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大32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08679402

本书曾登上过日本亚马逊经济类和环境生态类分榜*位,自传、传记类分榜第四位。在日本出版后引起社会反响,媒体、电视多次报道。2017年继单行本后文库本重版发行。被译为韩语出版后,长期占据韩国畅销书榜单。
祖父的教诲,乡间自然的恩惠,栖居在百年老宅里的天然菌,用心培养的食材,精益求精的面包烘焙,全部合为一体交织成一曲田园浪漫曲。这真是一部奇妙的面包物语。为什么我们在如此高强度地工作?为什么我们的收入总不见提高?我们究竟想成为怎样的人?
这些问题的答案正是“小格玛丽”发现的——田间面包店的奇迹。三十岁人生再起步,职人匠心发现新的工作方法与生活方式。
作者渡边格对读者说的话:
好好工作,尽早成为一个能独当一面的人。
作为一名走了许多弯路,三十出头才走向社会的人,这是我对大家*微小的请求了。
进入面包的世界后,我发现其中存在诸多矛盾。
比如过长的劳动时间,再比如明明使用了添加剂却声称“无添加”面包。
人们一再追求效率与利润,导致职人身上背负了社会经济的矛盾。
我和妻子为经营一个不同于这般的面包店,选择在乡下开店。通过这五年半的经营,我们看到了“腐烂经济”。
这个世界上,唯独“金钱”是不腐烂的。它在社会与人们的生活中流通。此外,人们还在不断追求更低廉的劳动力与食物,导致“劳动力”与“食物”变得越发奇怪。
我不愿让我的孩子们继续生活在这样的社会中。
我们为了孩子,选择在乡下经营面包店,我们还将经营中的见闻与体会都记录在这本书里。
如果你在工作方式上持有疑问,抑或感到了矛盾,以及喜欢吃面包的人们,这是一本值得你读的书。
30岁之前,我放浪的人生仿佛一直在原地空转。
梦中祖父的一句 “你去开间面包店吧!”猛地惊醒了我,以此为契机我走进了发酵的世界。在田间,我们描绘着哪怕再微不足道也要做点实事的愿景,憧憬着踏踏实实做面包。我们将菌类的声音带到人类的身边,倾听大自然的声音,遵循自然本位,而非金本位制。以面包为媒介,让地域内的经济得以循环。
欲速则不达,越着急成为怎样的人,越无法实现。只要热衷于你做的事并且拼命钻研坚持下去,我们每个人所拥有的个性与内力,一定会绽放出花朵。这就是我们的故事,发生在田间面包店的奇迹。
部 不腐烂的经济
章 三十岁,开始反思
第二章 从父亲那里继承的东西
第三章 当面包店遇到马克思
第四章 面包师和酵母的不解之缘
第五章 不腐烂的面包与不腐烂的金钱
第二部 欢迎光临“田间面包店”
章 去小镇,开间面包店
第二章 倾听菌类的声音
第三章 通向田间的小路
第四章 只做良心面包,利润为零也没关系
第五章 生活就是工作,工作也是生活
尾声
前言
今天,在日本的乡村,一场“革命”即将发生。这里叫作胜山,它位于冈山县的大山深处,是个鲜为人知的地方。
“革命”正在这里悄无声息地发生,我称其为“腐烂经济”。
小镇位于山地的中腹地带,我就在这里经营着自己的面包店。
在此之前,我一直处于茫然状态。虽然内心清楚自己想要什么,却不知从何处下手,因而终日惴惴不安;同时我又看到社会上谎言充斥,经营都是依靠欺骗顾客来维持,心中也对此不满。就这样,日子一天天过去,当我回过神来,突然发现自己已经三十好几,却连一份正经的工作都没有。
我想做点实在的事,哪怕是微不足道的也好。这是从我心底传来的声音。跟随着这个声音,我决定开一间面包店。经过4 年半的筹备,我的面包店终于在2008 年开业了。
我和妻子考虑,无论我们的店有多小,它都必须是一间真正意义上的面包店。为此,我们开始了每天齐心协力相互配合的日子,就如同两人三足游戏一般。小店在哪儿选址,食材从哪儿进货,面包卖多少钱等等,这些问题都不能有半点差池,否则小店就无法维
持经营。我们两人一步一步,一边确认一边前行,一边失败一边摸索,也随之一点点积累着经验。
慢慢地,我们的面包店变成了一间奇迹的面包店。小店位于大山深处,从冈山站出发乘电车约两个小时到达。看板菜单上写着“和食面包”。面包是由天然菌类制作的酒曲a 发酵而成的,而这些菌类就栖生在当地那些颇有年头的民宅中。面包350 日元一个,价格有些高。小店每周休息三天,每年歇业一次,一次一个月。
此外,我们小店的经营理念是不营利。
当然,奇迹的面包店并不是我们初计划好的,而是在我们倾听面包的搭档—菌类的声音后,不知不觉间达成的结果。我也是自那时起才意识到,菌类的声音与150 年前马克思的声音居然如此相似。
不腐烂现象是违背自然常理的,但是仍旧有不腐烂的东西存在。它不仅不腐烂,反而在不断增加。它就是金钱。金钱所拥有的这种非自然的特性,让我们距离小而实在的事情渐行渐远。
我们认识到这一点后,就开始试着让金钱腐烂,让经济腐烂,并利用地域内部的紧密纽带维系生活。由此形成的循环正在悄无声息地扩张着,将来或许会改变日本,改变世界。
许多读者感同于“小格玛丽”的挑战,他们的声音此起彼伏:
这才是“劳动”的本质。——公司职员,男,30岁
不单纯追求效率与便利,慢下来,探索一条自然与人和谐相处的道路。这个愿望在我心里变得越发强烈。——公司职员,女,33岁
认识到“腐烂经济”的道理,我们的未来也会向面包一样,蓬松膨胀,越发光明。——公司职员,女,30岁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