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60980881
本书是全国高等医药院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十二五”规划教材。
本书内容共有四篇,篇是机能实验学基本理论,第二篇是技术篇,第三篇是实验篇,第四篇是设计篇。本书在基础性和综合性实验中,将“三理”(生理学、药理学、病理生理学)的实验课程有机地进行融合,以达到节约资源和人力,提高教学效率的目的,并进一步编排了探索性实验的内容,以适应培养创新型人才的要求,是目前较为系统、全面、完整且内容丰富的机能实验学教材。
篇 机能实验学基本理论
◇章 绪言
节 机能实验学概述
第二节 机能实验学的目的与要求
第三节 实验报告的书写
第四节 机能实验学的考核
◇第二章 机能实验学常用实验动物
节 实验动物的品种、品系、特点及应用
第二节 机能实验学常用实验动物
第三节 实验动物的选择
第四节 选择实验动物应注意的问题
第五节 实验动物的标记及分组方法
第六节 实验动物药物剂量的确定
第七节 实验动物病理模型简介
◇第三章 机能实验学常用器材及仪器
节 生物信号的测量基础及原理
第二节 心电图机
第三节 HX?300动物呼吸机
第四节 神经标本屏蔽盒
第五节 恒温平滑肌槽
第二篇 技术篇
◇章 常用手术器械的使用
◇第二章 实验动物的捉拿与固定
◇第三章 实验动物的给药途径与技术
◇第四章 常用动物的麻醉方法
◇第五章 实验动物的取血与处死
◇第六章 哺乳动物局部手术
机能实验学 ??目录 ??节 头部手术
第二节 颈部手术
第三节 胸部手术
第四节 腹部手术
第五节 股部手术
第三篇 实验篇
◇部分基本实验
◇章 神经、肌肉系统实验
节 蛙反射活动实验
第二节 蛙神经?肌肉标本的制备
第三节 蛙坐骨神经干动作电位
第四节 坐骨神经兴奋的刺激强度?时间关系曲线
第五节 电刺激与骨骼肌收缩反应的关系
第六节 脊髓背根和腹根的功能
第七节 家兔大脑皮质运动功能定位
第八节 去大脑僵直
第九节 小鼠小脑损毁后的运动障碍
第十节 大脑皮质诱发电位
第十一节 有机磷酸酯类中毒及解救
第十二节 苯巴比妥钠对小鼠电休克发作的影响
第十三节 人体脑电图的描记
第十四节 人体肌电图的描记
◇第二章 呼吸系统实验
节 呼吸运动的调节
第二节 膈神经放电
第三节 缺氧与耐缺氧
第四节 吗啡对氨水引起的小白鼠咳嗽反射的抑制作用
第五节 实验性肺水肿
第六节 人体肺通气功能的测定
◇第三章 循环和血液系统实验
节 不同因素对离体蟾蜍心脏收缩的影响
第二节 不同因素对兔肠系膜微循环的影响
第三节 药物对离体肠管平滑肌的作用
第四节 药物对外周血管阻力的影响
第五节 心血管活动的神经体液调节
第六节 不同因素对减压神经放电的影响
第七节 传出神经系统药物对兔血压和心率的影响
第八节 洛非西定的中枢性降压作用
第九节 期前收缩与代偿间歇
第十节 急性右心衰竭
第十一节 药物对家兔血压的影响及作用机制分析
第十二节 药物对清醒肾型高血压大鼠的降压作用
第十三节 普萘洛尔对抗肾上腺素诱发家兔心律失常的作用
第十四节 心音听诊
第十五节 人体动脉血压测量
第十六节 人体心电图的描记
第十七节 血型的测定
◇第四章 消化系统实验
节 影响大鼠胃酸分泌的因素
第二节 影响胆汁分泌的因素
第三节 抗高血压药物对离体血管平滑肌的作用
第四节 肝功能对药物作用的影响
第五节 高渗硫酸镁和液状石蜡对蟾蜍肠道的作用
◇第五章 泌尿系统实验
节 肾血浆清除率的测定
第二节 影响尿生成的因素
第三节 急性中毒性肾功能不全
第四节 利尿药与脱水药实验
◇第六章 感觉器官及其他系统实验
节 溶液pH值对药物转运速率的影响
第二节 酸碱平衡紊乱
第三节 药物对离体子宫的作用
第四节 递质及理化因素对离体肠活动的影响
第五节 豚鼠耳蜗微音器效应
第六节 人体基础代谢率的测定
第七节 视野及视力的测定
第八节 视觉调节 反射和瞳孔对光反射
第九节 破坏动物一侧迷路的效应
第十节 传出神经药对瞳孔的作用
第十一节 盲点测定
第十二节 声音的传导途径
◇第七章 临床前药理、毒理实验
节 药物在体内的分布
第二节 静脉注射酚磺酞的药动学参数计算
第三节 肝功能对药物作用的影响
第四节 不同给药剂量对药物作用的影响
第五节 不同给药途径对药物作用的影响
第六节 药物LD50及ED50的测定
第七节 磺胺类药血浆生物半衰期测定
第八节 乙酰胆碱量效关系曲线及阿托品pA2测定
第九节 制备不同方式的小鼠疼痛模型并测定吗啡镇痛
作用的半数有效量
◇第二部分综合实验
◇第八章 神经、肌肉系统实验
节 生理和药物因素对蟾蜍坐骨神经?腓肠肌动作电位
及肌肉收缩的影响
第二节 蛙坐骨神经干动作电位、兴奋传导速度和不应期的同步
测定及药物等因素对观察指标的影响
第三节 氯丙嗪对攻击性行为及定型活动的影响
◇第九章 呼吸系统实验
节 生理及药物因素对豚鼠离体气管平滑肌张力的影响
第二节 同步记录兔呼吸运动及膈神经放电并观察生理及药物
因素对其影响
◇第十章 循环和血液系统实验
节 观察离体蛙心起搏点及不同因素对其收缩活动的影响
第二节 复制失血性休克模型及实验性治疗
第三节 心律失常模型的复制和心律失常的解救
第四节 微循环障碍模型的复制及其血管活性药物抗休克
效果的比较
第五节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模型的复制及其凝血功能异常
机制的探讨
第六节 药物对动物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第十一章 消化系统实验
节 实验性肝性脑病
第二节 观察不同因素对兔离体小肠平滑肌活动的影响及
阿托品的作用机制
第三节 实验性黄疸模型的复制与观察
第四节 肝药酶的诱导剂、抑制剂对小鼠肝脏细胞色素
P450含量的影响
◇第十二章 泌尿系统实验
节 不同因素对正常肾脏泌尿功能的影响及急性肾衰竭
第二节 心血管活动调节 及尿生成的影响因素
◇第十三章 其他系统实验
节 实验性高钾血症及其治疗
第二节 磺胺嘧啶钠药代动力学参数的测定及分析
第四篇 设计篇
◇章 概述
节 设计性实验的目的和选题
第二节 开题报告的格式要求
第三节 科研论文的撰写格式
第四节 文献综述的撰写
◇第二章 机能学设计性实验理论知识
节 实验设计的基本程序
第二节 实验研究的概念与要素
第三节 实验设计的类型
第四节 实验设计的原则与方法
◇第三章 统计学在机能实验数据处理中的应用
节 统计学的几个基本概念
第二节 常态曲线和随机误差分布的规律
第三节 实验资料的类型及相应的假设检验方法
第四节 常用的假设检验方法举例
◇附录
附录一 常用生理溶液及配制
附录二 常用缓冲液的配方
附录三 常用酸碱浓度
附录四 常用抗凝剂配制方法
附录五 常用的与统计有关的附表
附录六 常用实验动物一般生理常数
附录七 动物与人每千克等效剂量折算系数
附录八 常用动物与人体表面积比值
实验是自然科学的基础,理论如果没有实验的证明,是没有意义的。只有当实验证实了理论或在其中发现新现象以后,才可能创建新的理论。对于一个合格的医学生来说,不仅要掌握书本上的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要有实验和实践能力。传统的教学多采用以学科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实验课教学目标定位不高,实验课仅仅作为理论课的附属和验证,其内容也多零散陈旧,缺乏对学生创新思维和能力的培养。随着医学高等院校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医学实验在教学中的地位越来越受到重视。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内的医学院校对机能学实验教学进行了积极的改革和探索,很多院校成立了实验教学中心,开设了机能实验学课程。实验教学中心的建立实现了教学资源的共享。机能实验学课程的开设改变了以往实验课依附于理论课的地位,使之成为基础医学中一门新发展的独立的学科。机能实验学课程的实施有效提高了基础医学实验教学的质量,增强了学生的科学研究素质,提高了学生独立提出科学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深化基础医学实验教学改革的实践,符合国家对高等教育发展的要求。2010年6月,国家*制定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其中要求高等教育全面提高教育质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科学研究水平,并要求牢固确立人才培养在高校工作中的中心地位,着力培养信念执著、品德优良、知识丰富、本领过硬的高素质专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加强实验室、校内外实习基地、课程教材等基本建设,支持学生参与科学研究,强化实践教学环节。机能实验学是基础医学实验的重要组成部分,为进一步提升机能实验学课程教学质量,更好构建基础性、综合性和探索性三个层次的实验教学,我们及时组织了国家精品课程教学团队的骨干教师,编写了这本教材。
本书内容共有四篇,在基础性和综合性实验中,将“三理”(生理学、药理学、病理生理学)的实验课程有机地进行融合,以达到节约资源和人力,提高教学效率的目的,并进一步编排了探索性实验的内容,以适应培养创新型人才的要求,是目前较为系统、全面、完整且内容丰富的机能实验学教材。篇是机能实验学基本理论,第二篇是技术篇,第三篇是实验篇,第四篇是设计篇。本书保持了原有的机能学科实验特征,即实验以活体或组织器官为研究对象,并在此基础上研究机体各种生理活动及其规律、病理生理改变、药物与机体的相互作用及规律;同时,又突出了对传统的实验方法及教学方式的改革,尽可能应用先进的实验设备进行教学,做到尽量在同一动物身上观察生理现象、病理生理改变,以及药物对这些改变的治疗作用;并进一步在探索性实验设计中体现和检验上述教学效果,达到有效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科研思维的目的。这样的内容安排既能体现学科的特点,又注意了学科间的相互融合,力求层次清楚、内容循序渐进,让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科研素质在从正常、异常以及如何从异常回到正常的系统分析中得到提高。
本书是一本规范的实验学教科书,适合临床医学、生物学及相关专业的本、专科学生实验教学使用,也可供综合性大学相关学科教师及研究生从事教学和科研参考。我们水平有限,希望能够得到广大同行和专家的批评指正。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