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03937156
内容简介
周扬(1907—1989),是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无产阶级革命家、著名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家、无产阶级革命文化运动的先驱者之一和党在文艺战线的卓越领导人。
周扬是中国现代文化艺术史上的一代宗师,蜚声中外的杰出的理论家、宣传家、文艺活动家和组织家。他才华横溢,著作等身,艺术活动涉及诸多领域。他一生的创作历史和艺术活动历史可以说是中国现代文学艺术史的一个缩影。
周扬从20世纪30年代起直到逝世,除“文革”动乱被迫中断工作、入狱接受审查外,一直担任思想文化界的主要领导职务。从“左联”到延安时期,到建国以后十七年,再到“文革”结束复出工作,长达半个多世纪。他一生的奋斗实践,他的思想和业绩,他的成功和失败,都同党的事业,同无产阶级和人民大众的革命与建设事业紧密相连,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他的历史,就是一部中国革命思想文化的发展史。
周扬是中国现代文化艺术史上的一代宗师,蜚声中外的杰出的理论家、宣传家、文艺活动家和组织家。他才华横溢,著作等身,艺术活动涉及诸多领域。他一生的创作历史和艺术活动历史可以说是中国现代文学艺术史的一个缩影。
周扬从20世纪30年代起直到逝世,除“文革”动乱被迫中断工作、入狱接受审查外,一直担任思想文化界的主要领导职务。从“左联”到延安时期,到建国以后十七年,再到“文革”结束复出工作,长达半个多世纪。他一生的奋斗实践,他的思想和业绩,他的成功和失败,都同党的事业,同无产阶级和人民大众的革命与建设事业紧密相连,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他的历史,就是一部中国革命思想文化的发展史。
目 录
引言
章 少年老成
第二章 左联风云
第三章 “四条汉子”
第四章 “两个口号”
第五章 奔赴延安
第六章 鲁艺院长
第七章 整风沧桑
第八章 峥嵘岁月
第九章 文坛领军
第十章 批整联手
第十一章 胡风冤案
第十二章 结怨丁玲
第十三章 左右游弋
第十四章 雪峰垂首
第十五章 跃进岁月
第十六章 科文并举
第十七章 “左”的锁链
第十八章 万劫不复
第十九章 出狱赋闲
第二十章 重新出山
第二十一章 拨乱反正
第二十二章 文联主席
第二十三章 忏悔思变
第二十四章 文章风波
第二十五章 哀乐晚年
后记
章 少年老成
第二章 左联风云
第三章 “四条汉子”
第四章 “两个口号”
第五章 奔赴延安
第六章 鲁艺院长
第七章 整风沧桑
第八章 峥嵘岁月
第九章 文坛领军
第十章 批整联手
第十一章 胡风冤案
第十二章 结怨丁玲
第十三章 左右游弋
第十四章 雪峰垂首
第十五章 跃进岁月
第十六章 科文并举
第十七章 “左”的锁链
第十八章 万劫不复
第十九章 出狱赋闲
第二十章 重新出山
第二十一章 拨乱反正
第二十二章 文联主席
第二十三章 忏悔思变
第二十四章 文章风波
第二十五章 哀乐晚年
后记
在线试读
章 少年老成
一
湖南省益阳,是黎锦晖曲中“桃花江是美人窝”的那个地方,“桃花千万朵,比不过美人多”;是周立波笔下普山普岭茶子花的山乡,楠竹绿如海,资水碧于玉:是岸芷汀兰、渔歌互答的浩荡洞庭,风月无边,美景如画;是特产松花皮蛋和水竹凉席的地方,益阳砖茶是远销西北的名茶,水产、苎麻、芦苇的品质和产量全国知名;是吃芝麻豆子茶又吃擂茶的地方,农家的好客让你难忘;益阳花鼓西湖调的热烈和益阳弹词的柔婉,唱尽了益阳人的苦辣酸甜……益阳,就是本书的传主周扬的家乡。
周扬,字杰生,号运宜,原名周起应,主要笔名有周笕、绮影、企新、谷扬等。1907年11月7日,周扬出生于湖南省益阳县(今益阳市)赫山区新市渡莲庄湾一个破落的地主家庭,在兄弟姊妹中排行老二。
周扬的家庭是益阳名门望族,据考证,乃三国周瑜之后裔。这样算起来周扬是周瑜的59代孙,周氏族谱就明明白白这样写着。从周瑜到周扬,这59手接力棒是怎样一棒一棒传递的,人类这种传递的神秘不由得让人对造化肃然起敬。
从益阳城西魏公庙过资水,便是资水南岸末一条支流志溪河入资水的河口。一踏上风景秀丽的志溪河谷,沿着这条小河走,两岸的山林田园,方圆几十里土地都是周家的。隔不远便有一座天井连天井的黑壳大瓦屋组成的大宅院。不用问,那些大瓦屋都姓周。周氏族内以邓石桥涧山大屋,绵延有72个天井。志溪河岸有一集镇名“新市渡”,上岸往西走3里便见树木掩映的丘岗,丘岗下有一青砖瓦屋相连的大宅院,大院面对一大片水田。宅院的围墙上写有“肃静”、“回避”4个灰白色的大字,这一栋完整的庄园便是新市渡莲庄湾周家大屋。周家大屋东倚绵延的丘陵,西对上百亩的良田。黑铁皮包裹的大门,门上有铁环。进大门是轿厅,轿厅过天井是中厅,中厅而后过天井是内厅。内厅特别大,横梁上悬有“天地君亲师”的牌位。厅的两边是相对应的横屋,两边横屋各有堂屋、厢房、客房、杂屋、厨房等。全院有20处大小天井,天井里有茶花树、桂花树、芭蕉树、天竹和芙蓉。两边房子都有后院和水井,后院倚山,有梨树、枣树、木瓜树。
周扬两岁时,他的父亲周稚仙不幸去世。周扬对于父亲没有任何印象。父亲刚去世时,周家家境尚好,一年能收700多担租,家有5个佣人。随后家业开始破落,家里的田只有卖出没有买进。
据周氏族谱记载,周扬之父墓地详图。那墓地地形图图案本身特别好看。墓址在血脉村象鼻山。不知周扬生前有没有读过那本族谱。那是一套记录着他的家族来龙去脉的几十本线装书。也许周扬对他的来路和去路都不感兴趣,周氏宗族的辉煌对于革命家的周扬也许会避之不及。
翻开周氏族谱,仿佛摸到一条条扑朔迷离的由人传递的链索。那一册册尘封的卷帙记录了周氏这一支600年来的兴衰与发展。
周氏这一支的祖先是明成化年间由江西吉水迁至益阳15里裴家村的。当年的祖先只是一对夫妇。从那时起至六修族谱的500多年内,周氏宗族发展为嵩、泰、衡几支,共6000多人。清朝几百年间,周氏族内官至知府督府的人无数,传说周家有“八顶红缨官帽子”。在益阳的民间传说中,《周家涧山》的故事在益阳无人不知,故事是讲述周氏怎样发家的,说周氏祖婆心善,寄居在她象的地生(风水先生)被其善良打动给她看一处“牛练凼”的阴宅地,并嘱要有“鱼上树,马骑人,头戴铁帽子”三样东西到齐后才可下葬。这样可以大发。祖婆的儿子周伟东在娘死后一切按地生要求,先买一条鱼挂在树上,时辰快到时已挖好墓穴,这时看热闹的人中有一木掮一木马(木匠的工具),另有人买一口新铁锅顶在头上,时辰一到,鱼上树,马骑人,头戴铁帽子的人都已到齐,周伟东吩咐宰鸡下葬,不期刚宰下的鸡被一黄鼠狼拖了就跑,周伟东穷追不舍,见黄鼠狼潜一洞中,周伟东不甘心,沿洞一掘,竟然掘得一缸金、一缸银,从此周伟东成了大财主。
据说这个传说还有几个版本,不管传说如何荒诞,但是周家在600多年内繁衍出这么多人丁,获得志溪河两岸的大片土地,造就无数地主,显然与周家祖先的暴富有关。至于周家祖先是什么机缘暴富的,在这几干人丁的子孙中竞无一人知晓。
周家的土地在志溪河两岸方圆几十里,几十里之间没有别姓的土地,在这片土地上有丰富的金矿。近年来,邓万桥、谢林港一带的农民有好多人因挖金发了财,周家当年的暴富可能与这片土里的黄金有关。
周氏家族的身材很特别,他们当中的许多人,他们的脸庞,他们的五宫总有一种不同于旁人的气势。饱满的天庭,开阔的脸庞,周正的鼻梁,疏朗而漂亮的眉眼,耳廓厚实耳轮长。他们的个子都比较高大魁伟,在南方较为少见。周氏家族的仪表是一种华美和福相的体现,美男子周扬就很有代表性。看过周扬的照片。可以发现在繁衍的枝枝蔓蔓中总摆脱不了那种写在外表上的贵族血统。同时,还可发现益阳人像所有南方人一样,长得高大的不多,然周氏一门不同,像周扬一样南人北相的就很多。美男子周扬集中了周氏家族的典型特征,他的形象是一个家族的代表。
周扬是周家小的儿子,人称“二少爷”。二少爷小时侯长得细皮嫩肉,圆团团的大脸,大脑袋、大眼睛。人家都说二少爷长得像小狮子。
然而这个小狮子可不是一个易长成人的主。周扬小时候很难带,请了几个奶妈都带不了他。他有时候睡到半夜里还要起来玩,两岁时还吃奶。喜欢牵着奶妈的手去看猪罗罗。
使周扬母亲担心的是童年的周扬多病,他一睡到床上就看见蚊帐外有许多东西,各种昆虫动物,都是叫小孩子害怕的东西,益阳人称这种现象为“插篱棘”。插篱棘的人能够看见别人看不见的动物和鬼,整日不得安生。周扬的母亲请来师公道士驱鬼画符,不让周扬走出这所院子。
据周扬的长子周艾若介绍,他的“父亲小时候身体非常不好,老生病,童年时常见蚊帐外面有鬼,祖母担心他活不下来。祖母生了三个孩子,老大是女儿,父亲是老三,还有一个哥哥。那时我们姓周的家族里有一家没有儿子,族里开。会,决定要把父亲过继到那一家去。祖母非常心疼父亲,不忍心让父亲走,天天哭得很伤心。看到这个样子,族里就改变主意,让另外一家的孩子过继过氩晚年父亲在医院里告诉我这件事,还这样说:‘如果过继了,我后来就可能走另外一条路,整个人生肯定就不一样了。”
幼年时,周扬不仅声称能看见鬼,还爱哭。周扬12岁就做了舅舅,他到姐姐家看外甥。他喜欢刚生下来的小外甥。从姐姐家回来,刚从轿子上一下来,人家问:“你外甥长得乖不?”周扬不答,却扑在床上大哭起来。
周扬的脆弱、敏感、爱哭都是与生俱来的,这些影响到他的健康,他从小体质很弱。1975年,周扬从秦城监狱出来后连续三天不会讲话,只晓得逢人便哭。
莲庄湾(又称“田庄湾”)的周家大屋有一种神秘、阴森的气氛,传说那里的后厅闹鬼。大屋里的孩子们即使白天也不敢独自一人从那个阴森森的后厅里走过,总觉得有人跟着。大厅的梁上常常爆出各种响声,这里一下,那里一下,有时候是木头炸裂的声音。周扬的大外甥胡有萼以及从城里来乡下避难的人都说在那屋子里见过鬼。
周家大门外的田埂下有处深不见底的涵洞直通周家大厅,涵洞有大鱼藏身。说起那个涵洞,周家人都觉得有点神秘恐怖。
周扬不喜欢这座宅院,很小的时候,母亲给他在床上穿衣时,他说:“妈妈,我们家要这么多房子做什么?这些屋子终究要分给别人的。”周母听后,大吃一惊,小伢子家何出此言?周扬十来岁时,曾把家里神龛上的木雕祖宗菩萨全都扔进池塘里。
周扬的母亲周继芳是一个不寻常的女性。周扬从小失父,少年教育与母亲有关,周扬的母亲娘家姓刘,在娘家时叫“刘喜菊”。刘喜菊的名字有点俗,但人不俗。她的父亲在广东当县令,她从小读私塾通文墨。有一次,她的叔叔蓟兰溪漆家桥考学,先生刘宜元出对:山中宰相。叔叔一时没对上,回家一说,想不到年幼的刘喜菊说:“咯还不易得,。就对月里嫦娥啦。”叔叔把侄女对的对子说给先生听,先生大喜,还说“对得好”。这位先生后来为刘喜菊做媒,刘喜菊便嫁给了周扬的父亲周稚仙。周母后来还请这位老先生到家里来教周扬。
老先生到周家来教书时,随同的挑夫挑了一担书,那一担书只是一套木刻本大字的《御批资治通鉴》。刘先生让周扬读《御批资治通鉴》时要他在御批一侧写上自己的批语。这种学习方法很独特,不但在文字形式上与皇上左右论道,还可以批写与皇上相左的意见。私塾先生大概有意培养学生的不畏上的精神人格,敢言人所不敢言,养成一种独立思考的习惯。刘老先生在周家后厅那块“天地君亲师”的牌位下,用自己的心血,要把这一担《资治通鉴》全部教给这位小弟子。
如此说来,《资治通鉴》的阅读是周扬的“奶操”,“奶操”益阳话的意思是指一种童年训练。这种训练将影响人的一生。刘宜元先生对周扬的作文指导也是一种严格的训练。周扬晚年对儿子周迈谈及刘先生,总是感慨不已,他觉得刘先生对他的教育使他终生受用。他还告诉儿子,刘先生对他的文章不是很满意,曾在他的作文上批示:水至清则无鱼。刘先生的意思是说周扬的文章不含蓄,一目了然,如此则成不了大器。刘宜元先生早在周扬的童年时代就透视到了他的将来,这个老私塾先生真是了不得。所以说,周扬在生命中的很长一段时间是违背了刘宜元的期望的。刘宜元对周扬在儿童期进行独立思考与精神人格的强化训练,实际上影响到他的一生,直到他走近生命的终结,还时常提到这位老先生。
1951年,周扬对长子艾若说:“你要有两个崇拜,一是崇拜;二是崇拜苏联,这样才能成就事业。不仅要崇拜,而且要迷信。”当时的青年周艾若对“迷信”二字甚为不解。直到1983年,周扬在《关于马克思主义的几个理论问题的探讨》一文中,他对的客观评价,使人们感到这些话出自周扬,也包括了他对自己几十年来的反思。这确是周扬人生历程中有价值的一页。周扬的中文与外文的扎实基础都是在童年和少年时期打下的。因为乡下闹土匪,周扬的妈妈便搬到城里来住。周扬进入益阳一所有名的教会学校——信义中学读书。信义中学是挪威传教士所办,聘请了多名外籍教师,学生英文都很棒。国民党的几位有名的外交家都出自该校。当年这所学校的学生不只是来自益阳本地,当年的湘潭人钱歌川(著名报人)、新化人谢冰莹(女作家)也都在信义中学读过书。
……
一
湖南省益阳,是黎锦晖曲中“桃花江是美人窝”的那个地方,“桃花千万朵,比不过美人多”;是周立波笔下普山普岭茶子花的山乡,楠竹绿如海,资水碧于玉:是岸芷汀兰、渔歌互答的浩荡洞庭,风月无边,美景如画;是特产松花皮蛋和水竹凉席的地方,益阳砖茶是远销西北的名茶,水产、苎麻、芦苇的品质和产量全国知名;是吃芝麻豆子茶又吃擂茶的地方,农家的好客让你难忘;益阳花鼓西湖调的热烈和益阳弹词的柔婉,唱尽了益阳人的苦辣酸甜……益阳,就是本书的传主周扬的家乡。
周扬,字杰生,号运宜,原名周起应,主要笔名有周笕、绮影、企新、谷扬等。1907年11月7日,周扬出生于湖南省益阳县(今益阳市)赫山区新市渡莲庄湾一个破落的地主家庭,在兄弟姊妹中排行老二。
周扬的家庭是益阳名门望族,据考证,乃三国周瑜之后裔。这样算起来周扬是周瑜的59代孙,周氏族谱就明明白白这样写着。从周瑜到周扬,这59手接力棒是怎样一棒一棒传递的,人类这种传递的神秘不由得让人对造化肃然起敬。
从益阳城西魏公庙过资水,便是资水南岸末一条支流志溪河入资水的河口。一踏上风景秀丽的志溪河谷,沿着这条小河走,两岸的山林田园,方圆几十里土地都是周家的。隔不远便有一座天井连天井的黑壳大瓦屋组成的大宅院。不用问,那些大瓦屋都姓周。周氏族内以邓石桥涧山大屋,绵延有72个天井。志溪河岸有一集镇名“新市渡”,上岸往西走3里便见树木掩映的丘岗,丘岗下有一青砖瓦屋相连的大宅院,大院面对一大片水田。宅院的围墙上写有“肃静”、“回避”4个灰白色的大字,这一栋完整的庄园便是新市渡莲庄湾周家大屋。周家大屋东倚绵延的丘陵,西对上百亩的良田。黑铁皮包裹的大门,门上有铁环。进大门是轿厅,轿厅过天井是中厅,中厅而后过天井是内厅。内厅特别大,横梁上悬有“天地君亲师”的牌位。厅的两边是相对应的横屋,两边横屋各有堂屋、厢房、客房、杂屋、厨房等。全院有20处大小天井,天井里有茶花树、桂花树、芭蕉树、天竹和芙蓉。两边房子都有后院和水井,后院倚山,有梨树、枣树、木瓜树。
周扬两岁时,他的父亲周稚仙不幸去世。周扬对于父亲没有任何印象。父亲刚去世时,周家家境尚好,一年能收700多担租,家有5个佣人。随后家业开始破落,家里的田只有卖出没有买进。
据周氏族谱记载,周扬之父墓地详图。那墓地地形图图案本身特别好看。墓址在血脉村象鼻山。不知周扬生前有没有读过那本族谱。那是一套记录着他的家族来龙去脉的几十本线装书。也许周扬对他的来路和去路都不感兴趣,周氏宗族的辉煌对于革命家的周扬也许会避之不及。
翻开周氏族谱,仿佛摸到一条条扑朔迷离的由人传递的链索。那一册册尘封的卷帙记录了周氏这一支600年来的兴衰与发展。
周氏这一支的祖先是明成化年间由江西吉水迁至益阳15里裴家村的。当年的祖先只是一对夫妇。从那时起至六修族谱的500多年内,周氏宗族发展为嵩、泰、衡几支,共6000多人。清朝几百年间,周氏族内官至知府督府的人无数,传说周家有“八顶红缨官帽子”。在益阳的民间传说中,《周家涧山》的故事在益阳无人不知,故事是讲述周氏怎样发家的,说周氏祖婆心善,寄居在她象的地生(风水先生)被其善良打动给她看一处“牛练凼”的阴宅地,并嘱要有“鱼上树,马骑人,头戴铁帽子”三样东西到齐后才可下葬。这样可以大发。祖婆的儿子周伟东在娘死后一切按地生要求,先买一条鱼挂在树上,时辰快到时已挖好墓穴,这时看热闹的人中有一木掮一木马(木匠的工具),另有人买一口新铁锅顶在头上,时辰一到,鱼上树,马骑人,头戴铁帽子的人都已到齐,周伟东吩咐宰鸡下葬,不期刚宰下的鸡被一黄鼠狼拖了就跑,周伟东穷追不舍,见黄鼠狼潜一洞中,周伟东不甘心,沿洞一掘,竟然掘得一缸金、一缸银,从此周伟东成了大财主。
据说这个传说还有几个版本,不管传说如何荒诞,但是周家在600多年内繁衍出这么多人丁,获得志溪河两岸的大片土地,造就无数地主,显然与周家祖先的暴富有关。至于周家祖先是什么机缘暴富的,在这几干人丁的子孙中竞无一人知晓。
周家的土地在志溪河两岸方圆几十里,几十里之间没有别姓的土地,在这片土地上有丰富的金矿。近年来,邓万桥、谢林港一带的农民有好多人因挖金发了财,周家当年的暴富可能与这片土里的黄金有关。
周氏家族的身材很特别,他们当中的许多人,他们的脸庞,他们的五宫总有一种不同于旁人的气势。饱满的天庭,开阔的脸庞,周正的鼻梁,疏朗而漂亮的眉眼,耳廓厚实耳轮长。他们的个子都比较高大魁伟,在南方较为少见。周氏家族的仪表是一种华美和福相的体现,美男子周扬就很有代表性。看过周扬的照片。可以发现在繁衍的枝枝蔓蔓中总摆脱不了那种写在外表上的贵族血统。同时,还可发现益阳人像所有南方人一样,长得高大的不多,然周氏一门不同,像周扬一样南人北相的就很多。美男子周扬集中了周氏家族的典型特征,他的形象是一个家族的代表。
周扬是周家小的儿子,人称“二少爷”。二少爷小时侯长得细皮嫩肉,圆团团的大脸,大脑袋、大眼睛。人家都说二少爷长得像小狮子。
然而这个小狮子可不是一个易长成人的主。周扬小时候很难带,请了几个奶妈都带不了他。他有时候睡到半夜里还要起来玩,两岁时还吃奶。喜欢牵着奶妈的手去看猪罗罗。
使周扬母亲担心的是童年的周扬多病,他一睡到床上就看见蚊帐外有许多东西,各种昆虫动物,都是叫小孩子害怕的东西,益阳人称这种现象为“插篱棘”。插篱棘的人能够看见别人看不见的动物和鬼,整日不得安生。周扬的母亲请来师公道士驱鬼画符,不让周扬走出这所院子。
据周扬的长子周艾若介绍,他的“父亲小时候身体非常不好,老生病,童年时常见蚊帐外面有鬼,祖母担心他活不下来。祖母生了三个孩子,老大是女儿,父亲是老三,还有一个哥哥。那时我们姓周的家族里有一家没有儿子,族里开。会,决定要把父亲过继到那一家去。祖母非常心疼父亲,不忍心让父亲走,天天哭得很伤心。看到这个样子,族里就改变主意,让另外一家的孩子过继过氩晚年父亲在医院里告诉我这件事,还这样说:‘如果过继了,我后来就可能走另外一条路,整个人生肯定就不一样了。”
幼年时,周扬不仅声称能看见鬼,还爱哭。周扬12岁就做了舅舅,他到姐姐家看外甥。他喜欢刚生下来的小外甥。从姐姐家回来,刚从轿子上一下来,人家问:“你外甥长得乖不?”周扬不答,却扑在床上大哭起来。
周扬的脆弱、敏感、爱哭都是与生俱来的,这些影响到他的健康,他从小体质很弱。1975年,周扬从秦城监狱出来后连续三天不会讲话,只晓得逢人便哭。
莲庄湾(又称“田庄湾”)的周家大屋有一种神秘、阴森的气氛,传说那里的后厅闹鬼。大屋里的孩子们即使白天也不敢独自一人从那个阴森森的后厅里走过,总觉得有人跟着。大厅的梁上常常爆出各种响声,这里一下,那里一下,有时候是木头炸裂的声音。周扬的大外甥胡有萼以及从城里来乡下避难的人都说在那屋子里见过鬼。
周家大门外的田埂下有处深不见底的涵洞直通周家大厅,涵洞有大鱼藏身。说起那个涵洞,周家人都觉得有点神秘恐怖。
周扬不喜欢这座宅院,很小的时候,母亲给他在床上穿衣时,他说:“妈妈,我们家要这么多房子做什么?这些屋子终究要分给别人的。”周母听后,大吃一惊,小伢子家何出此言?周扬十来岁时,曾把家里神龛上的木雕祖宗菩萨全都扔进池塘里。
周扬的母亲周继芳是一个不寻常的女性。周扬从小失父,少年教育与母亲有关,周扬的母亲娘家姓刘,在娘家时叫“刘喜菊”。刘喜菊的名字有点俗,但人不俗。她的父亲在广东当县令,她从小读私塾通文墨。有一次,她的叔叔蓟兰溪漆家桥考学,先生刘宜元出对:山中宰相。叔叔一时没对上,回家一说,想不到年幼的刘喜菊说:“咯还不易得,。就对月里嫦娥啦。”叔叔把侄女对的对子说给先生听,先生大喜,还说“对得好”。这位先生后来为刘喜菊做媒,刘喜菊便嫁给了周扬的父亲周稚仙。周母后来还请这位老先生到家里来教周扬。
老先生到周家来教书时,随同的挑夫挑了一担书,那一担书只是一套木刻本大字的《御批资治通鉴》。刘先生让周扬读《御批资治通鉴》时要他在御批一侧写上自己的批语。这种学习方法很独特,不但在文字形式上与皇上左右论道,还可以批写与皇上相左的意见。私塾先生大概有意培养学生的不畏上的精神人格,敢言人所不敢言,养成一种独立思考的习惯。刘老先生在周家后厅那块“天地君亲师”的牌位下,用自己的心血,要把这一担《资治通鉴》全部教给这位小弟子。
如此说来,《资治通鉴》的阅读是周扬的“奶操”,“奶操”益阳话的意思是指一种童年训练。这种训练将影响人的一生。刘宜元先生对周扬的作文指导也是一种严格的训练。周扬晚年对儿子周迈谈及刘先生,总是感慨不已,他觉得刘先生对他的教育使他终生受用。他还告诉儿子,刘先生对他的文章不是很满意,曾在他的作文上批示:水至清则无鱼。刘先生的意思是说周扬的文章不含蓄,一目了然,如此则成不了大器。刘宜元先生早在周扬的童年时代就透视到了他的将来,这个老私塾先生真是了不得。所以说,周扬在生命中的很长一段时间是违背了刘宜元的期望的。刘宜元对周扬在儿童期进行独立思考与精神人格的强化训练,实际上影响到他的一生,直到他走近生命的终结,还时常提到这位老先生。
1951年,周扬对长子艾若说:“你要有两个崇拜,一是崇拜;二是崇拜苏联,这样才能成就事业。不仅要崇拜,而且要迷信。”当时的青年周艾若对“迷信”二字甚为不解。直到1983年,周扬在《关于马克思主义的几个理论问题的探讨》一文中,他对的客观评价,使人们感到这些话出自周扬,也包括了他对自己几十年来的反思。这确是周扬人生历程中有价值的一页。周扬的中文与外文的扎实基础都是在童年和少年时期打下的。因为乡下闹土匪,周扬的妈妈便搬到城里来住。周扬进入益阳一所有名的教会学校——信义中学读书。信义中学是挪威传教士所办,聘请了多名外籍教师,学生英文都很棒。国民党的几位有名的外交家都出自该校。当年这所学校的学生不只是来自益阳本地,当年的湘潭人钱歌川(著名报人)、新化人谢冰莹(女作家)也都在信义中学读过书。
……
书摘插画
评论
还没有评论。