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大32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305079900丛书名: 润心书系
南宫不凡编著的《少年朱元璋》在史料记载和民间传说的基础上,运用中国古典小说形式,向读者展示明太祖朱元璋少年时代的风云变幻和个人奋斗历程。
南宫不凡编著的《少年朱元璋》在史料记载和民间传说的基础上,运用中国古典小说形式,向读者展示明太祖朱元璋少年时代的风云变幻和个人奋斗历程。
在《少年朱元璋》中,我们将展现元朝末年穷苦百姓的生活状况,让您从中看到一位贫家少年苦苦成长的点点滴滴,在一个个生动逼真、充满神奇色彩的故事中,您也许会体会到朱元璋从赤贫走向成功的一些原因,并且激励您奋发不息、刻苦求进。
总序
序
导读
第一章 一碗鱼汤 贫寒农家诞天子
第一节 一碗鱼汤的故事
第二节 诞生的传说
第三节 小小重八
第二章 牧鹅放牛 聪颖顽童显神威
第一节 牧鹅惹祸
第二节 鸟蛋风波
第三节 杀狗放牛
第三章 结朋交友 人穷亦有鸿鹄志
第一节 当皇帝的游戏
第二节 杀牛悬尾
第三节 人小志大
第四章 幸读诗书 活学巧用才智高
第一节 幸入私塾
第二节 活学巧用
第三节 被迫辍学
第五章 火烧元兵 小小少年威名扬
第一节 首次离家
第二节 勇斗官兵
第三节 躲避追杀
第六章 挑担买卖 侠义救人惹祸根
第一节 卖豆腐的少年
第二节 天子山的豆腐
第三节 高梁叶子救人
第七章 再度为奴 心怀不平求生路
第一节 再度为奴
第二节 不忘读书
第三节 求医之路
第八章 天降大祸 家破人亡苦度日
第一节 灾难逼近
第二节 天灾人祸
第三节 家破人亡
第九章 借地葬亲 风雨相助哭淋淋
第一节 借地葬亲
第二节 天葬
第三节 各奔东西
第十章 走投无路 于觉寺出家为僧
第一节 剃度出家
第二节 行童岁月
第三节 抒发心志
第十一章 再临困境 小僧人出外游方
第一节 再临困境
第二节 游走四方
第三节 逆境探索
第十二章 天下大乱 刘基寻访识英主
第一节 刘基访天下
第二节 慧眼识英雄
第三节 世人盼明王
第十三章 好友相邀 弃佛投军勇入伍
第一节 汤和来信
第二节 从军行伍
第三节 渐得重视
第十四章 高筑广积 大智大勇建帝业
第一节 南下定远
第二节 智勇双全建基业
第三节 驱除胡虏恢复中华
明太祖大事年表
关于作者
第二节 鸟蛋风波
烤吃鸟蛋
朱重八到刘德家诉说冤情,如同绵羊遇见饿狼,有理说不清。他被阻挡在门外,让人连骂带打赶回家中。不久,刘德家传出一则消息,说穷小子朱重八兄弟不好好放鹅,竟敢偷吃东家的鹅,还拿着几根鹅毛去骗东家,真是太不像话了!
丢鹅之事给朱家蒙上了一层阴影,他们又恢复了往日战战兢兢的生活。朱五四夫妇到刘德家赔礼道歉,乞求他再委派点工作给朱重七兄弟做,并保证不再出错。
刘德惯于做精细的打算。他想,这两个小子给我放了半年鹅,虽说丢了一只,可是我也没给他们工钱,两相比较,还是我占便宜了。哼,既然穷小子还想工作,就让他们捡拾柴草吧!反正这个工作不怕出错,还不用付工钱。这个工作就是到村后小山林中捡柴,按照规定量交给刘德家,完成这个工作量以后,孩子们捡拾的柴草可以带回自己家,供家里烧火做饭用。
受到屈辱的重八,不愿继续为刘德家工作,他伸着脖子说:“他们冤枉人,我才不替他工作呢!”
朱五四阴沉着脸,重重地咳嗽几声,训斥重八说:“不工作,你吃什么?”
陈二娘心疼儿子,擦着眼泪说:“重八,你好好做,像你这么大的孩子都要学着工作,长大了才能养家糊口。看你大哥,他多能干,现在都有人给他提亲了。唉,人不工作怎么吃饭。好孩子,母亲知道你机灵,但是机灵不管用,在田里讨生活要出力能干才行。”
经过全家人训斥劝说,重八接受了捡柴的工作。从此以后,他每天吃完早餐就跟着三哥提着篮子去后山捡柴。转眼已是深秋时节,叶落草黄,小山坡上到处都是枯黄的树叶干枝,捡拾柴草倒也不难。不过,重八喜欢玩,强烈的好奇心使他不能安心捡柴,而是不停地爬树,折槐弄榆,很快就从这里找到了另一番乐趣,与沉闷苦干的三哥形成鲜明的对比。这天,重八爬上一棵高大的榆树,冲着下面的三哥喊:“三哥,这里有窝鸟蛋。”
朱重七闷头捡柴,胆怯地说:“重八,这是刘德家的山林,你别捣乱,又惹出是非。”
小重八满脸笑容地将鸟蛋放进怀里,不一会儿就跳到地面上,拍拍手说:“树是他的,鸟又不是他的,你怕什么!”
望着一脸淘气的重八,朱重七无奈地说:“你越来越调皮了,小心父亲打你。”说着,把篮子扔给他,让他赶紧捡柴工作。
朱重八不接篮子,反而掏出鸟蛋仔细揣摩观看,过了一会儿嘟囔着说:“三哥,你饿了吗?我肚子饿了,我们吃了鸟蛋再工作吧!”
朱重七早就饿了,不过他老实胆小,四下望望才低声说:“重八,我们到那边背风地去。”兄弟二人经不起鸟蛋的诱惑,背着篮子匆匆跑到山背风处。重七掏出火石,打了半天才打出一点火苗,赶紧放到干草上。火光闪耀,柴草点着了。重八手忙脚乱地把鸟蛋放到燃烧的柴草上。在劈里啪啦的燃烧声中,鸟蛋烧熟的香味很快飘散开,惹得重八二人口水直流。
小小的鸟蛋带给重八兄弟无尽的享受,他们擦着嘴唇上的黑灰,满足地站起身来,猛然被身后的一人吓了一跳。那是一个小孩,瘦弱矮小,看起来比重八年龄还小。他背了个和自己差不多高的大篮子,满脸馋相地看着重八兄弟。
重八手里还握着最后一个鸟蛋,他伸手递给眼前小孩说:“你吃吧!”
小孩怯怯地接过鸟蛋,迟疑了一下很快就把鸟蛋吞食了。朱重七不满地说:“你不是说拿回家给母亲吃吗,怎么给他吃了?”
重八拍拍乌黑的小手,看着眼前可怜的小孩,没说什么。那个小孩却很懂事,吃完鸟蛋后紧跟在重八身后,似乎寻找到了保护神一样。重八也不嫌弃他,拉着他说:“走,捡柴去。”
三个单薄的身影在林间穿梭奔波,日落西山时,他们才回到家中。这群贫穷人家的孩子多么像流浪在山间的小动物,饥渴无人疼惜,为了填饱肚子不得不想尽办法,掏鸟蛋,摘野果,只要是裹腹之物都可以入嘴充饥。
很快,重八就知道了那个小孩的名字。他叫徐达,家里本有几亩田地,由于父母多病,变卖田产,竟也成了无业之主。小徐达比重八还小一岁,却不得不背上篮子为刘德家工作谋生,加入到捡柴的队伍中。
就在重八满心喜悦地捡拾柴草,自由自在地在山林间穿梭时,又一件让他深感不满的事情发生了。
P32-35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