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纯质纸包 装: 精装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76204704
我爱你,不过三个字。
但在一起和分开吧,同样只有三个字。
谁能永远记得爱情原有的模样?但每个人都知道爱情的*终结果,不过就是在一起和分开吧。
生活中我们过分重视结果,却往往忽略了爱情的轨迹。似乎只有在电影世界里,才能找到爱情的不同色彩。
或是《胭脂扣》中超越生死我也要找到你的思念;或是《霸王别姬》中坚守从一而终的信仰,但再回首皆是过往的悲凉,或是《乱世佳人》跨越战火依然相爱的勇气,或是《简•爱》中我爱你却绝不放弃自己的原则……
定义爱情,其实是件很可笑的事情。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这才是爱情。
爱情电影千千万,百佳爱情片里却充满了各种无法言说的遗憾和残缺。他们都曾品尝过爱情的滋味,但结局却有了万千模样。《罗马假日》中,一场邂逅成全了我们走向更好的自己;《花样年华》里,一次次假装他人的身份诉说着*真实的爱情;
谁说爱情的世界里只能在一起呢?我爱你,但分开吧,才是命运的捉弄,才是*的悲情。
众多位电影人、影评人、知名作家受邀著名个性导演程青松,为100佳爱情片写下自己的“情书”。
是对电影的解读,更是对爱情的倾诉。
爱情,之所以珍贵,正是因为我们都在不断地错过,只能从错过中寻找心里的点点安慰。
至少,在在一起和分开吧之外,我曾很用心地说过:我爱你!
郝蕾×程青松主题对话“是我选择了爱情,还是爱情选择了我”,14000多字首次公开,开启100佳爱情片首个篇章。著名导演、作家、学者、主持人、影评人深情加盟,跨专业跨文化的一众热爱电影的人,共同书写爱情的100种模样……戴锦华、郝建、王超、程青松、娜斯、毛尖、程然、关瑶淼、韩松落、陆支羽、黄望莉等大咖,为你解密爱情。
目录
01 封面人物
郝蕾 :是我选择了爱情,还是爱情选择了我
02 手册聚焦
《城市之光》 1931 美国
《一夜风流》 1934 美国
《乱世佳人》 1939 美国
《魂断蓝桥》 1940 美国
《卡萨布兰卡》 1942 美国
《简·爱》 1943 美国
《假凤虚凰》 1947 中国
《小城之春》 1948 中国
《罗马假日》 1953 美国
《游览意大利》 1954 法国/意大利
《卡比利亚之夜》 1957 意大利/法国
《情人们》 1958 法国
《广岛之恋》 1959 法国/日本
《桃色公寓》 1960 美国
《女人就是女人》 1961 法国/意大利
《情迷意乱》 1964 日本
《日瓦戈医生》 1965 美国/意大利/英国
《雌雄大盗》 1967 美国
《爱比死更冷》 1969 德国
《爱情故事》 1970 美国
《巴黎最后的探戈》 1972 意大利/法国
《阿黛尔·雨果的故事》 1975 法国
《春琴抄》 1976 日本
《安妮·霍尔》 1977 美国
《法国中尉的女人》 1981 英国
《金色池塘》 1981 美国/英国
《战场上的快乐圣诞》 1983 英国/日本/新西兰
《大桥下面》 1984 中国
《巴黎野玫瑰》 1986 法国
《绿光》 1986 法国
《欲望法则》 1987 西班牙
《莫里斯》 1987 英国
《胭脂扣》 1988 中国香港
《十诫:关于爱情的短片》 1988 波兰
《布拉格之恋》 1988 美国
《白色婚礼》 1989 法国
《情迷六月花》 1990 美国
《漂亮女人》 1990 美国
《人鬼情未了》 1990 美国
《捆着我,绑着我》 1990 西班牙
《剪刀手爱德华》 1990 美国
《滚滚红尘》 1990 中国香港/中国内地
《大鼻子情圣》 1990 法国
《我心狂野》 1990 美国
《新桥恋人》 1991 法国
《军官与男孩》 1992 荷兰
《情人》 1992 法国/英国/越南
《苦月亮》 1992 法国/英国/美国
《暗恋桃花源》 1992 中国台湾
《西雅图未眠夜》 1993 美国
《钢琴课》 1993 新西兰/澳大利亚/法国
《霸王别姬》 1993 中国内地/中国香港
《蓝》《白》《红》三部曲
《蓝》 1993 法国/波兰/瑞士
《白》 1994 法国/波兰/瑞士
《红》 1994 法国/波兰/瑞士
《重庆森林》 1994 中国香港
《爱情万岁》 1994 中国台湾
《情书》 1995 日本
《廊桥遗梦》 1995 美国
《英国病人》 1996 美国/英国
《甜蜜蜜》 1996 中国香港
《破浪》 1996 丹麦/瑞典/法国/荷兰/
挪威/冰岛/西班牙
《春光乍泄》 1997 中国香港/日本/韩国
《东京日和》 1997 日本
《四月物语》 1998 日本
《八月照相馆》 1998 韩国
《布达佩斯之恋》 1999 德国/匈牙利
《花样年华》 2000 中国香港
《钢琴教师》 2001 德国/波兰/法国/奥地利
《天使爱美丽》 2001 法国/德国
《爱的蹦极》 2001 韩国
《对她说》 2002 西班牙
《绿洲》 2002 韩国
《真爱至上》 2003 英国/美国/法国
《假如爱有天意》 2003 韩国
《两小无猜》 2003 法国/比利时
《热带疾病》 2004 泰国
《恋恋笔记本》 2004 美国
《美丽心灵的永恒阳光》 2004 美国
《漫长的婚约》 2004 法国/美国
《最好的时光》 2005 中国台湾
《断背山》 2006 美国/加拿大
《朗读者》 2008 美国/德国
《海角七号》 2008 中国台湾
《春风沉醉的夜晚》 2009 中国/法国
《和莎莫的500天》 2009 美国
《怦然心动》 2010 美国
《我爱你》 2011 韩国
《爱》 2012 法国/德国
“爱在”三部曲
《爱在黎明破晓前》 1995 美国/奥地利/瑞士
《爱在日落黄昏时》 2004 美国
《爱在午夜降临前》 2013 美国
《时空恋旅人》 2013 英国
《了不起的盖茨比》 2013 澳大利亚/美国
《卡罗尔》 2015 英国/美国
《山河故人》 2015 中国/法国/日本
《这时对,那时错》 2015 韩国
《普通女人》 2017 智利/德国/西班牙/美国
《水形物语》 2017 美国
《请以你的名字呼唤我》 2017 意大利/法国/巴西/美国
《江湖儿女》 2018 中国/法国/日本
《喜欢,轻吻,快跑》 2018 法国
《红花绿叶》 2019 中国
《燃烧女子的肖像》2019 法国
02 手册活动
春天来了,我们一起期待爱情
——程青松
爱情是艺术永恒表达的主题。诗歌,文学,音乐,电影,戏剧,舞蹈,绘画……
让我们看见爱情来过。
没有人考证过电影史上的第一部爱情片是哪一部, 因为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电影诞生124年以来,爱情片所占的比重是最大的。
爱情的电影世界里,几乎展示了人类一切的生活场景。
1948年,费穆先生的《小城之春》,让华语电影关于爱情的表述达到了一个相当的高度。“在一起的未必相爱,相爱的未必在一起。”这大抵是费穆先生对“爱情”的诠释。
“爱情它是个难题,让人目眩神迷,我对你仍有爱意,我对自己无能为力。”当程蝶衣以生命献祭爱情的时刻,我们怎能不为之震撼?
我们所选取的100部爱情片,几乎涉及所有形态的爱情,跨越年代,跨越国族,跨越性别。
当爱已成往事,我们依然期待爱情。
郝蕾 :是我选择了爱情,还是爱情选择了我
对话者:程青松 郝蕾
程 爱情是电影中表现最多的主题,几乎所有电影都会涉及爱情。你演的所有作品中,有不谈恋爱的角色吗?
郝 有,《第四张画》就没有谈恋爱。我觉得很多人是根本不需要爱情的。《第四张画》里我演的那角色(吴春兰),无论她经历什么,她肯定都不需要爱情,因为生存对她来说是更重要的,跟她是不是一个台湾新娘、是不是有钱都没关系。
程 爱情并不是她的人生必需品。
郝 是我选择了爱情,还是爱情选择了我?这个可以是个悖论,我认为有些人一生都不会选择爱情。
程 你的第一部电视剧《十七岁不哭》,有爱情的内容吗?
郝 涉及一点,但非常淡,我当时就跟《十七岁不哭》的导演(王静)说,我特别不想再演学生了,我想演爱情,有爱情的角色。她说,没有啊,你不用着急,你才19岁,你以后有的是机会。
程 那时有过爱情的体验了吧?
郝 当然有了,我是18岁开始谈恋爱的。
程 那么晚?初中的时候没有过吗?
郝 当然有了,有喜欢我的,或者我喜欢别人的,但那个对我来说不是爱情。我觉得只有两个人都投入在这件事情里面,有非常确定的关系,这才是爱情。
程 后来就拍了电影《初恋的故事》。
郝 那是我的第一个电影,一个偶像剧类型的电影。电影本身一般,但我觉得还是挺爽的,一个女孩去追逐自己的爱情,一个纯粹讲爱情的故事。
程 那是你第一次拍胶片?
郝 对,那个时候还是用胶片拍。
程 你在长影(长春电影制片厂)演员班和做电影配音的时候,有接触胶片电影吗?
郝 有啊,那个时候就是跑龙套、演特约(特约演员,影视剧中的小角色,通常只有几句台词)。那个时候演的都是胶片电影,配音也是配的胶片,在大录音棚里,不像现在对着一个小电视。胶片挺迷人的。现在都有收音系统,听不到那种嘎啦嘎啦的声音,都觉得没那么兴奋了。
程 胶片带来的神圣感,数字时代没有了。现在变得很便捷,每个人拿起手机就可以拍。
郝 我觉得跟心态有很大的关系,胶片很贵,冲印也贵,每一条拍摄时所有人都是极度专注。
程 找那个精准的表现。
郝 对,包括演员和所有的职能部门。但现在,你心里就很放松,拍不好没关系啊,再来就好了,那个感觉就变得很不一样了。
程 你大学毕业前后那几年也拍了不少电视剧,像《姐妹》《少年天子》《烟花三月》等,《少年天子》是给大家印象最深刻的一部。电影表演和电视剧表演有什么不同?
郝 我觉得那个戏(《少年天子》)的表演更加戏剧化,偏戏剧表演。从前我认为表演是不分形式的,跟你的演出场地没有关系,但后来仔细分析后发现还是有关系的。比如说戏剧,观众离你特别远,如果你的反应和动作不够大的话,是很难被看见的。电影基本只要两个小时,电视剧的话,你要是主演,观众会看你1个月,20多天,每天2集。你不能重复一个状态给电视剧的观众,这样观众会很容易疲乏的。电影呢,它更要求状态,在这两个小时之内我的状态是别人没有的,是特殊的,所以在这么大的银幕上,观众就盯住你的脸,看看你到底是在表达什么,不是说你的表情或者你的剧情,其实是在看你的内在在表达什么。不同的形式决定了不同的表演方式。
程 自己会有一些微调?
郝 会的。
程 你在《少年天子》里演的这个角色(博尔济吉特氏),从皇后到最后失宠,到发疯,最后悲惨地死去,前后命运、性格反差很大,但是你的表演给大家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这个人物并不是一个当代的人,她是一个清朝的人,你是怎么进入这个人物角色的?
郝 我是上海戏剧学院毕业的,古装人物的塑造,对我来说是不难的。我知道一个古代人的行为方式,无论走路、转身,还是头饰、服饰、礼仪设计等问题,跟现在人是不一样的。但是从人的角度,我不认为我要去演一个穿古装的人,我只是演一个人,她是什么背景、什么性格,她的灵魂是什么样的。
如果从爱情方面看,她是现代人的话,太正常了,我不希望我爱的这个人被别人夺走,我也不希望我爱的这个人如此花心。在剧情里面她大婚的第一夜,皇上就把她的丫鬟睡了,这个在现代人来讲谁也受不了,但她作为一个古代人,是有封建礼教的,作为一个皇后,就应该母仪天下。
大家说在那个时代里面,她的爱情观是不能被接受的,但我认为在《少年天子》里,她的爱情观不是展现在她跟顺治的身上,而是在花束子的身上,她们俩是百合恋(女同性恋)嘛。
程 电视剧那个时候那么大胆,《大明宫词》有男同性恋,《少年天子》有女同性恋,是你第一次演类似的角色?
郝 唯一的一次吧。
程 以后说不定还有。
郝 我非常期待。我认为人应该探讨生命的意义、生命的多重性。我是一个演员,我很幸运可以在角色里探讨多重性。我为什么说她(博尔济吉特氏)跟花束子是爱情?因为两个人都专注在同一个情感里面,她们两个被打到冷宫去了。因为性格的问题,皇后处在一个男性角色,但是她跟顺治的关系,直到最后那几场戏,她又处在一个女性的角色,这个人的多重性就很好看。我觉得在她跟花束子的爱情里,她是个非常完美的情人,非常完美。
程 导演和编剧有跟你讲就是这个情感关系吗?
郝 没有说明,但是在古时候,吃对食在皇宫里面是非常平常的。吃对食其实就是一个百合的状态,但是我没有想非要去演一个百合的状态,我只是在演一个在关系里面的保护,我会保护她。我觉得真正的爱情是需要这样的,我们大家不要演爱情,而是要尊重自己的位置和自己应该负的责任。
程 当时大家都追这个剧,很多年以后,还是感觉到对那个时候人物的强烈印象,我觉得这跟你当时赋予人物的这些东西有很大的关系。
郝 那时候大家都很年轻。开机的时候,我才24岁,我认为那个时候的人相对朴实,想得没那么多,就是想演好这个戏。再有,很多人是刘恒(编剧、作家、《少年天子》的导演)老师的书迷,包括我,对大师有一种敬仰,接到这个剧本,如果演不好,那简直对不起人家的剧本,是很淳朴的一种想法。
另外,没有那么急躁,慢慢拍,几乎顺拍。刘老师一边拍一边写剧本。那时候包括化装师甚至一个小场工,他们都看剧本,一是因为剧本实在太好了,二就是大家的创作状态跟今天是不一样的。
《少年天子》是凌力的作品,非常好的小说,两个大作家去写这样的电视剧,局面肯定是不一样的。
程 你2003年演的《恋爱的犀牛》,到2012年又重演过一次。
郝 庆祝千场纪念演出,我演了5场。千场演出的时候,我认为我已经不适合演明明了,我的人生观、世界观、爱情观全都成熟了很多很多。我只是在演明明,而我不是明明了,但2003年的时候我就是明明。
从表演的角度,我不满意2003年明明的表演,因为觉得还是很生涩,但那就是那个时候的我,一个25岁的我,也没有办法,可是那个感觉,直接由内而发的质感就是明明的质感,明明就是永远热爱爱情的一个人,跟我25岁的当下非常相像,我可以什么都不要,我只要爱情。
程 就像明明唱的主题曲《氧气》里的歌词一样。
郝 还有一点就是对爱情的执着,哪怕有另外一个同样的人叫马路(男主角),他给你一样的爱情,但是因为对象不同,她也不接受,非常纯粹,所以我一直觉得明明跟马路他们俩是一个人,只不过他们俩是平行线,他们俩没有交织。
程 《恋爱的犀牛》之后拍了《颐和园》?
郝 对。
程 当时是怎么知道这个电影的?
更多内容,后期揭晓……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