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32开纸 张: 轻型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18338573
1.张爱玲是一个奇女子,她的传奇经历、她的文学作品对人性幽微的探寻、她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她的传奇爱情,都决定了她的奇特性,决定了人们对于她奇特人生经历的关注。
2.本传记结合其不同阶段的作品风格和评析,将人生经历和作品风格的变化、对人生的感悟结合起来,用笔精到,语言准确富有诗意,极具文学性和艺术性,是很好的了解张爱玲传奇的绝佳读本。
3.唯美插图,与文本相得益彰,意境和谐。
本书量身定制的手绘插图,为读者营造一种“文图结合”的意境,让读者更直观认知理解文本,带来极佳的阅读体验。
4、无论内容或装帧设计,从纸张选择到印刷,都有着很好的品质,有一定典藏价值。
在人生大舞台上,民国奇女子张爱玲“一袭青衣,染就一树芳华;两袖月光,诉说绝世风雅。”她以文字的无比执着,表达着临水照花的自我;她以无比含蓄的唯美,深揭着人性色彩多姿的幽微。《绝世芳华:张爱玲》起笔探幽,从张爱玲的成长经历和家族历史入手,一点点铺陈,勾勒出一个有血有肉的张爱玲的真实形象,71年的人生经历,在这本书里徐徐展开,苍凉的人生底色,冷静真切的文风和语言风格,一针见血地道破人生的真相,这些内容描述了张爱玲坎坷动荡的人生经历和深陷迷途、爱恨两难的感情经历。作者用笔流畅精准,讲张爱玲内心的悲凉和对爱情的渴望刻画得细致入微,让我们看到一个真实的张爱玲的成长史和起伏不断的心路历程。本书还用彩色插图进行点缀,文图契合,相得益彰,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张爱玲。
世族显赫
这是一座风情万种的城市。
十里洋场一朝梦,梦回千里忆上海。当留声机中传出纯朴而甜美的“夜上海,夜上海……”时,美到极致的风情与浮华沧桑的往事相互碰撞与融合,让这座闻名遐迩的“不夜之城”幻化为自由、开放的象征。当时光的指针缓缓停驻在1920年这个秋天时,注定着这个充满故事的地方,即将开始一段时代的传奇。
烦闷的风从十里洋场慵懒地吹过,掠过这座繁华都市中的无限风光。那些卓然耸立于黄浦江畔的哥特式、罗马式、巴洛克式、中西合璧式建筑,在密密匝匝交织的声音中泛着无穷的历史韵味,在光影流动中展现着令人叹为观止的艺术之美。在这座国际金融大都市里,每天都在上演着不同的故事。很多时候,生活不言不语,却有无数失落、无数雄心在内心涌动。这些热得敞着衣服的苦力们,苦苦等不到一场凉爽的秋雨。往年这个时节,雨水早已是绵绵无期,但今年的天偏偏闷热得出奇。远远看去,地面上不断翻滚起的热浪汹涌袭来,这座城市仿佛要烧着了。门前的老狗懒懒地趴在地上,伸着长长的舌头,树叶也都无精打采地打起卷来。人们对雨的期盼,竟成了奢望。
临近苏州河畔的旧式里弄,有一处江南水乡风格的建筑,这里是张家公馆。“房间多而进深,后院还有一圈房子供佣人居住;全部大约有二十多个房间。住房的下面是一个面积同样大的地下室,通气孔都是圆形的,一个个与后院的佣人房相对着。”从外部远望过去,这独处一隅的房屋布满了岁月雕刻的痕迹,屋顶上的植物沉默地见证着这里的一切。这座建筑雄浑、大气、造型独特,对生活在闹市里的人来说,这座老房子是“秦时明月汉时关”的落寞,是极具诱惑下的执手相望。
千山万水过尽,阳光如故。岁月无奈,这座被人誉为世外桃源的处所转眼已物是人非。抚墙沉思,这里曾见证过大清帝国的穷途末路,见证过晚清贵族的破败消亡;而此时,却只剩下言谈中的辉煌记忆了。
光线穿过葱茏细密的草木,斑驳的光影散落下来。一群人在院落里走动着,还时不时地驻足张望,脸上写满了焦灼,又充满着期待。突然,一阵响亮的啼哭声像利剑在空中划出了一道长长的口子,顿时打破了所有沉寂,惊飞了附在树上的蝉,它们在仓皇中鸣叫着飞远了。新生命的啼哭,此时像不请而至的徐徐凉风、呼啸而来的酣畅秋雨,变成了院子里的欢声笑语,就连这些沉闷的老建筑也都焕发出了生机。
“恭喜老爷,家里添了位千金。”年迈的老妇人抱着新生儿上前说道,苍老的面容中闪烁着慈祥与亲近。
手持折扇的老爷名叫张志沂(又名张廷重)。他随着话音停下慢悠悠的步子,转过身,轻轻掀开遮布。襁褓中的婴儿生得聪明乖巧,眉目间透着玉的光彩,让人看后顿生爱意。张志沂漠然中带着开心,他摸了一下孩子的脸,意味深长地说:“就取名叫张煐吧!”
所有人都为孩子的到来忙碌着。谁也不会想到,张煐在后来会走出这破落的豪门,凭借一篇篇饱含深情的文字,成为上海乃至全国文化圈里当红的人。这天是1920年9月30日,刚刚过完中秋节的第四天。
其实,小张煐来到人世间,开心的莫过于母亲黄素琼。黄素琼出生于显赫世家,父亲黄宗炎是广西盐道,祖父黄翼升是清末长江七省水师提督。当年,黄翼升在镇压太平天国运动中立下了赫赫战功。为求明主,他带领五千水师直接投奔到李鸿章麾下,后因在战场上机智果敢,很快被委任为副手。1865年,李鸿章奉命镇压捻军,黄翼升亲率水师驻扎运河沿线,两人左右夹击,有力地阻击了东捻军的向西突围,从此受到李鸿章的格外器重。出生在这样的家庭,黄素琼虽然从小缠足,接受传统教育理念,可她骨子里却始终闪现着新女性的光辉。后来受五四新思潮的影响,她选择了出国留洋,改名为黄逸梵,以彰显自我。所以一提到她,当地人都乐意称其为“黄军门的小姐”。
黄翼升膝下独子黄宗炎,早年中举后承袭父亲爵位,虽衣食无忧,婚后却一直不能生育。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这让全家烦忧不已。当他被举荐到广西任职时,家里只好给黄宗炎纳小妾以指望传宗接代。姨太太确实很争气,肚子很快大了起来。为让孩子顺利降临人世,他又差人将姨太太送回南京老家休养。天有不测风云,正当黄宗炎陶醉在即将为人父的喜悦中时,不料身染瘴毒,客死他乡,时年才30岁。虽人已故去,却留下了一对龙凤胎。女孩即黄素琼,男孩为黄定柱。黄素琼虽未正式上过学,但因生在显赫世族,气度修为亦不同于一般家庭女子。
1916年,20岁的军门千金黄素琼嫁给了御史少爷张志沂。一对金童玉女缔结婚姻,一时间,成为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身形优雅的黄素琼因受家庭环境影响,思想十分开放,与身上有太多沉暮之气的张志沂形成鲜明对比。东西方教育的差别,让这段令人歆羨的婚姻似乎一开始就隐隐步向悲剧。好在黄素琼与小姑子张茂渊还算情趣相投,两人总会想尽办法来改变表情凝滞、性情哀颓的张志沂,虽然他有时也会一起去逛商场、谈文艺,也时而与三五好友一起学琴、读书,但总归有一种老气横秋的遗少气派。后来,张煐在《对照记》中写道:“我父亲一辈子绕室吟哦,背诵如流,滔滔不绝一气到底。末了拖长腔一唱三叹地作结。沉默着走了没一两丈远,又开始背另一篇。听不出是古文时文还是奏折,但是似乎没有重复的。我听着觉得心酸,因为毫无用处。他吃完饭马上站起来踱步,老女佣称为‘走趟子’,家传的助消化的好习惯,李鸿章在军中也都照做不误的。他一面大踱一面朗诵,回房也仍旧继续‘走趟子’,像笼中兽,永远沿着铁槛兜圈子巡行,背书背得川流不息,不舍昼夜??——??抽大烟的人睡得很晚。”这样的守旧,除却继承了贵族迂腐的不良习气外,还喜欢把自己封闭在大宅院,于花前月下吟诗作赋,或约三五挚友饮甘餍肥、听戏狎妓,根本就不在乎外面的世界。张志沂趋向保守,黄素琼却向往自由。她从不愿意待在深宅大院中做金丝鸟,对于传统的相夫教子生活更是抵触。消极对抗下的置身事外,让彼此极少有时间过问家事,而抚养孩子的责任便只能交给女佣。
张志沂的祖父张印塘,字雨樵,曾任职安徽按察使。为人清廉、耿直,是“丰润张氏”家族里个做官的人。咸丰年间,李鸿章回到家乡办团练,得到了张印塘的大力支持。后彼此又因意气相投,联手镇压太平军时结为至交。后来,张印塘因作战失利被摘下顶戴花翎发配,官场失意的他在目睹了各种人情世故后,终因心中郁结得病致死。那年,张志沂的父亲张佩纶还是个不谙世事的7岁孩童。
家庭变故,让失去优越感的张佩纶感到了命运多舛。辗转流离的压抑中,他只能埋头苦读,期待以十年寒窗来换取一朝显达,重振家业。对他而言,这是为生计所迫,也是为生命搏击。功夫不负有心人,张佩纶23岁时中了举人,第二年又中了进士,被授予翰林院编修之职。正当一些潦倒的文士走投无路之际,北洋大臣李鸿章找到了他,力邀其入幕为官。或许,他的命运从此就要出现转机了。
瓜洲有幸,风雪多情。然而,时刻期望有所作为的张佩纶却拒绝了此番好意。“人间世事何须问”,既然眼前这位年轻人不同意,中堂大人也不再勉强。
耐人寻味的是,偏偏天下的事情就如此凑巧,有次张佩纶因处理家事路过天津,阴差阳错地与李鸿章撞个正着。自然是一番热情的寒暄,之后,李鸿章又旧事重提,希望他能够效力朝廷。“先世交情之耐久如是”,张佩纶的感激之心从那时便油然而起。他不仅为父辈缔结的袍泽之情感动,更为身居高位的李鸿章能有这片苦心而欣喜。
李鸿章久居官场,眼光独到,而恃才傲物的张佩纶也非等闲之辈。入幕为官后,先后与张之洞、陈宝琛等主将共事,位至都察院左副都御史,成了中央监察部门的副职长官。或因李中堂的这层特殊背景,正直的张佩纶在朝中敢说敢为,硬是凭借着手中的如椽大笔,参倒了不少贪官。李鸿章对其做法赞赏有加,但周围的同僚却是唯恐躲之不及。1883年12月,中法战争爆发。当时清政府军纪废弛,兵无斗志,以致前线接连溃败。作为晚清“清流派”的代表人物,张佩纶始终力主备战,反对妥协,更是提出“主动出击,以战促和”的建议,他还积极请命以一介书生的身份统领兵马,以士大夫的爱国情怀投身马江战役,与洋枪洋炮的法国侵略者对阵而不惧死。他以实践实现了忠君报国的人生理想。只是后来依然落得和父亲一样的结局,即兵败革职被发配边疆。而值得一提的是,他的耿直刚正不但名留青史,而且还被写进了民间的通俗小说中。清末著名的“四大谴责小说”之一《孽海花》中的庄仑樵,其实就是以张佩纶为原型而创作的。今天读来,仍令人不胜唏嘘。
在这个以成败论英雄的国度,谁也没想到张佩纶会从慈禧身边的红人,一夜之间沦为遭人唾弃的逐臣。笙歌归院落,灯火下楼台。各种不期而至的遭遇,让他进一步看清楚了人世间的悲哀。又加之两任夫人病故,仕途不顺的他开始万念俱灰、萎靡不振。
这时李鸿章又一次帮了张佩纶,不但有意将其收入幕中,更不顾家人反对,执意要将二女儿李菊耦许配于他。而除了感激,张佩纶说不清是喜是忧。不过他没有拒绝,以罪臣之身成了李鸿章的乘龙快婿。
历史总喜欢和人开玩笑,张佩纶还未享受够天伦之乐,中日甲午战争便爆发了。随着近代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签订,身染重疾的全权大臣李鸿章在屈辱中备受压力,很快在命运的无奈中辞世。一年后,张佩纶也在郁郁寡欢中告别人世。人生就是这般飘摇无定,昨日还是四方宾客云集,现今“忽喇喇似大厦倾,昏惨惨似灯将尽”。接踵而来的伤感,除了给这个家庭带来疏落,也夹杂着诸多遗憾。
繁华过后,一个家族的辉煌也戛然而止。虽然少了名门望族的光环,但其家族的高贵血统和精神血脉带给张志沂的影响却不可小觑。等张志沂和黄素琼结为百年之好后,他们依然还能享受到祖上的庇荫,只是再也无法从锦衣玉食的生活中,培养出如父辈般胸怀家国天下的大志向了。相反,富家少爷的所有不良习惯,都逐渐演绎成了这个家族的悲剧。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