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105133604
内容简介
全国彝族人口有800多万,主要分布在云南、四川、贵州和广西。大体可分为东部、南部、东南部、西部、中部和北部6个方言区。凉山彝族自治州(以下简称凉山州)是全国大的彝族聚居区,又是四川省少数民族类别*多的地方,境内住有彝族、汉族、藏族、回族、蒙古族、傈僳族、苗族、布依族、傣族、纳西族、壮族、白族、满族、土家族等14个世居民族。据凉山州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统计,全州常住人口为4532809人。其中,少数民族人口为2377452人,占总人口的52.45%;彝族人口为2226755人,占总人口的49.13%。凉山州位于四川省的西南部,地处东经100015’~103053’、北纬26027’~29037之间。北起雅安市和甘孜藏族自治州南缘,南连攀枝花市,东西两面与云南省为邻,东北与乐山市接壤,面积60423平方千米,-东西宽约360千米,南北约370千米。它是四川往来祖国西南边陲的重要通道之一。
目 录
中国的西部开发与改革深化
——兼论西部人在西部开发中的主体作用
“要打倒任何形式的殖民主义
——列宁对“社会主义殖民政策”论的揭露和批判论述
西部大开发在民族地区面临的挑战
全球化、西部开发与贫困地区彝族妇女
——关于中国西部开发弱势群体保护的一些想法
凉山彝汉民族关系的变迁及调适行为研究
川滇大小凉山彝族地区社会文化变迁中的民族关系
彝族《指路经》的彝民族认同及价值探析
试论彝族社会“巫”“医”之分离
试论毕摩经《之子宜乍》及其学术价值
试述毕摩文化说唱艺术特征
凉山彝族谱系特点及其研究价值
彝族古地名玛纳液池及其深层文化现象透视
自我的再认识
——性别和民族身份的感受与体验
凉山彝族聚居区法律生活分析
论凉山彝族传统习惯法的功能
凉山彝族习惯法的特点
凉山彝族婚改内容的分析与阐释
——兼论传统婚姻与现代国家的互动
移民扶贫与妇女保健
——西昌市喜德县移民点妇女保健调查
论凉山彝族的女性健康
——农村孕产妇保健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英国传教士海恒博对凉山昭觉彝区医疗卫生的影响
昭觉县竹核乡性病艾滋病现状调查
处于市场行为、社会道德和民族责任感之间的民族企业家
——以凉山彝族自治州的彝族为例看民族企业家阶层
对社会变迁和族群性的影响
凉山彝族社会的经济变革
凉山彝族家支和姻亲过去和现在的经济功能
民主改革以前凉山彝族的经济行为
凉山彝族现在的经济思想和行为
彝族企业家阶层的形成发展及其对社会动员的影响
彝族土目考
……
——兼论西部人在西部开发中的主体作用
“要打倒任何形式的殖民主义
——列宁对“社会主义殖民政策”论的揭露和批判论述
西部大开发在民族地区面临的挑战
全球化、西部开发与贫困地区彝族妇女
——关于中国西部开发弱势群体保护的一些想法
凉山彝汉民族关系的变迁及调适行为研究
川滇大小凉山彝族地区社会文化变迁中的民族关系
彝族《指路经》的彝民族认同及价值探析
试论彝族社会“巫”“医”之分离
试论毕摩经《之子宜乍》及其学术价值
试述毕摩文化说唱艺术特征
凉山彝族谱系特点及其研究价值
彝族古地名玛纳液池及其深层文化现象透视
自我的再认识
——性别和民族身份的感受与体验
凉山彝族聚居区法律生活分析
论凉山彝族传统习惯法的功能
凉山彝族习惯法的特点
凉山彝族婚改内容的分析与阐释
——兼论传统婚姻与现代国家的互动
移民扶贫与妇女保健
——西昌市喜德县移民点妇女保健调查
论凉山彝族的女性健康
——农村孕产妇保健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英国传教士海恒博对凉山昭觉彝区医疗卫生的影响
昭觉县竹核乡性病艾滋病现状调查
处于市场行为、社会道德和民族责任感之间的民族企业家
——以凉山彝族自治州的彝族为例看民族企业家阶层
对社会变迁和族群性的影响
凉山彝族社会的经济变革
凉山彝族家支和姻亲过去和现在的经济功能
民主改革以前凉山彝族的经济行为
凉山彝族现在的经济思想和行为
彝族企业家阶层的形成发展及其对社会动员的影响
彝族土目考
……
在线试读
《凉山民族研究5(2000-2001)》:
这次开发的宏观背景是经济全球化,实施者是中国全社会,主导规则是市场经济,技术基础是现代工业交通和信息产业。这一切都决定了它的文化冲击力今非昔比。此外,今日中国的政治整合程度更高,.与世界结合得更紧密,民族话语更加流行,国内各族人民更有平等地位,保护自身文化的意识和能力更强。这一切都决定了此次西部开发中的民族和文化问题将更加引人注目。
中国西部之所以成为少数民族聚居区乃是因为其地理和生态环境特殊,其中包括西南多山少地和西北的多风少水。这些特点决定了西部不适合大规模集约农耕,因而也不能支持大面积的密集人口。尽管西部面积占中国54%而人口仅占全国23%,但至少按传统生计方式衡量,西部许多地区已经开发过度而人满为患。笔者在写此文前多次去过湘西、鄂西和四川凉山,深感那里人满为患的程度比起东部实在是有过之而无不及。至于西部生态系统之脆弱,例如西南山地水土之易于流失,青藏和内蒙古高原土层之瘠薄,河西走廊和新疆水源之难得,真可以说一经破坏即有万劫不复之忧。
明白此点,我们就知道西部人在敬天法祖名义下订立的生活禁忌,在敬畏神明的表象下规定的神山圣水,都是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使然。西南山地许多民族村寨都有动不得~草一木的密枝神林(或火葬林),也多有春季闻雷而推迟耕作的禁忌。这岂不是为了涵养水源或避免雨前动土带来流失?笔者原以为“土木之工不可轻动”的俗谚是暗示其工作量大,现在体会到这是保护生态的起码要求。
西部要开发就难免大动土木,因此我们担忧它会透过观念冲突引起文化冲突,透过文化冲突引起人与生态的冲突。现在我们动辄要西部人转换观念,殊不知他们一打甘草、发菜的主意东部就刮沙尘暴,一动木材的念头长江就变成黄河,一动捕猎的念头珍稀动物就有灭种之灾,一打提高农业产量的主意就引起黄河断流。因此,西部开发确实潜存着从人地关系到社会结构,从社会结构到文化理念的多重矛盾。其中的每一项后果都足以断送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开发进度越快,引进的竞争越激烈,矛盾就越容易酿成。
我们承认发展是硬道理,承认西部开发的必要性和必然性。但由于中国的社科和人文研究远远落在自然科学、经济发展和社会实践之后,所以整/|\社售珂丁丌及叫HB导致的人文代价,引发的民族问题及其后果还无法做出充分估计,也严重缺乏调整行为模式和深化改革的心理准备。
有鉴于此,我们要利用开发之前的时间差展开调查研究:既要研究各个地区的资源、经济和生态,也要研究各个民族的社会、文化和心态;既要测算经济效益,也要核算人文成本;既要伸张开发的必要性,也要防范它的破坏性。要明确追求什么,也要知道避免什么。避免百无禁忌破字当头,避免开发心态和双重标准。我们对近代西方列强摧残中国文化,损毁中国文物,轻视中国人民的做法有切肤之痛,现在轮到我们经受考验。如果我们只有开发心态而没有反思意识,把必要性当成天命,把手段当成目的,把传统当成四旧,把文化传统当成障碍,那么经济开发就会变成文化浩劫。前人开发西部的教训是如此沉痛,使得我们不能不以人文意识和科学精神节制开发心态。我们在以历史的名义、以中华民族的名义提倡西部开发之前,首先要开发开发者和教育教育者:
一要强化科学精神和人文意识。西部开发是中国发展的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充分条件是包括西部在内的整个中国的可持续发展,而科学精神和人文意识则是可持续发展的保障。
二要尊重时间和历史。西部不是天荒处女地。今日西部的面貌,正是昔日开发西部的结果,包括后人破坏前人开发成果的结果。试看今日长江上游的水土流失之严重,试看昔日“引得春风度玉关”的左公柳如今安在哉?
三要尊重西部人和西部文化。西部人物质上固然不富有,技术上固然不高新,资源利用上固然不充分,但他们自有生活方式,自有语言文化,自有我们尚未企及或业已沦丧的道德境界。我们看到的“匮乏”,可能是他们的持续之道;我们看到的“保守”,可能是他们的智慧;我们眼里的“闲置资源”,可能是他们心里的圣水神山。此外,西部人还有与严酷环境周旋的经验,有兼容多元文化的襟怀和实践。只有学好用好这些文化资源,我们才可能创造出有别于外国而无愧于先人的开发模式。
四要强化文物抢救和保护。西部是中国文史的命脉所系。过去百年中国苦于内忧外患,只能唯富强是求,于人文事业欠账颇多。偌大中国至今没有一座的民族学人类学博物馆即是明证。西部开发必须缩短中国与现代文明大国间的距离,建立起有效的文物抢救、保护和展示机制。
……
这次开发的宏观背景是经济全球化,实施者是中国全社会,主导规则是市场经济,技术基础是现代工业交通和信息产业。这一切都决定了它的文化冲击力今非昔比。此外,今日中国的政治整合程度更高,.与世界结合得更紧密,民族话语更加流行,国内各族人民更有平等地位,保护自身文化的意识和能力更强。这一切都决定了此次西部开发中的民族和文化问题将更加引人注目。
中国西部之所以成为少数民族聚居区乃是因为其地理和生态环境特殊,其中包括西南多山少地和西北的多风少水。这些特点决定了西部不适合大规模集约农耕,因而也不能支持大面积的密集人口。尽管西部面积占中国54%而人口仅占全国23%,但至少按传统生计方式衡量,西部许多地区已经开发过度而人满为患。笔者在写此文前多次去过湘西、鄂西和四川凉山,深感那里人满为患的程度比起东部实在是有过之而无不及。至于西部生态系统之脆弱,例如西南山地水土之易于流失,青藏和内蒙古高原土层之瘠薄,河西走廊和新疆水源之难得,真可以说一经破坏即有万劫不复之忧。
明白此点,我们就知道西部人在敬天法祖名义下订立的生活禁忌,在敬畏神明的表象下规定的神山圣水,都是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使然。西南山地许多民族村寨都有动不得~草一木的密枝神林(或火葬林),也多有春季闻雷而推迟耕作的禁忌。这岂不是为了涵养水源或避免雨前动土带来流失?笔者原以为“土木之工不可轻动”的俗谚是暗示其工作量大,现在体会到这是保护生态的起码要求。
西部要开发就难免大动土木,因此我们担忧它会透过观念冲突引起文化冲突,透过文化冲突引起人与生态的冲突。现在我们动辄要西部人转换观念,殊不知他们一打甘草、发菜的主意东部就刮沙尘暴,一动木材的念头长江就变成黄河,一动捕猎的念头珍稀动物就有灭种之灾,一打提高农业产量的主意就引起黄河断流。因此,西部开发确实潜存着从人地关系到社会结构,从社会结构到文化理念的多重矛盾。其中的每一项后果都足以断送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开发进度越快,引进的竞争越激烈,矛盾就越容易酿成。
我们承认发展是硬道理,承认西部开发的必要性和必然性。但由于中国的社科和人文研究远远落在自然科学、经济发展和社会实践之后,所以整/|\社售珂丁丌及叫HB导致的人文代价,引发的民族问题及其后果还无法做出充分估计,也严重缺乏调整行为模式和深化改革的心理准备。
有鉴于此,我们要利用开发之前的时间差展开调查研究:既要研究各个地区的资源、经济和生态,也要研究各个民族的社会、文化和心态;既要测算经济效益,也要核算人文成本;既要伸张开发的必要性,也要防范它的破坏性。要明确追求什么,也要知道避免什么。避免百无禁忌破字当头,避免开发心态和双重标准。我们对近代西方列强摧残中国文化,损毁中国文物,轻视中国人民的做法有切肤之痛,现在轮到我们经受考验。如果我们只有开发心态而没有反思意识,把必要性当成天命,把手段当成目的,把传统当成四旧,把文化传统当成障碍,那么经济开发就会变成文化浩劫。前人开发西部的教训是如此沉痛,使得我们不能不以人文意识和科学精神节制开发心态。我们在以历史的名义、以中华民族的名义提倡西部开发之前,首先要开发开发者和教育教育者:
一要强化科学精神和人文意识。西部开发是中国发展的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充分条件是包括西部在内的整个中国的可持续发展,而科学精神和人文意识则是可持续发展的保障。
二要尊重时间和历史。西部不是天荒处女地。今日西部的面貌,正是昔日开发西部的结果,包括后人破坏前人开发成果的结果。试看今日长江上游的水土流失之严重,试看昔日“引得春风度玉关”的左公柳如今安在哉?
三要尊重西部人和西部文化。西部人物质上固然不富有,技术上固然不高新,资源利用上固然不充分,但他们自有生活方式,自有语言文化,自有我们尚未企及或业已沦丧的道德境界。我们看到的“匮乏”,可能是他们的持续之道;我们看到的“保守”,可能是他们的智慧;我们眼里的“闲置资源”,可能是他们心里的圣水神山。此外,西部人还有与严酷环境周旋的经验,有兼容多元文化的襟怀和实践。只有学好用好这些文化资源,我们才可能创造出有别于外国而无愧于先人的开发模式。
四要强化文物抢救和保护。西部是中国文史的命脉所系。过去百年中国苦于内忧外患,只能唯富强是求,于人文事业欠账颇多。偌大中国至今没有一座的民族学人类学博物馆即是明证。西部开发必须缩短中国与现代文明大国间的距离,建立起有效的文物抢救、保护和展示机制。
……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