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308124546
内容简介
《成功不只是一点点 –年轻人的成功密码》源自于一个企业家和教授联袂 打造的以 “成功训练”为主题的“九牛训练营”的私 人手稿,该手稿在同学间广为流传。
《成功不只是一点点–年轻人的成功密码》将告 诉你: 何为成功; 成功靠什么; 成功如何训练; 成功内外部条件的融合与创造; 大学生走向成功路上的困惑与感悟。
《成功不只是一点点–年轻人的成功密码》将告 诉你: 何为成功; 成功靠什么; 成功如何训练; 成功内外部条件的融合与创造; 大学生走向成功路上的困惑与感悟。
目 录
前言
01 何为成功
成功刍议
成功四阶段
第一阶段:做“饥”
第二阶段:做“事”
第三阶段:做“善”
第四阶段:做“传”
02 那些成功者教会我们的事
范蠡:持盈、定倾、节事
张良:运筹帷幄,决胜千里
李嘉诚:好谋而成、分段治事、不疾而速、无为而治
李开复:追随我心
俞敏洪:拾拣足够的砖头来造心中的房子
马云:一个梦想和毫无根据的自信
李彦宏:专注地做一件事
邓中翰:责任感、影响力、推动力
马化腾:以天方夜谭的成功方式打造“企鹅帝国”
姚明:成功,不是一个人的战斗
居里夫人:自由的精神、勇往直前的毅力
希尔顿:一个苹果赢得一个世界
乔布斯:找到自己爱的东西,把今天当成世界末日
比尔盖茨:做与众不同的自己
03 成功靠什么
成功的首要因素:知己
何为知己
如何知己
成功的必要因素:智与体
眼光、抉择、努力、能力
立场、观念、思路、出路
打造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健康
成功的核心因素:德与行
厚德载物
欲有穗先行孝
欲厚德必感恩
知道、做到、做好
成功密码:一句话的概括
感知成功密码
领悟成功密码
一句话概括成功
04 成功该如何训练
九牛训练营
情感管理训练
为什么要进行情感管理训练
如何进行情感管理训练
健康管理训练
为什么要进行健康管理训练
如何进行健康管理训练
时间管理训练
为什么要进行时间管理训练
如何进行时间管理训练
技能管理训练
为什么要进行技能管理训练
如何进行技能管理训练
05 成功八字箴言
天高地厚
吉祥三宝
家庭之宝
师长之宝
工作之宝
附录1 大学生十问成功
附录2 大学生感悟成功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01 何为成功
成功刍议
成功四阶段
第一阶段:做“饥”
第二阶段:做“事”
第三阶段:做“善”
第四阶段:做“传”
02 那些成功者教会我们的事
范蠡:持盈、定倾、节事
张良:运筹帷幄,决胜千里
李嘉诚:好谋而成、分段治事、不疾而速、无为而治
李开复:追随我心
俞敏洪:拾拣足够的砖头来造心中的房子
马云:一个梦想和毫无根据的自信
李彦宏:专注地做一件事
邓中翰:责任感、影响力、推动力
马化腾:以天方夜谭的成功方式打造“企鹅帝国”
姚明:成功,不是一个人的战斗
居里夫人:自由的精神、勇往直前的毅力
希尔顿:一个苹果赢得一个世界
乔布斯:找到自己爱的东西,把今天当成世界末日
比尔盖茨:做与众不同的自己
03 成功靠什么
成功的首要因素:知己
何为知己
如何知己
成功的必要因素:智与体
眼光、抉择、努力、能力
立场、观念、思路、出路
打造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健康
成功的核心因素:德与行
厚德载物
欲有穗先行孝
欲厚德必感恩
知道、做到、做好
成功密码:一句话的概括
感知成功密码
领悟成功密码
一句话概括成功
04 成功该如何训练
九牛训练营
情感管理训练
为什么要进行情感管理训练
如何进行情感管理训练
健康管理训练
为什么要进行健康管理训练
如何进行健康管理训练
时间管理训练
为什么要进行时间管理训练
如何进行时间管理训练
技能管理训练
为什么要进行技能管理训练
如何进行技能管理训练
05 成功八字箴言
天高地厚
吉祥三宝
家庭之宝
师长之宝
工作之宝
附录1 大学生十问成功
附录2 大学生感悟成功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在线试读
什么是做“事”?就是拥有一份属于自己的事业 ,并把它做大做强。
什么是事业?事业是人们所从事的,具有一定目 标、规模和系统的 对社会发展有影响的经常活动。一个人可以终其一生 为实现自己的目 标而坚持不懈的努力。
人生中能寻找到一个愿为其奋斗一辈子的事业何 其难也,而即使寻 找到了,要想获得最后的事业成功也要付出巨大的努 力。有时你就像在 下一盘棋,每一步都会影响你今后的事业发展,关键 时刻,错一步,满盘 皆输。
来看一个成功进入第二阶段的人物——王永庆。
他从白手起家到 成为著名的企业家,被人尊称为台湾省的“经营之神 ”,他的创业之路没 有太多的巧合,靠的是聪明的头脑和勤奋的双手,那 么他究竟是怎样运 用他的才智把事业一步步做大的呢? 1917年,王永庆生于台北近郊的直潭。他的高祖 母许雪娘在清道光 年间,携子王天来与媳妇林谨渡台,定居台北县新店 镇直潭里,几代人都 以种茶维持生计。9岁那年,父亲王长庚不幸患病,只 能卧床休养,他用 自己瘦小的肩膀帮助母亲分担生活的重担,也正是这 样,练就了王永庆 吃苦耐劳的精神。在王永庆10岁时,他的爷爷对他说 :“希望你们这一辈 人不要靠茶业为生,不要困在山谷里,最好出去闯天 下!”这样的家庭氛 围刺激着王永庆之后的创业梦想。
15岁的王永庆在小学毕业后,便到茶园当杂工, 后又到台湾省南部 嘉义县的一家小米店做学徒,他暗下决心将来自己要 当老板。第二年, 16岁的王永庆就用父亲借来的200元钱做本金自己开 了一家小米店,这 是王永庆人生第一个重要决定。可是,问题随之而来 ,小店开张后没有 多少生意,原因是隔壁日本人开的米店具有竞争优势 ,而城里的其他米 店又拴住了老顾客。为了挽回这一局面,王永庆不仅 挨家挨户上门推销 大米,而且还免费给居民掏陈米、洗米缸,这种针对 性极强的个性化服 务,在维系客户关系上逐渐占了上风。当时大米加工 技术落后,出售的 大米掺杂着米糠、沙粒和小石头,买卖双方都是见怪 不怪。王永庆却在 每次卖米前都把米中杂物拣干净,买主得到了实惠, 一来二往便成了回 头客。起初王永庆的米店一天卖米不到12斗,后来一 天能卖100多斗。
几年下来,米店生意越来越火,王永庆筹办了一家碾 米厂,同时完成了个 人资本的原始积累。从那个时候起,王永庆的命运发 生了变化。
抗日战争胜利后,台湾省经济开始发展,建筑业 势头良好。王永庆 敏锐地发现这一点,便抓住时机,经营木材生意,结 果获利颇丰。这时, 经营木材业的商家越来越多,竞争越来越激烈。王永 庆看到这一点,便 毅然退出木材行业。
20世纪50年代初,台湾省急需发展的几大行业, 是纺织、水泥、塑胶 等工业。当时,化学工业中有地位有影响的企业家是 何义,可是何义到 国外考察后,认为台湾省的塑胶产品无论如何也竞争 不过日本的产品, 所以不愿向塑胶工业投资。出人意料的是,王永庆主 动表示愿意投资塑 胶业。消息传出后,当地一个有名的化学家,公然嘲 笑王永庆根本不知 道塑胶为何物,开办塑胶厂肯定要倾家荡产。
王永庆做出这个大胆的决定,难道是心血来潮? 当然不是,他事先 就周密地分析研究,虽然他对塑胶工业还是外行,但 他向许多专家、学者 去讨教,还拜访了不少有名的实业家,对市场情况做 了深入细致的调查, 甚至已私下去日本考察过。他认为,烧碱生产遍布台 湾省,每年有70% 的氯气可以回收利用来制造PVC塑胶粉。这是发展塑 胶工业的一个大 好条件。
1954年,他和商人赵廷箴合作,筹措了50万美元 ,创办了台湾岛上 第一家塑胶公司。3年以后建成投产,立刻就遇到了销 售问题:首批产品 100吨,在省内只销出20吨,明显地供大于求。按照 常规,供过于求时就 应该减少生产。可王永庆却反其道而行之,下令扩大 生产!这一来,连 他当初争取到的合伙人,也不敢再跟着他冒险,纷纷 要求退出。面对这 一情况,王永庆变卖了自己的全部财产,买下公司的 全部产权,使台塑公 司成为他独资经营的产业。他相信自己产品销不出去 ,并不是真的供过 于求,而是因为价格太高——要想降低价格,就只有 提高产量以降低成 本。第二年,他又投资成立了自己的塑胶产品加工厂 ——南亚塑胶工 厂,直接将一部分塑胶原料生产出成品供应市场。事 情的发展,证明王 永庆的决策是完全正确的。随着产品价格的降低,销 路自然打开。台塑 公司和南亚公司双双大获其利!从那以后,王永庆塑 胶粉的产量持续上 升,从最初的年产1200吨,发展到20世纪90年代的 100万吨,他的公司 成了世界上最大的PVC塑胶粉粒生产企业。
当时,台塑集团经营范围广泛,包括炼油、石化 原料、塑料加工、纤 维、纺织、电子材料、半导体、汽车、发电、机械、 运输、生物科技、教育与医 疗事业等。尤其是在石化工业领域,建立起从原油进 口、运输、冶炼、裂 解、加工制造到成品油零售等一体化的完整产业链, 成为台湾省独一无 二的企业集团。
什么是事业?事业是人们所从事的,具有一定目 标、规模和系统的 对社会发展有影响的经常活动。一个人可以终其一生 为实现自己的目 标而坚持不懈的努力。
人生中能寻找到一个愿为其奋斗一辈子的事业何 其难也,而即使寻 找到了,要想获得最后的事业成功也要付出巨大的努 力。有时你就像在 下一盘棋,每一步都会影响你今后的事业发展,关键 时刻,错一步,满盘 皆输。
来看一个成功进入第二阶段的人物——王永庆。
他从白手起家到 成为著名的企业家,被人尊称为台湾省的“经营之神 ”,他的创业之路没 有太多的巧合,靠的是聪明的头脑和勤奋的双手,那 么他究竟是怎样运 用他的才智把事业一步步做大的呢? 1917年,王永庆生于台北近郊的直潭。他的高祖 母许雪娘在清道光 年间,携子王天来与媳妇林谨渡台,定居台北县新店 镇直潭里,几代人都 以种茶维持生计。9岁那年,父亲王长庚不幸患病,只 能卧床休养,他用 自己瘦小的肩膀帮助母亲分担生活的重担,也正是这 样,练就了王永庆 吃苦耐劳的精神。在王永庆10岁时,他的爷爷对他说 :“希望你们这一辈 人不要靠茶业为生,不要困在山谷里,最好出去闯天 下!”这样的家庭氛 围刺激着王永庆之后的创业梦想。
15岁的王永庆在小学毕业后,便到茶园当杂工, 后又到台湾省南部 嘉义县的一家小米店做学徒,他暗下决心将来自己要 当老板。第二年, 16岁的王永庆就用父亲借来的200元钱做本金自己开 了一家小米店,这 是王永庆人生第一个重要决定。可是,问题随之而来 ,小店开张后没有 多少生意,原因是隔壁日本人开的米店具有竞争优势 ,而城里的其他米 店又拴住了老顾客。为了挽回这一局面,王永庆不仅 挨家挨户上门推销 大米,而且还免费给居民掏陈米、洗米缸,这种针对 性极强的个性化服 务,在维系客户关系上逐渐占了上风。当时大米加工 技术落后,出售的 大米掺杂着米糠、沙粒和小石头,买卖双方都是见怪 不怪。王永庆却在 每次卖米前都把米中杂物拣干净,买主得到了实惠, 一来二往便成了回 头客。起初王永庆的米店一天卖米不到12斗,后来一 天能卖100多斗。
几年下来,米店生意越来越火,王永庆筹办了一家碾 米厂,同时完成了个 人资本的原始积累。从那个时候起,王永庆的命运发 生了变化。
抗日战争胜利后,台湾省经济开始发展,建筑业 势头良好。王永庆 敏锐地发现这一点,便抓住时机,经营木材生意,结 果获利颇丰。这时, 经营木材业的商家越来越多,竞争越来越激烈。王永 庆看到这一点,便 毅然退出木材行业。
20世纪50年代初,台湾省急需发展的几大行业, 是纺织、水泥、塑胶 等工业。当时,化学工业中有地位有影响的企业家是 何义,可是何义到 国外考察后,认为台湾省的塑胶产品无论如何也竞争 不过日本的产品, 所以不愿向塑胶工业投资。出人意料的是,王永庆主 动表示愿意投资塑 胶业。消息传出后,当地一个有名的化学家,公然嘲 笑王永庆根本不知 道塑胶为何物,开办塑胶厂肯定要倾家荡产。
王永庆做出这个大胆的决定,难道是心血来潮? 当然不是,他事先 就周密地分析研究,虽然他对塑胶工业还是外行,但 他向许多专家、学者 去讨教,还拜访了不少有名的实业家,对市场情况做 了深入细致的调查, 甚至已私下去日本考察过。他认为,烧碱生产遍布台 湾省,每年有70% 的氯气可以回收利用来制造PVC塑胶粉。这是发展塑 胶工业的一个大 好条件。
1954年,他和商人赵廷箴合作,筹措了50万美元 ,创办了台湾岛上 第一家塑胶公司。3年以后建成投产,立刻就遇到了销 售问题:首批产品 100吨,在省内只销出20吨,明显地供大于求。按照 常规,供过于求时就 应该减少生产。可王永庆却反其道而行之,下令扩大 生产!这一来,连 他当初争取到的合伙人,也不敢再跟着他冒险,纷纷 要求退出。面对这 一情况,王永庆变卖了自己的全部财产,买下公司的 全部产权,使台塑公 司成为他独资经营的产业。他相信自己产品销不出去 ,并不是真的供过 于求,而是因为价格太高——要想降低价格,就只有 提高产量以降低成 本。第二年,他又投资成立了自己的塑胶产品加工厂 ——南亚塑胶工 厂,直接将一部分塑胶原料生产出成品供应市场。事 情的发展,证明王 永庆的决策是完全正确的。随着产品价格的降低,销 路自然打开。台塑 公司和南亚公司双双大获其利!从那以后,王永庆塑 胶粉的产量持续上 升,从最初的年产1200吨,发展到20世纪90年代的 100万吨,他的公司 成了世界上最大的PVC塑胶粉粒生产企业。
当时,台塑集团经营范围广泛,包括炼油、石化 原料、塑料加工、纤 维、纺织、电子材料、半导体、汽车、发电、机械、 运输、生物科技、教育与医 疗事业等。尤其是在石化工业领域,建立起从原油进 口、运输、冶炼、裂 解、加工制造到成品油零售等一体化的完整产业链, 成为台湾省独一无 二的企业集团。
P7-9
……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