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精装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313137128
后金融危机时代的全球经济依旧低迷不振——无论是经济增速下滑的美国、债台高筑的欧元区,还是危机前经济高速增长的发展中国家,如今都在为振兴经济而上下苦思良策。通过本书,被誉为“经济预测*为准确的媒体人”、 《福布斯》杂志总编史蒂夫· 福布斯先生深刻分析各国经济困局的起因与影响,得出一切根源在于人们已忘记了如何正确看待、使用货币,而真正创造财富、繁荣经济的**之路只能依赖于稳定可靠的货币。
相关推荐:
第一章 怎落得这般田地
第二章 什么是货币?
第三章 货币与贸易:理解上存在不足 / 43
第四章 货币与财富:为何通胀是坏事
第五章 货币与道德:货币贬值如何影响社会面貌
第六章 金本位制:如何拯救21 世纪的全球经济
第七章 困境求生:在货币不稳定时保全财产
第八章 展望未来
注 释
——现代经济学危机与货币
对那些被灌输了传统凯恩斯主义、货币主义原则的读者而言,本书的许多观点也许“过于简单”。但货币本质上就不复杂:我们在书中一再重申,它不过是一种度量工具罢了。一切有关货币的观点、策略及国家政策都应立足于此。
那为何大量以货币为题的文章通篇都是艰深晦涩的语言和方程式,把原本简明清晰的内容生生地变得复杂深奥,只有少数学者才看得懂?为何许多人坚称,“我们需要依靠通胀来促进就业”之类的观点,糟糕的货币政策指导理念又为何与科学原理一样,成为不容置疑的既定原则?
人们一直深信,控制货币供应量是创造财富、繁荣经济的途径。本书探讨了古老的重商主义——经济民族主义——在这一理念形成的过程中所起到的作用。而更深层的问题是,这种将人引入歧途的观点何以延续了数千年。为何那些意识形态上本来与我们对立的思想家也拥护这种观点?
答案与一些由来已久的普遍经济假设有关。马克思主义者、凯恩斯主义者、货币主义者、古典经济学家,甚至一部分供给学派学者都相信,经济是一个独立的实体、一个封闭的系统——而货币则是这一体系的测量仪器。
这一思想的核心是均衡。它假定当一切都按部就班地运转时,一个经济体就能达到理想的静止状态,实现价格稳定、供求平衡、充分就业(虽然人们对充分就业的定义存在着差异)。在古板的经济学世界中,实现均衡就能到达极乐世界。那里也许会爆发像战争、干旱、飓风、地震、偶发的金融危机等外部事件,或是会因诸如蒸汽机、铁路和因特网等创新带来的变革而被扰乱。不过,尘埃落定之后,经济一定会恢复“常态”。
古典经济学家认为,最有可能实现均衡的手段是实施低税收、政府谨慎支出、推行自由贸易和健全货币。 凯恩斯主义者觉得,自由市场天生就不稳定。他们坚称,平稳运转的均衡状态有赖于通过政府支出、税收、利率及政府监管等工具的运用进行调控。货币主义是凯恩斯主义的分支。它主张,政府若想实现经济平稳持续的增长,就只能依赖中央银行对货币供应量的控制。
与此同时,几乎人人都觉得市场波动是不利的。它不合时宜,应该减少,甚至是彻底根除。而且教科书一成不变地讲述着经济周期产生的原因及其应对之道。
这一世界观的根基是相信经济稳定必然存在。然而事实并非如此。套用杰出的技术专家乔治·基尔德的观点,没有人能准确预测出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会发生什么,例如我们日后收入几何,可能会身染何种疾病,是否会遭遇车祸等。因此,经济学家们究竟哪儿来的自信,认为自己能够预测经济走势?
他们根本无法预测。千百年来,经济学家们饱尝了对科学的嫉妒之苦。虽然这么说让我们很痛心,但伟大的天才艾萨克·牛顿(Isaac Newton)要为此承担部分责任。世人熟知牛顿,多因其在物理学上的杰出贡献,殊不知牛顿在经济学史上的作用也举足轻重。17 世纪末,牛顿与哲学家约翰·洛克(John Locke)一道,带头反对英镑贬值的提议。随后,时任英国皇家造币厂厂长的牛顿于1717 年规定,每3 英镑17 先令10.5 便士(3.89 英镑)可兑换1 盎司黄金。这一法定兑换率维持了200 多年。
在理解货币的问题上,牛顿贡献巨大。然而,他的科学天赋对广义经济学产生的有利影响却要小得多。1687 年,他出版了有史以来最为重要的一部著作《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Philosophiae Naturalis Principia Mathematica),从此改变了人们的世界观,开辟了科学的时代,并点燃了启蒙运动的火花。6 这部影响深远的学术巨著出版之后,人们开始将世界视为一台巨大的机器——一只纷繁复杂的宏大钟表,在不变法则的支配下运转不息。
牛顿之后,除神学外的几乎所有研究领域都试图披上科学这件显赫的外衣。当今的政治研究经常被贴上政治学的标签。而经济学之前则被称作是政治经济学,并尤为热衷于使用科学研究惯用的花哨言语。
重商主义这一意识形态兴起于16 世纪初,之后便如紧箍咒一般钳制了欧洲统治者200 余年。本书将探讨亚当·斯密(Adam Smith)及其追随者们是如何揭开重商主义所披的货币及经济伪装。斯密及其古典经济学同行们适时地发现了货币在经济中起作用的机制,以及贸易创造财富的过程。然而,亚当·斯密时代的人们,尤其是大卫?李嘉图(David Ricardo),无一能摆脱对科学的羡慕之心。
李嘉图是19 世纪早期斯密的信奉者。他提出的比较优势理论广为人知,解释了富裕国家与贫穷国家间是如何通过相互贸易来满足各自的需求。他同样证明了,通过买卖债券,没有黄金储备的国家一样能够实行金本位制。这一见解是美国建立新型、现代金本位制的基础。第六章将会讨论这一问题。
然而,李嘉图痴迷数字与数学,尤其在对结工资与利润问题上,至今仍对经济学造成了不可磨灭的影响。他曾一度设想,只有降低工人工资才能增加企业收益。后来,马克思不遗余力地讨论了这一话题;其实,在马克思主义崛起前,一些左翼分子就将自己认作是李嘉
图派社会主义者。
科学能赋予学究们权威且极具吸引力,这很容易理解。因此,经济学研究越来越看重对数学及方程式的应用,这种现象于1936 年约翰·梅纳德·凯恩斯(John Maynard Keynes)的代表作《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The General Theory of Employment, Interest, and Money)
问世时达到顶峰。
与古典经济学家一样,凯恩斯的经济观基于牛顿学说。他认为,经济是一个封闭系统,有可能达到均衡状态,实现供求平衡。不过,他在这个机制框架内做出了一个根本改变。
传统经济学家将产品与服务的生产视为实体经济,而货币及信用则是“符号经济”(symbol economy)——是记账的工具。
凯恩斯大胆地扭转了这种对应关系:货币与信用是经济发展的真正驱动力,而生产则独立于经济存在。在这一体系内,政府应该能够通过行政命令来控制货币及信贷的流动。较之于普通人、企业家或企业,政府在决定经济走向的过程中所起的作用要大得多。这与古典经济学的观点背道而驰。
一战与大萧条这两场灾祸,将凯恩斯的伪科学范式——有人称之为“新重商主义”——送上了新正统理论的宝座。一战之前,人们理所当然地认为政府必须谨慎约束自己对经济的应对之道,可战争的炮火将这些经济束缚炸得无影无踪。政府学会了通过征税、通胀及借贷(其规模之大在战前简直无法想象)来调动社会金融财富。随后,美国颁布的“斯姆特–霍利关税法案”引发了一场全球贸易战,造成的灾难性后果就是经济大萧条。它更是助长了市场若是不稳定便需对其加以干预这一观点。这两桩事件重塑了人们对政府及市场的传统看法,为凯恩斯主义提供了卫冕其正统地位的完美历史机遇。
在凯恩斯主义错误观念的指导下,政府在过去几十年中制定了无数糟糕政策,造成的损失无可估量,这也成为本书写作的动力。稍后会讨论的菲利普斯曲线就是这样一种玄妙的概念。它试图证明,制造通胀可以促进就业,而减轻通胀反而会提高失业率——两者间的关系实则并非如此。
但凡图表、听起来很有技术含量的行话、凯恩斯主义和货币主义惯用的公式等——以及随之而来的权威感——均有效制造了重重烟幕,使人们无法意识到,最后被证实为不正确的经济方案及预测实在数不胜数。
这一规律从未落空过。早在18 世纪晚期及19 世纪早期,牧师托马斯·罗伯特·马尔萨斯(Thomas Robert Malthus)就像一位优秀的科学家那样,收集了一大批可观的数据,试图论证农业究竟能养活多少人。他预言未来将会发生大规模的饥荒,结果完全是谬之千里。他的预言甚是可怖,人们不禁觉得经济学是一门“忧郁的科学”——这可真够滑稽的。
不幸的是,马尔萨斯和李嘉图都忽视了一个重要的变量:人类的创造力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扩大资源及推动经济发展中所起的作用。在对经济状况实施评估时,鲜有传统经济模式曾对其进行过思考。正是因为人类具有创新思维,才没有出现马尔萨斯预言的大规模饥荒。相反,现在的粮食储备比18 世纪时丰富了许多倍。粮食生产上的革新,加之冰箱等科技产品的出现,使更多食物得以交付到全球更多人的手中。现今,若非发生自然灾害或是处于极端独裁政权的统
治下,几乎不会再发生饥荒。
正是因为有了创新,预计在20 世纪70 年代爆发的能源短缺也未曾发生。与之相反,因为掌握了像水力压裂之类的新技术,美国有望成为现代能源大国。
然而,只有一小部分经济学者领会到了企业家的核心作用。他们同时领悟到,经济一直处于不断变化之中。这些学者中最为知名的是约瑟夫?熊彼特(Joseph Schumpeter),他认为均衡这种古典模型完全是荒谬之谈。熊彼特因在变化不息的经济中辨识出“创造性毁灭”(creative destruction)这一过程而举世闻名。他解释道,经济绝非一个封闭体系,而更像是一个动态鲜活的生态系统,数以亿计的人们参与到繁复复杂的大量活动与交易之中。变化与动荡是一种常态。企业家及其创新并非是一种外生性因素。他们处在经济的核心,是经济增长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幸好,经济学界内外的人士正逐渐意识到传统思维中的谬误。熊彼特有关创造性毁灭的想法在今天被认作是主流思想。人们日益意识到自己对货币的看法已误入歧途,并于最近开始密切关注回归金本位制的可能性。
经济计量新方式的出现也表明,人们正在努力摆脱传统的凯恩斯理论。长期以来,国内生产总值一直是最主要的统计数据。它假定美国经济构成中70% 来自居民消费,20% 来自政府支出,剩下部分则来自投资。 除国内生产总值外,美国商务部经济分析局在2014 年公布了一项名为总产出(gross output)的新统计数据。该数据测量的是产品生产与服务提供的中间步骤,为我们展示了更为全面的经济活动全景。居民消费的比重从70% 降至40%。投资的重要性急剧飙升;而政府支出则大幅下降。
经济学这门曾经忧郁的科学,正在努力摆脱受牛顿影响而出现的经济模型,不再把经济看成是一种机械本体,并开始强调企业家的创新精神在促进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2013 年,乔治·基尔德出版的《知识与力量》(Knowledge and Power)一书是一个重要突破。 基尔德认为,财富真正的源泉是思想,这似乎是个显而易见的结论。不断汲取的新知识——出于实践的真知——是经济增长的催化剂。为了验证创意的可行性,总结失败的教训和成功的经验,熊彼特观察到的企业家们不断尝试新事物,创造新产品或是建立整个新产业,最终推动了经济向前发展。
基尔德问:我们所处的时代与石器时代有何不同?答案就是:我们掌握了更多的知识。17 较之数千年前的穴居人,“现代人的生理欲望并未减退,坐拥的自然资源也未增多。我们的生活与一穷二白的石器时代间唯一的不同就在于知识的积累。”
西欧与日本从二战的浩劫中奇迹般地恢复过来,有力证实了基尔德的观点。尽管遭遇了巨大的人员伤亡及资源灭失,但因知识并未遭到破坏,国家经济就能够得以反弹。亏得美国外交手腕极富新意,能在黄金的基础上建立起一个完善的货币体系(多年后,该体系被无故摧毁),系统性地减少了贸易壁垒及军事开支,这些满目疮痍的国家才能在冰释前嫌后不到十年的时间内,超越了各自在战前的产出水平。
知识于财富的创造而言,极为重要。因此,经济繁荣的社会多是那些不会过度规避风险,能够宽容失败的社会。失败也能成为新知识的源泉。亨利?福特(Henry Ford)在成功创立其汽车帝国之前就经历过两次破产。
一旦人们能够领悟到思想才是所有财富的源泉,就能明白一切忧虑——可持续增长、自然资源耗尽、粮食生产跟不上人口增长,以及致命的缺水问题等——都是无根之水,无本之木。
基尔德还援引了以色列的例子:“自1948 年以色列建国以来,以色列人口增长为原来的十倍,耕地面积扩大为原来的三倍,农业产量是之前的十六倍,而且工业产量则是之间的五十倍。然而,令人惊讶的是,它的净用水量反而下降了10%。这项独一无二的成就靠的并不是道貌岸然的法律或是纷争不断的环境诉讼,而是信息与企业的结合。”
信息与贸易、企业的结合解释了经济学的一切——每个人都应理解到这一点。货币——健全、值得信赖的货币——是促成这一结合的关键协调工具。
《货币危机》一书清晰阐释了稳定的货币为何是自由、繁荣的社会所不可或缺的基础。同时它也表明,美联储的现行政策对美国经济前景造成的危害要大过政府赤字开支。该书意义非凡,值得一读。 ——约翰·阿里森,卡托研究所总裁兼首席执行官,《纽约时报》畅销书作者
《货币危机》是一本简单易懂、有益且适时的书,它将注意力对准美联储,因为其实施的货币政策还没有像今天这样饱受质疑。 ——《华尔街日报》
现今,鲜有像货币这般遭人误解的话题。史蒂夫·福布斯比多数国家领导人更懂货币。在这本反响巨大的书中,他与我们分享了自己的海量知识,并为我们提供了久经考验的明智建议,以防一下场金融危机的发生。
——美国CNBC财经频道
过去十年,世界动荡不休。一场金融恐慌袭击了美国,几乎摧毁了全球金融体系。接踵而来的则是近30 年来最严重的经济衰退。美国及欧洲各国连连遭遇偿付能力危机;冰岛发生金融崩盘;包括卢比和欧元在内的一连串货币受到冲击;津巴布韦和饱受内战之苦的叙利亚发生了恶性通货膨胀。
这场金融海啸引起的大衰退到2014 年已经过去。尽管形势或许得到了遏制,可人们的焦虑却仍旧挥之不去。美国乃至全球经济复苏乏力。民意调查显示,与过去的几十年相比,人们在政治立场上更加分化。从中东到拉丁美洲,示威游行和社会动荡扰得各国政府惊魂不定。货币危机在俄罗斯、巴西、印度、土耳其、印尼和南非等新兴国家引发了混乱。2014 年1 月,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大幅跳水,单日降幅逾2%,超过318 点。
有位观察家曾说,华尔街仿佛又回到了1929 年股灾之时。2 很多人心中惴惴不安,担心股市收益会迅速蒸发;一场新的全球金融危机一触即发;而美元的前景也日益堪忧。因此,人们一窝蜂地投资黄金;市场上涌现出像比特币以及现在遭禁的“自由美元”等替代货币;同时书店里预言经济末日即将到来的图书激增,宣称美元体系将彻底崩溃,货币战争会全面打响等。人们的恐慌可以从中窥见一斑。很多人都想知道:这些预言的可信度到底有多高?
全球的政客和时事评论员们对这起危机以及痼疾的起因有着各自的诠释:人性贪婪;冒险杀入危机四伏的货币市场;过度负债;不平等以及美国资本主义的自身缺陷等。可事实上,真正的罪魁祸首是那些愚昧无知的政策制定者们。他们沿袭了中世纪重商主义者的货币观念,无法理解也不愿去理解一个简单的道理:货币并不等同于财富。货币就像是一杆秤或是一把尺,不过是一种衡量财富的方式罢了。
恐怕没有人会觉得,经常改变英尺与英寸之间,或是小时与分钟之间的转换标准能带来什么益处。因为想想就知道这会造成何种混乱局面。也不会有人认为,美国50 个州都应该发行各自的货币,或是允许各州货币对他州的货币实行汇率浮动。可以想象,跨州贸易会因此变得困难重重。要是你不确定自己手持的威斯康星货币在佛罗里达价值几何的话,你的州际旅行也无法一帆风顺。大多数人都会觉得,完全没有必要把这个系统变得如此复杂混乱。然而,世界各国每天都在上演这一幕,因为在全球货币体系中,汇率是波动的。
金本位制终结带来的货币乱象
令人惊讶的是,当代的政府及官员们对货币的了解程度远不及一个世纪以前。这种普遍无知不仅造成了过去十年的灾难,而且也带来了20 世纪70 年代的大萧条和大通胀。40 多年前,金本位制因无知而终结,美元不再是世界货币的重要的“价值锚”,全球经济也遭遇了毁灭。
乔治?华盛顿(George Washington)总统上任以来,美元就一直与黄金挂钩。临近二战结束,全球经济与货币基础因战争和大萧条而遭到重创,同盟国在新罕布什尔州的布雷顿森林会晤,目标就是要构建一个新的国际货币体系。他们最终达成了一致,美元以每盎司35 美元的价位直接与黄金挂钩,而其他国家则将各自的货币与美元挂钩。
布雷顿森林体系从1944 年一直运行至1971 年。随后,出于本书即将讨论的一系列原因,理查德?尼克松(Richard Nixon)摒弃了这一体系。自此之后,美元与其他国家的货币价值就任凭美国联邦储备局(美联储)及其他中央银行的摆布。各国政府心血来潮的想法都能够在它们的政策中得到体现。
这种法定通货不断波动的体系,与其不断削弱的美元一道,造成了这40 余年间财富的缓慢灭失。自1971 年起,美元购买力的降幅就超过了80%。3 尤以近期为最:根据消费者物价指数(CPI),2000 年至今,美元的价值下跌了26%。
这对世界经济具有重大影响。美元是全球主导货币。大宗商品中的原油、铜以及小麦都是以美元标价。其他国家使用美元来进行大部分的外贸交易,或是在合同中指明使用美元结算。因此,美联储的政策决定对全球资本流动至关重要,并决定了其他国家的货币政策。
研究显示,自1971 年布雷顿森林金本位制结束以来,经济危机与经济低迷的发生变得更为频繁。 人们把市场衰败错误地认作是自由市场资本主义不可避免的特征——如果把它比作气候,那么就相当于是飓风或是季风。这些市场衰败的背后都藏着法定通货。
当美联储于2013 年宣布将开始“削减”庞大的量化宽松规模后,我们看到了不稳定的货币带来的破坏性影响。10 年期国债收益增长了近3%,两倍于量化宽松(QE)政策实行期1.6% 的低点。这些新出现的诱人利率致使全球资本回流美国,造成需求下降,债券跌价。同时,被称之为“脆弱五国”(印度尼西亚、南非、巴西、印度及土耳其)的新兴国家的货币在全球市场上大幅贬值。
这不过是法定通货浮动带来混乱的一个例子。不幸的是,类似例子不胜枚举。
应对策略日益增多,但实施效果一律糟糕
货币不稳定与全球经济起伏相互关联,这应该是显而易见的。不过政策制定者们却很少能注意到这一点。不论各国的政策与政党间有何差异,它们都未能理解货币的意义。巴拉克?奥巴马(Barack Obama)领导下的民主党政府采取了具有毁灭性的货币扩张政策。时任美联储主席的本?伯南克(Ben Bernanke)推行了这项政策,但事实上,伯南克的前任,艾伦?格林斯潘(Alan Greenspan)早在共和党执政时期就已经开始这项政策了。共和党人理查德?尼克松终结了金本位制,这一举措具有历史意义,是对由民主党人林登?约翰逊(Lyndon Johnson)所启动的弱势美元政策带来的影响的一种回应。
40 多年来,决策失误接连不断。每一个都使事情变得更糟。稍后我们会详述21 世纪初美联储的宽松货币政策是如何导致了始于2008 年的全球范围内的严重恐慌与经济衰退。而针对此的补救措施呢?则是量化宽松——史上最大的货币扩张。
量化宽松的失败不仅局限于其对经济的刺激作用。它造成了具有毁灭性的信贷分配不当,阻碍了经济复苏。也许更糟糕的是,它在其早期造成了商品价格疯涨,从而引起食品与燃油成本上涨,加剧了许多发展中国家的政治分歧与社会动荡。
货币本该带来的刺激作用完全没有在经济领域中体现出来。原因之一是一种扭曲的购债策略,也是量化宽松策略的一部分,被称为“扭转操作”(Operation Twist)。美联储通常通过从金融机构购入短期国债来扩大货币基础。而后,银行再向那些创造了主要就业机会的企业发放短期贷款。可是,扭转操作集中购买的是长期国债以及按揭证券。9 这就意味着贷款并没有发放给那些提供了工作岗位的企业,而是主要流入了大型公司以及政府自身。这是信贷分配的一种方式。
支持者坚持认为扭转操作能够降低长期利率,从而通过鼓励人们购置房产,进行商业投资来刺激经济。事实上,这种信贷分配方式是一种任人唯亲的做法,是法定通货造成的一种频繁后果。美联储引发的通胀让一些人获得了不当的意外之财,而另一些人则须在困境中挣扎。
因为人们普遍对货币存在误解,政策制定者及经济学家们基本上都未能察觉这点以及其他政策上的失败。实际上,有一些酝酿中的运动能够赋予美联储及其他国家央行更大的权力。
不稳定的货币:无色无味
不稳定的货币就像是一氧化碳:无色无味。几乎要到为时已晚时,大部分人才会意识到它造成的破坏。一项基本原则是当货币疲软时,人们会通过投资商品期货以及硬资产来保值。房产、食品以及燃油等物品的价格开始上涨,而我们对于这一切通常反应迟缓。
例如,鲜有人将2005 年前后的房地产泡沫与美联储的弱势美元联系到一起。他们只觉得贷款利率很低。很多人杀入房地产市场置业,房价似乎一直在看涨。当美联储最终提高利率之后,房地产市场崩盘。
弱势美元并不是唯一的导火索,不过如果美联储没有使贬值的美元充斥了次贷市场,这种泡沫就根本不会出现。10 然而至今,房地产市场的崩盘及随后发生的一系列事件被误解成是监管失效以及人类贪欲的结果。也有人将其归咎于经济住房保障政策以及政府创建的抵押贷款公司房地美与房利美。后两项因素的确在其中起到了一定作用。然而,早在20 世纪90 年代美国就已开始推进经济适用房,不过那时可没有形成这种购房热。为什么这一热潮出现在21 世纪而不是之前的十年呢?
答案就是20 世纪90 年代并没有实行宽松的货币政策。2001—2002 年经济衰退后,艾伦?格林斯潘为刺激经济而降低了利率,随后就出现了房地产泡沫。格林斯潘维持这种过低利率的时间着实有些过久了。
次贷泡沫的破灭推倒了始于美国金融业及欧洲银行的多米诺骨牌,引发了欧洲主权债务危机、希腊破产危机,以及冰岛和塞浦路斯的银行举步维艰等一系列连锁反应。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