准中规定的译法过于原则,不能满足实际需求,在分类上不够清晰,检索时也不够方便,某些译法不够准确。同时,探究医疗机构标识规划、英译、制作流程,不难发现,起主导作用的多为广告标牌公司,对标识图案设计、材质、工艺十分讲究,但在翻译上却鲜有翻译专业人才参与,遑论熟悉医疗机构运营的医学英语人才参与了。有时遇到某个专业翻译,仅以个别医护人员的翻译为准,出现英文标识错误在所难免。
以往的研究中多是基于英文的标识,来对照研究中文标识的规范。本书的特点在于以中文标识为基准,寻找为贴切的翻译,并按照医疗机构的管理实际进行分类,书中以“小贴士”的形式对一些错误的案例、似是而非的翻译以及可能造成误解的“正确”译法进行辨析。本书无意于改变在公众习惯中已经形成、长期使用的中文标识,而是致力于突破医疗卫生的行业性和术语翻译的专业性,建立医疗机构标识英译的标准化词库,为医疗卫生机构管理人员提供较为详尽的医疗机构中英文标识“傻瓜工具书”。
本书的撰写、出版缘于2008年笔者获得的一项福建省教育厅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医疗卫生机构汉英标识及英译规范研究》。十多年来,笔者从未中断过关注标识语的英译,每到一家医院都会去看看标识翻译,随手拍摄收集标识语,甚至到外地、出国学习及旅游也是如此,几成“强迫症”,日积月累,收集的照片达到数万张,使得本书的案例更接地气、更贴实际。希望我们的努力助于改进和完善国内医疗机构的英文标识系统,也希望各界朋友、同行对书中的错漏之处予以批评指正。
本著作出版得到福建省科技厅软科学研究科技计划项目部分资助,感谢项目参与者黄守勤、王滔的大力支持与无私帮助。
著者
2018.5.1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