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精装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117199056
内容简介
我国的肿瘤防治研究工作,于20世纪50年代就开始关注肿瘤高发区常见癌症的现场人群防治研究。首先从肿瘤流行病学调查研究着手,通过开展居民的死亡回顾调查,初步掌握了肿瘤负担的人群分布规律和变动趋势,并据此积极探讨和验证我国常见肿瘤的病因和发病条件;选择有关癌症高发区,建立癌症的防治研究示范基地,开展深入的流行病学和病因学研究,探索符合我国国情的肿瘤防治研究途径,历经40多年几代人的艰苦奋斗,协作攻关,至今已经取得了许多具有中国特色的研究成果和防治进展,积累了初步经验,为继续开拓创新,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肿瘤防控道路展示了光明前景,受到国内外同行的一致认可和充分肯定。
目 录
篇 绪论
第1章 引言
第2章 预防肿瘤学发展简史
第3章 预防肿瘤学的任务与研究内容
第4章 预防肿瘤学常用研究方法
第5章 我国预防肿瘤学研究的成就和经验
第6章 预防肿瘤学的发展方向和前景
第二篇 肿瘤的危害和影响
第7章 世界肿瘤的发病和死亡情况及变动趋势
第8章 中国肿瘤的发病和死亡情况、分布特点及变化趋势
第9章 肿瘤的社会心理影响和经济负担
第10章 肿瘤的社会决定因素
第三篇 肿瘤预防控制研究常用方法
第11章 常用统计方法
第12章 非实验方法
第13章 实验方法
第14章 筛查方法
第四篇 肿瘤病因和危险因素
第15章 肿瘤潜在的社会决定因素
第16章 致癌物质的评价
第17章 烟草使用与癌
第18章 食物与癌
第19章 营养与癌
第20章 身体活动与癌
第21章 感染与癌
第22章 职业接触与癌
第23章 环境污染与肿瘤
第24章 生殖因素及内外源性激素与癌
第25章 免疫与癌
第26章 辐射与癌
第27章 药物与癌
第五篇 肿瘤发生机制及其生物学基础
第28章 细胞衰老与死亡
第29章 肿瘤的侵袭与转移
第30章 干细胞和肿瘤干细胞
第31章早期发现和预后诊断的生物标志物
第六篇 肿瘤预防控制策略与措施
第32章 肿瘤预防控制的高危策略和全人群策略
第33章 肿瘤的三级预防
第34章 肿瘤防控计划的制定、实施
第35章 肿瘤防控的监测与评估
第36章 肿瘤预防控制研究
第37章 远程预防肿瘤学
第38章 癌症的化学预防
第39章 肿瘤预防控制研究与实践
第40章 预防性和治疗性肿瘤疫苗的应用
第七篇 常见肿瘤的预防和控制
第41章 肺癌
第42章 胃癌
第43章 肝癌
第44章 食管癌
第45章 结直肠癌
第46章 乳腺癌
第47章 子宫颈癌
第48章 鼻咽癌
第49章 前列腺癌
第50章 卵巢癌
第51章 膀胱癌
第52章 甲状腺癌
第53章 胰腺癌
第54章 子宫体癌
第55章 综合治疗
第1章 引言
第2章 预防肿瘤学发展简史
第3章 预防肿瘤学的任务与研究内容
第4章 预防肿瘤学常用研究方法
第5章 我国预防肿瘤学研究的成就和经验
第6章 预防肿瘤学的发展方向和前景
第二篇 肿瘤的危害和影响
第7章 世界肿瘤的发病和死亡情况及变动趋势
第8章 中国肿瘤的发病和死亡情况、分布特点及变化趋势
第9章 肿瘤的社会心理影响和经济负担
第10章 肿瘤的社会决定因素
第三篇 肿瘤预防控制研究常用方法
第11章 常用统计方法
第12章 非实验方法
第13章 实验方法
第14章 筛查方法
第四篇 肿瘤病因和危险因素
第15章 肿瘤潜在的社会决定因素
第16章 致癌物质的评价
第17章 烟草使用与癌
第18章 食物与癌
第19章 营养与癌
第20章 身体活动与癌
第21章 感染与癌
第22章 职业接触与癌
第23章 环境污染与肿瘤
第24章 生殖因素及内外源性激素与癌
第25章 免疫与癌
第26章 辐射与癌
第27章 药物与癌
第五篇 肿瘤发生机制及其生物学基础
第28章 细胞衰老与死亡
第29章 肿瘤的侵袭与转移
第30章 干细胞和肿瘤干细胞
第31章早期发现和预后诊断的生物标志物
第六篇 肿瘤预防控制策略与措施
第32章 肿瘤预防控制的高危策略和全人群策略
第33章 肿瘤的三级预防
第34章 肿瘤防控计划的制定、实施
第35章 肿瘤防控的监测与评估
第36章 肿瘤预防控制研究
第37章 远程预防肿瘤学
第38章 癌症的化学预防
第39章 肿瘤预防控制研究与实践
第40章 预防性和治疗性肿瘤疫苗的应用
第七篇 常见肿瘤的预防和控制
第41章 肺癌
第42章 胃癌
第43章 肝癌
第44章 食管癌
第45章 结直肠癌
第46章 乳腺癌
第47章 子宫颈癌
第48章 鼻咽癌
第49章 前列腺癌
第50章 卵巢癌
第51章 膀胱癌
第52章 甲状腺癌
第53章 胰腺癌
第54章 子宫体癌
第55章 综合治疗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