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33471521
《多元共生的时代:二十世纪西方文学比较研究》是一部重要的学术著作。王宁教授在这部专著中总结了二十世纪西方文学的主要成就,并就世界文学发展的趋势和走向提出了自己的预见。全书围绕海明威、菲茨杰拉德、杰克•伦敦、艾略特、索尔•贝娄等大师的经典文本展开,重点评介对二十世纪西方文学文化影响*深远的以佛洛依德为代表的精神分析,旁及女性主义、马克思主义、解构主义等文学文化思潮。
上编 思潮论
章 现实主义、现代主义和 后现代主义 4
一 现实主义的衰落 6
二 现代主义的崛起与衰落 8
三 后现代主义:战后的文学主流 11
第二章 弗洛伊德主义:无意识与文学的联姻 16
一 弗洛伊德论文学 16
二 弗洛伊德主义对西方文学的影响 22
三 西方作家、批评家论弗洛伊德主义 29第三章 新时期中国文学:挑战与超越 38
一 弗洛伊德主义的影响 39
二 非理性主义的冲击 41
三 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和先锋派的实验 43
四 迷惘与选择 45
第四章 先锋小说:走向后现代主义 47
一 后现代主义的诸种形式 47
二 先锋小说诞生的语境 49
三 当代先锋小说中的后现代性 52
四 后现代:西方的模式? 56
中编 批评论
第五章 从形式到解构的历史演进 60
一 语言学—科学取向 60
二 心理学—人本取向 63
三 现象学—阐释学取向 64
第六章 精神分析:从人本到文本 68
一 弗洛伊德及其弟子们的贡献 68
二 实践中的多元发展 71
三 拉康的理论阐述和实践发展 75
第七章 后结构主义:批评的解构 78
一 从结构主义到后结构主义 78
二 德里达的解构理论述评 82
三 解构批评在美国 85
下编 作家论
第八章 二十世纪文学之镜 92
一 文学思潮和背景 92
二 文学观点和创作理论 95
三 创作实践和艺术成就 98
四 诺贝尔文学奖和中国文学 99
第九章 杰克·伦敦:马克思主义与非理性主义之间 102
一 杰克·伦敦是不是自杀的? 102
二 他是如何脱离工人运动、退出社会党的 105
三 《海狼》等作品新论 107
四 杰克·伦敦在美国文学史上的地位 113
第十章。 艾略特:永恒循环的神话 116
一 寻找失落的自我 116
二 精神分析式的“多重变奏曲” 117
三 传统与个性气质的张扬 122
四 走向天国之路 125
第十一章 海明威:现代文体的探险 127
一 崇尚经验的直接性 127
二 “硬汉”性格与“优雅”风度 131
三 “冰山”风格与深层美感 133
四 海明威和我们 137
第十二章 菲茨杰拉德:沉默的桂冠诗人” 139
一 生活道路与“动人心弦的美国悲剧” 139
二 “美国梦”的幻灭 142
三 人物刻画的独特技巧 146
第十三章 索尔·贝娄:没有终极的寻找 149
一 当代社会的冷眼旁观者和批判者 150
二 “我要”——自我探索的欲望 153
三 现实主义和现代主义的互相交织 156
后 记 160
重版后记
后 记
这本名为《多元共生的时代》的论著可以说是我的部比较有体系的专著,它初版于1993年,简体字版本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后于1995年由台湾淑馨出版公司购得版权在全世界范围内出版繁体字版。今天的不少美国大学图书馆及一些港台大学的图书馆内收藏的就是本书的繁体字版本。但即使如此,本书的初版至今也已经过去了二十多年。在这二十年里,我的学术道路也随着外部世界的巨大变化发生了一些变化,我早已经由早年的作家作品研究步入了中西比较文学和文学理论的研究,近年来又专注于全球化、世界主义和世界文学这些国际前沿理论课题的研究。但令我感到欣慰的是,二十年之后,当互联网异军突起对纸质图书的出版形成强有力的挑战之际,图书市场陷入了低迷的状态,福建教育出版社却逆这股潮流而动,毅然决定出版由杨乃乔教授主编的这套“比较文学名家经典文库”。承蒙老友乃乔教授青睐,本书有幸入选。我虽然不敢妄称拙著为“经典”,但对其二十多年后还有人阅读却感到由衷的欣慰。
熟悉我的学术生涯的读者大都知道,我从事西方文学和比较文学教学和研究的道路是由国别(英美)文学的作家作品研究开始,逐步发展到对思潮流派的考察,后进入跨中西方文化的理论批评领域的。我始终认为,不管我们从事理论思潮的研究或是跨学科的人文学术研究,阅读文本都是必不可少的基础训练。我自认为在这方面曾下过一番功夫,因而多年前读过的一些经典作品和理论著作至今仍记忆犹新。近十多年来,由于所从事的专业之故,我的兴趣逐渐又转向了中外文学关系及文学和其他相关学科的综合比较研究,这在本书的几个章节中也有所反映。当然,这样一种循序渐进的发展既是颇为自然的,同时也在某种程度上受制于一定的客观条件。
和我的不少同窗相比,我大学毕业后倒是有幸留校任教,但当时在系里教授公共英语,工作任务相当繁重,因此,我的研究工作起步是相当艰难的。我利用繁忙的教学之余,读了大量英美文学原著,翻译了一些自认为不错的长篇和中、短篇小说,写下了一些批评文字。我之所以喜爱杰克·伦敦这位作家,倒不是因为他有一种与众不同的偏激思想与独特的思维和生活方式,而是因为我的写作道路(大多数初学写作者大概也是如此)和他的成才之路颇有些相似:写好或译好的稿子分别装进不同的信封,挂号寄往刊物编辑部,然后焦急地等待着回音,过了二、三个星期,一个月,三个月,甚至更长的时间,这些稿子被装进了另一些信封,并附有简短的退稿信,又重新回到了我的手中。所幸那时的期刊编辑还是相当负责的,即使不予录用的稿子一般也都退稿。而在今天这个浮躁的年代,我的学生投出去的稿子三个月或半年之内杳无音信是常有的事。而我则总是以我自己所走过的艰难道路来安慰他们。那时,我只要收到一只(装有录用信的)薄薄的信封或一封带有热情鼓励和指点迷津的信,都会感到莫大的欢乐!我之所以喜欢海明威,也因为他那充满男子气概的优雅风度和简洁、凝炼,但却雄浑有力的散文风格。菲茨杰拉德生前曾一度和海明威齐名,死后却多年受到“冷遇”,我便决心在译出他的重要小说《夜色温柔》后写一些文章为其正名。艾略特是对我的批评道路颇有影响的一位诗人兼批评家,我在授课时经常引用他的经典语录来佐证我对当代作家的评价。索尔·贝娄则是海明威的后代人,他那深邃的思想、富于喜剧性格调的轻松跳跃式风格同样吸引了我。可以说,我走上文学和理论之路就是从细读并尝试着评论上述大家的作品开始的。
真是无巧不成书。上述几位大作家都或多或少受到弗洛伊德主义的影响,特别是杰克·伦敦晚年对弗洛伊德和荣格的著作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尝试着运用他们的理论写下了一些作品,而这些却鲜为国内研究者所知。于是我便自然而然地把注意力从作家作品研究转向了对文化思潮的考察,当然考察的重点首先就是弗洛伊德主义,因为对20世纪西方文学影响、而且持续时间长的一种理论思潮大概要数弗洛伊德主义了,这种影响波及20世纪几乎所有的大作家和大批评家。人们不管对之赞成或反对,大都无法忽视这种客观存在的事实。弗洛伊德主义对20世纪的中国文学也发生过并且至今仍然有着深刻、广泛的影响,对此我在本书中也作了评析,读者也许会发现本书中有不少篇幅论及了弗洛伊德主义。另一个凑巧之处则是,我所研究的海明威、艾略特和索尔·贝娄这三位作家,都曾分别获得过诺贝尔文学奖。尽管国内外文学界和理论批评界对这一世界性的文学大奖及其不少获奖者仍褒贬不一,但他们都不约而同地承认,目前任何一种国际性的文学奖,无论从其影响还是权威性来看,都未能超过诺贝尔文学奖,因此我们就没有任何理由对之不屑一顾。应广大作家和批评家的要求,同时也应北京大学出版社之约,我和顾明栋编选了一本《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家谈创作》,本书中就有一章根据我的编后体会改写而成。当时,我记得为了编辑那本作家创作谈的书,我读了许多英语世界以外的作家的作品和批评文字,而这些细读文本的功底多年后对我步入世界文学研究无疑起到了重要的奠基性作用。
20世纪西方文论的勃兴对我也有着强烈的吸引力,我进入北京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后,在导师杨周翰教授的指导下,陆陆续续地写下了一些评介精神分析学、女权主义和后结构主义批评理论的文章,这在本书中也有所反映。现在,不少中国比较文学研究者几乎都一致认识到,研究外国文学或中国文学,都离不开比较的方法,只有站在一个跨中西方文学和文化的高度,才能显示出自己的研究实绩和特色。因此本书定稿后就以《多元共生的时代》为题,标志着我的文学研究目的在于走向中西文学理论的学术对话,但这种对话在当时仅仅是一个开始,只是多年后才为一些事实所证明是卓有成效的。
在本书即将重版之前,我谨向在过去的二十多年里所有曾鼓励和帮助过我的组织、老师和朋友们致以诚挚的感谢。首先,原国家*留学归国人员启动基金为本书的写作予以了资助;李赋宁教授百忙之中欣然为本书初版作序,体现了老一辈学者对青年知识分子的鼓励和关怀。此外,乐黛云教授、张晨光先生和朱辉军先生也对本书初版的写作提出过一些有益的建议,北京大学出版社编审江溶先生利用寒假编定了拙稿,使我的部专著得以顺利出版,我在此谨致谢忱。后尤其应当指出,二十多年后,杨乃乔先生依然念念不忘我的这本旧著并决定将其收入他主编的“比较文学名家经典文库”。他还委托李杨和董伯韬两位青年编辑专门上门征求我的意见,在本书编校后期,接替李杨女士担任责任编辑的梁婧女士也以十分认真负责的态度让我阅读了清样。我想,没有上述编辑和师友们的大力支持和帮助,本书恐怕难以以现在这个面目问世,在此我再次深表谢意。应当声明的是,由于本文库的主编希望将过去已出版的书以其本来的面目重版,我除了改正一些错误并核查了一些注释和引文外,并未对拙著作较大的修订。因此恳请海内外学者同仁及广大读者不吝批评指正。
2017年8月于北京-上海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