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28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300287423丛书名: 新编21世纪法学系列教材;教育部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优秀教材(一等奖)
书中附有二维码 ,将更多的资料放入其中
本书是供大学法科学生使用的法理学教材,分为上、下两编。
上编阐述法和法律调整的一般原理。在这一编,首先说明法的概念与本质、法的起源和历史发展、法的作用、法的价值等法的基础理论问题;继而阐述法学的若干基本范畴,如法律调整、法律规范、法的渊源、法律体系,法律解释、推理和论证,法律关系、法律行为和法律责任,并围绕这些基本范畴阐释相应的法学原理和法律制度。
下编阐述中国社会主义法和法治的基本原理。本书着重结合中国法学理论发展和法治建设的实践,寻求一种“面对中国”的法学原理。在这一编,首先阐述中国社会主义法的产生和发展、中国社会主义法的基本特点和原则、中国社会主义法的制定及实施等基本问题;进而阐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的理论、道路及实践进程等,重点围绕中国社会主义法治与社会之间关系的主题,阐明中国社会主义法治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之间的关系。通过这些分析,总体上描绘中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社会条件和战略图景,力求在“五大文明”建设的体系中理解法治的鲜明中国特色。
本教材力求简洁地说明法理学的基本知识和基本原理。本书直面法学的“中国问题”,努力理解和说明当代中国法治建设的整体状况,阐述适合中国发展需要的法学基本理论。本书既注重吸纳国内法理学研究的*成果,也注重将中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实践等融入理论论述之中。
目 录
绪论 1
第一节 法学的特点及体系 1
第二节 法学的历史发展 4
第三节 法理学的特点、学科地位及研究意义 8
第四节 法学、法理学的研究方法 10
上编 法和法律调整的基本原理
第一章 法的概念和本质 17
第一节 法的词源和外部特征 17
第二节 法的本质 20
第三节 法的定义 26
第二章 法的起源和历史发展 33
第一节 法的起源 33
第二节 法的历史类型 39
第三节 前资本主义社会的法律制度 44
第四节 资本主义社会的法律制度 45
第三章 法的作用 50
第一节 法的规范作用与社会作用 50
第二节 法的利益调节作用 56
第三节 法的作用的局限性 58
第四章 法的价值 61
第一节 法的价值概述 61
第二节 法的价值核心:正义 67
第三节 法的具体价值:秩序、自由、平等及效率 72
第五章 法律调整 84
第一节 法律调整概述 84
第二节 法律调整的方法 87
第三节 法律调整的过程 89
第四节 法律调整的机制 93
第六章 法律规范 96
第一节 法律规范概述 96
第二节 法律规则 100
第三节 法律原则 105
第七章 法的渊源 109
第一节 法的渊源概述 109
第二节 当代中国法的渊源 112
第三节 法的效力 117
第四节 规范性法律文件的系统化 121
第八章 法的体系 125
第一节 法的体系的概念 125
第二节 法的部门 128
第三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132
第九章 法律解释、推理和论证 143
第一节 法律解释 143
第二节 法律推理 152
第三节 法律论证 159
第十章 法律关系 163
第一节 法律关系的概念和分类 163
第二节 法律关系的主体和客体 168
第三节 法律关系的内容:权利与义务 172
第四节 法律关系的产生、变更和消灭 176
第十一章 法律行为和法律责任 180
第一节 法律行为 180
第二节 法律责任 188
下编 中国社会主义法和法治的基本原理
第十二章 中国社会主义法的产生和发展 195
第一节 中国社会主义法的产生 195
第二节 改革开放前的法制 203
第三节 改革开放与法制发展 206
第四节 法制改革的基本特点 210
第十三章 中国社会主义法的基本特点和原则 214
第一节 中国社会主义法的基本特点 214
第二节 中国社会主义法的基本原则 223
第三节 中国社会主义法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227
第十四章 中国社会主义法的制定 232
第一节 法的制定概述 232
第二节 当代中国的立法体制 234
第三节 当代中国的立法原则 239
第四节 当代中国的立法程序 246
第十五章 中国社会主义法的实施 254
第一节 法的实施概述 254
第二节 当代中国的行政执法 260
第三节 当代中国的司法 263
第四节 当代中国的守法 270
第五节 当代中国的法律监督 274
第十六章 中国社会主义法治 282
第一节 法治的概念 282
第二节 全面依法治国方略 287
第三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 294
第四节 走中国特色法治道路建设法治中国 299
第十七章 中国社会主义法治与经济建设 305
第一节 社会主义法治的经济基础
第五版修订说明
为体现近年来法理学研究和我国法治建设的新发展,也更贴近本科教学的实际需要,在保持第四版基本结构的基础上,我们对各章内容作了进一步的充实、调整和完善。第五版的修改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在教材的体系上,保持上、下两编的结构,但对相关章节进行了重新整理、删减或补充。上编主要阐述法和法律调整的一般原理,重在介绍法学和法理学中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知识。下编阐述中国社会主义法和法治的基本理论,重点探讨中国社会主义法治实践和法学理论中的重大问题。本次修订增加了两章,即将“法的价值”和“法的体系”从原来的节扩展为章,突出法理学对这两个基本问题的关注;删去了“法律意识与法律文化”一章,将相关内容并入其他章节。
(2)对多个章节的具体内容,作了较多充实和调整。结合近些年中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进步,以及中国共产党十九大、十九届四中全会的精神,主要对下编的内容进行了充实和完善,所充实和调整的主要内容包括:法学的历史发展、法的专门作用、法的局限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特点、法律论证、新中国法制的发展进程及特点、当代中国法的基本特点、立法体制的发展、立法原则、行政法规制定程序、司法基本原则、全民守法、国家监督、社会主义法治、依法推进经济发展、依法执政和依规治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入法、社会治理创新的法治保障、生态文明建设的法治保障等。尤其注重将近年来中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理论和实践创新融入教材之中,凸显本教材致力于面对“中国问题”的特色。
(3)对各章中的“资料链接”“案例”等进行了更新。通过这些资料,或是进一步强调或细化相关内容,或是增加一些相关案例,或是增加一点背景资料等。
(4)对各章的“阅读文献”进行了必要的更新。这些文献或是相关问题领域中的基本文献,或是为文中某些未及展开探讨的问题提供一点指引。考虑到教材篇幅的限制,我们将部分资料转换为“二维码”链接,以便于读者查询。
经过多年的探索,国内法学院在法理学的教学中逐步区分了法理学体系的两大块内容。对这两块内容,各家的叫法不一:有的称作“法理学1(法学导论)”和“法理学2(法哲学和法社会学)”;有的称作法学导论或法学原理,法理学或法哲学;有的则称作“法理学初阶”,“法理学进阶”或“法理学高阶”等。
通常而言,“法理学1”针对法科新生,主要讲一些最基本的理论、概念(范畴)和知识,而不在理论上作过于深入的辨析或论证。这也就是“法学的入门课”。所谓“法理学2”则在具有一定法学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法学中的一般性、理论性问题。国内法理学教材或讲授上的主要差别在这一块,各家讲法不同,见仁见智。有的可能更侧重西方法理学的学术脉络,有的则更注重探讨当今中国法制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在这个问题上,我们这本教材的特色是,尤其注重“中国问题”“中国意识”“中国理论”,重视研究中国社会主义法治实践所提出或面对的重大问题。至于西方法理学理论脉络中的那些重要问题,本教材中也都有所涉及,但不是围绕这个主线来阐述。对于那些内容,我们倾向于通过其他专门课程(如西方法哲学、西方法理学或西方法律思想史等)来讲授。
鉴于此,我们建议,“法理学1”部分可以主要讲授本教材的上编,“法理学2”部分则可主要讲授下编。当然,这只是为教学便利而进行的大致划分,在具体教学中显然可以作相应调整。比如,上编中的一些问题如法的价值、法的概念理论等问题,可以放到“法理学2”部分进一步展开分析;而下编中的若干问题,如中国社会主义法的基本特点、中国社会主义法的制定等也可以放到上编的框架之中来讲授。
…… ……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