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32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030672100
社会心理学,心理咨询,咨询服务,研究
近年来,社会心理服务体系的建设工作得到了党中央和国务院的高度重视。建立健全社会心理服务体系,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心理建设领域的具体体现。
《社会心理服务体系解析》基于对社会心理服务体系的缘起、发展的政策脉络的爬梳与解读,对社会心理服务体系的基本含义、基本要点、基本构成进行了辨析,对社会心理服务体系人才培养培训标准、学科理论体系进行了论证,阐述了新形势下如何科学推进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工作,并全景式描画了6个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基层试点的相关探索与实践,可为各地开展社会心理服务体系的建设工作提供参考。
目录
前言
1 社会心理服务体系的基本含义 1
1.1 社会心理服务体系相关的基本概念 3
1.1.1 心理健康 3
1.1.2 心理健康服务 5
1.1.3 心理建设 9
1.2 社会心理服务体系的创新发展 11
1.2.1 政策脉络 12
1.2.2 概念界定 21
1.2.3 社会心理服务体系与心理健康服务体系的概念辨析 24
2 社会心理服务体系的基本要点 29
2.1 社会心理服务体系的价值内涵 31
2.1.1 本质是社会支持系统 31
2.1.2 核心要义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34
2.1.3 关键在于助力健康中国、平安中国建设 35
2.2 社会心理服务体系的时代意义 37
2.2.1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心理建设领域的具体展开 37
2.2.2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心”思路 41
2.3 社会心理服务体系的建设策略 47
2.3.1 与提升国家治理效能相融合 47
2.3.2 与提高社会文明程度相结合 50
2.3.3 善于运用心理学、社会学(社会工作)等多学科理论与方法 53
2.3.4 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体系建设 67
2.4 社会心理服务体系的建设效果 72
2.4.1 个体家庭层面的健康幸福 72
2.4.2 群际社会层面的文明和谐 74
3 社会心理服务体系的基本构成 77
3.1 党政部门领导统筹、全社会协同供给的组织体系 79
3.2 多位一体实现社会全覆盖的运行体系 82
3.2.1 基本运行体系 83
3.2.2 特殊运行体系 88
3.3 规则完善、覆盖全面和信效度兼备的反馈和评价体系 98
3.3.1 反馈体系 98
3.3.2 评价体系 100
3.4 总体统筹、保障适度和可持续的保障体系 103
3.4.1 人才队伍和学科理论体系保障 103
3.4.2 资金及物质保障 111
3.4.3 监督保障 113
3.4.4 法制保障 114
4 科学推进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工作 117
4.1 坚持系统观念 119
4.1.1 统筹健康中国与平安中国建设 120
4.1.2 加强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战略性布局 121
4.1.3 坚持整体推进、嵌入融合、全面覆盖 123
4.2 坚持新发展理念 125
4.2.1 全面准确认识、把握理论与实践特征 126
4.2.2 加强调查研究,强化论证、评估与监督 128
4.2.3 植根中国大地,坚持群众路线 129
4.3 健全科学工作机制 130
4.3.1 坚持党政领导 130
4.3.2 强化部门协同 131
4.3.3 加大社会参与 132
4.3.4 强化专家支持 132
4.3.5 加强媒体宣传 133
4.4 抓好重点工作落实 134
4.4.1 切实夯实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基础 134
4.4.2 加强社会心理服务工作者队伍建设 135
4.4.3 依法推进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 136
4.4.4 发挥专业社会工作优势,融入体系建设 138
4.4.5 加强机关和企事业单位社会心理服务 140
4.4.6 融入防范化解社会风险矛盾的全周期治理机制 143
4.4.7 创新宣教体系,提高身心健康素质 146
结语 149
附录一 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探索与实践分享 155
1.河南省驻马店市西平县 156
2.安徽省宿州市 170
3.山东省青岛市城阳区 177
4.江苏省张家港市 190
5.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 198
6.安徽省合肥市包河区方兴社区 207
附录二 相关的国家政策 213
1.关于印发全国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试点工作方案的通知 215
2.关于加强心理健康服务的指导意见 227
专家推荐:
随着时代发展,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日益增长,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是党中央推动的一项为民惠民利民的重要举措。从政策出台到试点地区建设成效显著,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的星星之火已呈燎原之势。
刘 京 中国社会工作联合会副会长兼秘书长
作为企业内社会心理服务的实践者、亲历者,该书使我更加明晰国家心理政策的脉络,开展工作有了更加权威的政策指引。书中关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的路径和方法,与我们探索和实践“心理健康 思想政治”的工作方向是一致的。
吕大鹏 中国石化党组宣传部部长、新闻发言人
该书从政府视角、社会视角、专业视角、专业人员视角、服务对象视角阐释了社会心理服务体系的政策背景、创新发展、概念内涵、基本组织构成、运行体系、建设目标、保障措施等,我相信各级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的相关从业人员、社会大众必将获益匪浅。
韩布新 中国心理学会前理事长,亚洲心理协会主席,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研究员
该书作者不仅一直积极参与心理服务实践,而且也部分地参与了心理服务国家战略相关文件的起草工作。由他撰写这本关于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理论与实践的书,应属名实相符、实至名归。
张建新 中国社会心理学会候任理事长,亚洲社会心理学会主席,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研究员
社会 心理 服务 体系绝不是简单的组合相加,而是多系统、多层面、多维度的融合叠加。该书提供的理论指导和实践方法,是推进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的及时雨!
阿果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心理访谈》栏目制片人、主持人
该书对社会心理服务体系的基本含义、要点、构成、前期实践进行了及时而又全面的介绍和解读,把战略、政策、实践、科学高度融合在一起,既有高度、又接地气,有助于全面理解社会心理服务体系的涵义并促进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在各个层面的实践。
蔡华俭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研究员,中国心理学会社会心理学专业委员会主任
该书全面系统地阐述了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的缘起、方法、步骤,是推进体系建设的理论指引、实践指导和工作助手,是推进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的权威读本,是基层社会心理工作者的必备手册。
王兴 河南省驻马店市卫健委党组成员,驻马店市卫生计生监督局局长,原西平县委政法委书记
该书以问题为中心,深入浅出、简明扼要地阐述了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在建设健康中国、平安中国、美丽中国、幸福中国中的作用和意义,是政府、学校、企事业单位和社区等相关人群理解、构建和运用社会心理服务体系的权威读本。
孙时进 复旦大学心理研究中心主任,教授
该书对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的加强社会心理服体系建设的基本含义、要点、构成及如何科学推进做了系统全面阐述和精辟解续,熔理论和实践于一炉,铸科学性与实操性为一体。
郑日昌 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部教授
社会心理服务需要“心”的投入,“理”的探索。书中字里行间体现着作者对推进社会心理健康服务体系事业的期盼与思考,其中不乏真知灼见。
胡月星 中共中央党校党建部党的领导与领导科学教研室主任
该书有三个突出的特点,即高度、清晰、系统。高度是指将心理建设提到了国家治理的战略高度;清晰是指将心理健康服务体系与社会心理服务体系两个概念的内涵和脉络进行了清晰的辨析和梳理;系统是指将社会心理服务体系进行了理论和实践的系统总结。
宋振韶 北京师范大学学生心理咨询与服务中心常务副主任
本书既高屋建瓴,又细致入微,有框架、有方法、有案例、成体系,是开展社会心理健康服务工作的必备参考书。
潘垚天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教授,价值观与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专家
将全民心理健康纳入整个社会治理体系当中,以构建理性平和,自尊自信,亲善友爱,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作为国家社会民族发展的国策,这恐怕是心理学100多年的发展历史当中从未有过的创新和创造。怎样将心理学工作和社会治理和全民身心健康更加紧密的结合,也必将是全新的挑战。该书作者兼具丰富政府工作经验和深厚心理学素养,将国家的相关政策和正在进行的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试点工作紧密、切实相结合,必将对推动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的长期工作起到关键的指导作用。
徐凯文 北京大学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副主任
1 社会心理服务体系的基本含义
1.1 社会心理服务体系相关的基本概念
1.1.1 心理健康
关于心理健康,世界卫生组织在1948年成立之初颁布的《世界卫生组织宪章》中就指出:健康不仅是没有病和不虚弱,而且是身体、心理、社会功能三方面的完满状态。这一定义既说明了健康远不止于没有躯体疾病或失能,亦明确了心理健康是个体健康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全面健康包括躯体健康、心理健康和道德健康三大部分,三者缺一不可、密不可分。可见,心理健康是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我们每个人息息相关。
心理健康是人在成长和发展过程中,认知合理、情绪稳定、行为适当、人际和谐、适应变化的一种完好状态。心理健康者人格完整,自我感觉良好,情绪丰富而稳定;有较好自控能力,能保持心理平衡,自尊、自爱、自信且有自知之明;不仅有安全感、自我状态良好,而且与社会契合和谐,能以社会认可的方式适应外部环境;对未来有明确生活目标,能切合实际、不断进取,有理想和事业的追求。
总的来说,心理健康包括个体内部心理过程和谐一致与能够良好适应外部环境两个方面。心理健康者具有情绪稳定、自我悦纳等内在特征,外在又表现出良好的适应行为、人际关系以及个人成就。健康的心理状态还可使生理功能处于**状态,反之则会降低或破坏某种功能而促发躯体疾病。现代医学已证明,感冒、肝炎、消化道疾病、心血管病甚至癌症等疾病都与人的心理因素关系极大,长期情绪不良会导致人体免疫力严重下降。现代心理学也证明,心理因素是影响个人创造性和潜在能力发挥的首要因素。心理健康者更能充分激发其心理的潜在能量,更能耐受挫折和逆境,更可能平稳度过社会变化和各种难关。在其他条件相同情况下,其学习成绩更优,工作效率更高,对社会贡献也就更大。
1.1.2 心理健康服务
近年来,我国经济社会转型加快,人们生活节奏加速,竞争压力不断加剧,心理健康问题与社会稳定安全、公众幸福感等交织叠加的特点日益凸显,也愈发受到社会与大众广泛关注。
1.个体家庭层面
当前,我国常见精神障碍和心理行为问题人数逐年增多,个人**情绪引发的恶性案事件时有发生。我国抑郁症患病率达到2.1%,焦虑障碍患病率达4.98%。截至2017年底,全国已登记在册的严重精神障碍患者581万人。同时,公众对常见精神障碍和心理行为问题的认知率仍比较低,更缺乏防治知识和主动就医意识,部分患者及家属仍然有病耻感。①
2.群体层面
首先,重大突发事件给群众带来心理困扰。以新冠肺炎疫情为例,一方面,疫情蔓延下病人和家属可能出现典型的应激反应,有5%—10%的人在事件发生一个月后可能发展为创伤后应激障碍①;另一方面,长时间的封闭导致一般大众易产生情绪障碍、行为障碍和睡眠障碍②,因此疫情防控期间要及时加强心理干预、疏导。
其次,恶性事件对社会带来心理冲击。个人**心理引发的恶性案事件中,作案人内心一方面缺乏对生命的尊重和怜悯,另一方面通过制造恶性事件来发泄对生活的不满。作案人**心理的形成存在发展的过程。如果干预心理形成过程、疏导形成后的心理,减少心理应激刺激,就可能降低恶性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3.社会心理层面
半个世纪以来,快速发展的中国社会对国民心理与行为产生深远影响。有研究表明,中国人心理变化有如下总体倾向:①与现代社会相适应的个体主义价值和心理行为日益盛行;②传统社会所强调的集体主义价值虽减弱,但仍发挥重要作用;③多元文化共存会是当下和未来中国社会的重要特征。一些具体的变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