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47252451
来自蒙古草原、依靠骑兵起家的元朝虽然在十四世纪中后期衰落了,但骑兵并未过时,仍旧在元亡明兴的战争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新兴的明朝用武力统一了中原,在此后长达半个世纪的时间里,多次派兵主动出击,深入蒙古草原内部,对逃回塞外的元朝残余势力采取咄咄逼人的战略攻势,鲜有败绩。然而,自明朝的第四位皇帝明仁宗继位之后,转攻为守,蒙古诸部卷土重来,纷纷南下与明军对峙。到第六位皇帝明英宗在位时,由于治军无方,致使北征的数十万人马在土木堡的决战中一败涂地。名臣于谦临危受命,赢得了北京保卫战的胜利,可惜因内部斗争*终人亡政息。此后百余年间,明蒙双方两相对峙,时战时和。“鹬蚌相争,渔翁得利”,女真族领袖努尔哈赤趁此时机在东北不断发展壮大,明朝与蒙古的战争就这样逐渐退居次要位置,新的一次改朝换代即将到来。
楔子 从精英到渣滓——元朝正规军的前世今生
章 群雄并起与军阀混战
第二章 英雄莫问出处,王师整装待发
第三章 杀出一条通往大都之路
第四章 大都的崩溃
第五章 迟来的大决战
第六章 东线与西线
第七章 三路北征之谜
第八章 大进军
第九章 新的对手
第十章 王者之师
第十一章 土木之变的前因后果
第十二章 决战之后
参考书目
明朝与蒙古贵族统治阶级的战争,是一场长达二百多年的战争,各种大小规模的战事层出不穷、难以统计。然而,双方主力真正进行过的决战只有九次,分别是洪武年间的太原之战、沈儿峪之战、岭北之战、捕鱼儿海之战,永乐年间的克鲁伦河之战、兀儿古纳河之战、忽兰忽失温之战,正统年间的土木之战与北京保卫战。几乎每一场决战之后,失败的一方都会总结经验教训对军队进行改革,及时更新武器装备,并对步、骑等兵种作出合理的调整,以期待在下一次决战中克敌制胜。就这样,长枪兵、神机营、团营等新型部队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应运而生。如果有谁因循守旧、拒绝改革,就不能百分之一百地保证击败敌人,弄不好还会吃败仗。而传统文人津津乐道的谋略等一些不可捉摸的因素在很多时候只起到辅助作用。只有从这个角度来把握元明战争史的脉络,才会察觉血腥的战争竟然能够促进军队的进步,尽管这种进步是曲折的,但并非停滞不前。
笔者长期研究明代蒙古史,对浩如烟海的文献资料作了详尽完备的搜集,多年来反复修改、数易其稿,以求写成一部“信史”。书中没有将史料简单地堆砌在一起,而是力图删繁就简,以通俗易懂的语言叙述敌对双方统帅部的决策与两军进行决战的具体过程,并从中总结出战争的发展规律,力图揭开输赢的秘密。全书十七万字左右,配图六十多幅,其中笔者亲自绘制了二十幅军事形势图,以达到一目了然的效果。
王保保计划出奇兵,走间道,采取“避实击虚”的战法,绕过徐达、常遇春等人在河北地区的主力,直接攻击北平,以图尽快恢复这个旧日的元都,同时还想通过这次出兵达到“围魏救赵”的目的,迫使徐达回援北平,以缓解山西地区的军事压力。据《庚申外史》记载,王保保当时的兵力号称“数十万”,分散驻扎于山西各地,他从中抽调精干部队取道雁门关、居庸关向北平猛扑过来。可惜,他的行动没有得到塞外北元正规军的及时配合,因而这次精心策划的反击成了一次极富冒险精神的单独行动。
而明朝北伐军主力自离开北平以来,在河北地区连战皆捷,正准备于同年十一月开进山西,在这个时候,身在前线的徐达通过出色的情报工作发觉敌情起了新的变化,他面前有两条路可走:一是回师救援北平;二是置北平于不顾,继续进攻山西。明军到底何去何从?这成了军事会议上的热门话题。其实徐达早已拿定了主意,他在会议上对诸将分析道:“王保保率师远出,太原必虚。而留守北平的孙兴祖总领六卫之师,足以镇御。我等应趁王保保不备,潜师直抵太原,倾其巢穴,使其‘进不得战,退无所依’,这是兵法所谓的‘批吭捣虚’。等到王保保回师救援太原,则已为我所牵制,处于进退失据的境地,势必束手就擒。”显然,徐达不会被敌人牵着鼻子走,他坚决拒绝回师北平,依旧按照原定计划继续向山西进军,针锋相对地围攻王保保的大后方太原,迫其撤回进攻北平的部队。这一招可算是“围魏救赵”的翻版,可见徐达对付王保保,讲究“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兵贵神速!徐达为了以快的速度赶到太原城下,果断地将部队一分为二,让骑兵尽快出发,步兵随后跟上。一声令下,薛显、傅友德率领三千铁骑为前锋,火速突击山西,攻打平定州。徐达率领骑兵主力紧跟其后,走捷径经太行山麓的井陉也进入了山西,他取道平定州,经新兴店、寿阳县,进至黄次站,还在那里俘获太原派来的十五名元军侦察骑兵,前后仅用数天时间就抵达了太原的门户榆次。就这样,快马加鞭的明军骑兵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杀到了太原城下。徐达这一招后发制人使得非常干净利落,他比王保保动身要晚,却在王保保尚未到达北平之前,抢先一步来到了太原,原因是绕道而走的王保保,其进军路线比徐达要长,所以速度自然慢得多。
王保保前进到保安(今河北怀来附近,与北平尚有一段距离)时,意外收到后方不稳、对手兵临太原的坏消息,不禁大惊失色,叫苦不迭,他深知明军即使失掉北平,还有河北、山东、河南等广大的回旋余地,而自己的根据地仅有山西,一旦失去太原,则后路将有被切断的危险,无奈之下,只得被迫放弃恢复失地的原定计划,屁颠屁颠地回师自救。
徐达这一招“批吭捣虚”虽然全盘打乱了王保保的计划,可是他带到太原城外的全是骑兵,由于缺乏步兵的配合难以克城,故此只能因时导势,把军队屯于城外,意图以逸待劳,伺机在野战中攻击回援的元军。可是,明军骑兵将士的素质参差不齐,既有一路追随朱元璋的淮西旧部,也有中途入伙的绿林好汉,还有新近投诚的元朝军人,他们的训练与装备并不一致,徐达倚为左膀右臂的只有少数精锐的重装骑兵。所幸的是,军中一些高手的表现没有让人失望。当元军前锋“万骑突至”之时,发生了难以置信的事情,他们竟然在明军前锋骁将傅友德、薛显与数十名骑兵“敢死队”的阻击下退却,一下子退到了城西。
这一偶然的失利并不代表王保保的骑兵不能打,也许是他们在山西与河北境内兜了一个大圈重返太原城下,早已疲惫不堪,无意立即决战。
王保保主力随后赶到,与前锋会合,根据《明兴野记》的记载,这支军队共有“番汉兵十余万”,集中驻于城西。明军骑兵面对优势之敌,命令部分士卒下马建立营垒以防万一。两军列营二十余里,一连对峙了三日,大战随时可能爆发。
这时,明将郭英登高远望敌军大营,经过详细观察敌情之后,他向上级将领常遇春提出建议道:“敌兵虽多而阵容不整,军营虽大而无备,应当趁夜劫营。”看来,郭英真实的意图是避免在白天堂而皇之地决战,而想在夜色的掩护下以巧取胜。常遇春对此深表赞同,理由是明军只有骑兵,而“步兵未至,何以能战”,因而派遣精骑乘夜劫营确为上策。此时,正巧王保保手下有人愿意做明军的内应,一位名叫“豁鼻马”的将领悄悄派人约降,表示愿意里应外合。喜出望外的徐达立即批准了劫营之策,并派出五十骑埋伏于城东十里之外,预先约定举火鸣炮为号,为总攻做准备。当夜,主动请缨的郭英率十余骑在元军内应的引导下潜入敌营,按计划举火鸣炮。元军大营之外的伏兵马上响应行动。不久,常遇春闻讯带兵杀到,各路明军鼓噪之声此起彼伏,互相呼应。元军乱成一团,自相践踏。正坐于帐中挑灯夜读的王保保仓猝之间不知所措,匆忙从帐后逃出,骑上骣马,与十八名随从一起突围而去。徐达
随后带领大队人马来到城西,接受豁鼻马等一批元军将校的投降,总共获得四万降卒与四万余匹战马,占领了太原。
太原之战是一场迟来的决战。明军的胜利彻底解除了王保保这支劲旅对北平的威胁,巩固了北伐来之不易的成果。常遇春、傅友德、薛显、郭英等精英将领在这一战中表现非凡,他们为打败王保保的铁骑立了大功。明军骑兵在没有步兵的支持下意外地取得了戏剧性的重大胜利,实在有点侥幸。王保保所部虽然人多势众,但在元朝刚刚宣告灭亡的历史背景下各怀异志,否则的话,鹿死谁手还不一定。形势的发展完全在朱元璋的预料之中,一切就像他在北伐之前所说的那样,大都一旦失守,必将对元军的士气产生重大影响,这有助于明军对山西、陕西地区的元朝地方部队进行穷追猛打。
王保保在太原战败后已经无法掌握分散于山西各地的军队,他逃跑到大同,可是不敢在此地停留,不久转而逃往甘肃,常遇春率兵追至忻州,不及而还。徐达根本不让王保保有时间重整山西的旧部,他刻不容缓地分兵一一收拾山西那些未克之地,相继击败贺宗哲、脱因帖木儿、竹贞等守将,连克石州(今山西离石)、朔州(今山西朔县)、大同等地。从河南杀入山西的汤和、冯胜等人虽然在不久之前受挫,现在却卷土重来,连下猗氏(今山西临猗)、平阳(今山西临汾)与绛州,并于次年正月来到太原,与徐达会师。在短短三个月的时间里,明军基本上控制了山西。
远在塞外的元顺帝得知王保保失败后,召令其收拾残部撤往上都,与中央禁卫军会合,以图再举,但王保保可能已经察觉到明军下一个攻击目标是陕西,他决定继续逗留在甘肃,协助李思齐、张良弼抵抗到底,为此,他不断在甘肃边外召集旧部,联络漠南蒙古诸部,拥兵塞上,准备再战。可是,王保保对明军有威胁的骑兵已在太原受过重创,很难在一年半载的时间里恢复元气,因而实力大打折扣。就此而言,明军是太原决战之后才奠定了“天下”的地位,并真正在关内处于无敌状态。
![插图](https://static.easterneast.com/file/easternspree/img/5ef4c5b9a11eb16c3fb1e3c1_248038.jpg)
![插图](https://static.easterneast.com/file/easternspree/img/5ef4c5bea11eb16c3fb1e3c2_248039.jpg)
![插图](https://static.easterneast.com/file/easternspree/img/5ef4c5c3a11eb16c3fb1e3c3_248040.jpg)
![插图](https://static.easterneast.com/file/easternspree/img/5ef4c5c9a11eb16c3fb1e3c4_248041.jpg)
![插图](https://static.easterneast.com/file/easternspree/img/5ef4c5cea11eb16c3fb1e3c5_248042.jpg)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