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20147972
导论
第一节 研究问题
第二节 研究方法
第三节 研究内容
第1章 国际价值理论研究述评
第一节 国际价值的研究脉络
第二节 国际价值的研究焦点
主要结论
第2章 国际价值实体的决定
第一节 价值规律的“变”与“不变”
第二节 价值实体的基本性质
第三节 价值实体存在的基本条件
主要结论
第3章 国际价值量的决定:第一含义世界必要劳动时间
第一节 国际价值量的计量方法
第二节 国际价值量计量的数例分析
主要结论
第4章 国际价值量的变化:第一含义世界必要劳动时间
第一节 “成正比”与“成反比”
第二节 单位商品国际价值函数的定义式
第三节 单位商品短期国际价值函数及其变化规律
第四节 单位商品长期国际价值函数及其变化规律
主要结论
第5章 等价交换的国际价值量形成机理与世界劳动总量的分配
第一节 两种含义的世界必要劳动时间
第二节 物物交换的国贸经济
第三节 金属货币流通的国际贸易经济
第四节 纸币流通的国际贸易经济
第五节 单位国际价值量的一般表达式
主要结论
第6章 非等价交换的国际价值量形成机理与世界劳动总量的分配
第一节 世界必要劳动时间与社会生产两部类分析法
第二节 世界生产决定的国际价值量
第三节 世界简单再生产决定的国际价值量
第四节 世界扩大再生产决定的国际价值量
第五节 世界劳动总量的分配
主要结论
第7章 国际价格、世界劳动与国际价值
第一节 国际价值量的函数表达式
第二节 国际价值量的函数变化
主要结论
第8章 单一生产、联合生产与国际价值
第一节 单一生产
第二节 联合生产
主要结论
第9章 当代国际价值量的新变化
第一节 当代国际价值量新变化的研究进展
第二节 当代国际价值量新变化的特征
第三节 当代国际价值量新变化的成因
主要结论
第10章 国际不平等交换的博弈原理
第一节 国际不平等交换的理论溯源
第二节 马克思的不平等交换思想
第三节 国际不平等交换的动态博弈模型
主要结论
第11章 国际货币、国际价值与汇率机制
第一节 金属货币汇率的决定
第二节 纸币汇率的决定
第三节 汇率决定的一般形式及变化性质
主要结论
第12章 中国对外经济的发展路径
第一节 中国对外经济发展的行业视阈
第二节 “支柱”行业的互赢共利路径
第三节 “主导”行业的国家竞争优势路径
第四节 汇率改革的稳健路径
主要结论
附录1:出口商品类型的HS编码(章)划分
附录2:主要符号
后记
序
宋树理博士所著的《马克思主义国际价值理论》一书通过对国际价值形成机理的研究,尝试论证世界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国际价值量的基本原理,并用来解释若干现实具体问题。首先,研究国际价值实体的世界劳动本质及其存在的决定条件,说明国际价值实体从本质上反映了抽象人类劳动的基本社会属性。再次,推导世界劳动量在社会必要条件下决定的局部均衡国际价值量表达式,即第一含义世界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国际价值量表达式;进一步推导世界劳动量在社会必要且必需条件下决定的一般均衡国际价值量表达式,即两种含义的世界必要劳动时间共同决定的国际价值量表达式。再次,按照世界劳动总量按比例分配的逻辑,利用一般均衡国际价值量表达式说明两种含义的世界必要劳动时间和世界市场在国际价值量决定及变化中的不同作用。最后,用国际价值的基本原理解释当代资本主义经济条件下的国际价值量变化特征、国际不平等交换的机理和效应、汇率的决定和变化,以及提出中国发展对外经济关系若干建言。我认为这本书的研究逻辑非常严谨,论证非常严密,充分阐释了国际价值的决定和变化问题,进一步推动了国际价值理论的应用创新。
《马克思主义国际价值理论》一书在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在用数理方法论证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理论和应用方面有了进一步的创新,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按照价值逻辑论证了国际价值实体的客观存在性。以往学界关于世界劳动决定的国际价值实体存在比较大的争议,主要形成虚构论、先验论和拥护论等三种基本论点。但是,都没有对国际价值实体和价值实体的基本社会属性及其存在的决定条件展开深入的比较研究。本书按照价值逻辑论证了国际价值实体的社会属性及其存在的决定条件,并说明国际价值实体本质上取决于世界劳动。二是数理分析了国际价值量的决定表达式及其变化性质。以往学界关于国际价值量决定的讨论主要偏重用平均方法计量第一含义世界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国际价值量,以定性方法为主分析国……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