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32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06085052丛书名: 无
代序:拉满生命之弓
文化背景与艺术——静态考察大众传播媒介:理论与批评
电影中的女权主义:一种立场,一种方法——对劳拉穆尔维文章的介绍
批评性理论在中国谢晋电影在中国电影史上的地位
十七年少数民族电影的文化视点和主题
娱乐片:文化转型和市场经济的必然产物
弑父行为之后——当代电影中的家庭:缺失与补偿
从第五代到第六代:90年代前期中国大陆电影的演变
世纪之末:社会的道德危机与第五代电影的寿终正寝
《战火中的青春》:叙事分析与历史图景解构
《鸳鸯楼》:人和城市的故事
孙周和他的电影们
什么是电影: 《找乐》和《民警故事》的电影形态
非叙事性的结构特点
《银饰》的得与失
历史再现与人民记忆:评《南京大屠杀》
静观默察写台湾:侯孝贤电影世界初识
好莱坞:说不尽的百年老树
锁闭与反叛:叙事中的神话—反神话:《飞越疯人院》分析
良知永远不褪色
加西亚马尔克斯的“世界”:评《百年孤独》
电影:雅努斯时代
第十一部
《疯狂的代价》笔谈
《心香》九人谈
记录一种真实
电影的明天
台北纪行
戴锦华
已过知命之年,归程即启。不时被记忆攫去。吉光片羽,破碎不成片段。却因此而格外鲜明。散去了热度,仍萦回着氤氲。
……奕明在97年后的月份离去,永远地留在他37岁的年龄上。逝者已远,悼亡,便成了未死者的重负。因了大丰和冠平,奕明的文集《拉满生命的弓》即将出版。一份曾在的证明。一份我曾分享其间的纪录。部分地、也属于我的回忆。遵大丰嘱,为文集写些什么,便再度捡拾其种种记忆——为了忆起,为了遗忘。如弗洛伊德所言,悼亡,旨在遗忘。惟有遗忘,生者方能卸下重负,继续前行。生命,原本是一份幸存。
文集收录了奕明任教、从影后的(可以辑录到的)大部分文章。一册书卷,便是他生命的凝聚或残骸了。20世纪80年代的后期和90年代的前半。十余载光影流年。无需引入更大的时间参数,仅对于一个人说来,回眸时刻,十年,也是如此的急促短暂。然而,对于奕明,更是对于中国说来,这是天旋地转、天地翻覆的十年,在狂欢与悲情、媚俗与赤诚中,历史一折为二。在这短短的十余年间,历史塌陷,其碎片纷纷扬扬,落入了忘怀洞的深处;这十余年,后终结时代,搭乘星际快轨,极速奔往未知。十余年,跨越了两个彼此相衔而相悖的时代。于奕明,这是他疾行而辗转、奋力而痴迷的十年;是他的启程、返归、再出发,是他的知与行、欲与梦、爱与怕、思与写。
大异于“小时代”的幸运儿,我的同代人,以自己的肉身遭遇着、碰撞着历史的大时刻。不是每次都能在转角处遇到爱,倒是经常在历史的陡然转身、迎面扑来之际,撞得血肉模糊。在一个“无限忠于”、“阳光灿烂”、鲜花旗海、激情澎湃是规定常态的年月里长大,我们的通病,是“耻于做真诚状的自我告白”;我们戏谑的轻蔑,是种种“小布”行径。不知这样说是否仍流于矫情——自知无力创造历史,亦不甘为历史的人质,但那个时代确乎渗入了同代人生命的肌理。我们的个人生命为那个时代浸润、托举,也为之撕裂或腰斩。因此,文集中收录的文字,也可视为奕明生命的冗余。纸张和文字,不足以承载或显影他那曾行经这个世界、穿行那个时代的生命的鲜活和热度。
……
1985年,那个历史文化反思运动沸腾乱炖了上下五千年、一场井喷令第五代集体登场的年头。奕明和大丰两位新科硕士/也是新时期中国的批硕士抵达电影学院文学系。三年来,作为系里的文革后大学本科生、人曰“组织部新来的年轻人”(——在那时节,这一说法里饱含着亲昵,也隐隐透露着危险),他们的到来令我心情大畅。同是77、78级入学,同样成长于文革岁月,同样经过不同路径、在不同程度上经历过社会“大熔炉”的“冶炼”,同样怀抱着羞于示人的梦想:对自己、对社会、对世界。一旦相识,一拍即合,一见如故,臭味相投,相见恨晚。大丰是学院子弟,且业已娶妻成家,故而只能日出而作、日入而息——跟随着班车的节奏与我等聚散离合;奕明便当然住在了校内,和我及我三年来交接的学院各路青年好友朝夕“厮混”。彼时,电影学院仍栖身在朱辛庄——文革时代的“五七艺术大学”/北京农大校内,秋夕冬夜,是黑暗中的无尽漫长,我等便在勤耕苦读之余,聚首斗室间“暴侃”——指天说地、臧否人物、谈玄论道,犬儒自嘲且豪情万丈。
奕明文艺学出身,德国古典哲学的底色,更见长于康德;此时亦裹挟在文坛“新三论”(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的潮流之中。说来有趣,新时期伊始,“科学”迅速成了硕大而空泛的社会神话。在重回五四的历史/现实想象中,科学不仅是民主的代名词,而且几乎貌似救赎的所在,“知识分子”也一度藉此而成了即位的新神——但颇为反讽的是,此时占据着知识分子的能指与想象之位的却大都是人文学者或文学、艺术家。开社会文化风气之先的文学创作、尤其是文学批判,便奇异地为科学词汇与类科学范式所引领。我自己经国家分配来了电影学院,盲打误撞地入籍“电影国”,也因此见逐于摸过边的文学批评,无缘介入“新三论”、青年批评家们的黄金时代,倒歪打正着地在电影理论里撞上了结构主义符号学。当然,科学哲学仍对我扮演了引领和涉渡的角色。和奕明初的斗室夜谈,是科学哲学vs.新三论、结构主义vs.本体论的“辩论练习”。奕明聪颖机智、悟性极高,我三年间苦思苦读的结果,转眼被奕明概括得清晰明了,并欣然“笑纳”。彼此间达成共识的速度几如光速。“辩论演习”成了智力游戏,唇枪舌剑且乐不可支、乐此不疲。有时是为了享有纯粹的智性的乐趣,有时则是人前不无炫耀性的双簧。彼时彼地,我正年轻气盛,为了伶牙俐齿、热衷辩论,不知多少次地失去了与男性伙伴结为挚友的契机;懵懂不知间也不知结了多少梁子。奕明则不然,激辩、倾谈之下,顿成莫逆。我们无所不谈:小说、电影、书、诸般人物,所见所闻;自然,有童年往事、成长的烦恼……。其间,戏谑调侃,多于正襟危坐;自嘲刻薄,多过说理论道。当然,青春的通病:口无遮拦、目中无人,“粪土当年万户侯”。兴致勃勃之时,奕明间或一展他过目成诵的本事:童年时代的读物(《二十响驳壳枪》?还是《水晶洞》?),他逐字援引细节文字,或祭起他的冷面幽默,令人捧腹、击节。事实上,很久以后,我才悟到:与拥有相类的知识结构、感知结构、具有智性挑战与回应的人相知倾谈,是可遇不可求的福分;但在昔时,我并未自觉到自己与奕明的日常分享,是这样一份奢侈。
未及,学院告别了文革“遗址”,自朱辛庄转至黄亭子,终于“进了城”。那时节,恰值我父母任职海外,我的居所便成了奕明口中的“801-802酒吧”。他曾调侃道:往来者三教九流。有各路亲朋、革命党徒、贩夫走卒、气功大师……;朋友因此并未失却相聚相谈的时光。而大丰得了加盟的便利,更与影协和电影资料馆的青年朋友们“打通了各庄的地道”。奕明自然是其中的“酒吧常客”。那时节,我们青春年少,意气风发,深爱电影,怀大志而羞明言。那时节,是全球电影研究的黄金时代:自欧美的学运狂浪、街垒对峙重回校园的一代人创建的大学电影(学)系,正进入繁花硕果的年月。次,理论倒流:不仅文学研究反身在电影理论中汲取着营养,电影理论的演进甚或吸引了人文、社会各学科追随的目光。我们躬逢其盛,不仅每日兴奋地迎接着、吐纳着或涓涓渗入、或破堤而出的新思潮、新理论,艰难地、难说自觉地推进着自己思想与学术的语言学转型。我们热切地向往介入到八十年代那热烈、繁华、喧嚣的文化大舞台上去,但不是要介入以为第四代、尤其是第五代导演们改写了的电影创作,因为我们正构(/狂)想在学院中建立电影学专业,因此去热衷于定义和区隔自己的工作位置与工作意义,热衷论证电影理论、电影批评自身作为表意实践的原创性与自足。当我们开始出席各类新片讨论会(类似今日点映场,但形态、目的大相径庭),获得一些今日看来寒酸无比的影片宣传品时,奕明便调侃,务必于夜晚将其置于自行车后座之上,打一束追光,以便在世人面前“化妆成青年电影批评家”。这个笑话每每令我们笑到人仰马翻,外人看来只是莫名其妙。一度,“化妆成青年电影批评家”成了我们对自己学术工作的代名词。然而,在玩笑、调侃、游戏的表象下是我们的执着、严肃、乃至急迫、焦虑。这或许就是我的同代人曾共有的特质与限定:拒绝矫情到了矫情的程度,不齿于“小布”恰好暴露了我们的小资产阶级属性。但我们毕竟有所承当,保持了行动力——在我们不齿的名单中,“罗亭”(语言的巨人,行动的矮子)排名甚前。在追忆中,自己的八十年代,带着某种节日的意味,或者用米兰昆德拉的反讽:犹如一场节节胜利的“伟大的进军”。那时,我们都担任着极沉重的、多样的教学任务,同时是渐次密集的新片讨论会、学术研讨会——尽管多数时候,我们这些“后生小子”只是叨陪末座;我也开始加盟学院的演讲团队往来全国各制片厂、大学、培训班、讲习班——“走穴”的萌芽吧,实则学院的指派——有报酬,极微薄。但我们仍有各种自组的讨论会、读书组,一度也沸沸扬扬地要发理论五代宣言,建符号学小组,故作潇洒、实则勤奋地尝试操练结构主义与后结构主义理论。到了1989年,我们终于在曰“中国电影文化中心”的注册机构下,集结起相当可观的阵容时,那个时代已即将落幕。我们未成形状的努力,也一度引起人们的关注,越来越多的其他领域的青年学子乐于加盟我们的工作。今日各类学术江湖的大佬们仍热衷回忆那段奇特的“触电”的时日。私下里,我们的确洋洋自得、乃至得意忘形的是,当文坛当红的关键词还是“主体/subject”、向往“自由意志”之时,我们已满嘴“臣服/to sbject”、镜像、意识形态批判了。尽管奕明、大丰和我开始被人们称为“学院三驾马车”,但奕明始终是我们之中能将理论表达得为清晰、完整而生动的一个。一旦付诸于写作,奕明则长于将理论融合于他独有的艺术感觉之中,文字间可以辨识出他的悟性、机智与他在日常里绝不暴露的细腻与敏感。彼时彼地,我们已耻于使用“同志”这个满印着时代刻痕、政治色彩的字眼,但我们三人组的确是“同志”——志同道合、意趣相投、极为默契。奕明与我知无不言,可谓肝胆相照;我与他情同手足,毫无保留。我知晓他的每个小欣喜、细忧愁,他会即刻告知遭遇到的任一种撩拨、陷入的各样式欣喜、愤怒或迷惘,包括种种情事。大家一起笑了,骂了,点评了,我会烧锅肉作为慰问或奖励。那个时代、也是那种年龄才有的一份真情。一句“咱老姐”,是他对我戏谑称谓,是对他人对我俩关系测度的澄清,也是一份默契亲情。
正是在我们的讨论之间,在沈嵩生院长无保留的支持之下,我们决定将狂想付诸实践,1986年,在极度的忙碌、奔走、热烈的争论与数量浩繁的阅读、翻译、资料整理、课程构想、教材设置……之后,我们分头倾全力投入了全新的电影史论专业的本科招生。我们坚持前往每个考区,每个考点,一个个的面试、遴选未来的学生,我们对这个“躁动于母腹中”的“胎儿”,可谓殚心竭力。此时,我甚至全然无感于自己的健康正全面崩溃。对我连续不断的咳声,奕明的玩笑出自鲁迅:“小栓子,还是咳?还是肚饿?”我则据自己急剧消瘦而食量惊人的事实报之以老舍的“台词”:“‘肚肚,你又饿了?’兄弟,捎俩馒头来!”肺结核,是我们之间的常规玩笑,直到有一天,惊恐地获知那是已发生在我身上很久很久了的事实。原来,这不只是历史,不只是小说上、字面间的疾病……奕明送我前往病院(尽管日后他会戏称为:目送我“锒铛入院(Yu)”,并假意哼唱起《戴手铐的旅客》的插曲),他也是探视多的友人之一。那是1987年的夏末。我们的个电影理论班即将入学,我们狂想中的电影学就要揭幕。在陡临的死亡威胁面前,这一切对我突然变得如此的遥远,奕明和大丰合力承担起我原本承诺了的新专业的教学与管理……
病后近乎懒散的日子里,是朋友们间更亲密的时日。我遭遇坎坷,情绪低落,陷入沮丧之时,奕明会因信上一句:“少年不再,何言壮志?”提前结束探亲赶回北京探问;奕明大婚,我出让学校“分配”给我的一间筒子楼宿舍,为他张罗电器“指标”。我们面临诸多现实纠葛、人际困惑,常常是大丰以长兄的身份代为宽解,并一言定局。彼时彼地,我会允许自己通常因惧怕失望而回避的念想萦回心头:这就是一生的朋友了吧。老来择邻而居,品茶倾谈,笑骂间一起走向终了……。绝不会想到有一日会成陌路……
当我于彼时遥远的结核病院中悄然地治疗并奇迹般开始恢复之时,中国正经历着加速度的激变。度商业化大潮涌起,轰然间打湿了人们的脚踝。“欲念浮动”——罗布格里耶这部影片的片名是彼时我们喜用的比喻。我们观察,我们分享,我们调侃,笑而拒绝;我们寻找新的理论资源,重新定义自己的位置。《雅努斯时代》便是那个时期一个细小的印痕吧。我们先热烈地讨论,无保留地贡献各自的观察和观点,再角色扮演,分配每个角色的“台词”。犹记得“雅努斯”——罗马双面神作为时代的命名,出自奕明,出自他的西方古典修养。那时我们尚未“结识”本雅明,尚未获知他对此更贴切、更精彩的叙述。在追忆的视野中,莫名地,总觉得奕明的生命和本雅明的陈述间有某种连接和共同频段。还记得,1988年,《电影艺术》编辑部在卧佛寺召开“中国新电影”研讨会,盛况空前,海内海外、圈内圈外,纵谈阔论、唇枪舌剑;《红高粱》、《孩子王》之后。“第五代”终结。城市电影。……我接手了理论87班的教学和管理,立意不守电影学院的游戏惯例,自立“国中国”。和奕明总是默契配合。
再后来,八十年代终结的剧目:“知识对决权力”。我们未能将自己的犬儒姿态“坚持”到后。九十年代的开启,重而静。突然到来的沉寂里,我们送出了电影史论专业的个毕业班,以无数的表格、手续、和“用人单位”的无数面谈,目送我们私下里称呼的“亲儿子/女儿”在一个水土不甚相宜的年月入行。新一级学生入学,奕明接替我,做了班主任和主讲教员。我们深知,一个新时代将临,细听时,似可听到天边外新时代走来的隆隆之声。我们在一份陡临的急迫感中写作。奕明的《心香》解读、我们在《当代电影》上一组的“再解读”,我自己“斜塔”与“断桥”,都写作于这一时期。然而,我们对正在走来的新时代的诸般想象,都与将海啸般扑来的现实没半点相像。在这大时代的转角处,我自己的个人生命悄然转身。大约未曾预期的是,我们曾共有的情感与社会共识在转变袭来之际轰然瓦解。曾经在撕裂般的剧痛中意识到,我与奕明极为相像,我们都极度敏感、有些悟性,做事、做人有失宽厚大度,通常决绝,,有时甚至偏执。我们还年轻时,并不耻于直视自己内里的脆弱——因此深爱塞林格的《麦田的守望者》。在看似坚硬、不轨的外壳下,那份脆弱和柔软,反倒是我们免遭坠落的“依凭”。我们,或者说我,都多少忽略了彼此间的不似:性别的差异,准确的说,是社会对不同性别的心理形塑与索求;面对冲击和魅惑时的反应模式:于我,是在冲击面前更深地蜷缩进自己的壳里,执拗地守着自己的选择;于奕明,则是打开,迎上,或弄潮、也许是遭裹挟而去。那时,奕明家族遗传的戊肝发作,但这也没有能改变他回应大转折时代的方式。而我对奕明骤变的反应,终令我们无言反目。彼时大丰在美,一切终于难以回转。及至1993年,我艰难地决定辞别学院时,万般不舍中,彼此间竟未置一词。
道路自此岔开。时有关于奕明的消息传来:他参与编剧的电影上映,他创作的剧本搁浅,他再度入院,离异,再婚。他出入于各类创作会、策划会……,他在香港或台湾国际会议上的发言……竟再未偶遇或相逢,再无只言片语的交流……
记得那个灰色的清晨,我正后清点行装,准备启程前往台湾的学术旅行,电话铃响,冠平告知了奕明已入弥留的消息。尽管在大时代的拐角处、在个人生命转身之际,我和奕明已渐行渐远、几如路人,冠平累且痛的声音仍如炸雷。他不能……在这个年龄……我僵直地抓紧电话,蓦然奕明戏谑的声音不合时宜的切入:“急啥?四十岁是一个学者成熟的年龄。有日子呢。”他不再会拥有他的四十岁,他要去了……。仍是拉起箱子,到机场去,等待我的,是绵延的日子,异地他乡的偶遇,在学院开启的思想与学术之旅……。我没有送他。……
在此书的目录中,读到大丰后记的标题:一个人和一个时代。准确、唤起我某种痛感。奕明无疑是时代之子,他与自己的时代同进退,他以文字书写自己的时代;他也是所谓的“时代儿”,他分析时代的症候,也携带时代的症候,甚至终以生命偿付了时代。也是冠平告知,奕明后请妈妈带他回家。不知他是否已安睡于四平的黑山白水之间?这本迟来的文集,也是一座坟吧。不仅是生者的心香,也是弥足珍贵的文献,记述了一个人和一个时代。
2014年11月4日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