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32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16826102
★中国人修身、持家、教子、立业的处世心经。
★上承孔子、朱熹,下启曾国藩、章太炎,五百年来传奇之作。
★全译全注、文白对照、详解新评,精辟透彻,通俗易懂,无障碍展现原汁原味的阳明心学!
★阳明心学蕴含着“宁静于内,无敌于外”的至上智慧,已故国学大师钱穆更是将该书列为“中国人所人人必读的书”之一。
《传习录》是王阳明门人弟子所记录的王氏讲学言论及其答有人、弟子的论学书信的汇编,包含了王阳明思想的哲学体系及基本主张,是研习王阳明心学的基本著作。其与孔门的《论语》相似,为“阳明学派”的启蒙典籍,在我国哲学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
本书对《传习录》原典进行了全面而细致的解读,从现代人立身处世的需要出发,以通俗易懂的文字深入阐释了王阳明在立志、修心、仁爱、志诚等方面的人生智慧,从各个角度阐发蕴藏其中的真理,以便读者更加透彻地理解《传习录》中所包含的智慧,从中获得熏陶和启迪。
一、心即是理——徐爱录
1.徐爱引言 5
2.亲民与新民 7
3.寻找至善的两个歧途 9
4.求孝道于内 10
5.此心纯乎天理之极 12
6.知行合一 13
7.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 15
8.格物致知,止于至善 17
9.尽心即是尽性 19
10.身之主宰便是心,心之所发便是意 20
11.去其心之不正,以全其本体之正 21
12.知是心之本体,心自然会知 22
13.“博文”即是“惟精”,“约礼”即是“惟一” 23
14.人心即人欲,道心即天理 24
15.天下之大乱,由虚文胜而实行衰 25
16.敦本尚实,反朴还淳 28
17.三代以下之治,后世不可法 31
18.事即道,道即事 33
19.孔子删《诗经》 34
20.结语——徐爱跋 35
二、格物无动静之分——陆澄录
1.主一是专主一个天理 37
2.只念念要存天理,即是立志 38
3.相下得益,相上则损 39
4.人心天理浑然,固有所不能传 40
5.圣人之心如明镜,无物不照 40
6.义理无定在,无穷尽 42
7.人须在事上磨,方立得住 43
8.“上达”只在“下学”里 43
9.惟一是惟精主意,惟精是惟一功夫 45
10.圣学只一个功夫,知行不可分作两事 46
11.去人欲存天理,方是功夫 47
12.三子是有意必,有意必便偏著一边 48
13.为学须有本原,须从本原上用力 49
14.心即性,性即理 50
15.理不容分析,又何须凑合 52
16.省察是有事时存养,存养是无事时省察 53
17.看得一性字分明,即万理灿然 54
18.到得天理纯全,便是“何思何虑” 55
19.若素行合于神明,何怕之有 56
20.定者,心之本体 57
21.名正言顺,一举而可为政于天下 58
22.人但要识得心体,自然增减分毫不得 60
23.体用一源,有是体即有是用 61
24.阳明释易经 62
25.圣人不消说“夜气” 62
26.动静无端,岂有向邪 63
27.圣道广大中正,无所谓上下 64
28.仁者恻隐心怀 66
29.权变之道,须是因时制宜 67
30.善念存时即是天理,此念即善 68
31.更觉“良工心独苦” 69
32.“儒者以治生为先”之说误人 70
33.精、气、神,三者为一 71
34.喜、怒、哀、乐本体自是中和 71
35.哭则不歌,圣人心体自然如此 72
36.克己须要扫除廓清,一毫在则众恶来 72
37.学者须先从礼乐本原上用功 73
38.先生之格物如磨镜而使之明 74
39.道无精粗,人之所见有精粗 74
40.私欲如尘,一日不扫便又有一层 75
41.切己用功不已,则于此心天理日见之精微 76
42.心即道,道即天,知心则知道、知天 77
43.自然有发便能中正平和,自然无所不可 78
44.人要随才成就,才是其所能为 79
45.数顷无源之塘水不若数尺有源之井水 80
46.贯通古今,一日便是一元 80
47.心统五官,外物才不扰乱内心 81
48.知与充与遏者,志也 82
49.寂然不动,感而遂通 82
50.持其志,则养气在其中 84
51.圣人如天,无往而非天 85
52.理在心性中,只于涵养省察上用功 86
53.中只是天理,无所偏倚 87
54.望道未见乃是真见,颜子没而圣学亡 89
55.只存得此心常见在,便是学 90
56.心之本体,原自不动 91
57.主客消融,万象森然 92
58.心外无物,孝亲便是物 92
59.时时用力省察克治,方日渐有见 93
60.“格”为“正”,正其不正以归于正 94
61.功夫难处,全在格物致知上 95
62.孝悌为仁之本,却是仁理从里面发生出来 96
63.无私心即是当理,未当理便是私心 98
三、一以贯之——薛侃录
1.心之神明,功夫方有着落 100
2.是非之心,不假外求 101
3.见善即迁,有过即改 102
4.是有心求异,即不是 103
5.纯乎天理方是圣,金到足色方是精 104
6.若先切己自修,自然不暇及此 107
7.无善无恶者理之静,有善有恶者气之动 108
8.为学须得个头脑,功夫方有着落 111
9.“惟患夺志”,恐为学之志不真切 112
10.主宰常定,人得此而生 113
11.名与实对,务实之心重一分 114
12.悔悟是去病之药,以改之为贵 115
13.只要此心纯乎天理处同,便同谓之圣 116
14.体用一源,心不可以动静为体用 117
15.上智、下愚,只是不肯移 118
16.若善用之,亦俱是 118
17.“学”是学去人欲、存天理 119
18.体未立,用安从生 120
19.在心地上用功,故圣人问以启之 122
20.种树者必培其根,种德者必养其心 123
21.日不足者日有余,日有余者日不足 124
22.居敬是存养功夫,穷理是穷事物之理 124
23.知是理之灵处,故须格物以致其知 127
24.为学功夫有浅深,心之本体无一物 128
25.戒惧之念,无时可息 129
26.欲正其心,先诚其意 131
27.有为己之心,力能克己 132
28.贵目贱心,珍视当前 135
29.二氏之学,其妙与圣人只有毫厘之间 136
30.戒慎不睹,恐惧不闻 137
31.死生之道,知昼夜即知死生 138
32.性、道、教浑无分别 139
33.因材施教、解偏救弊 141
34.功夫是恢复明德,始有下落 143
王阳明是明朝时期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在学术思想方面继承了宋代大儒陆九渊的“心学”,并以自己的体悟加以完善,形成了独具一格的“心学”体系。王阳明的思想一出世,便产生了巨大的反响,为当时萎靡消沉的社会灌输了生机与活力,曾国藩曾评价说:“王阳明矫正旧风气,开出新风气,功不在禹下。”
几百年来,王阳明的思想影响了海内外无数人,张居正、曾国藩、章太炎、康有为等都从中受益。在日本,阳明学被一大批幕府末期的思想家所接受,推动了日本的明治维新运动。在朝鲜,阳明学也暗中流传,并影响了不少思想家。在经济腾飞期的韩国,阳明学被奉为精神的范本。后来,其影响又逐渐深入到东南亚诸国、北美洲和欧洲。美国哈佛大学教授杜维明断言“21世纪是王阳明的世纪”。
《传习录》是明代哲学家王阳明的语录、论学书信的简集,与孔门的《论语》相似,为阳明学派的启蒙典籍,流传甚广。“传习”出自《论语》中的“传不习乎”。
《传习录》由王阳明弟子所记,是王阳明问答语录和论学书信的简集,包含了王阳明的主要观点,是儒家一部具有代表性的哲学著作。上卷主要阐释知行合一、心外无物等观点,经由王阳明亲自审阅。中卷收集了八篇王阳明亲笔写的书信,除了回答有关知行合一、格物说等问题之外,还讲了王学的内容、意义以及宗旨。另还附有两篇阐释王阳明教育观点的短文。下卷主要是说致良知,虽未经本人审阅,但较为具体地说了王阳明晚年的思想。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记载了王阳明提出的四句教:“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它不仅是王阳明一生学问的精义,还完善了王学的体系。
虽然阳明学是唯心思想,有其时代和阶级的局限性,但在朱学衰颓之际,它倡导“心即是理”“知行合一”,把儒家的内圣之道发展到了极致,其思想价值是很高的,对后人的启迪是深广的。即使到了现代社会,它仍然历久弥新,闪现着美妙的光芒。这正是经典与众不同的魅力所在。
本书对《传习录》原典进行了全面而细致的解读,从现代人立身处世的需要出发,以通俗易懂的文字深入阐释了王阳明在立志、修心、仁爱、至诚等方面修身处世的人生智慧,从各个角度阐发蕴藏其中的真理,以便读者更加透彻地理解《传习录》中所包含的智慧,从中获得熏陶和启迪。
阳明先生创良知之说,为暗室一炬。
——(明)张岱
王阳明可谓“震霆启寐,烈耀破迷”,自孔孟以来,未有若此深切著明者也。
——(明)黄宗羲
王文成公为明*流人物,立德、立功、立言,皆居绝顶。
——(清)王士祯
王阳明矫正旧风气,开出新风气,功不在禹下。
——(清)曾国藩
近五百年来,儒家的源头活水,就在王阳明。
——杜维明
中国历史上能文能武的人很多,但在两方面都臻于极致的却廖若晨星……好像一切都要等到王阳明的出现 ,才能让奇迹真正产生。
——余秋雨
二、在事上磨炼——答周道通书
周道通,就是周衡,道通是他的字,号静庵,江苏宜兴人。曾历任知县。曾跟随王阳明学习,后又从学湛若水,能够协调王、堪两家的学说。
2.心之本体即天理,更有何可思虑得
原 文
来书云:“上蔡①常问‘天下何思何虑’,伊川云:‘有此理,只是发得太早。’②在学者功夫,固是‘必有事焉而勿忘’,然亦须识得‘何思何虑’的气象,一并看为是。若不识得这气象,便有正与助长之病;若认得‘何思何虑’,而忘‘必有事焉’功夫,恐又堕于无也。须是不滞于有,不堕于无。然乎否也?”
所论亦相去不远矣,只是契悟未尽。上蔡之问与伊川之答,亦只是上蔡、伊川之意,与孔子《系辞》原旨稍有不同。《系》言“何思何虑”,是言所思所虑只是一个天理,更无别思别虑耳,非谓无思无虑也。故曰:“同归而殊途,一致而百虑,天下何思何虑?”云“殊途”,云“百虑”,则岂谓“无思无虑”邪?心之本体即是天理,天理只是一个,更有何可思虑得?天理原自寂然不动,原自感而遂通。学者用功,虽千思万虑,只是要复他本来体用而已,不是以私意去安排思索出来。故明道云:“君子之学,莫若廓然而大公,物来而顺应。”若以私意去安排思索,便是用智自私矣。“何思何虑”正是功夫,在圣人分上便是自然的,在学者分上便是勉然的。尹川却是把作效验看了,所以有“发得太早”之说。既而云“却好用功”,则已自觉其前言之有未尽矣。濂溪主静之论亦是此意。今道通之言,虽已不为无见,然亦未免尚有两事也。
注 释
①上蔡:谢良佐(1050~1103),字显道,河南上蔡人,世称上蔡先生,进士,为程门四大弟子之一。
②“伊川云”句:《河南程氏外书·上蔡语录》记载谢氏与程颐的对话:“二十年往见伊川。伊川曰:‘近日事如何?’某对曰:‘天下何思何虑?’伊川曰:‘是则是有此理,却发得太早。’”
译 文
来信中曾说:“谢良佐先生曾经问‘天下何思何虑’,程颐先生说:‘有此理,只是发得太早。’从学者的功夫来说,固然是‘必有事焉而勿忘’,但也应当明白‘何思何虑’的气象,放在一块综合起来看才对。若没有看清楚这种气象,就会滋生期望过高与助长的弊病;如果明白了‘何思何虑’,但忘‘必有事焉’的功夫,恐怕又会掉入虚无的误区里。应该既不为有所牵滞,又不堕入虚无。是这样吗?”
你所说的也差不多正确,只是还没有领悟透彻。谢良佐先生与程颐先生的回答,实际上只是他们两个人的意思,与孔子《系辞》中的原意本就稍有出入。《系辞传》所讲的“何思何虑”,是指所思虑的只是一个天理,之外再没有别的思虑,而并不是说完全没有什么思虑。所以说“同归而殊途,一致而百虑,天下何思何虑?”说“殊途”,说“百虑”,难道也是“无思无虑”吗?心的本体就是天理,而天理只有一个,除此之外还有别的什么可以思虑的呢?天理原本是寂静不动的,原本就是自己感应了之后就能通达的。学者用功,即使有百思千虑,也只是恢复他心的本体和作用而已,而并非用自己的私愿能安排思索出来的。所以程颢先生说:“君子之学,莫若廓然而大公,物来而顺应。”如果凭着私愿去安排思索,便是在私欲上用才智。“何思何虑”正是做学问的功夫,在圣人是自然而然的,但是在学者就必须勉强才能做到。程颐先生却把它当作功夫的效果看待了,所以才会有“发得太早”的说法,接着又说“却好用功”,则是他自己觉察到前面所说的话还有欠缺。周敦颐先生主静的观点也是这个意思。现在你的看法,虽然不能说不是你自己的见地,但还是把功夫当两回事来看待了。
解 读
王阳明曾主张学者通过静坐的方式,达到《易经·系辞传》所说的“天下同归而殊途,一致而百虑,天下何思何虑”,以恢复良知本性。无事存养,静中体悟的方法,就是使良知时刻彰显天理的功夫,若良知时刻照应天理,则真心自然顺应无滞。
6.以言语谤人,其谤浅
原 文
来书云:“今之为朱、陆之辨者尚未已。每对朋友言,正学不明已久,且不须枉费心力为朱、陆争是非。只依先生‘立志’二字点化人,若其人果能辨得此志来,决意要知此学,已是大段明白了。朱、陆虽不辨,彼自能觉得。又尝见朋友中见有人议先生之言者,辄为动气。昔在朱、陆二先生所以遗后世纷纷之议者,亦见二先生功夫有未纯熟,分明亦有动气之病。若明道则无此矣。观其与吴涉礼论介甫①之学云:‘为我尽达诸介甫,不有益于他,必有益于我也。’②气象何等从容!尝见先生与人书③中亦引此言,愿朋友皆如此,如何?”
此节议论得极是极是。愿道通遍以告于同志,各自且论自己是非,莫论朱、陆是非也。以言语谤人,其谤浅;若自己不能身体实践,而徒入耳出口,呶呶度日,是以身谤也,其谤深矣。凡今天下之论议我者,苟能取以为善,皆是砥砺切磋我也,则在我无非警惕修省进德之地矣。昔人谓“攻吾之短者是吾师”④,师又可恶乎?
注 释
①介甫: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号半山,江西临川人,进士,北宋文学家,政治家,神宗时为相,曾推行变法。
②“为我”三句:意为请替我向介甫先生转达我的全部观点,如果对他没有益处,则一定对我有益。出自《河南程氏遗书》卷一。
③与人书:指《答汪石潭内翰书》,见《王阳明全集》卷四。
④攻吾之短者是吾师:出自《荀子·修身篇》“非我而当者,吾师也;是我而当者,吾友也;谄谀我者,吾贼也”。
译 文
你信中说:“现在为朱熹、陆九渊争辩的还大有人在,未曾停止。我每每对朋友说,圣学已经很久不得昌明了,姑且不必再枉费心机去为朱熹、陆九渊争辩谁是谁非了。只依据先生的‘立志’来点化人,假若此人真能辨别出这个志向,决意要把圣学弄明白,那么他已经基本上明白了。朱、陆二人谁是谁非,即使不去辨别,他自己也会自然感觉到了。曾经看到朋友中有非议先生学说的,就觉得很生气。以前朱、陆两位先生给后世留下了这众多的争议,也可以看出二位先生的功夫有不纯熟的地方,明显有意气用事的弊病。程颢先生就没有这种毛病。他同吴涉礼讨论王安石的学说的时候说:‘为我尽达诸介甫,不有益于他,必有益于我也。’是何等从容的气度啊!我曾经看到先生给别人的信中也引述了这句话,希望朋友们都能做到这样,是吗?”
这段议论说得很对很对。希望你告诉所有志同道合的人,各人暂且各自反省自己的是非,而不要去谈论朱、陆二人的是与非。用言语诽谤别人,这种诽谤是很肤浅的;如果自己不能身体力行去实践,而仅仅是从耳朵听进去又马上从嘴巴吐出来,成天夸夸其谈,实际上就是在自己诽谤自己,而这种诽谤是很厉害的。但凡现在天下议论我的人,如果能从中获益,那么,都是在与我砥砺切磋,对我来说,无非是更加警惕反省自己、修养品德。荀子说“攻吾之短者是吾师”,老师会有可恶的吗?
解 读
明初是朱学占有统治地位,至王阳明心学问世后,一方面,成为儒学的又一面旗帜,开了一代儒学之新风;另一方面,也成为众矢之的,遭到不少学者的异议。对于他人的异议和指责,王阳明表现得包容大度,他认为这是学术发展的正常现象。同时,他进一步强调实践,在谈到与朱、陆之辩时告诫他的朋友和学生不重言辩要重“身体实践”。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