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32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43231924
近年来,中国进一步推进城市群发展战略,并取得了显著成果,长三角城市群。粤港澳大湾区等先后建设起来,大城市对周边小城市的辐射是多样的,既可能发生”虹吸效应“影响周边小城市的发展,更可能产生城市群,合理分配资源,带动周边城市共同发展。本书系统的介绍了中国城市群和都市圈的现状,并为后续都市圈,城市群的发展提供了宝贵建议和意见。
《空间的聚集:中国的城市群与都市圈发展》由中国经济开放论坛提供,中国进入21世纪以来,进一步加快推进实施城市群发展战略,出台了一系列的城市群发展规划。本书是“第六期中国经济开放论坛”专题研讨会“都市圈、城市群与湾区建设”的研讨成果。各位与会专家对国家中心城市建设、都市圈与城市群发展分享了精彩观点,梳理了中国都市圈、城市群的形成历史、发展存在的问题,以及现阶段发展成果,为未来中国城市化发展提供了合理建议,供政界、业界和学界参考。
序
作者简介
总论:城市化和城市发展:我们在争论什么? 陆铭
第一篇 城镇化与城市发展问题
第一章 新型城镇化:经典城市化的回归和升级
第二章 关于中国城镇化问题的几点思考
第三章 新城:造城运动为何引向债务负担?
第二篇 城市群、中心城市与都市圈的形成
第四章 中国城市群与国家中心城市建设
第五章 都市圈政策的意义与框架
第六章 我国大都市群产城协同治理的一般分析和框架研究
第七章 区域产业链簇构建与城市区域中的城市协调发展
第八章 大城市有利于小城市的经济增长吗?
第三篇 长三角城市群一体化和粤港澳大湾区建设
第九章 中国湾区经济的空间结构与规划构想
第十章 上海城市功能疏解与长三角城市群一体化建设
第十一章 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集聚中走向平衡
自从人类进入工业社会以来,聚集就是生产与生活的一个主要特征。就全球而言,经济活动呈现出空间聚集的趋势,大部分人类的生产与生活聚集在城市、都市圈与城市群。根据主题为“重塑世界经济地理”的2009年世界发展报告提供的数据,全球1.5%的土地面积的聚集了世界一半的生产活动。在美国,有2.43亿的人口集中在仅占全国总面积3%的土地上,这部分区域在全球生产效率最高。在日本,3500万人口集中在不足日本总面积4%的东京,财富也主要集中在太平洋沿岸城市群中。在中国,不仅我们耳熟能详的长三角、珠三角与京津冀等城市群在加快发展,上海、北京、广州都市圈也在加快形成。根据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提供的数据统计,中国23个已形成或正在形成的城市群以30%的国土面积,聚集了全国66%的人口,创造了全国90%以上的地区生产总值。其中,长三角城市群的地域面积为35.9万平方千米,常住人口2.2亿,经济总量19.5万亿元,以占全国1/26的面积,聚集了全国1/6的人口,贡献了全国近1/4的地区生产总值。
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进一步加快推进实施城市群发展战略,出台了一系列的城市群发展规划。2006年中国“十一五”规划纲要首次提出“把城市群作为推进城镇化的主体形态”,城市群在我国城镇化进程中的“主体形态”地位愈加明确。2017年,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以城市群为主体构建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格局”,城市群发展与其他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一起,上升为国家战略,得到了越来越多的认同。 但是我们也要看到,城市群发展还存在着很多的问题,如部分城市群规划面积过于庞大 ,城市之间协调成本高昂;政府规划存在“拉郎配”的现象,各地发展阶段不同,利益诉求不一,导致地区间衔接不够紧密。城市群发展需要内涵的提升,而行政级别不对等使得地区间协调难度增大,城市间的协调很容易沦为相对务虚的“清谈”,政府规划也容易成为一纸空文。这就需要我们探索在更小尺度、有更好合作基础和更多合作诉求的空间区域来推进区域协调发展,并实行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更加精准的区域政策。
都市圈或都市区就是一个以大城市为中心的,小尺度、跨区域、相对精准的空间单元。这样的空间聚集区应该是中国新型城镇体系的主体。都市区与大都市圈是城市化发展的一个必经阶段。早在1910年美国就出现了大都市区的概念和大都市区建设的实践。大都市区的出现是中心城市不断聚集的结果,中心城市规模的急剧扩大使得要素、资源开始向外分散,中心城市与其周围的地区由于不同的分工、协作形成了紧密的社会、经济等方面的联系,成为都市区的基础。其他国家很快学习美国的都市区建设,并根据各自国家的特点进行了一定的调整,例如加拿大的“大都市普查区”,英国的“标准都市劳动区”以及日本的“都市区”“通勤圈”和“城市就业区”等。从上述国家的城市发展规律来看,都市区建设是全球城市发展中必然经历的一个阶段,也是城市群发展不可逾越的阶段。一般来说,在一个相对成熟的城市群里,至少要包括两个或两上以上的都市圈。例如,长三 圈内部联系更加紧密,聚集特征也更为明显。以上海都市圈为例,上海与周边区域一直以来都有良好的互动与合作,形成了较为合理的空间结构与通勤联系。尽管如此,与城市群相比,中国的都市圈与都市区建设却未能得到足够的重视。
2017年10月26日,由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中国城市与区域实验室(CCRL)共同主办的“第六期中国经济开放论坛:都市圈、城市群与湾区建设”研讨会在上海交通大学顺利召开。本次论坛以城市群与都市圈发展为主题,邀请了清华大学尹稚教授、国家发改委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冯奎教授、中国社科院倪鹏飞教授、南开大学江曼琦教授、浙江大学陈建军教授、华东师范大学孙斌栋教授、复旦大学万广华教授、上海交通大学陆铭教授与上海财经大学张学良教授等9位专家出席会议并就论坛主题进行演讲,各位专家对国家中心城市建设、都市圈与城市群发展分享了精彩观点,现将各位嘉宾的演讲稿编辑成册公开出版,期待能够进一步推进中国城市群与都市圈的讨论与学术研究。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