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19737542
案例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
案例也是衡量和评价法治的重要标尺
通过案例研究,既能让抽象的规则深入人心,也能让法治的精神在人们心中畅通的传播
本书精选大量案例,解读行政法的基本原则、行政行为的主体、行政行为的证据和事实认定、行政行为的法律适用以及行政行为的程序等行政法中的重要命题。本书通过案例引出问题,又通过理论分析、规范解释等方式重新回到案例,从案例视角对行政法的原则和规则进行抽丝剥茧,梳理出能够直接服务于实践的研究成果。让行政执法机关的工作人员认识到执法中容易触碰的法律底线,防止在行政诉讼中出现败诉的尴尬局面。同时,也有助于提示行政执法机关的工作人员应从哪些角度防止行政行为存在的违法与瑕疵。
第一章从典型案例看正当程序在执法中的适用
第一节正当程序的基本理论
一、正当程序的概念
二、正当程序的演进
三、正当程序在法律中的体现
第二节正当程序的适用范围
一、行政撤销行为应当遵守正当程序
二、行政确认行为应当遵守正当程序
三、行政命令行为应当遵守正当程序
四、行政批准行为应当遵守正当程序
五、行政注销行为应当遵守正当程序
六、行政批复行为应当遵守正当程序
七、行政给付行为应当遵守正当程序
八、政府采购行为应当遵守正当程序
九、行政强制行为应当遵守正当程序
十、行政协议行为应当遵守正当程序
十一、行政通报行为应当遵守正当程序
十二、行政纠错行为应当遵守正当程序
十三、行政审批行为应当遵守正当程序
十四、行政执法监督行为应当遵守正当程序
第三节违反正当程序的表现形式
一、未履行通知程序违反正当程序
二、事后补充听取意见违反正当程序
三、未听取当事人陈述申辩违反正当程序
四、未说明理由违反正当程序
五、原行为有效的情况下再次作出同一行为违反正当程序
第四节违反正当程序的法律后果
一、违反正当程序的行政机关将承担更多举证责任
二、违反正当程序的决定当事人可以拒绝执行
三、复议机关在行政复议过程中未纠正原行为违反正当程序的,应当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四、违反正当程序的行政强制决定法院拒绝执行
五、违反正当程序的行政行为应当被撤销
第五节行政机关在执法过程中应当遵循正当程序原则
第二章从典型案例看比例原则在执法中的适用
第一节比例原则的基本理论
一、比例原则的含义
二、比例原则在行政执法中的作用
三、比例原则在行政法律法规中的体现
四、违反比例原则的法律后果
五、比例原则在行政执法中适用的困境
第二节行政执法活动应当遵循适当性原则
一、行政行为目的违法
二、行政行为手段违法
三、行政行为与实现法定目的无合理联系
第三节行政执法活动应当遵循必要性原则
一、实现行政目的是选择行政手段的前提
二、在可选择手段中选择损害最小的手段
三、行政裁量基准制度实践
第四节行政执法活动应当遵循均衡性原则
一、公共利益与个人权利的平衡
二、利害关系人间权利的平衡
第三章从典型案例看信赖保护原则在执法中的适用
第一节信赖保护原则的基本理论
一、信赖保护原则的含义
二、信赖保护原则的历史及发展
三、信赖保护原则在法律上的体现
四、信赖保护原则与依法行政原则
第二节信赖保护原则在执法中的体现
一、民政工作应当遵守信赖保护原则
二、环境保护工作应遵守信赖保护原则
三、城乡规划工作应遵守信赖保护原则
四、工商行政管理应遵守信赖保护原则
五、不动产登记工作应遵守信赖保护原则
六、资源开发管理工作应遵守信赖保护原则
七、税收工作应遵守信赖保护原则
第三节信赖保护原则的构成要件
一、有效成立的行政行为
二、相对人对行政行为产生了信赖
三、相对人主观无过错
第四节信赖利益如何保护
一、维持原状
二、财产保护
第五节行政机关在执法时应遵守信赖保护原则
一、行政机关作出的行政行为应具有稳定性
二、行政机关作出行政行为时应注重个案公平
第四章行政执法主体与职权合法
第一节行政执法主体
一、行政机关
二、法律、法规授权组织
三、行政执法人员
四、行政执法领域面临的挑战和改进建议
第二节受委托组织
一、概述
二、“委托”的认定与责任承担
三、行政委托的注意事项
第三节开发区管理委员会
一、开发区的管理体制
二、开发区管委会的职权
三、开发区管委会与行政执法
第四节行政职权违法的表现形式
一、超越职权
二、滥用职权
第五节职权违法的法律后果
一、确认行政行为无效
二、撤销行政行为
三、确认行政行为违法
第五章从典型案例看证据规则在执法中的适用
第一节证据的基本理论
一、何为“证据”
二、证据的种类
三、国外对于行政证据的规定
第二节证据不合法的表现形式
一、证据的形式不符合法律要求
二、以非法手段取得的证据
三、收集证据的主体不合法
第三节违反证据真实性要求的表现形式
一、证据形成的原因不可信
二、证据不能客观反映案件事实
三、复制件、复制品与原件、原物不相符
四、证据的提供者和当事人存在利害关系
五、证据来源主体的信誉、知名度及经营规范程度较低
第四节事实认定错误
一、证据未达到证明标准
二、证据与待证事实无关
三、处罚认定的事实不是法律规定的事实
第五节启示:收集、保存证据,降低败诉风险
一、应尽量收集原始证据
二、现场笔录,应当签名或注明;更正内容,应当告知相对人
三、取证必须符合法定程序
四、行政机关提供的证据应尽量客观、真实
五、行政行为不同,证明标准不同
六、行政机关提供证据证明的案件事实,必须与处罚主体相关
七、待证事实不同,鉴定内容不同
八、《调查报告》在得到政府的批复后,才可作为处罚的依据
第六章从典型案例看行政执法中的法律适用问题
第一节行政执法的法律适用
一、如何理解行政执法中的“法”
二、行政执法的法律适用与行政诉讼的法律适用
三、执法机关适用法律错误的定义与特征
第二节法律适用错误的表现
一、执法机关错误地解释法律
二、执法机关适用了冲突的法律规范
三、执法机关适用了违法的规范性文件
四、执法机关只引用法律名称,而未引用具体条款
五、执法机关未引用任何法律规范
六、执法机关适用了过旧、废止的法律规范
七、执法机关该适用此法,却适用了彼法
八、执法机关该适用此条款,却适用了彼条款
九、执法机关把程序法条款当作实体法依据适用
第三节法院对于执法机关错误适用法律的判决
一、适用法律轻微错误的行政行为予以更正
二、适用法律、法规错误的,撤销或者部分撤销
三、“没有依据”“减损权利或者增加义务的行政行为没有法律规范依据”的“重大且明显违法”,判决确认无效
第四节正确适用法律,防范败诉风险
一、准确解释法律条款
二、避免适用冲突的法律规范
三、适用合法的规范性文件
四、认真核实所适用的法律规范是否现行有效
五、熟知本部门常用的法律规范,正确发现法律
六、区分条文间的关联,正确定位法律条款
七、引用法律要全面,既有名称又有具体条款
八、杜绝“未引用任何法律规范”情形
九、区分程序法条款与实体法条款
第七章程序瑕疵、程序违法与行政行为的合法性
第一节行政程序的基本理论
一、何为行政程序
二、行政程序价值的双重属性
三、行政程序立法设计中的价值考量
第二节违反法定程序的表现形式
一、步骤缺失
二、顺序颠倒
三、方式不当
四、超过时限
第三节违反法定程序的法律后果
一、域外国家违反法定程序的法律后果
二、我国违反法定程序的法律后果
第四节行政机关在执法程序中应注意的问题
一、步骤方面
二、顺序方面
三、方式方面
四、期限方面
后记
前言
长期以来,中国法学界习惯于对纷繁复杂的法律现象进行高度概括、归纳,试图总结出指导实践的抽象理论。我认为,这种形而上的研究固然必要,但却不能充分回应法律首先是一门技术的现实命题。翻开我们大学法学课本,不少门类几乎找不到一个案例。相当一部分法科毕业生以很优异的学习成绩毕业后,却不知道法律如何使用,厘不清案件的头绪,往往需要在律师事务所或者司法机关重新学习很长一段时间才能适应工作。实务部门的同志有时想学习一下相关的部门法,总感觉看完一本书后收获不大,很难找到直接服务于实践的理论和规则。
事实上,案例受到社会的关注度远远高于法条,更高于抽象的理论。案例早于成为社会主体信赖法治的载体。同时,案例也是衡量和评价法治的重要标尺。通过案例研究,不但能让抽象的规则深入人心,也能让法治的精神在人们心中畅通的传播。但遗憾的是,案例研究的系统化还远远不够。我们希望通过本书,让读者感觉到学习行政法是一件非常简单,非常轻松的事情。同时,我们也希望通过本书能让读者领会到法治政府的精髓和要义,在具体事例中感知依法行政的原则与规则。尤其是让行政执法机关的工作人员认识到执法中容易触碰的法律底线,防止在行政诉讼中出现败诉的尴尬局面。当然,也能有助于提醒律师从哪些角度寻找行政行为存在的违法与瑕疵。
本书精选了大量的案例,通过理论与实践互动的方式解读行政法的基本原则、行政行为的主体、行政行为的证据和事实认定、行政行为的法律适用以及行政行为的程序等行政法中的重要命题。从写作方法看,通过案例引出问题,通过理论分析、规范解释等方式重新回到案例,从案例视角对行政法的原则和规则进行抽丝剥茧,梳理出能够直接服务于实践的研究成果。
当然,这种研究方式既需要丰富的实践经验,也需要深厚的理论功底,更需要认真负责的研究态度。为此,我们专门组织了理论和实务界的同志共同参与撰写本书,旨在为读者提供一本具有可读性的著作。但由于水平有限,难免会有不足之处,希望读者多多批评指正,以便我们以后改进。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