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17904618
▲为什么同样一个景物,高手和初学者拍出来的效果会有明显的不同?这个问题得从我们的眼睛说起——如何培养摄影眼!
▲一张看似平淡的照片,在经过二次裁切之后就会显现出原本应有的气质,本书将对裁切的本质进行讨论。
▲上百幅的裁切实例几乎涵盖了我们平时拍摄所能遇到的大部分情况,这正是我们所需要的摄影视觉训练。
目 录CONTENTS
写在前面 4
章 关于照片裁剪 10
节 从一幅摄影名作谈起 11
第二节 重新认识“照片裁剪” 12
第三节 正确对待“照片裁剪” 17
第二章 裁剪——学习摄影构图的有效方法 20
节 与照片裁剪相关的几个概念 21
第二节 什么样的照片需要裁剪又可以裁剪 22
第三节 什么是“裁剪思维” 23
第四节 照片裁剪从哪里着手 24
第五节 从实际拍摄看照片裁剪 27
第六节 照片裁剪的一般方法 28
第三章 裁剪实例 30
节 调整照片的平面结构 31
第二节 调整形式语言 120
第三节 调整画面布局 212
第四节 裁出精彩,裁出新意 252
后 记 290
学习照片裁剪的目的不仅是要裁出好照片,更是为了拍出好照片,学裁剪是为了不裁剪。因此,照片裁剪的教学重点是要说清楚这张照片“怎么裁”、“为什么这样裁”、“为什么这样裁就比那样裁更合理”,即阐明裁剪思路、目的、方向和结果,结合造型原理进行比照和引导讨论,意在把每一次的裁剪结果变成下一次拍摄的形式思考,其终目的是培养和提升摄影眼光。
—丁允衍
培养摄影眼光要讲究学习方法—对本书学习要点的梳理
本书的书名前有一则引题,即“通过裁剪学构图 轻松培养摄影眼”。说实话,“培养摄影眼”并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这里“照片裁剪”提供了一种培养摄影眼的方法,方法对头了,就能少走弯路,学习就能够相对轻松一些。本书收集的照片大都反映了初学者在拍摄中常见的问题,书中结合造型基础原理,通过裁剪纠正毛病,并且指出问题存在的原因,以期在拍摄中克服问题,遵从形式规律,培养和提升摄影眼光。
为此,笔者将本书所讨论的“照片裁剪”就概念定位、理论依据、主旨方法等方面做了必要的梳理,包括以下8点,希望对本书的阅读有所帮助。
1.定位。照片裁剪是在静态平面中学习构图,这样便于掌握形式规律,培养摄影眼光。因此,照片裁剪是摄影构图教学中的一种直观的实证性方法,也是摄影构图教学的一个有效途径。
2.主旨。学习照片裁剪是为了拍好照片,学习照片裁剪是为了不裁剪。因此,学习照片裁剪的目的是为了进一步学习如何“现场选择、实景提炼”,这样才能够培养和提升摄影眼光。
3.依据。学习照片裁剪是有理论可依的。不同的摄影门类具有不同的个性特点,但就摄影构图而言,不同的摄影门类必然具有共性,这就培养摄影眼光要讲究学习方法—对本书学习要点的梳理是摄影造型原理,它包括造型基础、平面结构、形式语言、造型特质等。因此,摄影造型原理便是本书阐述照片裁剪的理论依据。
4.寻求规律。对于一张照片的构图来说,照片裁剪并不一定是的方式,但一定是合理的。每张照片不同的裁剪结果,都能够为日后的拍摄提供构图的思路。
5.重在应用。照片裁剪的学习从根本上提供了一种“深入提炼”场景的思路和方法。要弄懂每张问题照片“为什么这样裁剪”,要在照片裁剪的过程中学习构图形式规律,要把照片裁剪的结果和平面形式应用在拍摄实践中。
6.裁剪如同拍摄。照片裁剪和摄影创作一样,要“内容着眼,形式着手”,裁剪针对的内容是指画面主体,确切地说是主体形式的位置和大小。因此,仍要从主题切入,用造型分析,确定裁剪思路。就“形式”而言,裁剪与拍摄一样是有规律的。
7.在拍摄中裁剪。照片裁剪是摄影创作过程中的一种重要方法,并非必然手段。如今数码相机提供了即拍即显的便利,在现场改变拍摄视点、拍摄位置,边拍摄、边思考、边调整,同样是一种“裁剪”。
8 . 为了创新。学习照片裁剪关键是掌握规律,照片可以依照规律“裁剪”,实际拍摄对象也可以依照规律“取景”,依规而学才能越矩而行,在实践中创造性应用。
我经常想,“全民摄影”时代的到来似乎并不应该简单归结于数字影像技术的出现,而是当今人类对读图、写图的直接需求的增长,是长时间以来人类对影像需求与影像技术互动发展的结果。因此,今天的人们渴求学习摄影,并不都是为了成为摄影家,而是为了真正懂得摄影。
希望在系统理论指导下的照片裁剪教学方法,能够为摄影大众化时代“全民摄影”的教育普及尽一点心、出一把力。
节 调整照片的平面结构
照片画面的平面结构是相机在某一个拍摄位置上,由被摄对象形成相应的平面形状之间的位置关系。在这个关系里,已经没有了人眼视觉中被摄对象前后深度,成了画面中上下、左右、大小不同的平面位置。沿相机镜头的方向,按照在景物位置所处的前后,由近到远,可分为前景、主体、陪体、背景四部分。这样就形成了照片画面里所有形象的基本构成,被称作“照片的平面结构”。
调整照片的平面结构是照片裁剪的重要方法,包括简化前景、简化背景和强调主体三个方面。事实上,强调并突出主体是照片裁剪的根本原则,只是在实际裁剪时我们是从不同的方面入手的,在调整平面结构时,或从简化前景,或从简化背景,而强调主体是从前景、背景和陪体综合入手的。
一、简化前景
前景是在主体与相机之间距离镜头比较近的辅助景物。前景可以是任何与主题相关的景物,可以处在画面的任何位置,而且在造型元素的各种对比中,总是在画面上呈现出表现力,也为悦目的形式。在照片画面中,前景有6个作用,即点题、暗喻、引导、透视、平衡、装饰;体现了两个重要关系—点题、暗喻、引导作用体现了前景与主体之间空间形象的关联性,透视、平衡、装饰作用体现了前景与主体之间空间关系的合理性。这是前景运用的关键,可以归结为两个字,一个是“意”(关联性),一个是“美”(合理性)。
两个关系的综合作用在照片画面中
也经常出现,既有含义,又有美感。合理性是基础,关联性是引申。因此,透视、平衡、装饰也称为基础作用,点题、暗喻、引导也称引申作用。
1. 春到玉渊潭 王连祥 摄
原照摄于北京玉渊潭公园,顺光拍摄,色彩鲜明饱和。前景有桃花、柳枝,主景为玉渊潭湖,背景为湖对岸的建筑群。原照立意明确,前景在画面中起到了对“春”的点题作用,但是前景线形和色彩繁杂,柳枝线形簇拥,不够舒展美观,“意”有余而“美”不足,因此简化前景是裁剪入手之处。有三种裁剪思考:保留一侧的柳枝和桃花呼应,或保留单一的柳枝,或保留单一的桃花。终裁剪的画面考虑了顺光的色彩表现,采取单一的桃花构成,保持了原照的平面结构,但前景被极度简化了,主景得到了强调,画面简洁,构图更趋合理。
2. 冬雪 杜卫平 摄
原照为在雪地中利用散射光拍摄,影调透视形成了画面近暗远亮的效果,加强了雪中的环境气氛。近景人物各具姿态,在一片白茫茫的雪景中比较突出。原照中把一棵大树的局部枝干作为前景,力图增强画面的透视感。但事实上这个前景的安排并没有增强画面透视感,反而使画面的左侧显得局促,宁静气氛受到了影响,同时造成了画面的不均衡感。
因此,在裁剪时裁去了画面左边的树干,适当保留画面上方的树枝,使画面均衡、左右舒展,显得开阔。
3. 湖畔 赵新国 摄
原照摄于清晨的昆明湖边,正侧光拍摄。画面利用了汉白玉围栏柱上的一个石雕作为前景,按照构图的原意应是与中远景的湖畔围栏呼应,使画面均衡。但实际上湖畔围栏由近到远的线条汇聚方向的重力大,即使不安排前景,画面依然可以取得均衡感。因此,这个石雕柱在孤立的前景位置并没有与主体发生关联,反而显得偏重,使画面拥堵。当把这个前景裁去后,画面才显得自然、舒展。
4. 颐和晨光 赵新国 摄
原照摄于北京颐和园,清晨的阳光投射在昆明湖湖心岛上,景物反差较大,前景深暗、缺乏层次,影响画面均衡感。因此,裁剪时去掉了画面左侧和上方零碎的前景,使画面简洁,主体突出。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