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大32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精装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19742621
《民事诉讼证据运用与实务技巧(增订版)》不仅增加了”举证期限”这一讲,也对原有的各讲内容予以了充实、修订和调整;尤其是对第12讲、第13讲、第14讲大量地补充、更新、修正,变动幅度之大,可谓重新改写,进一步丰富了民事诉讼证据规则的理论体系和实务运用技巧。为便于阅览,增添了不少图表。本书附录部分,还增加了部分法院、仲裁机构等关于民事诉讼证据规则、仲裁程序证据规则的”规范性文件”,囿于篇幅限制,本部分内容收录于附录二维码中,读者扫码即可查看。
本书分十四个专题,围绕全新民事诉讼证据规则的关键问题展开,保留了口语化的表述形式,以“讲”的写作体例,深入浅出地讲述深奥的民事诉讼证据规则,指明民事诉讼实务工作中的技巧。
本书目标着眼于司法实践,侧重实务应用是本书的特色。本书并不仅仅针对民事诉讼证据,对于刑事诉讼证据和行政诉讼证据的运用也有触及,是一本适合律师、法官、仲裁员等法律人阅读的办案参考用书,也适合对证据法有兴趣的法学专业学生以及大众读者阅读。
第一讲 概 述
一、证据的界定
二、证据的属性
三、证据能力与证明力
四、足以反驳与足以推翻
第二讲 举 证
一、谁有权取证
二、举什么证
三、法官有无权力分配举证责任
四、证据可否撤回
五、证据目录如何编
第三讲 质 证
一、质证的次序
二、质证的内容
三、质证的方式
第四讲 推 定
一、相关术语比较
二、典型案例评判
第五讲 自 认
一、自认与认诺
二、诉讼外自认
三、典型案例评判
四、拟制自认
五、撤销自认
第六讲 经验法则
一、常识、常理、常情
二、法解释之功能
三、证据法上之功能
第七讲 举证期限
一、延长举证期限及于双方
二、不受举证期限约束的情形
三、变更诉讼请求与举证期限
第八讲 书 证
一、书证的载体
二、复印件的性质及质证
三、复写件的性质及效力
四、单位证明材料的性质
五、笔迹鉴定的申请主体
六、传真件的认证
七、书证提出命令制度
第九讲 物 证
一、物证的特征
二、物证的类别
三、物证与书证的区别
四、物证的出示
五、物证的证明力
第十讲 视听资料
一、单一的视听资料可否采信
二、偷拍偷录所使用的设备要求
三、视听资料真实性的判断
第十一讲 电子数据
一、电子邮件
二、手机短信
三、微信聊天记录
第十二讲 证人证言
一、证人的资格
二、证人证言的真实性判断
三、典型案例评判
四、证人信息开示
第十三讲 鉴定意见
一、鉴定的范围
二、鉴定的对象
三、鉴定材料未经质证的后果
四、何谓鉴定程序严重违法
五、鉴定报告的有效期
六、公估报告的性质
七、鉴定意见的审查
第十四讲 当事人陈述
一、当事人陈述限定在诉讼过程中
二、当事人陈述的内容未必均属当事人陈述
三、诉讼代理人的陈述
四、慎重对待对方当事人的陈述
五、预备性答辩
附录 相关法律和司法解释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节录)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解释(节录)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新旧条文对照表
其他规范性文件目录
后 记
增订版说明
本书于2017年11月出版至今两年多时间,虽然时间不算长,但民事诉讼证据规则的变化却不可谓不大。最主要的变化是2019年12月25日,最高人民法院发布了《关于修改〈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的决定》(以下简称《修改决定》),对实施超过18年、对民商实务影响巨大的《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以下简称《民事诉讼证据规定》)作了全面、系统的修改、完善和补充。根据《修改决定》重新公布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法释〔2019〕19号)共100条,保留原《民事诉讼证据规定》条文未作修改的12条,对原《民事诉讼证据规定》条文修改的40条,新增加条文48条,内容繁复,亮点颇多。为了结合新的司法解释,亟须对原书进行修改,阐释和揭示新《民事诉讼证据规定》所依据的原理及实务要领。
此次修订不仅增加了“举证期限”这一讲,也对原有的各讲内容予以了充实、修订和调整;尤其是对第12讲、第13讲、第14讲大量地补充、更新、修正,变动幅度之大,可谓重新改写,进一步丰富了民事诉讼证据规则的理论体系和实务运用技巧。为便于阅览,增添了不少图表。本书附录部分,还增加了部分法院、仲裁机构等关于民事诉讼证据规则、仲裁程序证据规则的“规范性文件”,囿于篇幅限制,本部分内容收录于附录二维码中,读者扫码即可查看。
本书因实用、易懂得到了许多读者的热烈欢迎,在出版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加印5次,并被有关机构列入法律图书畅销榜单及最值得收藏的100本法律书,实在出乎我的意料;我到各地学习或交流,常有法官、律师、仲裁员谈起本书,据说对他们颇有助益。感谢大家的厚爱和青睐!能与大家分享本书,其中的快乐和欣慰溢于言表。当然,诸位的肯定让我更加不敢懈怠,我时时刻刻关注着立法、司法动态,前沿的证据法学理论及最新的判例资讯,希望能及时地通过增订本书,将这些信息传递给各位。但因时间、精力、天资有限,对于证据法领域一些至为晦涩而又重要之规则,我仍感力不从心,未能深究细研,期待您的不吝指正!
最后,我真诚地感谢法律出版社对本书增订的大力支持。
作者
2020年1月8日
序言 学海本无涯,尽从勤里得
民事诉讼案件最需要关注两个基本问题:一是查清事实,二是适用法律。查清事实是适用法律的前提,而事实的查清离不开证据问题,离不开当事人的举证质证及认证。民事诉讼中各种不同种类的证据如何运用?不具有法定种类的证据是否一概不具有证据能力?证据“三性”与证据能力及证明力之间是什么关系?举证责任如何分配?诸如此类的问题均十分复杂,尤其是面对司法实践中各种形形色色的案件时,这些问题就显得更加繁杂。虽然最高人民法院出台了有关民事诉讼证据规则的规定,但由于其内容比较简略,在满足实务的需求上显得有些捉襟见肘。因此,全面、科学地掌握证据法的基本原理,能从“会当凌绝顶”的理论高度,俯瞰证据规则,解决实际问题,此点在实务上显得格外重要。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句话是对学习者来说的。如果把它借用到律师专业成长上,也许应表述为“办而不思则罔,思而不研则殆”。本书作者是一位颇有追求的律师,办案之余,仍矢志不渝地在求学的道路上刻苦钻研,锲而不舍,在继《激情与梦想:王新平律师辩护词代理词选录》一书出版之后,又一本《民事诉讼证据运用与实务技巧》撰写成册,值得称赞。全书分为十三讲,立足于司法实践,以课堂的形式讨论民事诉讼证据实务问题,避免单纯空洞的理论说教,比较生动活泼。在书中,作者对证据的关联性、证明力等重要问题也都作了认真的研究,并提出了有益的见解。鲜活的素材、生动的表述、鲜明的见解,展示了作者对证据法学及实务问题的认真思考与执着探索。本书的内容主要适用于律师,但对从事法律实务的法官和仲裁员,也有裨益。
需要指出的是,虽然作者尽心地在进行写作,但本书在某种程度上还显得不够成熟。比如,对证据法基本知识这一层面着墨欠多,每一讲之间的篇幅比例不甚匀称,对若干案例的解读不够深入,某些提法或理解或许还存在值得商榷的余地,但它确实凝聚了作者认真好学、不懈求索的点点心血。我衷心地希望作者继续努力,奋进创新,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攀上一个新的高峰,奉献出更多、更新、更好的实务成果。
是为序!
毕玉谦
2017年2月12日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