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32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是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05749863
适读人群 :父母
1.新加坡心理健康研究院权威打造,全面解答孩子成长中的各种问题,培养自觉、自信、快乐、坚韧的孩子!
2.爱孩子就从了解孩子开始,陪伴孩子心灵成长,让孩子避免留下需要疗愈的心理创伤。
3.童年和青少年时期的心理发展会影响一个人的一生。遭受过心灵创伤的孩子,如果不能及时得到帮助,往往会产生精神或人格障碍。
4.针对孩子成长过程中可能产生的心理问题,进行了专业全面的解答。极具操作性,书中提供了大量的实用建议和有效沟通方法。
5.怎样识别孩子行为上存在的问题或缺陷?该怎么做才能帮助有行为问题和心理障碍的孩子呢?
6.一套实用有效的儿童心理百科全书,新加坡知名心理学家与心理健康专家倾情打造,献给每一个成长中的孩子及其父母。
7.每个分册由该领域的专家详细介绍各种心理问题的成因、症状及诊治方法,为家长和老师提供了很多实用的建议和心理健康方面的指导。
8.直面孩子的智力与学习问题
直面孩子的自闭症
直面孩子的性问题
直面孩子的管教问题
直面孩子的多动症
直面离婚带来的家庭问题
直面孩子的愤怒
直面孩子的悲伤
直面孩子的压力
直面孩子的自残行为
《儿童心理百科》由新加坡心理健康研究院儿童指导诊所的心理健康专家撰写,他们对儿童发展心理学及心理问题有深入细致的研究。全书引用大量真实案例,针对孩子成长过程中可能产生的心理问题,进行了专业全面的解答。每个分册由该领域的专家详细介绍各种心理问题的成因、症状及诊治方法,为家长和老师提供了很多实用的建议和心理健康方面的指导。
1.《直面孩子的智力与学习问题》
序 01
导言 03
第一章 智力的现有定义 001
第二章 智力的不同种类 009
第三章 测量儿童的智力 019
第四章 智商分数意味着什么 027
第五章 先天能力和气质如何影响学习 037
第六章 环境和性情如何影响学习 045
第七章 动机和态度如何影响学习 063
第八章 身体和心理健康如何影响学习 069
第九章 神经发育障碍 087
第十章 特定学习障碍 105
第十一章 评估和管理学习障碍 111
第十二章 长期结果 137
第十三章 充分发挥孩子的潜能
2.《直面孩子的自闭症》
3.《直面孩子的性问题》
4.《直面孩子的管教问题》
5.《直面孩子的多动症》
6.《直面离婚带来的家庭问题》
7.《直面孩子的愤怒》
8.《直面孩子的悲伤》
9.《直面孩子的压力》
10.《直面孩子的自残行为》
本书的主要内容是有关孩子学习的基础性知识和部分孩子会在学习中碰到的障碍。此外,我们还详细探讨了奠定学习基础的一个重要内容——智力。学习和智力这两个概念人人都在讨论,但大多数人都未能完全弄懂。人们历来把智商和智力以及学生的学习表现和以后的生活表现画等号。
在新加坡,在对优异学业的追求方面,儿童、家长和老师都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其代价是,有学习障碍的孩子为了取得超出他们能力的学业成果承受着巨大的压力。通常,心理教育评估,包括智商测试,被用来确定孩子是否有学习障碍。如果孩子测出来的智商分数低,他们父母的反应是复杂的。一些父母责备孩子没有付出努力,另一些却很是自责,认为是自己给孩子造成了低智商的结果。大家送孩子去儿童心理诊所的一个最重要的原因是孩子学得慢和学校表现欠佳。
研究表明,多达50%有学习障碍的儿童最终被诊断为患有精神疾病。为了防止病情加重,家长和老师必须了解孩子的学习能力,当他的学习能力遭受损害时要进行适当干预。当智商测试结果的含义及学习和智力的定义得到充分解释时,大多数家长的心都放下了。于是许多家长会降低他们的期望,开始寻找实现孩子潜能的其他途径。
我们希望本书可以阐明什么是学习和智力,为关心孩子个人发展的家长们提供有用的参考。本书还提供了儿童指导诊所研究出并得以有效实施的一些方法。
感谢李仲英女士、蔡一鸣博士和杰弗里·科盎·蕾·乔女士在本书第一版的成书过程中提供的许多宝贵建议。
第一章
智力的现有定义
智力是指一个人的语言表达能力,学习能力和信息记忆能力,概念及概念间的关系认知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以及恰当运用信息的能力。
早在公元前2200年,中国定期对官员进行测试,看他们是否胜任自己的工作,笼统的智力概念和对个人能力差异的认知就已经出现了。然而,在西方文化中,“智力”一词来源于拉丁语“理智”(意为“感知”或“理解”),可追溯到19世纪。从那时起,随着新的统计方法的出现,以及基因和神经学研究方法的出现,智力的定义已经从以一般为中心(一个人的一般智力)的主导理论演变为更为复杂的多元智力理论。近来,人们正试图将心理测量、生理学和社会方面的智力功能整合到一个更全面的理论之中。
第一次智力测验——弗朗西斯•高尔顿爵士(1822—1911)
英国科学家弗朗西斯•高尔顿设计了第一个智力测试。受到表哥查尔斯•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启发,他认为智力是由生物学决定的,因此一定会在所有的活动(甚至是简单的感觉运动任务)中显现出来。1884年,他在伦敦的国际卫生博览会上建立了人类学测量(“测量人体”)实验室,对9000多人的能力进行了感官、运动和反应时间的测试,他发现不同家庭在上述能力方面存在着差异,由此推断智力能力是可以遗传的。
但是,关于智力是什么,或它是如何运作的,他没有提出明确的科学理论,只是进行了自由联想,认为智力是一种无处不在的“自然能力”,在维多利亚时期的上流社会表现得尤为突出。
智力的二因论——查尔斯•斯皮尔曼(1863—1945)
1904年,英国心理学家查尔斯•斯皮尔曼试图将高尔顿的自由联想理论转变成令人信服的智力理论。他使用统计学的相关关系 来检验不同智力能力在测验中的关系。
斯皮尔曼在各种智力能力测验中发现了适度的正相关关系。例如,他发现在词汇测试中得分较高者在其他测试中得分也会偏高,比如算术和空间推理。通过这些结果,斯皮尔曼推断,一个一般的“g因素”(一般因素)反映了一般推理能力,说明了在各种能力测试中适度的相关关系。然而,由于各种测试的分数并不是完全相关的,他认为一个针对特殊测试的智力因素,称之为“s因素”(特殊因素),也可能存在。
他还强调,“g因素”会比“s因素”更好地预测一个人在一项任务上的表现,并且“g因素”的估计值将会提供有关个人智力能力的重要信息。1927年,他提出了智力二因论,阐述了一个人在任何智力任务上的表现都由“g因素”和“s因素”决定,“g因素”是预测智力表现的主导因素。
多因素智力理论——路易斯•瑟斯顿(1887—1955)
美国心理计量学家路易斯•瑟斯顿于1938年提出了基本心理能力论。他对218名大学生进行了56项测试的因素分析 并提取了7个因素。他随后宣称智力包括7种不同的基本心理能力(言语理解、言语流畅、数字能力、空间想象、机械记忆、推论、知觉速度),而不是像斯皮尔曼早期提出的那样,只有一个因素。
瑟斯顿认为,智力是多种能力的综合。神经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在20世纪80年代得到提升,他的这种观点也因此得到印证。
多元智能理论——霍华德•加德纳(1943— )
大脑的神经心理学观察显示局部脑损伤会损害特定类型的能力。在大多数情况下,可以清晰地看到大脑左半球特定区域的损伤主要损害了语言能力,而右半球的损伤则损害了空间想象力。
霍华德•加德纳,一位美国的心理学家,利用这些进展在1983年提出了多元智能理论。这个理论提出,智力有7种不同类型,这将在本书的第二章予以讨论。
一个人有不同类型的智力而不是某一种类型的智力的想法在20世纪末流行起来。然而,最近的遗传学和神经病学的研究结果似乎反驳了这一说法。例如,从基因角度对智力测验表现进行仔细分析会发现,基因不只是对智力的特定方面有影响,还对综合能力有遗传影响。
似乎斯皮尔曼、瑟斯顿和加德纳的理论在某种程度上都得到了支持。目前大多数心理学家的观点是,即使智力可能包含一种综合能力来解决由斯皮尔曼提出的不同的认知任务,它还可以用许多不同的方式表达出来,这样人们在智力的某些方面是高的,而其他方面是低的。
随着更加先进的统计分析、基因研究和神经学研究方法的出现,期待未来会有更为复杂、更多的智力理论以及“发现”更多种类的智力。最近的理论是由考夫曼在2009年提出的双过程理论,它假定两个相互控制的系统以及自主认知是人类智力的基础。认知的控制是有意图的,和元认知以及执行力有关,而自主认知允许个人自动获取信息,通常和内隐学习及潜伏抑制 相关,这受到个人参与程度的影响。因此,个人可以根据情境的需求,灵活地在两者间切换。
第二章
智力的不同种类
1989年,两位意大利心理学家加布里埃尔•缪格尼和费利斯•卡卢戈狄就大众对智力这一概念的理解进行了研究分析。他们发现人们对于智力的定义各持己见。在英国和美国的许多其他研究中也发现了同样的结果。实际上,智力已经被描述为一个“多义”的概念——不同的目的有着不同的含义。在心理学领域也存在着智力真正由什么构成的争议。例如,耶鲁大学心理学家罗伯特•斯滕伯格和他的同事在美国所做的一项调查表明,受调查的心理学家中不到10%的人只认同1/3的智力特征。
因此,不用惊讶关于智力的本质和种类会发现各种各样的理论。本章提及了其中几种理论。值得注意的一点是,最近智力的概念已经拓展到包括个人能力的许多不同方面。
1963年,美国心理学家雷蒙德•卡特尔提议将智力分为两个种类:
•流体智力——通过遗传获得的思考和推理能力。
•晶体智力——从环境中获得的常识和信息。
从某种意义上说,流体智力提供了遗传的能力,而语言的经验以及接触书本、学校和其他学习机会则形成了晶体智力。因此,如果两个人有着相同的经历,流体智力突出的那个人,晶体智力也较为突出。
1985年,耶鲁大学罗伯特•斯腾伯格建议将智力分为三个种类:
•成分智力
•经验智力
•情境智力
成分智力
成分智力涉及批判性和分析性思考能力。在这方面,智力高的人通常学业表现也很好。
经验智力
另一方面,经验智力指的是有效地应对新处境以及形成新观念的能力。经验智力突出的人擅长从特定的环境中提取重要的信息,或者把看似无关的事实组合起来。科学天才及发明家阿尔伯特•爱因斯坦和艾萨克•牛顿都展示出了这种智力。
情境智力
情境智力高的人有很强的实际感知力,并且善于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他们经常被称为具有“街头智慧”。
1983年,美国心理学家霍华德•加德纳提出了多元智能理论。基于对人类能力的神经心理学分析,加德纳认为智力分为7个甚至更多种类:
•语言智能:掌握口头和书面语言来进行表达或记住事物。这种形式的智力有助于提高学习成绩,以及在大多数的智商测试和能力测试中取得高分。
•音乐智能:能够识别并创作音乐的音高、音调和节奏,并把它们用于表演或作曲中。
•逻辑—数理智能:能够发现模式、逻辑思考、演绎推理并进行数学运算。
•空间智能:能够识别并操控空间属性。建筑师和雕塑家通常在这方面尤为突出。
•身体—动觉智能:能够运用四肢或躯干来解决问题或创造新产品。运动员和舞者往往需要这样的能力。
•内省智能:能够理解自己,并且利用这些信息来管理自己的生活。
•交流智能:能够辨识出别人的意图、感受和动机。咨询师和政客往往在这方面尤为突出。
•自然观察智能:能够辨别和区分周遭环境中的动植物种类和气候模式。
在过去的10年里,许多心理学家和组织管理专家对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进行了阐述,并提出了其他种类的智力,如情绪智力、社交智力以及在逆境中自我调整的能力。这些都与亚洲传统的智力定义相一致,它们还强调了认知能力外的社交能力和实践能力。
情绪智力(EQ)
心理学家丹尼尔•戈尔曼现为美国罗格斯大学“组织机构情商研究联合会”的联合主席,他在1995年将智力方面的感觉称为情绪智力或是情商。戈尔曼声称情商包括:
•认识及管理自己情绪的能力
•注意个体差异和别人情绪的能力
•对这些情绪产生共鸣并做出适当反应的能力
戈尔曼认为,对自己情绪管理较好的孩子在集中注意力、接受新事物、记忆和理解信息方面的能力会更强。
社交智力(SQ)
社交智力和情绪智力几乎相似。由管理顾问艾伯特•斯隆提出这一种概念。他创造了“社会智力商数”(或称社交智力)这一术语,并且把它定义为用来衡量个人的社交能力和为人处世的能力。社交智力反映出个人利用社交技巧获得个人成功的能力。斯隆声称,社交智力和其他社会技巧一样,是可以学习和提高的。
逆境商数(AQ)
商业顾问保罗•斯托茨在1997年提出了另外一种实践性智力,称为“逆境商数”或者“逆商”。这实际上衡量了一个人是如何看待和应对挑战的。斯托茨声称,逆境商数高的人更有可能在面对逆境时处理好不确定性和复杂性。
道德智商(MQ)
1997年,著名儿童心理学家、哈佛教授罗伯特•科尔斯强调,建立儿童的道德智商和发展他们的认知智力及情绪智力具有同等重要性。根据他的观点,道德智商或德商从我们的行为中反映出来。它是用我们一生去检验的道德行为,并且在日常生活中得以实践。科尔斯相信家长通过言传身教,可以为孩子树立良好的道德行为榜样,从而提高孩子的德商。
……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