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32开纸 张: 纯质纸包 装: 精装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214250223
肖邦各类钢琴曲构成了他多彩的精神谱系
从沙龙诗人到情感絮语者到民乐采风人到革命斗士
但一以贯之的是钢琴艺术的*标准:
对钢琴技艺的驾驭和对各类感情的控制
《肖邦》讲述了“钢琴诗人”肖邦的故事,其中收录了大量的肖邦画像,从诸多方面反映了肖邦动荡的一生。
波兰起义后,20岁的肖邦离开华沙前往巴黎,余生大部分时间在巴黎度过。年轻的肖邦是欧洲乐坛*耀眼的明星。在短暂的一生中,肖邦创作的夜曲、玛祖卡舞曲和波兰舞曲,“如一层情意绵绵的薄雾,像是冬天盛开的玫瑰”,深藏着他对祖国波兰深切的热爱。
肖邦自称是“流浪法国的波兰孤儿”,离世时,年仅39岁。他的墓志铭上写道:“你珍视的东西在哪里,你的心就在哪里。” 肖邦的钢琴曲体现了游子的赤子之心,是浪漫主义时期至高无上的大师之一。
致 谢 献给伊莎贝拉 001
第一章 童年岁月 005
第二章 就读华沙音乐学院 033
第三章 告别波兰去旅行 053
第四章 广阔新视界 083
第五章 巴黎Ⅰ 111
第六章 巴黎Ⅱ 133
第七章 插曲 155
第八章 乔治·桑 185
第九章 马略卡之恋 209
第十章 诺昂 237
第十一章 阿尔比恩 315
第十二章 晨曲 351
第十三章 葬礼进行曲 385
参考文献 413
创作曲目 423
“是音乐家,更是国之灵魂。”—奥诺雷·德·巴尔扎克(Honoré de Balzac)
英雄辈出,传奇不朽……他们是历史与想象的产物,是人类的遗产与传承,是一代又一代人的灵感之源。弗里德里克·弗朗索瓦·肖邦就是这样的传奇,这样的英雄。他是波兰人民杰出的儿子,已经成为波兰这个国家的代名词。他创作的《玛祖卡舞曲》和《波兰舞曲》成了波兰人民和整个平原大地的精神化身。即使在他去世多年之后,他的音乐仍然保持着神奇的魔力。对于数百万人来说,它是自由和解放的象征—也许没有谁会比二战中的波兰人感触更深,他们犹记得,当祖国受到俄国的桎梏时,肖邦自己也曾流亡巴黎,他的许多作品都是那时所写下的。1955年,希曼诺夫斯基(Szymanowski)的姐夫雅罗斯瓦夫·伊瓦什凯维奇(Jaroslaw Iwaszkiewicz)出版了他的肖邦传记,对于肖邦在当今社会所具有的意义做了最好的注脚:
他的作品留存至今,无论其波及的范围还是影响力都与日俱增。它与人们的生活越来越紧密,越来越不可或缺,每天都能从中挖掘出新的宝藏。它说出了我们每个人的挣扎与痛苦,在波兰与世界其他国家之间架起了一座彩虹之桥。它至今仍是波兰最杰出的艺术。
1810年3月1日a,肖邦出生在华沙西边一个叫作热拉佐瓦沃拉(?elazowa Wola)的小村子。他的出生
地—原先曾是一座庄园的左翼,庄园于1814年被焚毁—依然完好,如今已改建成纪念肖邦的博物馆。一长条低矮的平房静卧于大花园中,窗户和门廊周围花团锦簇、草木茂盛,一棵棵高大的树木既能遮阴,又让一望无际的平原变得生动起来。近旁一条小溪流过,炎夏时节,溪水潺潺,温柔低语,恰是避暑的天堂;寒冬之季,溪水结冰,静默不语。在肖邦那个年代,这栋房子归卢德维卡·斯卡尔贝克(Ludwika Skarbek)伯爵夫人所有,斯卡尔贝克1806年离异。肖邦的父亲尼古拉斯(Nicholas)和母亲贾斯蒂娜(Justyna)为卢德维卡工作,与她的关系如家人般亲密。
在法国东部洛林大区阳光普照、遍布葡萄园的省份中,坐落着一个名叫马罕维勒(Marainville)的村庄,尼古拉斯[米可拉伊(Mikolaj),1771—1844]就出生在这里。他是农民的儿子,父亲(是一名轮匠)和祖父拥有广袤的葡萄园,家族很久以前就在这片土地上站稳了脚跟。尼古拉斯小的时候,这个村子为一个名叫米甲·让·帕克(Michal Jan Pac)的波兰贵族所有。他或许是在1735年被波兰国王斯坦尼斯瓦夫一世(Stanislaw I)封为洛林公爵时来到这里的。因此,尼古拉斯自幼就对波兰人很熟悉,与帕克的几名手下关系也不错,其中包括亚当·维德利奇(Adam Weydlicj),他负责伯爵财产的管理和运作。
尼古拉斯是家中最聪明的人—家里的女性既不识字也不会写字。1787年,年仅16岁的尼古拉斯抓住机会,与维德利奇一起去了波兰,此时,他已开始帮助维德利奇打理帕克的事务与生意。虽然年轻,但尼古拉斯受到了上司和前辈的高度认可和信任。他在处理财务问题方面逐渐娴熟起来。他懂得波兰语和法语,后来又掌握了德语,这对于一个出身贫寒的人,已算得上是了不起的成就,也令其受益匪浅。尼古拉斯钟爱华沙的氛围,他发挥自己在数字方面的天赋,在烟草厂谋得一份学徒职员的工作。由于一直待在波兰,他未被征召进法国军队—此时法国动荡不安,历史上一场史诗般的革命即将爆发。在他唯一一封存留下来写给父母的信(1790年9月15日)中,尼古拉斯说道:“虽身处异国他乡,但是可以追求自己的小事业,若要我抛弃这一切去参军,我会伤心的,即使参军是为祖国效忠。”但他最终仍未能逃脱法国大革命带来的压力与痛苦,因为大革命所代表的民主自由召唤了整个欧洲加入战斗。波兰立陶宛联邦自1772年起曾经两次被俄国、普鲁士和奥地利瓜分,因此无须多做动员便同样揭竿而起—于是,1794年3月末的一天,尼古拉斯发现他的常规生活被打破了,波兰国家骑兵发动武装起义,抗议1793年对联邦的第二次瓜分,矛头直指俄国(后来还包括普鲁士)军队。此时,尼古拉斯越来越多地投身于波兰的独立,而对法国逐渐不再在意。他加入了强制性的居民民兵组织,表现突出,升任指挥官。但到了11月份,塔德乌什·柯斯丘什科(Tadeusz Ko?ciuszko)及其带领的起义军战败,华沙划归普鲁士人管辖。尼古拉斯沮丧又失望。他身无分文,烟草厂也已不复存在,于是考虑回法国。然而,一场大病令其未能成行。“我曾两次打算离开,”他说,“两次都差点死掉。我要顺从天意,留在波兰。”他下定决心,割断了与家乡仅有的一丝微弱的联系,此后完全不让孩子们知晓他生于法国,出身贫寒。他甚至称法国为“外”国。
最初的几年里,尼古拉斯掌握的法语和波兰语发挥了很大的用处,他为数个贵族世家的子女教授知识,最终于1802年成为卢德维卡伯爵夫人—她其实从30多岁就成了一名单身母亲—的家庭教师。在这里,这位“品行端正、诚实可靠”、偏爱伏尔泰(Voltaire)的人遇到了他未来的妻子贾斯蒂娜·克日扎诺夫斯卡(Justyna Krzy?anowska,1782—1861)。当时贾斯蒂娜才刚刚20出头,安静而有教养。她是斯卡尔贝克家族的一位“远亲”。据说这位金发碧眼的女孩歌唱得好听,钢琴也弹得好。尼古拉斯对音乐富有鉴赏力,既会吹长笛,也会拉小提琴,他显然很中意贾斯蒂娜。在伯爵夫人的撮合下,1806年6月,他们在布洛海沃(Brochów)喜结连理,育有四个子女:卢德维卡·玛丽安娜(路易丝)[Ludwika Marianna(Louise)]、弗里德里克·弗朗齐歇克(弗里德里克·弗朗索瓦)[Fryderyck Franciszek(Frédéric François)]、贾斯蒂娜·伊莎贝拉(伊莎贝拉)[Justyna Izabela(Isabella)]和伊米莉亚(Emilia)。伊莎贝拉总是为哥哥的天赋感到极度的自豪,她是几个子女中活得最久的—1881年去世,而伊米莉亚14岁时就被肺痨夺去了生命。卢德维卡无论从情感上还是性情上都与弗里德里克极为亲近,在弗里德里克去世六年后也离开了人世。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