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69902587
*由著名作家高占祥、周殿富等主编;
*视角崭新、配图精美;
*全方位培养青少年爱国主义核心价值观;
*以独特视角纪录中国近现代爱国名人之生平,以名人之人格魅力引导当下青少年之价值取向;
*读者了解和认识近现代爱国人士的入门之书
鲁迅是任谁也不陌生的,然而既然是作传,自然首先要对传主做一个极简式的生平交代:
目 录
引言 001
一、绍兴:黄金世界和在人间 001
二、南京岁月 024
三、别求新声于异邦 037
四、囚徒 065
五、铁屋中的呐喊 086
六、孤独者 120
七、到南方去 143
八、后的横站 157
延伸阅读 174
鲁迅先生年谱 195
鲁迅是任谁也不陌生的,然而既然是作传,自然首先要对传主做一个极简式的生平交代:鲁迅(1881年9月25日 — 1936年10月19日),原名周樟寿,后改名周树人,字豫山,后改为豫亭,浙江绍兴会稽县人。 “鲁迅”是他1918年5月发表中国现代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时首次使用的笔名,此后成为他广为人知的名字。出身于一个封建官宦家庭,鲁迅拥有着与许多人一样的快乐童年。幸福的童年大抵相同,而命运的剧本给予他少年不幸的转折竟也与他人类似:家道中落,父亲早逝。1898年,他前往南京求学,先学水师后学路矿,期间痴迷《天演论》 , 奠定了此后长久信奉的进化论思想。1902年,鲁迅考取清政府官费赴日本留学,先入东京弘文书院,后又进入仙台医学专科学校,于是就很快有了那次著名的幻灯片事件,从此弃医从文。在日本的八年中,他曾亲近激进的革命思潮,更主要精力还是用在002了修习文艺上,他遇到了俄罗斯的托尔斯泰,却尤爱德国人尼采。1909年,鲁迅从日本归国,任浙江两级师范学堂教员,辛亥革命后出任山会初级师范学堂监督。1912年初进入新成立的国民政府任*任职,随后随政府迁居北京,在绍兴会馆度过了生命中为沉寂的七年。
1918年,在钱玄同的劝说下积极参与新文化运动,以出手就达到中国现代文学的一篇篇小说、散文和杂文迅速成长为一代文豪,矢志于国民性批判。1926年离开北京,前往厦门大学任教,不到半年即奔赴国民大革命的策源地广州,半年多后又在大革命的失败中去往上海,在那里走完生命的后九年。在上海期间,思想上转向马克思主义,倡导无产阶级革命文学。1936年病逝于上海,死后备极哀荣,被尊为“民族魂” 。短短六百字,便已将他的一生交代完毕;其实又何须六百字,墓志铭往往仅一句而已,更何况他连墓志铭也没有给自己准备呢。然而,无论是六百字还是一句话都无法让人理解 —“现代中国苦痛的灵魂” 。 本书私心所在,确乎希望看完这本十万字小传的读者能从中得到些许答案。倘若要论起公心的话,那便是希望这本小书也能成为一篇引言,让人们能够产生一丝兴趣去亲自靠近这颗灵魂,毕竟他曾经那么浓墨重彩地活过,毕竟我们也曾、也正、也将在同一片土地上活过、活着、活下去。那么,这篇引言也确乎将成为引言的引言了,则诚哉大幸。
一、绍兴:黄金世界和在人间有谁从小康之家而坠入困顿的么,我以为在这途路中,大概可以看见世人的真面目。
— 鲁迅《呐喊·自序》
在我们每个人的生命过程中,总会有许许多多个这样的时刻:它们与我们相距遥远,以至于在很长的时间里我们都对其一无所知;然而,它们却以对时代氛围的深刻展露沉淀了下来,终共同编织成了某种命运交响曲;也许唯有在我们的生命终结之后,后来者的目光才能穿过漫漶的历史烟云,洞察出它们之于我们的全部意义。而对于鲁迅,1881年便可以成为这样的一个时刻,而且关乎源起,尽管对动荡不安的整个中国近现代史而言它似乎并无多少值得特别书写之处。这一年发生的大事屈指可数:首先在西北,通过二月与俄国签订的《伊犁条约》收回了被强占的伊犁,这是中国步入近代以来少有的一次军事和外交胜利;继而在西南,中法在越南关系日趋紧张,终于在两年后酿成战争;后在华北,唐山至胥各庄的运煤专线开通,它也成为了中国自办的条铁路,背后则是清中央政府和一些封疆大吏掀起的洋务运动。
由此,一幅粗线条的近代中国图景现身了:一方面是外人入侵,祸起四境;另一方面则是一代代志士仁人前仆后继、殚精竭虑的自救尝试。
然而这样粗线条的宽幅图景终究也只能作为远景,作为一颗多年后才能显示出其深刻意义的楔子。如果我们将镜头横移,聚焦于浙东古城绍兴的新台门周家,近景无疑是一个普通中国仕宦人家的欣喜 — 这一年的9月25日,周家大公子降生了。这种欣喜是很可理解的,因为在传统社会,只有男丁才能带来延续家族荣光的希望,正像在古老而躁动的华北大地上奔驰的列中国人自己的火车那样 — 这个男孩,终究也将成长为新时代的火车头,带着他命运中所有的颠沛和曲折驱驰而去。男孩的祖父周福清正在北京做官,消息很快报送过去,他便以当时拜访自己的一个朋友的姓氏给长孙命名为“阿张” , 随后又找了一个谐音字命名为“樟寿” 。 不管如何,这毕竟是个有着美好寓意的名字:像樟树般盛大而长寿。于是,小樟寿便在绍兴城一天天成长起来。绍兴是一座有点儿古怪的城市。尧舜的王道事业和勾践的卧薪尝胆是这片土地上流传着的早传说,王羲之和他的朋友们也曾在这里流觞曲水,不过这些都已是久远幽缈的往事了。风流俱散,到了鲁迅出生的时代,绍兴名闻全国的是两样特产,一是爷,二是黄酒,它们深刻影响了鲁迅祖父和父亲的性格,也构成鲁迅自身独特的故乡体验。明清两代,虽有其他地方的读书人也做师爷的,不过出名、规模的却是绍兴人。职业特色渐渐融入了当地的文化基因中,也形成了冷峻、尖刻的文风和多疑、善骂的性格,这一点从徐渭、张岱、章学诚等人身上都可以看出。周福清正是这样一位爱骂人的老人,对外是恃才傲物、满腹牢骚,对家里人则经常毫无遮拦地破口大骂。比如他常说梦见什么人反穿皮马褂来告别,意思是说那人死后要变成猪羊;又曾说这人后来孤独穷困,老了只能在一处后悔 — 这是更为恶毒的,因为古代文人描写“冥土旅行”说阎王给极凶恶之人的判罚是不给孟婆汤,让他坐在地狱里回忆过去的荣华与威力,这刑法是比火烧和狗咬更为残酷的。小樟寿固然听不懂其中太多深意,但祖父的威严和愤怒还是能体味出来的,因此对这位老人也就多少藏有了几分畏惧。不过,从小尽力逃避却难免耳濡目染的这些尖刻和怨恨终还是化为一股潜流留了下来,构成了日后他多疑、尖锐文风的初源头。
雨中的风筝 –
初评
比较客观地道出了鲁迅一生的坎坷和追求。
追评
嗯,不错,能够了解一下鲁迅的一生。
多情猎人 –
一口气买了好多本,书本很不错,值得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