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32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302468844
产品特色
编辑推荐
人类与基因的故事仍在继续。我们应该将基因的使用局限于小范围的问题,就像汽车一样,还是应该充分发挥基因的功能去重构社会呢?我们在实施的时候又该如何区别一项又一项的功能呢?如果基因决定了人的意思,那么当我们改写基因的时候,它又意味着什么呢?作者旨在讨论基因的潜力,让所有人一同决定如何使用基因这项新工具。
内容简介
基因如同汽车,都是造福人类的工具,同样有利有弊,不可以偏概全。本书便是作者同时站在基因组学领域局外人和内行人的角度对基因领域的不公平现象、基因行业热点、基因技术的应用及对未来的展望所做的解读,分别对应基因外传、基因纪闻、基因启迪和其他等4个版块。每个版块讲述不一样的主题,每个版块陈述不一样的看法,以批判性的眼光看待基因行业的井喷式发展。
目 录
第1 章 导言 1
第2 章 基因外传 5
2.1 基因组:人类的公共财富,拒绝商业化 5
2.2 如何规范基因编辑技术的应用 12
2.3 基因:终结冲突,世界和平 25
第3 章 基因纪闻 41
3.1 人类基因组堪比一部言情小说史 41
3.2 拜伦:纺织工人和医护人员的守护者 47
3.3 为人权,维人权 57
3.4 由小生大:小小碱基引发大案件 62
3.5 透过NIH 申请新规定看资助申请的公平性
问题 68
3.6 科学界的可重复性危机 74
3.7 基因学的3R 理论 87
第4 章 基因启迪 101
4.1 别总想着克隆超级军队——基因编辑技术
背后的伦理问题同样值得关注 101
4.2 基因组里基因知多少 108
4.3 从基因组认知自我:微生物的崛起 117
4.4 暗黑基因 126
4.5 哈利·波特与达尔文的交集 135
第5 章 其他 149
手帕的消失VS 基因组学的兴起 149
前 言
小时候,别人告诉我,人类与动物之间的关键区别就在于人类会制造工具。人类制造和使用工具的能力使得其由底层的低等生物开始迅速崛起,也让其具备了统治地球的力量和权力。据观察发现,黑猩猩们用树枝捕食蚂蚁的时候,为了把树枝伸进蚂蚁洞中,会先将树枝上的叶子去掉。虽然这一发现有点令“人”沮丧,但还不至于将人类拉下神坛。树枝捕食蚂蚁的伎俩并不“高大上”,至少跟原子弹或变色咖啡杯相比不会让人觉得印象格外深刻。然而,有人还见过黑猩猩做长矛、乌鸦用棍棒捕获昆虫、大象可以做简易苍蝇拍、章鱼能建城墙。人类只好被迫承认,使用工具的能力并不是为人的终极标准。于是,人开始恐慌,难道我们并没有传说的那么特别?总之,将人类与动物区分开来的既不是使用工具的能力,也不是制造工具的能力,而在于人类会利用工具来保护自己。俗话说“人靠衣装”,你用Mac 还是台式机?用iPhone 还是安卓机?你敢说你根据一个人开的车就能知道他是什么样的人吗?在美国,男性可以分为两种,一种喜欢戴各种棒球帽,另一种死都不会戴棒球帽。在中国,年轻男性也可以分为两种,一种会在自己的车上贴变形金刚的贴纸,另一种则不会。可以说,真正将人类与动物区别开来的是人与其制造的工具之间异常奇妙的关系。这种现象很奇怪。人类制作、使用工具的过程本应非常简单。首先,确定问题所在;其次,聪明的人设计相应的工具来解决这个问题;后,实际遇到所说的问题时,直接使用已有的工具。工具的设计者就可以赚得盆满钵满, 有抱负的年轻人也会争先恐后地去抢购他的自传。多么美好且励志的故事结局!如果我们的世界真有这么简单该多好!俗话说,“如果你手中握着一把锤子,那么你面前的任何事物都会变成钉子。”一旦我们拥有了新的工具,我们就会想去使用它,并且多次使用,比如汽车。汽车的功能很简单,它让人们可以快速地移动,也不会遇到马车或牛车可能带来的麻烦。汽车是一种好工具。汽车速度很快,相对比较干净,当我们不需要使用时,直接锁起来就可以,甚至不需要操心喂水或者喂食的问题。我有一辆车,颜色是我喜欢的绿色,还有车载音乐的功能。我搭乘马车的经验很有限,马儿总喜欢把我拉到近的树那儿,而丝毫没有把我拉到指定目的地的念头。所以汽车值得我们为之欢呼。当我们需要快速到达某地或者携带大量物品的时候,汽车成为出行的。除了以上两大基本功能之外,汽车就没有那么实用了,人们很少会用到其他功能。然而,即便汽车在人们生活中应该扮演的角色非常明确且有限,汽车初进入人们生活的时候还是制造了不小的乱子。在所有现代化的城市中,步行穿越繁华的街道并不简单。如果存在高速公路的话,那就糟糕了,没有汽车的话,连出行都成了难题。现在,城市的布局设计越来越迎合汽车的出行,而不是人。人成了二级公民,排名仅次于汽车,而马车不幸排在人之后。我并不是在提倡马车的回归。而且根据马对人的态度,它们也不会执着于回归这件事。基因可能有点像汽车。基因也是一种好工具,可以帮助我们理解人与人之的差异和共同点,我们甚至可以用基因来预测疾病发生、发展的过程和人生的轨迹。现如今,我们正在学习如何控制自己的基因,从而让人更加健康。对于现有的技术而言,这无疑是一项强而有力且划时代的补充。然而,人类与基因的故事仍在继续。我们应该将基因的使用局限于小范围的问题,就像汽车一样,还是应该充分发挥基因的功能去重构社会呢?我们在实施的时候又该如何区别一项又一项的功能呢?如果基因决定了人的意义,那么当我们改写基因的时候,它又意味着什么呢?对于上述问题,并不存在非黑即白、非此即彼、是非分明的答案。我认为重要的是我们提出了问题,提出了以前没有想到过的问题。更重要的是我们成为如何使用基因的决策过程中的一员,而不是任由其发生。本书所包含的这些文章就旨在讨论基因的潜力,旨在让所有人一同决定如何使用基因这项新工具。
媒体评论
评论
在线试读
基 因 启 迪 前取得了胜利,但是争论远没有结束。 守护公共财富 大多数人可能都不了解自身的基因组,那么 未来是否会出现一种医疗服务,医生可以根据患 者的基因序列来预测基因突变与健康之间的关 系?换句话说,自身基因组及其作用是属于公民 权利,还是应该交给医院和政府监管,等时机合 适了再告知当事人? 看了前文之后,你们显然可以判断出我认同 前者(遮遮掩掩和耍小聪明从来就不是我的强项)。 倒不是说监管没有用。确保基因测序的合理性和 准确度并不会妨碍个人的自由,也不会破坏基因 组公共财富。而且监管举措还有助于打击未经证 实的医疗炒作。但是,目前医疗和监管部门所做 的远远不够。为了人类的幸福,FDA(食品药品 监督管理局)一直充当着公共财富的守卫者角色。 展望未来,虽然法院规定基因不能专利 化,但并不代表基因的改变不能专利化。目前正 处于编辑个人基因的风口之上,与高薪工作要求第2章 基因外传11 高学历一样,为了获得某种工作和梦寐以求的生 活方式,个人基因编辑技术也是必要的。 试想:面前站着一个“正常人”和一个基因 被优化过的人,你会选谁?谁会愿意和看似健康 实则携带了某种疾病基因的人结婚?这可能会遗 传给你的小孩!因此,那些基因公司依旧想持有 对基因公共财富的控制权。 现在这一切都还不明了,也没有必要指责可 怜的亨利国王,怪他没有设立基因组宪章。因为 当时时机还不够成熟。 在百慕大公约和遗传数据公共财富这些协定 的帮助下,我们目前还拥有基因组公共财富,不 需要借助宪章的强制力量来追回。首先,我的拉 丁文挺渣的,如果要我把全基因组关联分析或者 转化遗传学翻译成拉丁文,过程估计会很纠结; 其次,亨利三世已经作古,还能找谁签署基因宪 章?这是专利、人权、伦理的问题,还是三者兼 而有之呢? 目前来说,好的办法就是:把基因组看作 人类的公共财富,不允许任何人把它占为己有!12
书摘插画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