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轻型纸包 装: 平装-锁线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53787534
面积小、空间难以利用? 看《3D住宅格局教科书》教你如何把空间变大。利用隔断、改变动线、增加采光、合理收纳……通过这些手法,施展空间魔法,保证你的小家越住越大。
目前市场上关于户型规划、户型改造的书很多, 而《3D住宅格局教科书》不单单解析户型规划的技巧,更通过3D户型图鉴真实、立体得展示户型规划,便于读者理解,给予读者更直观的感受。而且每个章节前通过生动的手绘来描述户型规划中的基本要素。
日本建筑家协会的17位知名建筑师,如有50年从业经验的建筑师黑木实,擅长解决小户型的空间问题的高野保光等,针对各种屋型分析经常会面临的格局疑难杂症,分享多年住宅设计和户型规划的经验和巧思,为读者提供各种屋型、格局通用的解决技巧。
第1 章 边界布局
开阔感 008
1 通过挑空在狭小空间中营造开阔感 010
2 调整空间高度营造开阔感 012
3 通过矮墙隔断空间 014
4 设置中庭将视线引向外部 016
5 挑空要讲究纵横均衡 018
6 创造向多方位拓展的螺旋楼梯 020
7 表皮包围的一体化空间 022
通透感 024
1 通过阳台的护栏将视线引向空中 026
2 创造纵、横、斜三个方向的通透感 028
3 遮住邻近的建筑将视线引向小巷深处 030
4 朝向借景方向将整面墙做成大开口 032
5 获得视线通透的大开口避免外部干扰 034
6 让开口部近在眼前的布局 036
7 分散设置庭院确保视线的通透感 038
8 打造将外部空间引入内部的过渡空间 040
9 在玄关门两侧创造通透感 042
纵深感 044
1 延长视线穿过的距离 046
2 在平面上设计转角营造纵深感 048
3 将明暗空间相互重叠 050
4 细长建筑物不设走廊 052
5 突出门前长过道强调纵深感 054
叠加 056
1 中庭的叠加营造多样的纵深感 058
2 通过半透明的隔墙传递信息和光线 060
3 上下叠加打造居身之所 062
4 通过格栅使外部和中庭适度相连 064
5 通过中庭在多层空间中打造整体感 066
间 068
1 连接空间与空间的公共区域 070
2 中庭为“间”,连接起居室、餐厅、厨房 072
3 设置将空间柔和分割的箱形空间 074
4 通过设置高差创造引发多种行为的空间 076
5 通过在中庭设置外部楼梯连接居室 078
6 引入通道使居住空间更加丰富多彩 080
7 通过高低差与屋外空间隔断 082
8 在室内设置挑台空间 084
9 通过格栅遮挡使阳台内部化 086
第2 章 动线布局
动线 090
1 以中庭为中心的回游动线 092
2 合理布置玄关和楼梯使起居室更加宽敞 094
3 兼顾生活的便利性和收纳功能 096
4 使移动更具趣味性的楼梯布置 098
5 利用高差隔断空间思考动线的配置 100
6 通过旋转楼梯打造视线多方向推移的空间 102
驻留 104
1 给楼梯增加新功能 106
2 在外部空间打造舒适的停留场所 108
3 沿着用地的高低差分散布局驻留 110
4 使视线持平让用餐空间更具魅力 112
5 以挑空为中心使上下的驻留空间相连 114
6 通过公共空间将卧室围拢 116
7 忽隐忽现,营造沉静感 118
第3 章 色彩布局
光、影 122
1 使建筑物集中向南侧确保采光 124
2 楼梯间兼具采光井的功能 126
3 通过中央的挑空使北侧一楼亦能采光 128
4 结合时间、季节进行采光 130
5 通过全方位高侧窗采光将光线引入家中 132
6 透过天窗的光在室内投下光影 134
7 起居室与和室明暗分明 136
8 调整各个房间的明亮度 138
9 通过来自空隙的采光打造阴影 140
暖、凉 142
1 通过错层实现空气循环 144
2 挑空空间的舒适度由保温性能决定 146
3 不依赖设备实现空气循环的方法 148
4 通过中央空调创造恒温环境 150
5 通过屋顶绿化提高保温性能 152
6 通过屋顶形状控制风的进入方式 154
7 引导风的流向使地下空间更加舒适 156
8 利用烟囱效应促进通风散热 158
9 加强屋顶通风降低室内温度 160
执笔者简介 162
如果不想依靠照明来确保居住空间的明亮度,那么很容易陷入这样一个误区:将关注点过分投入到如何尽可能去获取阳光,使室内变得明亮。但是居住空间并不是越明亮就越舒适。合理调控强烈的直射日光,同时对与光相对应的阴影予以关注和考量,在此基础上的采光,才能真正助我们打造出多彩又舒适的居住空间。
采光衍生出阴影,两者交相辉映,打造出充满魅力又舒适的空间。下面我们就将目光
投向光和阴影,来看一下具体要如何进行操作。采光的时候,我们多会去重视方向以及其他平面上的相关考量,如,若朝南则会考虑做成一个向阳的开放性的起居室等。但是在一些特殊的用地上,尤其是在住宅密集地,我们就必须要考虑如何隔着邻家的屋顶采光,将光照引到下层甚至室内深处,并做出截面上的相关研讨。
此外,采光的方法不同,采到的光的质量也不同,整个房间给人的印象也会不同。考虑到这一点,那么,把光引进来的开口部,它应该是什么形状,多大尺寸,位置在哪里,这些问题就显得尤为重要了。要想给室内带去舒适的明亮,一味地设置大开口是不可取的,考虑区位条件的基础上,还要学会巧妙运用高侧窗和天窗。此外,挑空、中庭,这些也都是助我们将光引到深处室内的关键构造装置。此外,地板、墙壁、天花板的润饰,以及楼梯细节上的一些操作,也是进一步推进光的反射和穿透的有效方法。在合理的采光开口部,以及合理的接受光照的空间形状之下,光照可使建筑素材的肌理更具生机。因此,设计的时候,一并将接受光照的墙壁的照射角度、素材特性考虑进去,将会收获更加良好的效果。
光照固然重要,影的效用也不容忽视。前面我们讲到过光和素材的关系,这种关系,换一种说法,就是阴影的效用。由影衍生出阴影在空间的印象构造中起着一定的作用。各种建筑素材自会依靠自身特性使空间呈现多样化的姿态,但是这一点,通过白墙、影的效果也能做得到。设计的时候,充分利用阴影效果,如将明亮的空间和控制光照的阴影空间相对或叠加设置等,这样即可使空间宁静又有纵深,又不再除了明亮别无长处。
如上所述,综合考虑光和影,即可打造出有层次感、有深度的空间。
长谷川顺持
住宅的设计存在各种各样的制约因素,如周边环境、业主的要求、法规等。如何在制约的范围内营造一个舒心的空间,这需要我们将关注点聚焦于布局方法给人带来的感觉(如开阔感、通透感感、纵深感等),并在此基础上展开设计。
个主题是“开阔感”。所谓“开阔感”,并不是指实际空间的宽广度(尺寸),而是一种感觉上的扩张性,是通过空间上的操作,给人带来比实际面积更大的宽阔感。室内的宽阔感,可以通过将外部揽入内部、实现内外部一体化等方式得以实现。但是,将外部空间内部化这一操作有其相应的规则,一旦弄错可能会适得其反。举个例子,想必大家都有这样的经历:当房间为毛坯房,完全没有进行内部装修的时候,我们会感觉房间非常狭窄。原因在于,我们身处在这个被规定为内部的地方,身边却没有任何家具、开口部等要素来营造一个生活空间,当我们身处外部,感受着外部的规格反观内部时,相对就会觉得它非常狭窄。已完工的住宅亦是如此。如果我们原封不动地将外部空间的规格揽入内部,那么别说开阔,甚至有时候会让人感觉更加狭窄。所以必须遵照正确的规则,进行正确的比照,确立出正确的视觉效果,否则很容易掉入意想不到的陷阱中。要点在于:考量内部空间的规格,同时将外部空间引入其中,进行空间构成。难免遇到图纸上的尺度(面积、高度)受到法规、经济制约而难以实现的情况,即便如此,同样看如何操作,方法得当,也完全可以营造出一个开阔的舒适空间。只要着眼于人的感觉的相对性,通过生活空间的规格,巧妙运用对比进行空间搭建,即可实现。例如,在想营造开阔空间的对立面设置一个狭窄空间;遇狭窄平面状门面时,在高度方向上开拓宽广空间等。
视线的通透感和动态的多方向性也是打造开阔感的要素。开阔的感觉与开口部的大小和位置息息相关,因此,大小、形状完全相同的房间,开口部的设置方法不同,开阔的感觉也自会相异。另外,对开阔的感知,并不只是指代静止的状态。在空间中的移动,这种体验本身就会给对开阔的认知带来一定的影响。同样的空间,在允许多方向移动的空间中,行动的感知会带来叠加、重合,以及拓展。
石井秀树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